從新海誠的新作《天氣之子》2019年11月1日在中國大陸上映后口碑呈現(xiàn)兩極分化,豆瓣總體評分并不高。昨晚我才在騰訊視頻上首次觀賞了這部影片,就淺談一下我的看法吧,我只能說這部影視作品精妙絕倫、韻味無窮,劇情里面設(shè)立人文哲學元素恰到好處。
在我看來,😊😊😊本部影片是新海誠目前為止所有作品中最棒的一部!影片涉及社會文學、倫理哲學、魔幻現(xiàn)實主義文學多個方面,如果說黑澤明在作品《亂》中的靈感是仿效莎士比亞悲劇《李爾王》,那么新海誠則通過這部《天氣之子》向杰羅姆·大衛(wèi)·塞林格的《麥田里的守望者》致敬!
作者新海誠出生一個富裕的家庭,他本可以繼承豐碩的家業(yè),但他天生就有一種叛逆不羈的精神,他從容推掉父親給他安排好的路,義無反顧選擇做自己想做的事業(yè)。在他以往的作品窺見一斑,永遠呈現(xiàn)出一個觀念出來,掙脫原生活方式的束縛,打破社會倫理的枷鎖,突破命運轉(zhuǎn)輪的桎梏,心中那團熊熊的烈火永遠不會向這個冰冷的秩序世界屈服,還有在咽喉中對生命靈魂迫切的吶喊……
當一個16歲少年帶著臉上幾處上傷疤出現(xiàn)在大都市中找工作的時候,你的腦中會有哪些猜想,叛逆少年?離家出走?成績不理想?校園霸凌?如果你想到這些,那么請看劇中鏡頭至少有3次給一本書出境,那就是塞林格的《麥田里的守望者》,配上主人公帆高的旁白一句話,“東京真可怕”!是不是似曾相識?對了!《麥》的主人公霍爾頓在紐約游蕩時候也說類似的話!而且也是一樣的16歲離家出走的叛逆少年。
大城市真的可怕嗎?想一想,當你是主人公,只有16歲懵懂的少年,離家出走東京,沒有學生證,路途中只是受到陌生路人的舉手之勞,他明明知道你是離家出走且囊中羞澀,卻敲詐勒索讓你請他喝酒。找工作各種被拒后還要被質(zhì)疑的非法身份的時候,你只能灰溜溜逃走,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好不容易找個公寓的屋檐下避雨歇息,居然還有小流氓惡意絆倒你,碰倒的垃圾筒滾出亂七八糟的生活垃圾,你只能自己在雨中一件件撿起來,路人卻嫌你礙眼……{《麥》霍爾頓被學校退學,宿舍里不滿舍友約會自己心儀的女生,動手爭執(zhí)反而被舍友揍了一頓。在紐約的一家旅館里稀里糊涂招妓,地保講好的價錢,十五塊錢到第二天,五塊錢一次,看到妓女后卻又緊張害怕,慫了,想花五塊錢打發(fā)她走了,可妓女訛詐要十塊錢,霍爾頓只同意付了五塊,妓女轉(zhuǎn)身離去就喊地保來找事,霍爾頓挨了頓打了一頓,還被他們搶走了另外五塊錢。}人潮里的惡意有時候就像洪水一樣像你撲來,你無處可躲。
城市的夜晚燈光璀璨,摩登大樓鱗次櫛比,高聳云立,各式各樣的廣告霓虹閃爍顯得這座城市光怪陸離,生活在這里的成年人虛偽狡詐,扭捏作態(tài),陌生純真的少年顯得格格不入,備受排擠。
在東京新宿區(qū)歌舞伎町,作為知名紅燈區(qū),風俗業(yè)這種踩在灰色地帶的產(chǎn)業(yè)自然容易滋生暴力社團、黑社會勢力,治安顯而易見,主人公帆高碰巧撿到垃圾桶里手槍也符合劇情邏輯了。這把槍帆高一共用兩次,第一次使用:當看到流氓團伙打算誘騙女主陽菜的時候,他挺身而出,被流氓團伙用絕對優(yōu)勢力量壓制在地上的時候,當尊嚴上羞辱和精神上受到霸凌時候,他掏出槍舉空射擊警告,這里的槍聲代表著未成年弱勢群體向霸凌發(fā)出最有力的抗擊聲,人的力量有大有小,但在槍口的面前,每個人生命都是平等的,未成年應該得到充分平等的尊重,在這里槍聲意志代表弱勢群體需要平等。第二次使用槍,主人公在成人世界生活法則里面成熟和不成熟行為之間做出自己的想要的抉擇,但被成年人們處處設(shè)卡和阻撓,這里的槍聲則代表著,這個世界應該學會傾聽未成年人的聲音,每一個人都追夢的權(quán)利,尊重未成年人的想法,這里槍聲代表著弱勢群體需要自由。
在影片中陽菜問帆高為什么離家出走,帆高說呼吸困難,和《麥》里面的主人公霍爾頓的癥狀高度一致,其實這是大部分叛逆少年的通病,他們莽撞率直的行為舉止和成人的世界是虛偽、骯臟顯得格格不入,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假模假式”生活方式令他們作嘔難以呼吸。
在現(xiàn)代工業(yè)文明及后工業(yè)文明里,技術(shù)擠壓著人的原始生活空間,物欲橫流的社會提高了人的感官的自由系數(shù),卻降低了人的精神的自由系數(shù)。隨著時代的變遷,使得人類欲望閾值不斷上升,那就要拿出對等的籌碼出來交換,于是就有了交易的方式,時間、自由、理想、道義、感情被從身體上一點一點剝離下來放到秤上。只要未成年愿意低下頭,銑平棱棱角角,只有這樣你才能脫變成一個標準意義上合格的社會人!
在商業(yè)社會中,思想關(guān)系與情感關(guān)系退居幕后,思想感情連結(jié)所需要的真誠淡漠了,往往可以促進個體利益的虛偽則大行其道,部分未成年不想被同化,于是逃避當下現(xiàn)實生活是叛逆未成年人普遍的選擇,主人公帆高理想幾乎霍爾頓是一致,做一個麥田的守望者!在這里作者采用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手法給主人公創(chuàng)造一個環(huán)境。古老的傳說,東京都市怪談,不停下雨的天氣,相遇同齡人百分百的晴女,魔法、奇跡、詛咒,這是理想逃避現(xiàn)實的烏托邦,他們需要找到生存的存在感,以及尋求他人和社會認同的渴望,無處安放靈魂需要找到歸宿,一種可以為之奮斗的理想的價值。根據(jù)劇中描述,東京不停得下雨才是正常的,放晴是不正常的,晴女陽菜塑造的形象就是巫女,用自己能力幫助售賣商販提高業(yè)績、公司活動能按時舉行、新娘婚禮愿望、失獨老人的哀思寄托,賭場賽馬……劇情人物細節(jié)都是相對真實的,代入感很強,所以魔幻虛構(gòu)的場景一點也不顯得突兀。
人類的心情是很奇妙的,就像影片講的那樣,天氣本來就是上天的心情,不能根據(jù)人類的適應來判斷天氣好壞,人類只不過是暫居天地間一群過客而已,但是人類會因為天氣原因影響情緒波動,有的人會因為是晴天就會感覺特別好,甚至身邊的人都更可愛了一些。新海誠將這個大千世界天氣變化,幻化一種奇特都市的景象,放到一個未成年少女的內(nèi)心世界,陽菜與這個片天空相連,只要開心,向往美好的事物,祈禱天空就會放晴,她焦慮難過,天空就會狂風暴雨,她的憤怒甚至能引來雷電交加,她的落寞絕望,盛夏的天空都能飄起令人寒冷的雪花。她是天氣之子,異常的自然現(xiàn)象,不正是她對這個漠視冰冷的城市發(fā)出的鏗鏘有力的抗議嗎?片尾東京被雨水淹了,我覺得這個結(jié)尾真是精彩,憑什么要犧牲個人去換取大家的利益呢?憑什么價值觀取向要集體看齊呢?少數(shù)人服從多數(shù)人原則就是對的嗎?是公平的嗎?
《麥》里有這么一段話:“一個不成熟男子的標志是他愿意為某種事業(yè)英勇地死去,一個成熟的男子的標志是他愿意為某種事業(yè)卑賤的活著。”新海誠在他本部影片里表現(xiàn)酣暢淋漓出來了,救一人還是救世界的話題,世界的命運基于個人的選擇,即使身邊成年人苦口婆心的勸阻帆高,但少年依然奮不顧身,他的抉擇“比起晴空,我更需要你。”他寧愿做一個為愛犧牲生命少年也不愿意做一個聽從社會擺布的成熟男子。
愛情,友情,亙古不變的話題,梵高在他弟弟信中寫道:“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團火,路過的人只看到煙。但總有一個人,總有那么一個人能看到這團火,然后走過來,陪我一起。我?guī)е业臒崆椋业睦淠,我的狂暴,我的溫和,以及對愛情毫無理由的相信,走的上氣不接下氣。我結(jié)結(jié)巴巴對她說:你叫什么名字。”從你叫什么名字開始,后來,有了一切。這段話來形容帆高和陽菜的關(guān)系再合適不過了。
不改初心的帆高,失去晴女身份卻依然祈禱的陽菜,感情深邃細膩且善良的圭介…總體來說,這是部佳作,作品充分體現(xiàn)了作者新海誠一貫的風格,細膩、敏感、不羈、執(zhí)著。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