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在做兼職,我同屋的搭檔是業(yè)內數一數二的行家,我喊他王老師,但后來在我內心,我管她叫師傅。
為啥不能喊師傅?
新時代不流行那一套了。
再個,師徒相稱的,多是指手藝活兒。
師傅的眼睛不近視也不花,很毒,我校對過的文字,總會被她找出茬,還會被教訓一番,太低級的錯誤。
我也很難看。
但我還是很服氣的接受,畢竟沒有任何不良后果,就被她給化解掉了,N多次。
其實,找個業(yè)務方面的師傅,我并不那么強烈,我迫切身邊有一個人生導師,那才是我真想叩拜的師傅。
我的理解,師傅就是通往長滿鮮花的彼岸的捷徑。
她也教會我很多生活的道理,或者說我們生活中的觀點很大程度的相似。
但是,時代是無情的。
她的年紀沒能跟上互聯(lián)時代大好形勢,等到電腦普及的時候,她還在堅持用鋼筆書寫文字,她寫好的文字,我再二次敲打鍵盤,給打印出來。
她想過自己學習打字,可就是不能隨心所欲,也就放棄了。
放棄打字,但沒有放棄學習新生事物的思維,物聯(lián)網概念突然出現的那個年代,她的感覺很好,她說,這是需要有眼光的人才能發(fā)現的商機。
她說的物聯(lián)網商機,我后來才知道,就是推銷網絡電話,仿佛是打電話不要錢。
她深信不疑,她擁有的資源和人脈也都跟著她深信不疑。
可我還是勸她,那是年輕人干的事,最好放棄。
對于師傅我是仰慕的,說話是不能勉強的,可她是很認真在做,挺叫人感動的,我都忍不住要幫她,可因為我沒有多少業(yè)務,不劃算用那個新的通話模式。
一次她告訴我,他的兩位好朋友欠了他錢,都說破了臉,也沒有要回來。
我說,有多少呀?
她說,錢不多,都是1000多塊。
我說,有欠條沒?
她說,都是不錯的朋友,哪有欠條?
我說,你哪會有賴賬的朋友呀?
她說,為了完成當月指標,在辦理網絡電話業(yè)務時,替他們預付的錢。
我說,業(yè)務還有嗎?
她說,說實話,系統(tǒng)故障率太高,或者說技術問題太大,業(yè)務不怎么樣了。
后來呢,她又開始熱乎養(yǎng)生事業(yè)了。
不管怎么說,她也是體制內的人,沒有離開崗位的時候,是一個風云人物,大家都仰視的。
退到二線那陣子,表面可以,可內心不適應,有落差的,被聘用到企業(yè)做事,離開了原來的平臺,一切幾乎從零開始,辦什么事情都變得被動起來,天天在她身邊,這個我最有感受,但師傅的人品,是她一直自信生活的最大底氣。
人活一輩子,需要的就是越活越足的底氣。
趨世向利,是人的天性。
底氣,可以讓人們自信的看到彼岸有鮮花而不斷努力,但這僅屬于每一代人獨有的底氣。
趨世心讓一代和另一代有了各自的時代屬性,而各自沿著不同的人生軌道一路修行,直到圓滿。
這是我在師傅身上看到的一種東西,仿佛又和阿Q的時代精神勝利法近似。
所以,所有的努力,只能放眼當下。
星期天,我爸我媽來家里,我在輔導元子寫作業(yè),我爸沒事干在刷朋友圈視頻,聲音老大,內容都是對美國那個老頭(突然記不起名字了)的罪狀數落,吃午飯的時候還聲討幾句那個老頭很壞,覺得很過癮。
我沒有接話題。
因為我壓根反感過度關注和談論與自己八百里不沾邊的事情。
我說這樣的話時,連竹子都鄙視我不愛國。
我說,這和愛國真沒有半點關系。
我的意思是說智能時代的智能手機,讓我爸他們這代人和外面很多事情有了便捷的聯(lián)絡,結果呢,人家的事情影響到了自己的情緒,是不好的情緒。
信息爆炸的時代,那些名嘴犀利的觀點,還有瘋轉的短視頻,一夜之間讓我們很多人被傳的一愣一愣的,跟著暴跳如雷的一同罵娘。
我跟我爸說,我們改變不了的事情,還是不要太多關注,我們應該做的就是多關心關心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一日三餐,總比看那些視頻充實一些,畢竟,那些信息在消耗著我們的精力。
但是,我說這話后又多少后悔,這是因為我內心也很矛盾的,比如我們這代人也要跟上發(fā)展的節(jié)奏,也要跑步進入智能時代,沒有智能手機,怎么和時代同步?怎么和時代接軌?怎么和時代同頻?
午飯的餐桌上,我爸問我娘,手機安裝支付寶沒?
我娘說,啥也沒有裝,春節(jié)收到家人的紅包,到現在也沒辦法支付出來,沒有開通支付功能,不是不需要,是太別麻煩的密碼什么,不便開通。
我爸說,疫情嚴重期間,他去欣悅城購物,收銀臺小姑娘不接受現金支付,理由是紙幣存在感染源的可能。
沒辦法又返回家取來銀行卡,才算安全付款,畢竟不愿意輕易放棄三天才有一次出門購物的機會。
疫情緩解,我爸就請網通公司師傅安裝了wifi,專門用于手機上網,接受學習新生事物。
所以,我沒有反對的理由,這是生活需要。
扯遠了。
后來我和師傅先后離開了兼職的公司,2017年,我就沒有再聯(lián)絡了。
昨天,她突然微信我,公眾號是咋回事,要申請一個。
我說,申請很簡單,但是做公眾號就是創(chuàng)業(yè),有必要嗎?
她說,想把自己寫的文章放進去,也算是有個地方存著,給自己看得到就行。
我說,真的意義不大,寫公眾號是需要很多付出的,如果不考慮收益的話,最好還是選擇其他平臺,因為你們的作品和網絡文章有區(qū)別,屬于純文學,是需要人們拿著鉛字印刷去欣賞的。
她說,那你不是還在寫嗎?
我說,我寫公眾號的時候,就在考慮收益的,只是我的努力還不夠,并沒有什么收益,但是畢竟我天天在喊著付費閱讀,可能大家對于沒太大價值的文章,是不值得為我花錢的。
她問,做短視頻和直播應該很火,沒打算嗎?
我說,我們沒有這個短視頻時代的屬性,做什么也白搭功夫,何況我們看都看不明白直播是干什么的。
我突然覺得歷史總是如此的巧合,師傅那些年做的事情又和我現在所做的努力,很相似,都是在吃力的追趕時代的節(jié)拍,可總是跟不上節(jié)奏一樣的感覺。
特別是我每次小心的把櫟社樹日記發(fā)到自己朋友圈,又慌忙撤掉,擔心影響到大家的情緒,我感到沮喪,反倒是質問自己,連寫公眾號的事情也不屬于我這個年紀要做的事情嗎?
事實如此。
我?guī)锥炔幌朐倮^續(xù)這個無效的努力了。
我給師傅說這些,她反過來倒是勸我說,身邊有多少人堅持寫原創(chuàng)的?!
我說,好吧,只是我的文字太簡單,太隨意了。
也許人生的彼岸真的有我看不到的鮮花,待我采摘,或者自己的生活還很單調,沒有太多價值要說的、要寫的。
但是,我盡量朝著有用的方向努力,向上生活,用心觀察,無害于他人、無害于社會。
星期天早上長跑,目標30+。
但是這次在返程的最后5km處,我突然感到筋疲力盡,不得已半途而廢。
我當時就想,跑步的勁兒,不應該是慢慢消耗掉的,而是一下子全身沒有了,我都懷疑自己每次是如何堅持跑完全程馬拉松的。
跑步的線路都是再熟悉不過的,按道理來說,咬緊牙關也要堅持到底。
但還是沒有理由的放棄了。
在平時也有這樣的情形,但從來沒有放棄過,我會用我的“秘方”讓自己返回家中,我默念口訣,左腳起時說,“我到了”,右腳起時我說,“到家了”,按照這個固定的節(jié)奏,會讓自己精力得到轉移,體力得到恢復。
上周伙伴們約跑也是30+,最后路程也一樣筋疲力盡。
我詢問陪跑的軍偉,咋個方法跑步,能節(jié)省自己的體力?
他說,眼觀鼻、鼻觀心,旁無雜念的跑步,跑著會輕松許多。
我說,這不是道家的打坐?
他說,運動中的靜,一樣需要這樣習練。
我試著眼觀鼻、鼻觀心。
眼可以觀鼻,這個可以做到,可是鼻觀心,我感到太抽象,找不到感覺。
也許需要長時間的揣摩吧,也許有一天,真的就做到了。
可是,隔了一個星期,我把我的秘訣和意念跑法用了一個遍,也沒有讓我堅持跑到最后。
還剩下5km的回家路,跑起來也不會超過半個小時的路程,在長途跑步之后走起來,感覺是那么的艱難,又是那么的遙遠。
太陽已經升到樹梢,天氣熱烈起來。
我試著打車,可平日不習慣打車的人,也沒有方法攔截到出租車。
還剩下2km,我才想到求助媳婦來接我,我實在不甘心繼續(xù)走下去了,沒有任何的鍛煉效果,純粹在白白浪費時間。
我打電話給媳婦約定線路碰面,媳婦也心疼不得了,還給我?guī)Я怂取⒚姘裕瑔栁,還要吃些什么?
媳婦就是我們家的營養(yǎng)師,一日三餐、葷素搭配,全部是媳婦一手料理的,有時候想,我能早晨跑步打球,都是媳婦堅強的后盾支撐著。
早上陪跑的向前兄弟說,他沒有這個待遇,早上做飯、送孩子上學一樣兒不落,唯獨星期天早晨有多余的時間,可有些時候還想著出去去爬山,很少有機會跑步的。
我給媳婦說,就去永銘路吃饸饹面吧。
跑步后及時補充能量非常關鍵,早上一杯蜂蜜水和一瓶熱牛奶都是媳婦給精心安排的。
我給竹子元子風趣的說,咱們家沒有胖子,都是你媽媽是營養(yǎng)師的功勞。
早兩天去西區(qū),吃早餐,想到的也是饸饹面,可找了一大圈,就是沒有。
我們當地人早餐有吃饸饹面的習慣,縣城有幾家還特別有名氣,每次有跑步或者強度鍛煉,我才會到這些地方吃早餐。
因為平日的早餐,一定會在家里的,這是習慣。
一碗饸饹、一瓶菠蘿汁,讓我前胸貼后背的餓,得到了幸福的解決。
滿血復活。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