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有幸看了出生在前蘇聯(lián)格魯吉亞的大師謝爾蓋·帕拉杰諾夫最后一部作品的《吟游詩人》,藝術家在人生的暮年,開始神經(jīng)松弛,把天賦上的潛質發(fā)揮得淋漓盡致。這是一部由淺到深的作品?瓷先ス适聹\顯直白,值得一品再品,后味十足。
我們今天所熱愛的電影誕生于124年前,而詩是世界各個文明之初就已有了,中國的《詩經(jīng)》就是以唱頌吟誦的形式廣為流傳。古埃及4000多年前的《亡靈書》則是當時受教育的古祭師以古詩體寫在莎草紙和墻壁上,成為全國宗教行為的核心思想。從時間、積淀、受影響范圍看,詩是比電影更高級的藝術,很多人文深厚的大導演都在詩和電影的氣韻生動地結合上作了探索。淺耕一層的,用詩歌吟誦,再往里挖的,是讓視覺如詩如畫,耕耘更深的,就是像《吟游詩人》,一樣,是作品氣息上詩意,在沒有高級技術之前,用高品位的畫面和歌曲以及極簡不燒腦的故事,帶領觀眾回歸文明之初的心神交流。
吟游詩人,叫minstrel或gleeman,主要誕生于黑暗動蕩的中世紀,從詞根上說有宮廷和騎士化意味,那時整個歐洲到處都是有才華作詩吟唱的流浪者,他們有著自由不羈的靈魂。我更愿意相信,這也是當時對古文明簡單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回歸。
正因為此,大導演才在其人生的成熟巔峰拍下這部藝術品,作品完成的第二年,他去了慕尼黑電影節(jié)公映,廣受好評,第三年,也就是1990年,導演就因為癌癥去世了。
電影的每個畫面都精致得像復古油畫,有濃郁的民族特色,色彩上底色一致是大地色,又有游牧民族的深重的彩色,導演本身也是畫家,評論屆對他的贊譽是“如果他不是世界杰出的導演,那他也會是不朽的畫家。”他是把對畫作的理解幻化成標點符號,讓其像珍珠一樣串起了整個電影。大量畫作,包括古壁畫,都在電影畫面中流淌。
電影故事來自詩人萊蒙托夫的作品《歌手克里布》,導演從小就聽過,進行改編,故事如司通見慣的民間傳說一樣簡單,貧窮的青年人愛上村里的美麗小姐,想去迎娶,被老父親鄙視趕出,于是他帶上心愛的樂器就開始出走行吟,流浪到遠方賺錢學藝,回來再娶他的新娘。毫無懸念的橋段,靠的全是藝術品味來繞梁三日。
首先,音樂極美,導演請到阿塞拜疆的知名作曲家kuliyev用的古穆斯林音樂Muram表現(xiàn),既有宗教的神圣性又有游牧的漂泊感。電影幾乎沒有配樂,臺詞也很少,且都是后期配音,大量的音樂,但又不累贅,就這樣帶領觀眾情緒去和主角一起流浪。
電影男主角,不是明星,是個素人,他是導演家的鄰居,是個不務正業(yè)的小混混,曾暴打警察,又因為屋頂漏水把管理者痛打一頓,還偷車。導演看到他身上的野生感,對他說“你能否一年不做混混?”他回答“我可以永遠不做混混,就看你提供的條件。”于是出演了自己的處女作,但演得非常好,把一個貧窮但傲骨,叛逆又有詩人隨性詮釋到位。
就和“本色不壞、改邪歸正”小混混一樣,男主角不畏懼情敵的欺負,為盲人和窮人演奏,不為強權演奏,被王權貴族強壓,用金鏈鎖起,也不妥協(xié)。他一切隨心,內(nèi)心隨著行走越來越強大。在畫面處理上,他被強壓,出現(xiàn)的是老虎啃食獵物的畫作。不需要任何臺詞和解釋,大家就能感同身受,那是如何的不公。
事實上,現(xiàn)實生活中的導演,失業(yè)15年,因為電影反映了敏感話題,被抓起坐了快5年牢,在此期間,他妻子從穆斯林改信東正教,被處死。在導演訪談里,他眼神堅定釋懷地說“不管你進監(jiān)獄時多干凈,第二天就是滿身的虱子。我在獄中重新開始了畫畫和寫劇本小說。等我出去,馬上就能籌拍。我的作品,畫和電影都是不能被模仿的!”這是多么自信堅強的男人!
由導演經(jīng)歷再投射去看電影里的行吟,就能明白,生命的行吟,就是從出走到思念,再從思念到回歸,沒有出走這一遭,就不能懂得精神世界有什么樣的牽掛,而這樣的牽掛有帶來什么樣的內(nèi)在力量支撐著克服著一路未知的艱險,待到回歸時,又會多么珍惜可以按照己心真實自由幸福地活著。
電影的結局是男主托上天之福,被貴人騎白馬帶回故鄉(xiāng),迎娶了新娘,治好眼睛不好的母親,過著幸福質樸的生活。
人之將老,其言亦善,導演借用這個圓滿的結局,放下了過往所有的糟心,在美輪美奐的畫面里,喻意生命的行吟歸途。他做了他想給這世界留下的藝術品,人會離開,曲子會生命力頑強地一直歌唱,鼓勵更多和他一樣的人去成長、去創(chuàng)作只屬于自己的篇章。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