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媽呀》觀后感 本文簡介:
《我的媽呀》帶來的啟示《我的媽呀》是一部倡導“父慈子孝”家庭倫理的電影。對母子雙方的任性行為進行了揭示并在雙方互道“對不起”后達成了諒解。這部電影的積極意義在于提醒我們:與其期待,不如諒解!阿姨的去世讓久別故鄉(xiāng)的香港教師姜思年(男主角)回到馬來西亞的故鄉(xiāng)奔喪;其間見到了一直由表姐代為贍養(yǎng)的母親李好(
《我的媽呀》觀后感 本文內容:
《我的媽呀》帶來的啟示
《我的媽呀》是一部倡導“父慈子孝”家庭倫理的電影。對母子雙方的任性行為進行了揭示并在雙方互道“對不起”后達成了諒解。這部電影的積極意義在于提醒我們:與其期待,不如諒解!
阿姨的去世讓久別故鄉(xiāng)的香港教師姜思年(男主角)回到馬來西亞的故鄉(xiāng)奔喪;其間見到了一直由表姐代為贍養(yǎng)的母親李好(女主角)。表姐移民使得姜思年不得不面對母親安置問題,對母親心存芥蒂的他意欲在家鄉(xiāng)找家養(yǎng)老院了事,過程中發(fā)現母親命不久矣;遂決定留下來照顧母親;故事由此展開。
李好“為你好”的成份很大:她爭強好勝,影片中出現過三次她自以為被歧視、被欺負就果斷出手的情節(jié)。她為丈夫還賭債抵押祖屋,丟下幼子四處打工贖屋,去廟里為兒子祈福;一廂情愿地辛苦付出,一廂情愿地認為兒子應該理解她,晚年又期待兒子的諒解。面對生活的種種不如意郁郁寡歡,最終導致身患惡疾。
思年——思念:姜思年小時候對母親的思念,母親、阿姨對他的思念。姜思年相當固執(zhí),他沉浸在自己的感受中不愿意諒解母親:對于小時候被迫隨母返鄉(xiāng)、母親的不誠信行為(習慣性哄騙他)耿耿于懷,一直要求母親向他說“對不起”,沒被滿足就不肯原諒;若不是去世的阿姨“托夢”給他:“能珍惜的時候就不要說想念”,他甚至不愿意面對母親。對于母親夢想彩票中大獎改變際遇的愿望只因為覺得買彩票這種行為有違他的規(guī)范就予以否定。而他自己呢?對阿姨的承諾只堅持了五年就草草收場。母親“去長城”的愿望更是拋在腦后。同時,執(zhí)意回到母親的傷心地——香港,上大學、就業(yè)、安家,并改變學心理學的初衷當老師。
李好母子屬于耗能大于聚能的一類人,他們拼命、刻苦,效果卻不理想;李好的模式在姜思年的身上復制:他太太也強勢、他女兒要見媽媽一面同樣不易。而他累得趴在辦公桌上睡著(電影開始的場景)。
李好生病成了姜思年反省、修稟性的起點,正是因為反省,才發(fā)現自己也非完美、所作所為對別人造成了很大的傷害,在阿姨抱憾離去之后他選擇了陪伴母親,也正是他的改變,換來了李好對他說出了“對不起”、母子和解;可這樣的做法太過耗能、即使是還了母親部分的愿,以“去長城”為代表的愿望最終落了空,成了終生的遺憾。
《道德經》上說:和大怨必有余怨!在贊嘆姜思年放下“心魔”,主動去“和怨”的同時;也值得深思:這種還愿似的盡孝代價大,效果不太好。為什么不選擇諒解、從當下就為父母分憂做起呢?
中和思維認為:情緒是因為利益放不下所產生!放下自己的利益多考慮對方感受,諒解對方,以“心態(tài)1.1:1”與人相處就不會讓對方生怨,不期待對方的回報自己就輕松自在;就會使自己的朋友圈越來越大!命運也會越來越好!
《我的媽呀》觀后感 本文關鍵詞:觀后感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