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恨歌》讀后感 本文簡介:
王琦瑤讀完了《長恨歌》,我的兩大感受,一是紅顏薄命,二是事有始終!凹t顏薄命”,薄的不是命,而是這命福;“事有始終”,看的不是果,而是這種。王琦瑤是個了不得的女人。但凡和她有過深入交往的男人幾乎都會喜歡上她。從一開始的程先生、李主任,到后來的阿二、康明遜、薩沙、老克臘。但這些和她有過情感糾葛的男人又
《長恨歌》讀后感 本文內容:
王琦瑤
讀完了《長恨歌》,我的兩大感受,一是紅顏薄命,二是事有始終!凹t顏薄命”,薄的不是命,而是這命福;“事有始終”,看的不是果,而是這種。
王琦瑤是個了不得的女人。但凡和她有過深入交往的男人幾乎都會喜歡上她。從一開始的程先生、李主任,到后來的阿二、康明遜、薩沙、老克臘。但這些和她有過情感糾葛的男人又都無一例外的離開了她。
回顧王琦瑤的一生,都是與男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就連她最后的死去,也是與一個和她并無多大情感瓜葛的男人有關。這不得不讓人覺得她是個風流成性的女人,倒也讓她這“上海小姐”做得名副其實了。
王琦瑤是個為愛癡狂的女人。她一生中遇到了六個男人,這讓人摸不清到底哪一個才是她最愛的。對于追求者,她似乎是來者不拒。都能在這些男人身上找到她要的溫存和依賴。她甚至可以為了愛,不求名分和許諾,只要眼前的陪伴與關懷。這是有點得過且過的意思,但也恰是在這得過且過里,可窺探出作為一個女人的她,終其一生所求的不過只是一份安穩(wěn)踏實可以依靠的愛。但王琦瑤畢竟又是個特殊的女人。紅顏薄命的定數(shù)注定了她的命福短淺,讓她這一生在尋求愛的過程里,循環(huán)往復,得而復失。
王琦瑤又是個聰明的女人。在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后,她懂得了隨遇而安。在時代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里,她不隨大流,懂得如何保持自己作為女人的獨特魅力,以不變應萬變。這是她最攝人心魄的地方,帶有一種自知之明的味道。
在王琦瑤前半生繁華似錦的歲月里,她遇到了名利權貴的李主任。畢竟年紀尚輕,她對未來有著無限希望和幻想。所以當她在李主任這權力象征的追求者面前,雖是因為畏懼而順從,但也是因為對愛富有浪漫的憧憬,所以嘗試。更何況那時候的她已是個家喻戶曉的上海名媛。自古英雄配美人,怎么做也不會錯的。當然,這其中也是藏著些作為女人的心高氣傲和義無反顧在的。直到李主任失事去世,身份陡然轉變的王琦瑤又依次遇到了阿二、康明遜、程先生、老克臘這些男人。正是這些男人將她那隨遇而安,順其自然的人生信念步步扎深。
而與王琦瑤交往過的這六個男人,身處的時代、社會地位、學識經歷都是不同的,但他們卻都能在她身上尋到自己要的那溫柔鄉(xiāng)和夢中情。雖然也無一例外的都是黃粱一夢,但因為他們那夢中情人不是別人,正是這王琦瑤,所以也是不枉此生的。
王琦瑤看似糜爛無度,一生荒唐。但從她的衣食住行里卻能看出她是個捉得住細節(jié),懂得過活的女人。雖然被男人再三地拋棄讓她變得謹慎,但再遇到愛時,她仍能以誠相待,奮不顧身。甚至比年輕時更能豁得出去,看得明白。
只可惜多情總被無情傷。王琦瑤的愛情總是讓她始料不及,來了又走。一句紅顏薄命,是否真的可將其說盡?
王琦瑤死前眼瞼里最后的景象是搖曳不止的電燈。這讓她想起四十年前的片廠。而我在想,倘若她王琦瑤四十年前謝絕了吳佩珍的邀請沒有去片廠,沒有結識那位讓她試鏡的導演,沒答應程先生幫她拍照,沒參加上海小姐的競選,她是否就可以像上海弄堂里那些普通的女人一樣,過著最平凡卻是最實在的生活?
王琦瑤一生的故事,要從她生活在的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的上海說起。那時的上海是摩登的代名詞,是座歌舞升平、燈紅酒綠的不夜城。多少男人想要在此安身立命,干出一番大事業(yè);多少女人期盼在這里享受繁華,尋一位王權富貴。
王琦瑤是典型的上海弄堂里的女兒。上海是生她養(yǎng)她的地方,這里充滿著的時尚氣息,培養(yǎng)了她作為一名女性,對美的關注與追求。也將那作女人的風情刻到了她的骨子里。盡管在那個生活艱苦,穿著簡樸的五六十年代里,使她仍能保持著一股女性的魅力。雖是不經意的,卻還是能叫人辨得出。再到七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后的日子里,人們的生活又漸趨多元與時尚起來。王琦瑤“上海小姐”的頭銜又再一次被人們提起。在一場場的舞會派對里,她仿佛又回到了四十年前。只是歲月留痕,此一時不如彼一時。那時候的王琦瑤是舞會的芯,現(xiàn)在的她只是這舞會的影?梢哉f是時代造就了她,也是時代改變了她。
四十年的光陰,讓王琦瑤體會了浮華與平淡。但四十年代的上海畢竟是特別的,繁華的。它骨子里帶有一種天生的貴氣。雖然時代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使它一下子由貴氣變得普通,但它的骨子里多少是藏著些不甘的?伤植坏貌唤邮墁F(xiàn)實,只好將這一切的不安分往嘴里咽,往肚里藏。待時機一來,便又是一番大變動。而生活在這里的王琦瑤自然也不例外。
王琦瑤一生看似放蕩不羈,卻是個最不自由的女人。她的所作所為是那么的偏離常規(guī),卻也逃不出世俗倫理的束縛,并在這邊緣如履薄冰,艱難行走。
從被包養(yǎng)到成為棄婦開始,王琦瑤這一生的結局似乎就只能是不幸的。沒有洗心革面,重新開始的機會。連她的外婆也認為,因她開錯了頭,再拗過來就難了。即使再開了頭,到底比不上那開頭了。
后來,王琦瑤又遇到了康明遜。但有介于她的身份,康明遜最終沒有正視過這份感情,即使她生下了孩子,也沒有想過給她一個名分。雖然康明遜有過抗爭的念頭,但也只是驚鴻一瞥的閃現(xiàn),不作數(shù)的。
在那個已講求男女平等的社會里,的確是為女性贏得了尊重,但始終還是沒有做到男女人格和地位的平等。像李主任這樣的達官顯貴可以妻妾成群,有理想抱負的男人可以放棄日夜陪伴他的女人,不滿眼前尋求解脫的男人可以拋棄與他同床共枕的女人。而變成棄婦的王琦瑤卻始終得不到男人的寬慰與相伴。男人可以對女人始亂終棄,女人卻難以得到男人的一生相守。男人想在女人身上尋求貪婪和欲望的滿足,女人卻想要在男人身上求得依戀與陪伴的希望。
《長恨歌》記錄的是王琦瑤的一生,唱的卻是那個時代女性的哀歌。世俗讓男人的大男子主義滋長,讓女人的小女人眼光蔓延。說不清誰對誰錯。時代是在進步的,人也是在進步的。值得肯定的是,我所處在的這個時代的新女性,的確是要比那時候變得獨立有思想得多的了。
都說王琦瑤和阮玲玉很像, 那我就用張曼玉主演的電影《阮玲玉》的主題曲《野草閑花風春生》的歌詞,來作為我對王琦瑤這一生的總結吧:
蝴蝶兒飛去,心亦不在;凄清長夜,誰來拭淚滿腮;是貪點兒依賴,貪一點兒愛;舊緣該了難了,換滿心哀;怎受得住,這頭猜,那邊怪;人言匯成仇海,辛酸難捱;天給的苦,給的災,都不怪;千不該萬不該,芳華怕孤單;林花兒謝了,連心也埋;他日春燕歸來,身何在。
《長恨歌》讀后感 本文關鍵詞:長恨歌,讀后感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