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奉獻、有作為,就是要要勤于奉獻,安心本職、勤勉敬業(yè),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不挑肥揀瘦、不怨天尤人,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做好本職工作,不計較一時的得失;就是要敢于擔當,在面對大是大非時敢于亮劍,在面對矛盾時敢于迎難而上,在面對危機時敢于挺身而出,在面對歪風邪氣時敢于堅決斗爭;就是要積極作為,堅決摒棄“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等消極思想,一心一意謀發(fā)展、聚精會神抓落實、扎扎實實搞服務。
篤學慎思提升素質。“打鐵還需自身硬”,當前的工作領域越來越寬、任務越來越重、標準越來越高,這樣的大的環(huán)境和背景下,每個人都要有一種知識恐慌、本領恐慌,認識到自身的素質能力與工作要求間的差距和不足,始終保持與時俱進的學風,把學與思、干與想結合起來,通過不斷學習、不斷思考,促進工作的不斷提升。
一要扎扎實實的學。從工作的實際需要出發(fā),本著“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要克服“博而不專”或“深而不廣”的傾向,既要學精本職的,又要大膽涉獵不同學科、不同領域的知識。
二要勤奮刻苦的學。“不經(jīng)歷風雨,怎能見彩虹”“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我們要進一步拓展學習渠道,可以采取每天早起1小時或每天晚睡1小時等辦法,從“工作忙沒有時間學習”的惰性中擺脫出來,向生活學習,向書本學習,向領導和同事學習。
三要聯(lián)系實際的學。毛澤東同志說過:沒有調研就沒有發(fā)言權。黨員干部的能力、水平、才干都要在實踐中磨煉、提高和完善。要切實把讀書的體會、學習的成果轉化為謀劃組織工作的正確思路,轉化為促進組織工作的好作風、好舉措,轉化為做好組織工作的實際能力。把讀書學習的收獲運用到組織工作服務經(jīng)濟社會科學發(fā)展中去,切實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公道正派出于公心。做事先做人。黨員干部講奉獻,要在“做人”上下功夫,只有具備了崇高的人格魅力,才能融入集體、融入干部群眾之中。要公道做事。帶頭營造公平公正的良好風氣,憑良心辦事,憑公心處事;要堅持一把尺子量長短、一個標準論高低,不能搞厚此薄彼,自覺做到不為利益、關系和人情所左右,樹立公道做事的良好形象。要嚴于律己。嚴是愛,松是害,嚴出水平,嚴出成果,嚴出好形象,這是實踐證明了的真理。能不能嚴格要求自己,是個人樹立什么形象的關鍵。作為一名黨員干部更要時刻注意自身形象、嚴格自律,因為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直接面對群眾,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群眾看在眼里,記在心上,稍有不慎,就可能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作為黨員干部最基本的要求,要達到“三不”即:不仁之事不做,不義之財不取,不正之風不為,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棵草去”的情懷,保持黨員干部的錚錚鐵骨和浩然正氣。對服務對象要有感情。就是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從干部群眾的愿望真正做到尊重人、關心人、理解人、幫助人。要以“七心”正確處理好個人與集體、工作與生活、成長與成熟、理想與現(xiàn)實等各方面的關系。暨“心善,善樂好施;心寬,寬大為懷;心正,正大光明;心靜,靜如止水;心怡,怡然自得;心安,安常處順;心誠,誠心誠意。”
要落細落小真抓實干。講奉獻對于黨員干部來說,只有在“實”字上狠下功夫,才能創(chuàng)造讓組織和群眾都滿意的工作業(yè)績。要踏實做事。面對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挑戰(zhàn),遇到矛盾和問題,決不推諉扯皮,敢于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做到不因事大而難為、不因事小而不為、不因事多而忘為、不因事雜而錯為,認真抓好各項工作落實。態(tài)度要嚴謹。嚴謹細致的工作習慣,精益求精的工作態(tài)度,是工作能否有效開展的重中之重。認真負責地對待每一項工作,對所承擔的工作和接受的任務,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考慮周全,不能有絲毫馬虎,確保萬無一失。工作無小事,一個微小失誤,就可能引發(fā)極壞的連鎖反應。黨員干部要養(yǎng)成嚴謹細致的工作習慣,精益求精的工作態(tài)度,認真負責地對待每一項工作,對所承擔的工作和接受的任務,要想辦法、動腦子,保證干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實到位,真正做到在其位、盡其責。工作要創(chuàng)新。要有勇于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是發(fā)展的不竭動力。當前,隨著政治體制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組織工作出現(xiàn)了很多新情況和新變化。在新的任務和挑戰(zhàn)面前,如果循規(guī)蹈矩,墨守成規(guī),勢必將阻滯工作發(fā)展,甚至窒息工作活力。而相反,如果能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就能迅速開創(chuàng)新局面、取得新業(yè)績。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