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過年,不禁讓人想起了,直到上世紀50年代,依然流行的一首老北京的民謠:臘八粥喝幾天,轉(zhuǎn)眼就是廿三,廿三糖瓜粘,廿四掃房日,廿五炸了丸子炸豆腐,廿六燉鍋魚來燉鍋肉,廿七殺只鴨子、宰只雞,廿八把面發(fā),廿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臘月廿三是祭灶日,人們會為貼在廚房的灶王爺、灶王奶奶供上糖瓜,希望把他們的嘴粘住,免得上天瞎匯報。然后,把灶王爺、灶王奶奶燒掉,送灶神上天。臘月二十四是掃房日,這一天要掃除積年的塵土,所以又稱“掃年”。臘月廿五、廿六、廿七都是為過年準(zhǔn)備美食。臘月廿八則要發(fā)面,臘月廿九,家家都要蒸饅頭、棗糕、年糕、豆包,在豆包上還要點上紅點或用“八角”(大料)印上紅印,還喜歡把豆包做成刺猬狀(用綠豆做眼,再用剪刀把豆包上剪成刺狀),寓意“招財進寶”。蒸好的年貨大都放在院落中的缸里,隨時可以熥著吃。
除夕之前,要做的事還很多,比如剪窗花、寫春聯(lián)、貼門神,臥房門上掛桃符,門楣之上貼掛錢,門上、影壁上或水缸上倒貼“春”字或“福”字,取意“春到了”,“福到了”。有錢人家還要在庭院中掛上大紅燈籠;普通人家還要買年畫,最受歡迎的是楊柳青年畫。
過年的高潮在除夕。從下午起,不時從胡同里傳來小男孩“送財神爺”的叫賣聲。入夜,老北京人的年夜飯,主要就是吃餃子。包餃子要有肉、有菜,取“有財”的諧音。剁餡要全家輪流剁,邊剁,邊說“剁小人”。飯后,孩子們最期待的時刻終于來臨了,長輩們端坐堂上,接受晚輩的叩拜辭歲。小孩子要說吉祥話祝福長輩,長輩們拿出事先準(zhǔn)備好的“壓歲錢”(紅包)分發(fā)給兒孫。之后,孩子們提拉著燈籠跑進跑出,屋子內(nèi)掛著的“走馬燈”展現(xiàn)的是“打面缸”、“武松打虎”等故事。女孩喜歡放花,男孩喜歡放炮,到處喜慶熱鬧。到了農(nóng)家,這天晚上,還有在院落里,“燒松盆”除祟、鋪芝麻秸“踩歲”的習(xí)俗。
子時,這是過年中最重要的時刻,謂之“更歲交子”。習(xí)俗中在子時吃的這種帶餡面食,完全是為了辭舊歲迎新年,因此人們把它稱為“交子”食,后來演化為“餃子”。這個時辰吃的餃子必是素餡,取來年平安,素素靜靜之意,而且不能一下子煮完,初一吃除夕沒煮完剩下的,取吉慶有余之意。相傳“守歲”可以使自己或父母長壽,所以除夕夜家家燈火輝煌、通宵不眠。
初一到初五是春節(jié)的正節(jié)。初一至初三是拜年的高潮,對難于見面的親友可寄送賀年片。忙碌之余,人們紛紛去趕各自心儀的廟會。這期間,老北京還有個老令兒: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初四烙餅卷雞蛋。初五又叫“破五”,照例也吃餃子,不過餃子一定捏出“花邊形”來,俗稱“捏小人嘴”,目的是為了防止小人搬弄是非,圖個吉利。
一年一度的春節(jié)就是這樣,在人們的歡聲笑語中,在辭舊迎新的鞭炮聲中度過了。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免責(zé)聲明:本文僅限學(xué)習(xí)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