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EAN第31期“尋找江豚最后的避難所”——201*濕地使者行動現(xiàn)場答疑講堂會議記錄
第31期GSEAN在線大講堂總結之講授篇
主題:“尋找江豚最后的避難所”201*濕地使者行動現(xiàn)場答疑
時間:201*年6月11日20:0022:00
主講人:濟溪陌上初薰?jié)h(huán)境交流網絡項目官員,負責本次濕地使者行動項目執(zhí)行主持人:川軍工作室十三紀律協(xié)調:大講堂冰川總結人:承諾蚊子
主要內容
關于本次講堂的通知:
濟溪在線大講堂第三十一期開講通知:-htm-tid-73316.html關于本次答疑所針對活動的通知:
[201*]尋找江豚最后的避難所201*濕地使者行動啟動啦-htm-tid-73205-page-1.html關于本次答疑前期征集問題帖子通知:
[201*]尋找江豚最后的避難所201*濕地使者行動答疑帖-htm-tid-73279-displayMode-1.html
相關背景資料請見:[生物多樣性保護]初識江豚-htm-tid-73026.html
講堂活動背景簡介:
陵遷谷變,星移斗轉。千萬年彈指一揮間,是她們,與炎黃兒女無言相伴。她們游弋在長江溫厚的懷抱,她們跳躍在毗連的湖面她們曾是漁民尊崇的河神,卻在人類盲目的發(fā)展中,與我們,漸行漸遠。
她們,是僅存1000多頭的江豚,還在以每年5%的速度銳減。
還記得六年前,那在孤獨中離開世界的最后一頭白暨豚。未能挽救白暨豚的遺憾猶在心底,滅絕的警鐘又將為江豚奏響。
我們不希望有一天江豚也從長江里消失。
守望江豚,讓我們,我們身邊的朋友,還有曾經與江豚共生了千萬年的長江邊的居民們,都了解并認識到她們是我們身邊的大熊貓,她們比大熊貓更稀少,她們種群延續(xù)與否,就在我們的言行間。
201*年夏天,主題為“尋找江豚最后的避難所”的濕地使者行動啟動。十年來,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開展的濕地使者行動每年舉行一次,在中國黑龍江、長江、黃河、瀾滄江流域的20個省、市、自治區(qū)和泰國、老撾、越南、柬埔寨、緬甸5國境內的湄公河流域,直接將濕地保護、恢復與可持續(xù)利用知識傳遞給數百萬濕地地區(qū)的基層干部與群眾。
今年的暑期濕地使者將在濕地周邊社區(qū)開展問卷調查和社區(qū)探訪活動,用我們的努力為江豚保護收集基線數據,并用鏡頭記錄社區(qū)和江豚的故事,收集社區(qū)對江豚的祝福。濕地使者還將通過當地的線下宣傳和線上推廣,推動更廣泛的公眾參與,共同為江豚搭建最后的避難所。
這個夏天,讓我們行動起來,保護江豚!
主講人陌上的相關資料分享:
關于長江生態(tài)系統(tǒng)旗艦物種長江江豚保護的若干建議
長江是我國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河流之一,更為獨特的是在長江中還生活著兩種淡水鯨類動物,白豚和長江江豚,這在世界各大河流生態(tài)系統(tǒng)中也是非常少見的。白豚和長江江豚被統(tǒng)稱為長江豚類,它們處于長江生態(tài)系統(tǒng)食物鏈的頂端,是長江生物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健康狀況的指標,因此被看作是長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旗艦物種。同時,長江豚類也是我國重要的戰(zhàn)略生物資源。保護長江豚類對保護長江水生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物多樣性和生態(tài)安全,以及為社會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儲備生物資源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目前白豚已經“功能性滅絕”,保護長江江豚成為我們最后的希望。保護長江江豚,就是保護我們整個長江生態(tài)環(huán)境。
長江江豚是我國二級保護動物,僅生活在長江中下游干流及洞庭湖、鄱陽湖中。基于中科院水生所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歷年的野外調查結果分析,201*年長江流域中的長江江豚數量約1800頭,其中洞庭湖約150頭,鄱陽湖約450頭,兩湖中長江江豚的數量占到整個種群數量的一半左右。
近年來,受全球氣候變化和三峽水利樞紐運行的影響,洞庭湖和鄱陽湖落水期提前,枯水期延長,水位降低,導致人類活動增強,長江中下游生態(tài)環(huán)境和水生生物資源面臨日益嚴重的威脅。例如在正常年份,洞庭湖一般在11月上旬才進入枯水期,但是201*年10月份洞庭湖就進入了枯水期,比正常年份提前約40天,歷史少見;同年10月23日,洞庭湖城陵磯站水位僅為20.71米,降至60年來同期最低值,為城陵磯有水位記載以來所罕見。
為深入了解超低水位所致的人類活動增強對洞庭湖和鄱陽湖長江江豚生存狀況和棲息地環(huán)境的影響,201*年1月由世界自然基金會和中科院水生所的科研人員對洞庭湖和鄱陽湖江豚進行了一次全面考察?疾熘攸c觀察江豚的分布、群體數量及其與枯水期洞庭湖航運、挖沙、漁業(yè)等人類活動的關系;谠摯慰疾旖Y果,我們認為長江江豚保護迫在眉睫。為了更好的完成長江江豚的保護,我們提出一些保護建議,具體建議如下:
一、盡快提升現(xiàn)有保護區(qū)的管理級別和能力,加強保護區(qū)漁業(yè)管理:
長江中下游現(xiàn)有各類豚類保護區(qū)7個,其中國家級的3個,省市級4個,洞庭湖和鄱陽湖是長江江豚最集中和最重要的棲息地,但是兩湖豚類保護區(qū)的級別較低,且沒有專門的機構、經費和人員從事具體的保護工作。在長江江豚棲息地存在嚴重的過度捕魚、航運以及嚴重的商業(yè)挖沙等活動,豚類棲息地遭受到嚴重破壞。建議相關政府部門與科研機構聯(lián)合,開展兩湖相關水域環(huán)境及生物資源綜合考察,并盡快將重點水域升級為省級或國家級長江江豚自然保護區(qū),并成立專門的機構,提供充足的資金,開展長江江豚及其棲息地保護工作。
二、繼續(xù)實行禁漁制度,延長原有的禁漁期,創(chuàng)建禁漁區(qū):
長江流域的禁漁制度已經執(zhí)行了10年,為長江流域的魚類資源保護和恢復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這一措施依然沒有從根本上緩解長江魚類資源和水生生物資源下降的趨勢。為了更好地保護魚類和水生生物資源,建議將目前的禁漁期延長2個月,并在洞庭湖和鄱陽湖的魚類產卵等重要區(qū)域建立禁漁區(qū)。
三、將江豚的保護級別從國家二級提升至國家一級,不讓江豚步白豚的后塵:
長江江豚是中國水域三個江豚種群中最瀕危的一個亞種,但目前長江江豚只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長江江豚自1996年以后就一直被IUCN(國際自然保護聯(lián)盟)SSC(物種生存委員會)的瀕危物種紅皮書收錄,并列為瀕危級(ENC2b)物種,1998年《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獸類》將其列為瀕危級。據中科院水生所統(tǒng)計,在20年前長江江豚的數量不少于2700頭,而到201*年長江考察顯示其種群數量已銳減至約1800頭。201*年,長江豚類保護網絡頻頻收到江豚死亡信息。中國漁政指揮中心與中科院水生所等單位提供的年度報告顯示,201*年共收集到21頭擱淺死亡長江江豚的基本
數據。該報告認為,這個數據可能只是長江江豚實際死亡數量的四分之一,實際死亡近百頭,種群下降速度超出了預計。為全世界所熟知的中國的標志物種野外大熊貓目前全球現(xiàn)存的數量有1590多只,現(xiàn)在,長江江豚的數量已經比大熊貓還少,專家預言,如果現(xiàn)狀依舊,江豚很可能會在15年內滅絕。建議盡快將江豚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加強保護措施,不讓江豚步白豚的后塵。
四、加強對沙石資源開采的科學規(guī)劃,嚴格管理:
洞庭湖和鄱陽湖水域存在嚴重的無序商業(yè)挖沙活動。在枯水期,由于河道變窄,長江江豚棲息區(qū)面積縮小,大規(guī)模的采沙活動嚴重影響水生生物及長江江豚的活動和生存,對兩湖區(qū)域的濕地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長期的嚴重影響。建議加強對商業(yè)采沙活動的控制和監(jiān)管,包括設定禁采區(qū)等,以利于湖區(qū)生物資源的可持續(xù)利用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永久保護。目前,湖區(qū)部分水域殘留較多的采沙后留下的深水沙坑,建議開展針對這些深水沙坑魚類資源、長江江豚、水鳥活動的調查,在必要時,采取技術措施保護這些深水沙坑的魚類資源,以期建立長江江豚的臨時避難水域。
五、建立氣候變化預警機制,加強極端氣候下水資源和生物資源保護:
全球變暖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諸多研究認為未來幾十年內出現(xiàn)極端氣候的幾率將會進一步增加。201*年湖南、江西兩省的干旱,加上三峽蓄水的影響,使得湖區(qū)提早進入枯水期,對群眾生產、生活,以及魚類、江豚和水鳥的保護產生嚴重影響。建議政府與相關研究機構合作,開展氣候變化對兩湖水環(huán)境及生物資源影響研究,同時建立氣候變化預警機制,加強極端氣候條件下水資源和水生生物資源保護。
補充的一個關于項目地的新信息:
主講人:由于我們的郵箱收到一些資訊,問我們?yōu)槭裁催x擇了那11個城市、地區(qū)作為項目地,這是由于可靠的數據證實那里是江豚出沒的地域。而本次的主題是“尋找江豚最后的避難所”,所以,選擇了這幾個地方。
另一方面,如果可以提供可靠的證據(比如專業(yè)文獻等)證明江豚在其他的地區(qū)出沒,那么我們也接受該地區(qū)的項目申請。
我這里還有一個郵件,是詢問個人和組隊的問題的。也貼出來,給大家做個參考:問:
您好,我想問一下,可不可以有同城的單人組團呢。我很想參加活動,但是只有一個人,看到介紹說活動是只接受團隊的,想問下是不是可以考慮讓和我有一樣想法的同城單人組成小隊呢?我是上海的~答:您好:
感謝你對江豚和濕地使者的關注。正如我們在公開的招募書中所說,我們還是傾向于一個團隊來完成整個事件。招募書中也提及了整個活動除開調研外,還需要配合進行非常多的相關活動。如果是一個人,恐怕較難完成。
建議你通過各種渠道組建或加入一個10-20人規(guī)模的團隊,其他的團員組成要求,也請參見我們發(fā)布的招募書-htm-tid-73205.html。
我們做項目的愿望,還是希望能盡可能多地培養(yǎng)環(huán)境領域的人才,同時達到項目目標,敬請理解。期待你組隊參與!祝好!
第31期濟溪在線大講堂總結之問答篇
1、問:能不能校際間合作。比如我們現(xiàn)在的學校在溫州大學城里,我們學校沒有生命學院,但旁邊溫州大學有,想吸納一部分這樣的人才。還有,我看了下申請表,似乎是要上海本地院校的,那溫州的不能參與嗎?上海也在浙江省里面的。
答:溫州不在支持的地區(qū)范圍,這個,和上海是不是在浙江沒有關系,我們說的是地理和行政意義上的地區(qū)劃分,不是包含和被包含的關系。
原則上是不支持非所在地的,但如果項目書非常優(yōu)秀,也有可能獲得資助。
另外,支持校際合作。本次濕地使者是面向全社會招募隊伍的。不管是校內招募還是校際招募,或者面向社會組建臨時團隊,只要能保證完成項目內容,是可以的。
(如果實在是要糾結上海是不是在浙江里面,請你們去問上海市市委書記。看他答應不。)2、問:除了限定區(qū)域的隊伍可以報名,其他地區(qū)的可以報名然后到指定區(qū)域開展活動么?例如:合肥的學?梢詧竺缓蟮桨矐c去開展么?
答:支持限定地區(qū)所在的隊伍報名,也可以合肥的隊伍到安慶去。重點是:1、就近原則,本地原則;2、不支持限定地以外的地方隊伍報名。
3、問:活動時間定為8月1日20日,是指在這段時間內選出部分時間自行安排,還是指這20天時間都必須用于濕地活動?
答:是指在保障項目效果的前提下,自行安排。
4、問:宣傳推廣是根據調研結果進行?而且還是規(guī)定在9月份?答:城市社區(qū)宣傳是在9月份。
暑期活動期間要完成的任務是:調研和宣傳資料的搜集。宣傳資料的搜集除了配合隊伍自行設計的宣傳形式還有方向的素材搜集外,還包括一些社區(qū)典型人物、故事的搜集、挖掘。調研是為了搜集基線數據;而宣傳,一來是隊伍本身后續(xù)的宣傳活動設計素材的來源,二來也是配合整個活動宣傳設計的重要部分。這些可以再仔細閱讀招募貼,能夠找到具體的信息。
所以,宣傳推廣的內容,不會是以調研結果為主。應該是更多方面的素材整理和再加工。調研數據應該是成為另一個科研項目的基礎數據。
5、問:關于城市社區(qū)宣傳,除了在學校所在地進行線下宣傳外,也可以在活動地做宣傳吧?
答:城市宣傳主要指的是暑期活動結束后,在隊伍所在地,選擇城市社區(qū),進行主題宣傳。項目的重點是加強普通社區(qū)群眾對江豚的認知和理解。不強調在項目地的宣傳。
6、問:關于江豚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目前面臨哪些困難?作為大學生我們可以為此做些什么?
答:這次大講堂的主題,主要是對“濕地使者”招募書里的內容進行項目方面的解釋。對于這個環(huán)境問題、物種保護情況的問題,我不夠資格向你做學術解釋。第一個問題,我覺得你可以自己去閱讀材料,或者詢問“專家”。
第二個問題大學生能做什么,我覺得今年的濕地使者是一個方面的嘗試,別的方面,我覺得我也不夠資格來指導大家什么,這是作為大學生的你們可以開發(fā)和努力的空間。
7、問:這次活動調研地點可以不在自己本省去其他地區(qū)嗎?比如:安徽省去鄱陽湖?答:招募書上面寫到:原則上,不支持跨地區(qū)項目開展。
8、問:請問,申請書上有寫【大二及以上隊員所占比例不得低于60%】,這樣寫的原因是想保證什么呢?難道上
了大二就一定能力比其他人強?謝謝!
答:這個顯然是為了保障項目的執(zhí)行質量和實際效果。大二的不一定能力比他人強,但是強的概率要高于大一及以下,這是常識吧。不是老人常說:我吃的鹽巴比你吃的米還多么?
對于一個項目設計的相關方來說,濕地使者有十年以上的和高校志愿者打交道的經驗,我想這些年的經驗可以驗證我們希望保障大二以上比率的決定。
濕地使者培養(yǎng)人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但項目有基本的項目效果保障機制。項目方也要對自己的項目效果負責。(紀律補充:而且要注意,是“大二及以上”而不是“大二”,如果你們協(xié)會大三大四沒人參加,另當別論了。)我們不歧視大一及以下的,只是單純的用一些提前措施來保障項目效果而已。
拓寬一點兒,今年的隊伍招募對象已經擴展到全社會征集了。這一點,也請大家思考,為什么。
9、問:我們協(xié)會(安大環(huán)協(xié))做江豚保護項目已經有兩年了,今年除了完成主辦方既定的目標,我們可不可以有自主性的活動?
我們一直跟銅陵大通鎮(zhèn)淡水豚保護區(qū)合作進行江豚保護的有關活動,那里又是3A級風景區(qū),我們打算跟保護區(qū)合作完成一份關于江豚的生態(tài)導游圖。
答:能夠保障項目效果的前提下,歡迎自主活動的設計。
這個導游圖我覺得也是可以成為后期宣傳的工具和成效產出的,不沖突。先這么說吧,具體的可以私下溝通。
10、問:項目競標方案中,沒有提及在活動地的宣傳,是不是就意味著暑假的活動中不需要包括在實踐地的宣傳?還是講實踐地的宣傳可以作為一個長期的目標來完成?
答:項目地的主要任務是:基線數據搜集也就是調研,以及宣傳資料的搜集,包括典型的人物、故事的挖掘。不強調對當地的宣傳。
11、問:對于社區(qū)尋訪視頻的具體要求有哪些?答:這個屬于具體的技術要求咨詢了。
關于視頻制作,主要的內容還是配合挖掘典型的故事、人物。這方面,如果進入復選,會有機會接受具體的培訓。現(xiàn)在沒有太多的解釋。
12、問:此次活動對專業(yè)(比如生科院)要求高嗎?
答:不高。調查問卷是WWF統(tǒng)一設計的。考驗的是實際執(zhí)行的能力和宣傳的設計、執(zhí)行能力。主要強調對新媒體的運用。
13、問:支持一個地區(qū)不同高校聯(lián)合組一支隊伍參加嗎?
答:支持的。我們看的是方案和團隊的綜合能力,不強調組織機構。14、問:有沒有自助的隊伍,萬一沒有申請上?
答:自助的隊伍是什么意思,自費名額卻掛濕地使者的名義?(紀律補充:應該是這個意思,和往年的自費隊伍一樣。)目前沒有設計自費。
15、問:關于調查問卷隊伍可以自主添加內容嗎?
答:對WWF設計的問卷,因為是另一個科研項目的基線數據搜集,是不可以對該問卷進行修改的。(你要是自己再設計個,有這個必要么?)
16、問:沒有參加這個項目的,但想了解一些活動的舉行,比如一些社團的活動環(huán)節(jié)設計等,可以嗎?如果可以,如何了解到?
答:這個,官方的消息可以通過我們在招募書上公布的濕地使者官方網站、濟溪論壇的濕地使者版塊獲得。各個隊伍具體的活動動態(tài),也是他們這次項目設計的重要部分,期待可以通過各大新媒體看到各個隊伍的信息。(補充關于項目地的相關信息詳見“總結之講授篇”中“主講人陌上的相關資料分享”之最后一部分)17、問:我感覺長江的源頭也很重要,那里可能沒有江豚。可是,如果被污染了,后果也不堪設想。有沒有可能在源頭也支持一支隊伍呢?
答:一、不要期待一個項目解決所有相關問題;二、我們有長江源項目;三、綠色江河有長江源項目。18、問:一,有沒有可能有自助的隊伍?二,要是自助做的好,會不會有資金支持?答:第一:目前沒有設計自費隊伍。這個見以上回答;
第二:我是今年第一次執(zhí)行濕地項目,我不知道之前的慣例是怎么樣的。會不會資助做得好的自費隊伍。我會把這個問題提交給“財主”,詢問確切的答案再回復;
第三:你是達協(xié)的,達協(xié)在蘭州,蘭州不在長江中下游,也不在江豚出沒地區(qū)的吧。19、問:長江下游由旱轉澇對江豚有沒有影響?這點會不會是你們宣傳的一個方向?答:我最近看新聞,現(xiàn)在旱澇才是大問題。
在做項目書的時候,我們已經研究過旱情對江豚的影響,最終的結論是更應該擔心旱澇急轉。我們主要考慮的是禁漁期。
補充:
如果會后還有問題,請各位將問題發(fā)送至:尋找江豚最后的避難所201*濕地使者行動答疑帖-htm-tid-73279-displayMode-1.html我們會給出滿意答復的,謝謝!
擴展閱讀:GSEAN大講堂十一期總結
GSEAN在線大講堂第三十一期總結
“尋找江豚最后的避難所”201*濕地使者行動現(xiàn)場答疑主持:十三主講:陌上初薰紀律協(xié)調:冰川問題:
1.能不能校際間合作。比如我們現(xiàn)在的學校在溫州大學城里,我們學校沒有生命學院,但旁邊溫州大學有,想吸納一部分這樣的人才。還有,我看了下申請表,似乎是要上海本地院校的,那溫州的不能參與嗎,上海也在浙江省里面的!求解釋...2.活動時間定為8月1日20日,是指在這段時間內選出部分時間自行安排,還是指這20天時間都必須用為實地活動?3.宣傳推廣是根據調研結果進行?而且還是規(guī)定在9月份?4.關于城市社區(qū)宣傳,除了在學校所在地進行線下宣傳外,也可以在活動地做宣傳吧?
5.請問關于江豚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目前面臨哪些困難?作為大學生我們可以為此做些什么?
6.請問這次活動調研地點可以不在自己本省去其他地區(qū)嗎?比如安徽省去鄱陽
7.請問,申請書上有寫【大二及以上隊員所占比例不得低于60%】,這樣寫的原因是想保證什么呢?難道上了大二就一定能力比其他人強?。8.我們協(xié)會(安大環(huán)協(xié))做江豚保護項目已經有兩年了了,今年除了完成主辦方既定的目標,我們可不可以有自主性的活動?我們一直跟銅陵大通鎮(zhèn)淡水豚保護區(qū)合作進行江豚保護的有關活動,那里又是3A級風景區(qū),我們打算跟保護區(qū)合作完成一份關于江豚的生態(tài)導游圖。
9.項目競標方案中,沒有提及在活動地的宣傳,是不是就意味著暑假的活動中不需要包括在實踐地宣傳?還是講實踐地的宣傳可以作為一個長期的目標來完成?謝謝!10.
對于社區(qū)尋訪的視頻具體要求有哪些?
11.此次活動對專業(yè)(比如生科院)要求高嗎?12.支持一個地區(qū)不同高校聯(lián)合組一支隊伍參加嗎?13.有沒有自助的隊伍,萬一沒有申請上?14.關于調查問卷隊伍可以自主添加內容嗎?
15.沒有參加這個項目的但想了解一些活動的舉行比如一些社團的活動環(huán)節(jié)設計可以嗎?如果可以,如何了解到?16.陌上補充一個關于項目地的新信息一、背景介紹
陵遷谷變,星移斗轉。千萬年彈指一揮間,是她們,與炎黃兒女無言相伴。她們游弋在長江溫厚的懷抱,她們跳躍在毗連的湖面她們曾是漁民尊崇的河神,卻在人類盲目的發(fā)展中,與我們,漸行漸遠。
她們,是僅存1000多頭的江豚,還在以每年5%的速度銳減。還記得六年前,那在孤獨中離開世界的最后一頭白暨豚。未能挽救白暨豚的遺憾猶在心底,滅絕的警鐘又將為江豚奏響。我們不希望有一天江豚也從長江里消失。
守望江豚,讓我們,我們身邊的朋友,還有曾經與江豚共生了千萬年的長江邊的居民們,都了解并認識到她們是我們身邊的大熊貓,她們比大熊貓更稀少,她們種群延續(xù)與否,就在我們的言行間。
201*年夏天,主題為“尋找江豚最后的避難所”的濕地使者行動啟動。十年來,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開展的濕地使者行動每年舉行一次,在中國黑龍江、長江、黃河、瀾滄江流域的20個省、市、自治區(qū)和泰國、老撾、越南、柬埔寨、緬甸5國境內的湄公河流域,直接將濕地保護、恢復與可持續(xù)利用知識傳遞給數百萬濕地地區(qū)的基層干部與群眾。
今年的暑期濕地使者將在濕地周邊社區(qū)開展問卷調查和社區(qū)探訪活動,用我們的努力為江豚保護收集基線數據,并用鏡頭記錄社區(qū)和江豚的故事,收集社區(qū)對江豚的祝福。濕地使者還將通過當地的線下宣傳和線上推廣,推動更廣泛的公眾參與,共同為江豚搭建最后的避難所。
這個夏天,讓我們行動起來,保護江豚!關于本次活動的詳細信息大家看下面的鏈接:
-htm-tid-73205-page-1.html關于江豚介紹鏈接:-htm-tid-73026.html
陌上補充更科研學術的關于江豚的背景材料
關于長江生態(tài)系統(tǒng)旗艦物種長江江豚保護的若干建議長江是我國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河流之一,更為獨特的是在長江中還生活著兩種淡水鯨類動物,白豚和長江江豚,這在世界各大河流生態(tài)系統(tǒng)中也是非常少見的。白豚和長江江豚被統(tǒng)稱為長江豚類,它們處于長江生態(tài)系統(tǒng)食物鏈的頂端,是長江生物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健康狀況的指標,因此被看作是長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旗艦物種。同時,長江豚類也是我國重要的戰(zhàn)略生物資源。保護長江豚類對保護長江水生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物多樣性和生態(tài)安全,以及為社會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儲備生物資源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目前白豚已經“功能性滅絕”,保護長江江豚成為我們最后的希望。保護長江江豚,就是保護我們整個長江生態(tài)環(huán)境。
長江江豚是我國二級保護動物,僅生活在長江中下游干流及洞庭湖、鄱陽湖中;谥锌圃核c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歷年的野外調查結果分析,201*年長江流域中的長江江豚數量約1800頭,其中洞庭湖約150頭,鄱陽湖約450頭,兩湖中長江江豚的數量占到整個種群數量的一半左右。
近年來,受全球氣候變化和三峽水利樞紐運行的影響,洞庭湖和鄱陽湖落水期提前,枯水期延長,水位降低,導致人類活動增強,長江中下游生態(tài)環(huán)境和水生生物資源面臨日益嚴重的威脅。例如在正常年份,洞庭湖一般在11月上旬才進入枯水期,但是201*年10月份洞庭湖就進入了枯水期,比正常年份提前約40天,歷史少見;同年10月23日,洞庭湖城陵磯站水位僅為20.71米,降至60年來同期最低值,為城陵磯有水位記載以來所罕見。為深入了解超低水位所致的人類活動增強對洞庭湖和鄱陽湖長江江豚生存狀況和棲息地環(huán)境的影響,201*年1月由世界自然基金會和中科院水生所的科研人員對洞庭湖和鄱陽湖江豚進行了一次全面考察?疾熘攸c觀察江豚的分布、群體數量及其與枯水期洞庭湖航運、挖沙、漁業(yè)等人類活動的關系。基于該次考察結果,我們認為長江江豚保護迫在眉睫。為了更好的完成長江江豚的保護,我們提出一些保護建議,具體建議如下:
一、盡快提升現(xiàn)有保護區(qū)的管理級別和能力,加強保護區(qū)漁業(yè)管理
長江中下游現(xiàn)有各類豚類保護區(qū)7個,其中國家級的3個,省市級4個,洞庭湖和鄱陽湖是長江江豚最集中和最重要的棲息地,但是兩湖豚類保護區(qū)的級別較低,且沒有專門的機構、經費和人員從事具體的保護工作。在長江江豚棲息地存在嚴重的過度捕魚、航運以及嚴重的商業(yè)挖沙等活動,豚類棲息地遭受到嚴重破壞。建議相關政府部門與科研機構聯(lián)合,開展兩湖相關水域環(huán)境及生物資源綜合考察,并盡快將重點水域升級為省級或國家級長江江豚自然保護區(qū),并成立專門的機構,提供充足的資金,開展長江江豚及其棲息地保護工作。二、繼續(xù)實行禁漁制度,延長原有的禁漁期,創(chuàng)建禁漁區(qū)長江流域的禁漁制度已經執(zhí)行了10年,為長江流域的魚類資源保護和恢復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這一措施依然沒有從根本上緩解長江魚類資源和水生生物資源下降的趨勢。為了更好地保護魚類和水生生物資源,建議將目前的禁漁期延長2個月,并在洞庭湖和鄱陽湖的魚類產卵等重要區(qū)域建立禁漁區(qū)。
三、將江豚的保護級別從國家二級提升至國家一級,不讓江豚步白豚的后塵
長江江豚是中國水域三個江豚種群中最瀕危的一個亞種,但目前長江江豚只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長江江豚自1996年以后就一直被IUCN(國際自然保護聯(lián)盟)SSC(物種生存委員會)的瀕危物種紅皮書收錄,并列為瀕危級(ENC2b)物種,1998年《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獸類》將其列為瀕危級。據中科院水生所統(tǒng)計,在20年前長江江豚的數量不少于2700頭,而到201*年長江考察顯示其種群數量已銳減至約1800頭。201*年,長江豚類保護網絡頻頻收到江豚死亡信息。中國漁政指揮中心與中科院水生所等單位提供的年度報告顯示,201*年共收集到21頭擱淺死亡長江江豚的基本數據。該報告認為,這個數據可能只是長江江豚實際死亡數量的四分之一,實際死亡近百頭,種群下降速度超出了預計。為全世界所熟知的中國的標志物種野外大熊貓目前全球現(xiàn)存的數量有1590多只,現(xiàn)在,長江江豚的數量已經比大熊貓還少,專家預言,如果現(xiàn)狀依舊,江豚很可能會在15年內滅絕。建議盡快將江豚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加強保護措施,不讓江豚步白豚的后塵。
四、加強對沙石資源開采的科學規(guī)劃,嚴格管理
洞庭湖和鄱陽湖水域存在嚴重的無序商業(yè)挖沙活動。在枯水期,由于河道變窄,長江江豚棲息區(qū)面積縮小,大規(guī)模的采沙活動嚴重影響水生生物及長江江豚的活動和生存,對兩湖區(qū)域的濕地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長期的嚴重影響。建議加強對商業(yè)采沙活動的控制和監(jiān)管,包括設定禁采區(qū)等,以利于湖區(qū)生物資源的可持續(xù)利用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永久保護。目前,湖區(qū)部分水域殘留較多的采沙后留下的深水沙坑,建議開展針對這些深水沙坑魚類資源、長江江豚、水鳥活動的調查,在必要時,采取技術措施保護這些深水沙坑的魚類資源,以期建立長江江豚的臨時避難水域。
五、建立氣候變化預警機制,加強極端氣候下水資源和生物資源保護
全球變暖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諸多研究認為未來幾十年內出現(xiàn)極端氣候的幾率將會進一步增加。201*年湖南、江西兩省的干旱,加上三峽蓄水的影響,使得湖區(qū)提早進入枯水期,對群眾生產、生活,以及魚類、江豚和水鳥的保護產生嚴重影響。建議政府與相關研究機構合作,開展氣候變化對兩湖水環(huán)境及生物資源影響研究,同時建立氣候變化預警機制,加強極端氣候條件下水資源和水生生物資源保護。二.答辯環(huán)節(jié)1.問:我想問下,能不能校際間合作。比如我們現(xiàn)在的學校在溫州,
大學城里,我們學校沒有生命學院,但旁邊溫州大學有,想吸納一部分這樣的人才。還有,我看了下申請表,似乎是要上海本地院校的,那溫州的不能參與嗎,上海也在浙江省里面的!求解釋...
答:支持限定地區(qū)所在的隊伍報名,也可以合肥的隊伍到安慶去。
重點是:1、就近原則;本地原則;2、不支持限定地以外的地方隊伍報名。溫州不在支持的地區(qū)范圍,這個,和上海是不是在浙江沒有關系,我們說的是地理和行政意義上的地區(qū)劃分,不說包含和被包含的關系。原則上是不支持非所在地的,但如果項目書優(yōu)秀到不行,也有可能獲得資助。另外,支持校際合作。本次濕地使者是面向全社會招募隊伍的。不管是校內招募還是校際招募,或者面向社會組件臨時團隊,只要能保證完成項目內容,是可以的。
2.問:活動時間定為8月1日20日,是指在這段時間內選出部
分時間自行安排,還是指這20天時間都必須用為實地活動?
答:是指在保障項目效果的前提下,自行安排。
3.問:宣傳推廣是根據調研結果進行?而且還是規(guī)定在9月份??
答:城市社區(qū)宣傳是在9月份。暑期活動期間要完成的任務是:
調研和宣傳資料的搜集。宣傳資料的搜集除了配合隊伍自行設計的宣傳形式而有方向的素材搜集外,還包括一些社區(qū)典型人物、故事的搜集、挖掘。調研是為了搜集基線數據,而宣傳,一來是隊伍本身后續(xù)的宣傳活動設計的素材來源,一方面也是配合整個活動宣傳設計的重要部分。這些可以再仔細閱讀招募貼,可以找到具體的信息。所以說,宣傳推廣的內容,不會是以調研結果為主。應該是更多方面的素材整理和再加工。調研數據應該是成為另一個科研項目的基礎數據。
4.問:關于城市社區(qū)宣傳,除了在學校所在地進行線下宣傳外,
也可以在活動地做宣傳吧?
答:城市宣傳主要指的是暑期活動結束后,在隊伍所在地,選
擇城市社區(qū),進行主題宣傳。項目的重點是加強普通社區(qū)群眾對江豚的認知和理解。不強調在項目地的宣傳。
5.問:請問關于江豚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目前面臨哪些困難?
作為大學生我們可以為此做些什么?
答:這次大講堂的主題,主要是對“濕地使者”招募書里的內容
進行項目方面的解釋。對于這個環(huán)境問題,物種保護情況的問題,我不夠資格和你做學術解釋。所以第一個問題,我覺得你更應該自己去閱讀材料,或者詢問“專家”。第二個問題,大學生能做什么,我覺得今年的濕地使者是一個方面的嘗試,別的方面,我覺得我也不夠資格來指導大家什么,這是作為大學生的你們可以開發(fā)的努力的空間。6.問:這次活動調研地點可以不在自己本省去其他地區(qū)嗎?比如安徽省去鄱陽湖
答:招募書上面寫到:原則上,不支持跨地區(qū)項目開展。7.問:申請書上有寫【大二及以上隊員所占比例不得低于60%】,
這樣寫的原因是想保證什么呢?難道上了大二就一定能力比其他人強?
答:這個顯然是為了保障項目的執(zhí)行質量和實際的效果。大二
的不一定能力比他人強,但是強的概率要高于大一及以下,這是常識吧。不是老人常說:我吃的鹽巴比你吃的米還多么?對于一個項目設計的相關方來說,濕地使者有十年以上的和高校志愿者打交道的經驗,我想這些年的經驗可以驗證我們希望保障大二以上比率的決定。濕地使者培養(yǎng)人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但,項目有基本的項目效果保障機制。項目方也要對自己的項目效果負責。而且要注意,是大二及以上,而不是大二,我們不歧視大一的,及以下的。我們只是單純的用一些提前的措施來保障項目效果,而已。拓寬一點兒說,今年的隊伍招募對象已經拓寬到全社會征集了。這一點,也請大家思考,為什么。
8.問:我們協(xié)會(安大環(huán)協(xié))做江豚保護項目已經有兩年了了,
今年除了完成主辦方既定的目標,我們可不可以有自主性的活動?我們一直跟銅陵大通鎮(zhèn)淡水豚保護區(qū)合作進行江豚保護的有關活動,那里又是3A級風景區(qū),我們打算跟保護區(qū)合作完成一份關于江豚的生態(tài)導游圖。答:能夠保障項目效果的前提下,歡迎自主活動的設計。這
個導游圖我覺得也是可以成為后期宣傳的工具和產出的,這個不沖突。
9.問:項目競標方案中,沒有提及在活動地的宣傳,是不是就意
味著暑假的活動中不需要包括在實踐地宣傳?還是講實踐地的宣傳可以作為一個長期的目標來完成?答:項目地的主要任務是:基線數據搜集,也就是調研,已經
宣傳資料的搜集,包括典型的人物、故事的挖掘。不強調對當地的宣傳。
10.問:對于社區(qū)尋訪的視頻具體要求有哪些?
答:關于視頻制作,主要的內容還是配合挖掘典型的故事、人
物。如果進入復選,會有機會接觸具體的培訓。
11.問:此次活動對專業(yè)(比如生科院)要求高嗎?
答:不高,調查問卷是wwf統(tǒng)一設計的?简灥氖菍嶋H執(zhí)行
的能力和宣傳設計、執(zhí)行能力。主要強調對新媒體的運用
12.問:支持一個地區(qū)不同高校聯(lián)合組一支隊伍參加嗎?
答:支持的。我們看的是方案和團隊的綜合能力,不主要強調組織機構。
13.問:有沒有自助的隊伍,萬一沒有申請上?答:目前沒有設計自費
14問:關于調查問卷隊伍可以自主添加內容嗎?答:對wwf設計的問卷,因為是另一個科研項目的基線數據搜集,是不可以對該問卷進行修改的。
15問:沒有參加這個項目的但想了解一些活動的舉行比如一些
社團的活動環(huán)節(jié)設計可以嗎?如果可以,如何了解到?答:這個,官方的消息可以通過我們在招募書上公布的實地使
者官方網站,濟溪論壇的濕地使者版塊獲得。各個隊伍具體的活動動態(tài),也是他們這次項目設計的重要部分,期待可以通過各大新媒體看到各個隊伍的信息。
16.陌上補充一個關于項目地的新信息
由于我們的郵箱收到一些資訊,問我們?yōu)槭裁催x擇了那11個城市、地區(qū)作為項目地,這是由于可靠的數據證實那里是江豚出沒的地域。而本次的主題是“尋找江豚最后的避難所”,所以,選擇了這幾個地方。
另一方面,如果可以提供可靠的證據(比如專業(yè)文獻等)證明江豚在其他的地區(qū)出沒,那么我們也接受該地區(qū)的項目申請。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GSEAN第31期“尋找江豚最后的避難所”——201*濕地使者行動現(xiàn)場答疑講堂會議記錄》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GSEAN第31期“尋找江豚最后的避難所”——201*濕地使者行動現(xiàn)場答疑講堂會議記錄: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