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業(yè)大學研究生參加學術活動學習心得匯總表
北京工業(yè)大學研究生參加學術活動學習心得匯總表
學院:生命科學與生物工程學院姓名:孔晶晶學號:S201*15052時間201*.10.21
報告名稱
利用開放源碼硬件推動嵌入式系統創(chuàng)新
報告人謝凱年
開放源碼硬件作為近十年來才提出的概念,近年來在中國逐漸興起,隨著集成電路工藝到達45nm,向30nm甚至低的線寬邁進的時候,傳統的ASIC設計方法學和商業(yè)模式受到極大的沖擊。FPGA技術有望獲得更多的應用.開發(fā)源碼硬件的理念,配合平臺化的設計,可以為IC的源頭創(chuàng)新提供幫助,并為嵌入式系統的軟硬件協同開發(fā)提供有效支持,從而加速創(chuàng)新。開放源碼硬件如果想要形成可以持續(xù)發(fā)展的的商業(yè)模式,其關鍵點是是什么?回顧開放源碼軟件的歷史,不難找到線索:包管理是關鍵點。對于開源硬件說,要想發(fā)展出相應的商業(yè)模式,第一步自然是要開發(fā)可以處理硬件比特流的包管理系統,姑且叫它OHinstaller吧,取OpenHWinstaller之意。這樣,OpenHW上開發(fā)的大大小小硬件模塊,用戶只要想安裝,只需要在自己的操作系統中鍵入OHinstallmp3install就可以下載該模塊的硬件以及軟件驅動程序,然后就可以用了。要實現這個功能,有XILINX的部分可重構技術做支撐,技術上并不困難。有了硬件的包管理,才能使“可下載硬件”成為商業(yè)上可操作的模型。
時間201*.04.01
報告名稱計算地球流體力學與并行計算
報告人王斌
在本次報告中王斌研究員介紹LASG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重點研究領域,包括:地球流體宏觀演變規(guī)律和機理的系統理論、天氣和氣候動力學理論以及天氣氣候系統變化規(guī)律及其異常的發(fā)生機制;詳細介紹在大氣科學和地球流體力學研究方面如何開展數值仿真研究和科研成果;講解如何利用高性能計算機群和并行計算方法來提高地球流體力學數字仿真研究的能力,從而達到預防和減輕天氣氣候災害的目的。近年來,計算流體力學已在工程實際中獲得了廣泛地應用,F代計算流體力學所解決的問題越來越復雜,對于計算能力的要求與日俱增,計算性能需達到每秒百億、千億、甚至上萬億次級運算能力,由于受目前元器件及工藝水平的極限限制,以上高性能計算只有通過多處理器并行計算才能解決。目前,大規(guī)模并行處理系統(MPP)和工作站機群(NOWs)是高性能并行計算環(huán)境的主要發(fā)展趨勢,高效并行算法的研制必須與具體機器特征相結合。充分利用大型系列并行機資源,開展CFD大規(guī)模高性能計算的并行算法研究,在大型系列并行機上,完成了并行性能測試評估任務,取得了很好的結果,為大型系列計算機的研制成功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時間201*.04.14
報告名稱
生物顆粒質譜分析
報告人吳承偉
質譜技術在近代生命科學研究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它所提供的質量分辨率、靈敏度及測量速度較傳統生物學其他方法高出許多。這完全歸功于ESI和MALLAB電離方法的發(fā)展,生物分子質量的測量可以在沒有溶劑的干擾下進行,因而達到前所未有的精確度。對生物大分子而言,每個分子的質量數雖然高但都稍有不同,分子質量就如同它們的指紋。理論上,通過對一部分分子質量的準確測量就能確定它是何種分子。既然知道一個分子的準確質量,就能確定它是何種分子(如蛋白質或DNA),一樣道理,只要測出一個生物顆粒的質量,也可能推斷出它是何種顆粒。生物顆粒主要包括病毒、細菌和細胞,如果按生物種類的質量排序,細菌位居第一位,病毒次之,它們總質量遠遠大于我們人類。它們在物質循環(huán)、生物進化和環(huán)境保護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它們的活動會影響到整個海洋中的其他生物,甚至是地球上的整個生物種群。特別是近年來出現了多種新型致病病毒,它們的迅速傳播給全球的社會秩序和經濟發(fā)展帶來了嚴重影響,所以公共場所進行快速、實時實地和靈敏探測這些微小生物顆粒和在線實時有毒物質成分的分析,對阻止傳播、減小危害,甚至應對恐怖攻擊,顯得非常重要。
時間201*.10.27
報告名稱顯微采圖和普通攝影的美學觀念
報告人韓寶善
韓寶善研究員在三教116做了題為“顯微采圖和普通攝影的美學觀念”的學術報告。報告中,韓寶善研究員提到: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美存在于自然,存在于我們的周圍和我們自身。學習、體會和運用以黃金分割為代表的美學觀念是件快樂的事。將美學觀念運用于顯微采圖(顯微鏡、SEM、TEM、SPM,以及影像學采圖等)你就能在保證科學真實的前提下提高論文插圖的感染力與說服力。在普通攝影(用傻瓜相機拍照)中運用美學觀念,你就能迅速提高攝影水平,使你能夠以一種賞心悅目的方式紀錄你的經歷,使自己、家人、朋友和同事愉悅。通過聆聽韓寶善研究員的報告,我知道了將美學應用于科學的重要性及好處,可以使人們了解科學的魅力,熱愛科學,為科學做出更多的貢獻,也使科學更好的服務于人們。
時間201*.10.27
報告名稱服務機器人關鍵技術及發(fā)展趨勢
報告人原魁
智能服務機器人技術代表一個國家高科技水平和自動化程度,它具有廣闊的發(fā)展空間和市場前景。原魁教授介紹了服務機器人的定義和發(fā)展前景,分析了國內外服務機器人的研究現狀,并闡述了當前服務機器人研究領域的關鍵技術,最后展示服務機器人的未來發(fā)展方向和研究趨勢。機器人學的進步與應用是二十世紀自動控制最有說服力的成就,是當代最高意義的自動化,尤其在當今的工業(yè)制造中,機器人學已取得了最偉大的成功。進入二十一世紀,人們已經愈來愈親身地感受到機器人深入生產、生活和社會的堅實步伐。一方面隨著各個國家老齡化越來越嚴重,更多的老人需要照顧,社會保障和服務的需求也更加緊迫,老齡化的家庭結構必然使更多的年青家庭壓力增大,而且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和工作的壓力,也使得年輕人沒有更多時間陪伴自己的孩子,隨之醞釀而生的將是廣大的家庭服務機器人市場。另一方面服務機器人將更加廣泛地代替人從事各種生產作業(yè),使人類從繁重的、重復單調的、有害健康和危險的生產作業(yè)中解放出來,對服務機器人技術的研究現狀和應用及其未來發(fā)展進行了綜述。
時間
201*.04.06
報告名稱
X線輻射成像發(fā)展歷程及前沿技術
報告人曹紅光
201*年4月6日,TCL醫(yī)療系統首席科學家曹紅光高級工程師在3教111做了題為“X線輻射成像發(fā)展歷程及前沿技術”的學術報告。報告中,曹紅光高級工程師向廣大師生介紹了X線輻射成像的基本概況,并深入闡述了關于X線輻射成像在眾多領域中的應用及發(fā)展歷程。通過聆聽曹紅光高級工程的報告,我知道了X線輻射成像包含了傳感器、探測器、模擬及數字電路處理、信號及圖像處理、X射線發(fā)生和控制技術、輻射防護等一系列現代先進技術的研發(fā)和應用,是新興技術產業(yè)中的技術密集型學科,其中有大量的技術創(chuàng)新、應用開發(fā)、新產品創(chuàng)制的機會,也是近年來國內外科研機構和生產廠商所關注的快速成長領域。了解X線輻射成像發(fā)展歷程和未來的發(fā)展前景,對生物醫(yī)學工程領域的從業(yè)人員顯得尤為重要。
時間201*.04.13
報告名稱宇宙蟲洞和時間機器
報告人趙崢
趙崢教授做了題為“宇宙、蟲洞和時間機器”的報告,講座內容是一個適應面較寬的科普講座,講座主要介紹物理學和天文學發(fā)展的不平凡歷程和一些最新成果。首先從宇宙學開始講起,介紹有關蟲洞和時間機器的知識。本講座收集了許多科學家的珍聞趣事,介紹了一些重大科學發(fā)現的曲折過程。希望廣大聽眾能在輕松、愉快的的情況下聽完本講座,并有所收益。講座中列舉了許多事例來說明:歷史上,青年是科學發(fā)現的主力軍。希望有志于科學研究的年青人能從講座中得到一些啟發(fā),增強自己的科學研究能力。主講人力圖使物理思想的介紹具有趣味性,同時把科學史揉到其中。使學生能在避開繁雜的數學計算、較為輕松的情況下,掌握深奧理論的主要思想,了解科學發(fā)現的曲折歷程,學到科學研究的方法。
時間201*.05.11
報告名稱網絡多語言信息處理展望和機遇
報告人劉加
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劉加教授應鮑長春教授之邀,參加了北京工業(yè)大學電控學院工程大師論壇,并做了題為“網絡多語言信息處理展望和機遇”的報告。
劉加教授現任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目前研究方向包括:語音識別、語音合成、語音編碼、語音識別專用芯片設計,以及多媒體數字通信系統。報告中,劉加教授從當前普遍應用的網絡搜索引擎講起,對網絡多語言信息處理技術進行了詳細深入的介紹,報告涉及翻譯機、基于內容的檢索技術、智能語音處理技術等多個方面。并結合這些技術的基本理論,以及發(fā)展和應用,重點對智能語音處理技術展開分析和討論,并對其中涉及的基本問題和解決方法以及發(fā)展現狀進行了介紹。參加論壇的同學始終被報告的精彩內容所吸引,對此次報告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并在會后就相關領域的學術問題與劉加教授進行了深入交流。
時間201*.06.20
報告名稱
供應鏈超網絡均衡模型及風險
報告人董瓊
在經管學院B101董瓊教授做了題為《供應鏈超網絡均衡模型及風險》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經管學院常務副院長宗剛教授主持,有60余名師生聽取了董瓊教授的精彩報告。首創(chuàng)超網絡理論,出版了《超網絡理論及應用》專著一部。主要研究方向為供應鏈管理,交通運輸模型,及金融平衡模型的研究和生產管理,物流管理等。由于時間的關系,董瓊教授的學術報告主要針供應鏈網絡均衡模型的研究進行了報告。報告主要內容包括:由多層、多決策者的分散化決策構成的供應鏈網絡基本均衡模型的構建、在市場需求不確定情況下的供應鏈網絡均衡,及多目標決策等擴展研究。報告還對供應鏈網絡均衡模型在實際中的應用研究及存在的風險做了一些介紹。報告非常精彩,對董瓊教授的精彩報告有濃厚的興趣。通過報告,對供應鏈超網絡模型和供應鏈經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一致認為董瓊教授的報告屬于目前經濟與管理領域的前沿,受益匪淺。對今后的理論學習和工作實踐有的指導意義。
時間201*.04.26
報告名稱光電子技術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與應用
報告人周炳琨
光電子技術是一個比較龐大的體系,它包括信息傳輸,如光纖通信、空間和海底光通信等;信息處理,如計算機光互連、光計算、光交換等;信息獲取,如光學傳感和遙感、光纖傳感等;信息存儲,如光盤、全息存儲技術等;信息顯示,如大屏幕平板顯示、激光打印和印刷等。其中信息光電子技術是光電子學領域中最為活躍的分支。在信息技術發(fā)展過程中,電子作為信息的載體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它也在速率、容量和空間相容性等方面受到嚴峻的挑戰(zhàn)。采用光子作為信息的載體,其響應速度可達到飛秒量級、比電子快三個數量級以上,加之光子的高度并行處理能力,不存在電磁串擾和路徑延遲等缺點,使其具有超出電子的信息容量與處理速度的潛力。充分地綜合利用電子和光子兩大微觀信息載體各自的優(yōu)點,必將大大改善電子通信設備、電子計算機和電子儀器的性能。報告重點介紹光電子技術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與應用,包括通信技術,網絡技術和信息電子技術的最新發(fā)展。從激光、光纖通信與信息光電子技術、互聯網三個發(fā)展階段詳細介紹光電子技術的創(chuàng)新研發(fā)對IT產業(yè)發(fā)展應用的推動作用,激光的信息應用、能量應用、科學應用和可能性應用。并對光電子技術的未來發(fā)展,巨大的機遇、挑戰(zhàn)和創(chuàng)新空間,以及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進行了系統闡述。
擴展閱讀:北京工業(yè)大學研究生參加學術活動考核表
北京工業(yè)大學研究生參加學術活動考核表
姓名:學號:導師:學院:專業(yè):學制:時間本人報告名稱:學術講座(報告)主題報告人簽章導師簽字:填表人:審核人:
注:1.本表由研究生本人如實填寫,各學院研究生教學秘書審核、保存。
2.研究生必須聽滿20次講座并將20份心得材料交學院研究生教學秘書,本人還要做學術報告(要求博士2次、碩士1次)后方可獲得2學分。
3.考核表與研究生學業(yè)學籍手冊一起保存,研究生畢業(yè)答辯后與答辯材料一并交研究生
部培養(yǎng)、學位辦公室。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北京工業(yè)大學研究生參加學術活動學習心得匯總表》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北京工業(yè)大學研究生參加學術活動學習心得匯總表: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