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國學經(jīng)典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國學經(jīng)典對學生
進行德育教育
國學經(jīng)典是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對中國政治、經(jīng)濟、軍事等
各方面都有極大影響,對于傳承文明,增強民族凝聚力,以及中華民族的復興都起著重要作用,它包括最優(yōu)秀、最精華、最有價值的典范性著作。國學經(jīng)典是一種新興的幼兒教育流派。以臺大老師王財貴為首,于九八年起在香港提出的。他認為國學經(jīng)典作品承載了中國人的哲學思想、倫理觀念、審美理想和生存智慧,既包含豐富的知識,又具有深厚的內(nèi)涵,更富于審美的情趣。閱讀國學經(jīng)典,無論對文化學習還是心靈熏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那么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國學經(jīng)典,對學生進行德育與養(yǎng)成教育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第一、“潤物細無聲”教育專家認為,“道德”、“情操”、“品性”、“氣質(zhì)”等人文素養(yǎng),很難教成,靠的是“陶冶”、“熏習”、“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培養(yǎng)出來。因此,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人格教育才是教育領域的根本問題,作為教師,要有崇高的理想,完善的道德情操,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意志品質(zhì),并用它們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和熏陶。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祖國需要的,全面發(fā)展的,能適應競爭形勢的有用之才。老師雖然對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權力,但對學生最有效的影響并非權力因素,而是老師的人格魅力。所以,我們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素質(zhì),塑造自身的人格魅力,在班級中倡導國學經(jīng)典誦讀并將此運用于班級的德育教育中。學高為師,德高為范。培養(yǎng)學生感恩教育,愛的教育,孝文化人生素養(yǎng)。知書達禮。待人接物,現(xiàn)代禮儀文明培養(yǎng)。修心養(yǎng)性、完善人格、和諧社會。
第二、課堂教學中的教育
主要是語文課堂,個人素養(yǎng)要得到提升,誦讀國學經(jīng)典是十分有利的,它對學生成語、格言警句以及精美語句的積累有很大的幫助,而且堅持誦讀國學經(jīng)典不僅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說與寫的能力,還能增強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陶冶學生的情操,沐浴學生的心靈?梢栽谡Z文課堂教學中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滲透:1、在古詩學習中滲透
詩歌自古就是傳統(tǒng)和弘揚中華文化最形象的載體,詩歌更是千百年來塑造炎黃子孫人格氣質(zhì)最獨特而有效的方式。學生通過學習古詩了解我國博大精深的詩文化,古詩語言簡練精辟,每一首詩都融入了作者的感情,從而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言的思想感情,進而達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2、反復誦讀,悟出情感
古人云“讀書百遍,其意自現(xiàn)”。指的是通過反復朗讀,就能明白文意,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語文教材中有些意境優(yōu)美、情感濃郁的文章特別適合用多讀的方法來達到道德教育的目的。只有把課文讀通、讀熟了才能很好的理解課文內(nèi)容,人物的思想感情。讀的方式很多種在把課文讀熟的前提下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讀,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加了解課文內(nèi)容,更加了解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幫助學生加深對文章思想內(nèi)容的理解,還能讓學生從中深切感受到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認識作者的高尚品格,從而情不自禁的受到感染。3、通過分析詞句領會內(nèi)涵
語言文字是情感的載體。在教學中,抓住文章中重點的字詞語句,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從而體會其中的思想感情。語文教學中的滲透,要求教師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充分挖掘語文學科中的德育素材,靈活運用,把學生自然地引入到和諧自然的情感氛圍中,讓他們自己去體會人性的光輝。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體驗德育魅力。
第三、處理班級事務中的教育
班主任在班級問題的處理過程中,應表現(xiàn)出非凡的教育藝術,即觀察的敏銳性、思維的靈活性,意志的果斷性三位一體的獨特結合。在班級事件中適當運用國學經(jīng)典,水到渠成。像“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皭廴苏撸撕銗壑;敬人者,人恒敬之!袄衔崂希约叭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薄脟鴮W經(jīng)典的道理,教師既可以迅速有效的平息事端,化干戈為玉帛,而且能提高教師的威信。
第四、日常生活中的教育
每日早讀十分鐘背誦。背誦內(nèi)容提前準備好的“一周一詩一語一言一經(jīng)”內(nèi)容(即一首古詩、一個成語、一句名言、一句三字經(jīng)),課堂教學中有機滲透,貫穿課堂教學始終或某一個細小的環(huán)節(jié)之中。結合節(jié)假日、時令節(jié)氣等,精心設計各種各樣的課題活動,學生們在活動
中,搜集相關的信息,感受到更多的傳統(tǒng)文化,讓國學真正融入學生生活。
記得在201*年第一學期赴白廟學習洋思教學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這么一個有趣的問題,在課間操做完之后,各班有序帶回,接下來不是馬上解散,也不是唱歌、班主任的總結,而是背三字經(jīng)或弟子規(guī),當時覺得多此一舉,后來才明白,這是對國學經(jīng)典的一種滲透與學習。
國學經(jīng)典的誦讀與學習進一步豐富了學校文化內(nèi)涵。學校的樓道以孔子的《論語》《弟子規(guī)》為標語,能體現(xiàn)學校特色、弘揚傳統(tǒng)文化,營造了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每天都能聽到學生誦讀經(jīng)典的朗朗書聲,進一步豐富了學校的文化內(nèi)涵。國學經(jīng)典的學習促進了學生的身心健康,人格優(yōu)化。國學經(jīng)典是古代圣賢思想、智慧的結晶,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瑰寶,千百年傳唱不衰。誦讀它,可以修身養(yǎng)心,增加智慧,開啟成功之門;誦讀它,可以讓人認識美、領略美、欣賞美,享受快樂人生。因此,在國學經(jīng)典誦讀,讓學生熟誦于口,濡染于心,能改變德育以說教為主的方式。“潤物無聲”的經(jīng)典誦讀是提升學生品性和修養(yǎng)的有效途徑。經(jīng)典作品,為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涂下亮麗的底色。
我相信,通過開展學生國學經(jīng)典的誦讀與學習,那些博大精深、睿智宏偉的國學經(jīng)典,必將隨著歲月的流逝和學生閱歷的增加而慢慢釋放出濃醇的芬芳。
擴展閱讀:淺談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利用國學滲透德育教育
淺談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利用國學滲透德育教育
坊腳小學林淑貞
國學經(jīng)典對于傳承文明,增強民族凝聚力,以及中華民族的復興都起著重要作用,它包括最優(yōu)秀、最精華、最有價值的典范性著作。那么,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利用國學滲透德育教育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做法:
一、在古詩學習中滲透
詩歌自古就是傳統(tǒng)和弘揚中華文化最形象的載體,詩歌更是千百年來塑造炎黃子孫人格氣質(zhì)最獨特而有效的方式。古詩語言簡練精辟,每一首詩都融入了作者的感情,學生通過學習古詩,了解我國博大精深的詩文化,從而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言的思想感情,進而達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在我們的北師大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就選取了大量的古詩。僅六年級語文上冊的教材中就選入了《涼州詞》、《浪淘沙》《十五從軍征》、《出塞》、《塞下曲》、《墨竹圖題詩》、《蒼松怪石圖題詩》、《墨梅圖題詩》等多首古詩,通過這些古詩的學習,學生們可以感悟到詩人們淡泊名利的胸襟,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懷。
二、反復誦讀,悟出情感
古人云“讀書百遍,其意自現(xiàn)”。指的是通過反復朗讀,就能明白文意,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語文教材中有些意境優(yōu)美、情感濃郁的文章特別適合用多讀的方法來達到道德教育的目的。而只有把課文讀通、讀熟了才能很好的理解課文內(nèi)容,更好地領會人物的思想感情。讀的方式很多種,例如在教學北師大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的教材中的《楊震暮夜卻金》時,可以在課文讀熟的前提下采用分角色朗讀,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文章思想內(nèi)容的理解,從而認識作者的高尚品格,從而情不自禁的受到感染。而《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等經(jīng)典國學中的文字朗朗上口,讀起來容易記憶,比一般的說教更易深入學生心理。可能在學生心里這只是一個小小的觸動,但最起碼也是個觸動。潛移默化的作用,我想在學生們今后的生活實踐中會慢慢顯現(xiàn)。“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些經(jīng)典的教誨,不也正是我們家長和教師需要教給孩子們的嗎?即使再過多少年,也不會過時!
三、通過分析詞句領會內(nèi)涵
語言文字是情感的載體。抓住重點詞句深入理解文本,是學習課文的一種策略。這種策略在教學中的實施應用,是語文教師值得探索的內(nèi)容。在分析重點詞句中,加強學生語感的訓練和培養(yǎng)是讓學生準確地掌握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有效途徑。只有讓學生切實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領悟到作者所要表達的情和意,學生的語感訓練才能得到強化。所以在教學中應重視學生對重點詞句的理解。在教學中,例如在教學北師大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的教材中的《東施效顰》、《楚王好細腰》和《學弈》等文言文時,可以抓住文章中重點的字詞語句,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從而體會其中的思想感情。
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國學教育,要求教師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充分挖掘語文學科中的德育素材,靈活運用,把學生自然地引入到和諧自然的情感氛圍中,讓他們自己去體會人性的光輝。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國學經(jīng)典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國學經(jīng)典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