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團委工作總結
201*201*年度下學期院團總支工作總結201*年上半年,我院團總支在學校、分院的正確領導下,堅持
以科學發(fā)展觀為引領,團結和帶領廣大團員青年,緊緊圍繞學校的中心工作,以學習為重心,以育人為主線,以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為目標,堅持以服務大局與服務青年相統(tǒng)一,在團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實踐、繁榮校園文化和共青團的自身建設等一系列活動中取得了優(yōu)異成績,為青年學生提供了廣闊的舞臺,為學校的建設和發(fā)展做出了積極貢獻。我分院團總支在工作中積極進取,時時總結工作經驗,以更好的服務于學生�,F(xiàn)將本學期的團總支工作總結如下:
一、積極推進共青團自身建設,全面提升共青團工作
開學之初,我分院團總支結合自身特點以及同學們的實際情況,為將我分院團組織建設的更好,以便更好的為同學們服務,主要從以下幾各方面對組織自身做出了規(guī)劃和要求:
(一)加強團員學生干部隊伍建設。
完善分院學生會的工作章程及各項條例,增強團學干部的工作活力及在學生中的影響力。定期召開團委會議,加強對各班學生的統(tǒng)一領導。改善團總支的組織運行機制,切實增強學生干部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做好學生干部的培訓工作,出臺學生干部考核條例,為學生干部發(fā)揮作用提供良好發(fā)展環(huán)境。
(二)團的日常工作有條不紊。
切實做好團員的培養(yǎng)、發(fā)展、注冊以及各班團費的收繳等工作。規(guī)范了團員的日常組織生活,建立了團員的考評機制。支持各班級獨立開展活動,上團課,召開民主生活會,組織開展各種思想性、教育性強的學習和活動。通過團員管理(團籍管理、團費收繳、團員獎勵、處分等),密切團員與團組織的聯(lián)系。
二、在分院開展多種形式的主題活動。
為了讓同學們學習革命先輩,弘揚革命精神,加強對團員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團員青年思想覺悟,我們主要通過組織開展活動的形式,從一下幾個方面,加強對青年隊伍的建設。
(一)加強對團員青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今年以來,圍繞“學雷鋒”,“校園讀書日”,“紀念“五四”運動九十三周年”等為活動契機,先后組織個班開展“學習雷鋒精神”,“讀好書,讀書好,好讀書”等活動(活動主要以主題班會,班級征文,演講比賽,朗誦比賽等多種形式開展)。舉辦紀念“五四”運動九十三周年暨優(yōu)秀學生干部表彰大會。通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加強全體團員進行黨的基本知識的培訓和教育,引導團員青年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及形勢政策宣傳陣地的構建。依托宣傳欄、海報、板報等校園文化宣傳陣地,開展“生命至上,和諧校園”、“關注中國,關注兩會”、“紀念“五四”運動九十三周年”等專題系列宣傳活動,以及各種節(jié)日的宣傳,充分發(fā)揮校園宣傳重要作用,加大宣傳力度和教育力度。讓同學們在活動中學習知識,提升自己。
(三)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主題教育活動。1、組織開展“社會公德教育”系列活動。
組織全院各班級開展“弘揚雷鋒精神,爭做現(xiàn)代雷鋒哥”的學雷鋒主題班會活動;將3月定為“雷鋒月”,在全院范圍內評選“雷鋒哥”,“雷鋒姐”。“校園公德標語”征集活動。向全院同學征集構建和諧校園,構建文明校園的公德標語,將獲獎作品制作成宣傳標語,貼于分院醒目處,在分院中,班級中營造一種自律、自理、自立與自我教育的文明氛圍。組織開展“社會公德大討論”主題班會,讓學生通過思考和討論,加深對社會公德的認可并且意識到遵守公德的重要性。營造“人人講公德、人人講文明、人人講誠信、人人懂禮貌、人人守紀律”的良好校園氛圍。
2、開展“校園安全”主題活動。
組織舉辦“安全教育”知識競賽,對學生進行安全知識教育,增強學生的校園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向同學們派發(fā)《安全手冊》、《我的平安我做主》等安全教育讀本,對防盜、防火、防人身侵犯、實驗實習安全、防事故、預防傳染病、保持身心健康和校園常見問題的誘因及預防等方面對學生進行了正確指導,注重提高學生必要的自防知識和技能,增強辨別是非和自我保護能力。
(四)幫扶工作、培優(yōu)工作的高度重視。
重視對貧困生、后進生的幫扶。組織各班班委,和本班班主任一起,對班級的貧困生進行幫助,主要先從思想上讓其正視貧困,不懼貧困,其次是通過給其提供勤工儉學的機會等方式讓其自立自強!對班級后進生進行“改造教育”,從而讓其改正先前的不足,發(fā)揚自己所長,主要是先對其進行思想教育,端正思想,端正態(tài)度,其次是讓班委同學一起監(jiān)督,督促其嚴格遵守校紀班規(guī),養(yǎng)成良好地學習、生活習慣,從而找回學習的自信,做一名合格的當代大學生。
重視對優(yōu)秀學生和群體榜樣的培養(yǎng)。首先,在全院范圍內選取學習優(yōu)秀、思想端正、積極向上、道德素質好的優(yōu)秀學生,作為培優(yōu)對象和班級榜樣,聯(lián)合班主任老師一起為其提供良好地學習氛圍、學習環(huán)境,并號召其他同學向其學習,爭取人人是優(yōu)秀,人人是榜樣!
以上系列活動在本學期的團學工作中均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在團學組織的自身建設,以及對青年隊伍的建設方面均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同學們在這些活動中也充分的展現(xiàn)自我,團學干部在組織、開展活動的過程中也得到了鍛煉和學習。
三、提高活動效果,豐富活動層次。
多層次全方位,營造積極進步的校園文化氛圍。組織各班學生會開展形式多樣各種的校園活動。舉辦了籃球比賽、書法比賽,各種主題的演講比賽、征文比賽等。通過這些豐富多彩校園文化活動,充分發(fā)揮校園文化的育人導向和娛樂功能,不斷滿足青年學生多方面的興趣愛好和精神文化需求。
總之,201*年上半年,在學校黨委、團委,分院黨委、團委的領導下,在分院各領導、各班級的支持下,我院團委在團的組織建設、團員教育、活動開展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也還有很多方面的不足,例如:團的基層組織還較薄弱,團青工作的層次水平、管理方式、工作方法等有待不斷創(chuàng)新和加強等。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廣大團員青年的成長成才為目標,繼續(xù)圍繞“育人”這一中心工作,在團建創(chuàng)新上下功夫,在“服務學生”上下功夫,努力開拓,不斷創(chuàng)新,為學校的發(fā)展與建設做積極貢獻。
電子科技學院團總支
201*年6月27日
擴展閱讀:201*年院團委工作總結
201*年院團委工作總結
201*年,團委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科學發(fā)展觀的要求,緊密圍繞本院中心工作,將培養(yǎng)和造就青年人才作為著力點,注重思想教育、組織建設相結合的工作方式,積極投入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活動,努力提高工作質效,以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推動共青團工作的深入開展�,F(xiàn)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組織建設,不斷提高團干部隊伍的整體水平團支部建設是團委各項工作和戰(zhàn)斗力的基礎。團支部是否為一個政治堅定、組織健全、職責明確、作用顯著的堅強集體,關系到全院廣大團員青年整體素質水平的提高,關系到團委凝聚力、戰(zhàn)斗力的發(fā)揮。近年來,團委堅持黨建帶團建的工作思路,逐步推進團支部建設,鞏固、完善基層組織體系,擴大團組織對團員青年的有效覆蓋。
今年,團委通過團支部改選、調整與舉辦團干部培訓班,加強團干部隊伍建設,著力于培養(yǎng)團干部的奉獻、務實、奮斗精神,教育團干部做勤奮學習、甘于奉獻、開拓進取的表率,拓寬工作視野,提高了整體素質,達到了推進組織建設,增強團支部內在活力的效果。
1月,團委先后對所屬團支部進行支部改選和支部調整。保留原來的業(yè)務聯(lián)合團支部(由文物管理處、科研處、古書畫部、古器物部、宮廷部、圖書館、紫禁城出版社的團員組成)、展覽宣教聯(lián)合團支部(由展覽部、宣傳教育部的團員組成)、資料信息中心團支部、文�?萍疾繄F支部、計財審計聯(lián)合團支部(由計劃財務處、審計室的團員組成)。將原保衛(wèi)處團支部并入院直團支部(由院辦公室、人事處、外事處、法律處、經營管理處、工會、團委、保衛(wèi)處、開放管理處、行政服務中心、文化服務中心的團員組成),古建部團支部、工程聯(lián)合團支部合并為古建工程聯(lián)合團支部(由古建部、工程管理處、基本建設辦公室、古建修繕中心的團員組成)。之后,召開團支部會議對團支部干部進行了改選,選舉出新一屆團支部干部。(名單見附件1)經過調整,團干部的年齡層次較以往年輕,更富創(chuàng)新精神與工作熱情,為團的工作拓寬思路、豐富工作內容打下良好的基礎。
4月23日至24日,團委舉辦故宮博物院201*年團干部培訓班,全院7個團支部20余名團干部參加培訓。王亞民副院長出席并發(fā)表講話,要求團干部學習好、理解好、實踐好科學發(fā)展觀理論,不斷提高共青團工作水平,以取得更好的成績。黨委辦公室主任董志霜著重就團干部在共青團工作中必需的工作意識,與團干部們談了自己的認識和看法。黨委辦公室副主任、團委書記汪亓通報了團委14月的工作,并對以后的共青團工作進一步明確重點,提出工作要求。團委副書記王晶晶作團務理論知識培訓,涵蓋團干部的職責、團十六大精神、科學發(fā)展觀理論等內容,為進一步提高大家的理論素養(yǎng),創(chuàng)造共青團工作新局面,增強把握大局并做好現(xiàn)實工作的能力,發(fā)揮出積極的引導作用。邀請《故宮人》報編輯王書平講授新聞通訊與人物采訪的寫作技巧,使團干部們提高寫作能力,更好地宣傳推廣共青團工作取得的成績與經驗,擴大共青團工作的影響。
在日常工作中,召開團委會、團委擴大會共計10次,安排具體工作。辦理齊飛等43名同志的超齡退團工作,并完成201*年度團費收繳。
二、團委開展紀念五四運動九十周年系列活動及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今年正值五四運動九十周年之際,團委為了紀念這一有意義的日子,特舉辦評優(yōu)表彰會、觀看大型虛擬現(xiàn)實作品、參觀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等一系列活動隆重紀念五四運動九十周年。
團委紀念五四運動九十周年系列活動之一。5月5日,團委于院報告廳召開紀念‘五四’運動九十周年暨評優(yōu)表彰大會,表彰了一批在共青團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績的先進集體和個人(名單見附件2)。副院長王亞民同志在致辭中,肯定了團委在201*年中,注重借助文化活動,發(fā)揮引導青年的功能,提高團員對文博工作的責任感,推動服務青年工作深入發(fā)展、取得實效的共青團工作。他向全院團員青年提出要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竭誠服務故宮、服務社會、服務祖國,要認真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要不斷提高自身政治素質、業(yè)務素質,要樹立創(chuàng)新意識、積極完成各項工作等四點希望。團委還邀請故宮博物院歷屆團委書記(依次為第一屆團委書記趙懷才、第三屆團委書記王吉、第四屆團委書記張理萌、第五屆團委書記閆宏斌、第六屆團委書記于子勇、第七屆團委書記馮乃恩)來到會場,與全院團員青年們歡聚一堂,為此次表彰大會增添了一份濃濃的情意。
團委紀念五四運動九十周年系列活動之二。5月6日,團委與資料信息中心組織團員青年在虛擬現(xiàn)實演播廳觀看了本院vr制作科制作完成的大型虛擬現(xiàn)實作品《天子的宮殿養(yǎng)心殿》,開闊了團員青年的視野,使團員們深入了解故宮古建筑、文物等方面知識與數(shù)字化技術在故宮文化展示工作中的成果。
團委紀念五四運動九十周年系列活動之三。5月8日,團委組織團員們參觀重新開放的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加深團員對五四運動歷史的了解,使青年人深刻領會五四精神的核心內容愛國、進步、民主、科學。黨辦副主任、團委書記汪亓在活動總結時,希望團員們能真正把握五四精神的深刻內涵,發(fā)揚憂國憂民的愛國主義精神,增強無私奉獻的高度社會責任感,摒棄工作中的不良風氣,用青年人的蓬勃朝氣充實故宮人的內在精神亮點。愛國主義教育活動。6月9日,組織團員青年在報告廳觀看《南京!南京!》影片,提升團員青年的愛國主義熱情,激發(fā)勿忘國恥、愛我中華的愛國情懷。11月3日,組織團員參觀天安門城樓,使團員青年感受建國六十周年的輝煌成就,共同分享愛國主義激情,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表彰先進,激勵團員青年的工作熱情
在團工作中建立健全激勵機制,完善評優(yōu)模式,在團員青年中發(fā)現(xiàn)典型、培養(yǎng)典型、樹立典型,發(fā)揮先進集體與個人的導向、示范作用,提高團員爭優(yōu)、創(chuàng)優(yōu)的自覺性和進取心,有助于形成干實事、求實效、勇于創(chuàng)新的新風氣。
5月4日,文化部團委舉辦文化部團委紀念五四運動90周年暨先進集體及個人表彰會。會上授予院團委五四紅旗團組織光榮稱號、業(yè)務聯(lián)合團支部與展覽宣教聯(lián)合團支部優(yōu)秀團支部光榮稱號、武安國等3人優(yōu)秀團干部光榮稱號、孫悅等3人優(yōu)秀共青團員光榮稱號、李濱等3人青年崗位能手光榮稱號、王亞民等兩人青年之友光榮稱號。(名單見附件2)
在團委組織的201*年度評優(yōu)活動中,經過各團支部評選,團委會審核,授予文�?萍疾繄F支部、院直團支部優(yōu)秀團支部光榮稱號,高飛等7人優(yōu)秀團干部光榮稱號,楊等10人優(yōu)秀共青團員光榮稱號、王燕晉等5人青年崗位標兵光榮稱號、董志霜等5人青年之友光榮稱號。(名單見附件2)
四、借助文化、學習活動,發(fā)揮引導青年的功能在201*年,團委注重傳播物質文化知識,組織團員聆聽講座、參觀展覽、外出考察、開展讀書活動、舉辦青年文博論壇等活動,提高團員青年的業(yè)務素質,拓寬知識視野,增強對文物、文化的感性認識以及文博工作的責任感,引導年輕人關注故宮、思考故宮、討論故宮的歷史、現(xiàn)狀與未來,對以后的工作將起到無形的推動作用。
參觀展覽。團委先后組織團員青年2月20日參觀在中國農業(yè)博物館舉辦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tǒng)技藝大展(文保科技部團支部承辦);4月15日,參觀首都博物館舉辦的青花的記憶元代青花瓷文化展,邀請古器物部研究館員王光堯做展覽講解;6月5日,參觀北京市規(guī)劃展覽館,增加對北京的城市歷史、文化、規(guī)劃的認識;9月4日,參觀恭王府靜謐頓悟慶祝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暨恭王府全面開放一周年文物特展,11月3日,參觀院內內閣大堂漢本庫房的曲陽白石造像展,邀請古器物部研究館員胡國強做展覽講解。12月3日與4日,團委組織院內團員參觀坐落于故宮東北角乾隆花園內的倦勤齋。
舉辦講座。由團委主辦、業(yè)務聯(lián)合團支部承辦的紫禁鑒賞系列講座,先后四次,邀請古器物部研究館員張廣文講授明清玉器欣賞(3月31日),古器物部研究館員王健華結合文華殿陶瓷館展覽講授中國古代陶瓷發(fā)展簡史(4月24日),古書畫部繪畫組館員張震現(xiàn)場講解書畫館故宮藏歷代書畫展(第五期,7月22日),古書畫部碑帖組館員秦明現(xiàn)場講解蓬萊宿約故宮藏黃易小蓬萊閣漢魏碑刻特展(11月30日)。7月14日,邀請古器物部金石組副研究員郭玉海作題為傳馨銘刻拓墨留痕的傳拓知識講座。
特色教育活動。4月10日,團委與宣傳教育部聯(lián)合舉辦皇家新裝活動,是雙方繼上次成功組織霓裳彩繪活動之后的再次聯(lián)手推出的一項面向全院團員的活動。此次活動通過推廣宣傳教育部開發(fā)的特色教育活動,使團員對故宮歷史文物知識和相關展覽有較為深入的了解,既培養(yǎng)了大家對清代宮廷服飾知識的興趣,也搭建了一個團員之間相互熟悉與了解的平臺。
外出考察。6月27、28日,團委組織青年文博考察團赴河北正定和石家莊市周邊的古建筑和文物古跡進行了為期兩天的考察和學習活動。10月17日22日。組織部分201*年度優(yōu)秀團員青年于團員一行赴江西南昌等地參觀考察。通過考察文博單位,不僅豐富了自身的知識結構,還開拓了文物工作的視野,進一步加強了本院團員青年之間的往來與溝通,起到進一步促進共青團組織建設,提高團員隊伍的文博業(yè)務能力的工作效果。讀書活動。9月至11月之間,團委組織以愛我故宮為主題的讀書活動。本次讀書活動通過引導團員為加深團員對本院歷史、學術的了解,進一步激發(fā)年輕人認知故宮、熱愛故宮、服務故宮的熱情。7個團支部上交16篇讀后感,計財審計聯(lián)合團支部獲一等獎,業(yè)務聯(lián)合團支部獲二等獎,展覽宣教聯(lián)合團支部獲三等獎。
青年文博論壇。11月24日至25日舉辦故宮博物院第三屆青年文博論壇,中心議題為故宮博物院的文化產品開發(fā)。來自15個部處的青年、團員代表,就我院文化產品開發(fā)思路、文化產業(yè)發(fā)展、文化產品展示、文化產品設計、文化創(chuàng)意等問題進行廣泛交流與探討,對部分問題形成共識,達到推動工作的良好效果。
開展傳薪傳馨活動。組織團員對在本院各個工作崗位的工作中有突出貢獻的老同志進行訪問,使得故宮人的優(yōu)秀品質與工作方法薪火相傳,從而強化團員的個人品德修養(yǎng),提升思想境界。12月3日,古建工程聯(lián)合團支部團員們對古建修繕中心彩畫專家張德才先生進行采訪,張先生通過回顧親身經歷,使年輕人對彩畫技術的傳承、發(fā)展等方面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對故宮人精神有了更為細致的體會。
觀看紀錄片。團委于11月20日在本院報告廳播放展示臺北故宮博物院文物的臺灣紀錄片《盛世里的工匠技藝》,使團員在領略文物之美的同時,了解更多傳統(tǒng)文化與古代文物的展示形式與手段。
五、全力配合院內相關工作,充分服務故宮協(xié)助院里完成部分工作。一、為落實文化部對山西省太原市婁煩縣扶貧工作要求,我院投入經費在當?shù)亻_展整村推進項目,根據(jù)院領導安排,團委負責聯(lián)系、推進此項工作。4月1518日,黨辦副主任、團委書記汪亓陪同王亞民副院長赴婁煩參加扶貧捐贈儀式,并考察扶貧對象大圣村,圓滿完成此項扶貧工作。二、與黨辦、工會共同承辦我院主辦的盛世中華故宮博物院職工迎國慶書畫篆刻攝影展,參與作品評審、文字撰寫、布陳、撤陳、編輯展覽畫冊等工作。
協(xié)助工會工作。團委協(xié)助工會成立故宮博物院攝影愛好者協(xié)會,承擔草擬章程、撰寫相關文稿、參與制定協(xié)會活動安排等工作。在7月28日的故宮博物院攝影愛好者協(xié)會成立大會上,團委書記汪亓被任命為該協(xié)會副會長。
六、發(fā)揮本院自身優(yōu)勢,推廣文化傳播
團委與各高校團委承辦的、旨在將故宮蘊涵的豐富的文化知識介紹給廣大大學生的永遠的故宮系列講座繼續(xù)在北京各高校舉辦。同時,團委接受部分高校團委、學生會發(fā)來的邀請,陸續(xù)使永遠的故宮系列講座走入更多的高校。在推廣文化的工作方面,利用本院文物、宮廷歷史方面的研究力量,為莘莘學子們了解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機會。4月24日,古書畫部副研究館員袁杰在北京外國語大學做題為花香鳥語故宮歷代書畫展重要作品介紹的專題講座。4月25日,古建專家、研究館員周蘇琴在北京師范大學做題為紫禁城的建筑與欣賞的專題講座。6月4日,宮廷部副研究館員周京南在北京電影學院做題為銘心絕品,過眼養(yǎng)目故宮珍玩賞析的專題講座。11月12日,古器物部副研究館員許曉東博士在中央美術學院作題為古為今用西為中用乾隆朝玉器的造型與紋飾的專題講座。12月15日,宮廷部原狀陳列科副研究館員林姝在首都醫(yī)科大學作題為雍正皇帝的審美情趣專題講座。
七、深化志愿者活動,發(fā)揮服務社會的作用作為文化部團委的一面旗幟,團委能充分發(fā)揮先進青年集體的帶頭作用,引導本院團員青年積極投入青年志愿者的工作,實現(xiàn)自身的重要價值。
團委在6月2日、3日先后成功承辦文化部青年文化志愿者走進景山公園、走進北京市文化局活動,組織團干部、團員積極參與相關的各項工作,將文化部團委、文化部青聯(lián)將聯(lián)合舉辦祝福祖國我們一起歌唱文化部青年文化志愿者走進基層系列公益活動推向社會、推向群眾,將文化部群眾組織將編印成的《祝福祖國慶祝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群眾歌曲集》發(fā)放到各處歌詠愛好者聚集所在,起到引導群眾文化的現(xiàn)實作用。團委不僅自己完成文化部團委的此項工作,而且?guī)椭幕繄F委所屬團委、團總支、團支部聯(lián)系需要舉辦該項公益活動的單位、群眾集體與合唱隊,使文化青年志愿者的熱情散播四方,令青年人最大限度擔負起社會賦予的責任,達到用真情引導群眾文化,讓歌聲傳遞美好祝福的目的。
此外,201*年團委面對汶川震災,開展了托起希望募捐活動,收到188名職工捐款共計1.5萬元,所收捐款全部送到中國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加入該基金會與新浪網聯(lián)合推出的希望工程助孤行動。今年2月,團委收到中國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回復信函,告知北川縣禹里學校的二年級學生丁文軍(羌族)、綿陽市英才學校二年級的曾珠(羌族)、三臺縣金石鎮(zhèn)同德中心小學校二年級的李季、綿陽市子云小學二年級的王欣月(女)4名小學生每人收到我院職工們捐助款3000元,院辦主任馮乃恩全家捐助的3000元用于對北川縣827帳篷學校的二年級學生雷勝的學業(yè)支持。5名學生將在我院職工的熱情關注和鼎力支持下,繼續(xù)學習的過程,為更好地迎接未來的人生旅途做好準備。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201*團委工作總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201*團委工作總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公文素材庫友情提示:本網站所有內容為共享上傳提供,不涉及任何商業(yè)利益,本站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Copyright © www.7334dd.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共享時代 共享你我他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