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半學期生物期末試卷
七年級上半學期生物期末考試題
一、單選題(共30小題,每題2分)1、困擾人類生存和社會發(fā)展的重大問題是
A人口、糧食、疾病、荒漠B人口、糧食、資源、環(huán)境C人口、糧食、汽油、癌癥D人口、糧食、糖尿病、水2、橘子皮上長的霉菌是
A黃色的曲霉B綠色的青霉C黑色的黑霉D紅色的紅霉3、李時珍研究《本草》、修訂《本草》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A觀察法和實驗法B觀察法和文獻法C統計法和分析法D物理法和化學法
4、在實驗設計中,下列哪個選項不能作為一組進行對照A有光和無光B溫度和水分C0攝氏度和25攝氏度D有空氣和無空氣
5、下列關于生物學常用方法(實驗法)基本過程的正確順序是A觀察并提出問題---做出假設---設計并完成實驗---得出結論B觀察并提出問題---設計并完成實驗---做出假設---得出結論C設計并完成實驗---觀察并提出問題---做出假設---得出結論D做出假設---觀察并提出問題---設計并完成實驗---得出結論6、填寫實驗報告冊時的數據應該是
A符合假設的B大家討論的C實際出現的D老師說的7、解剖針的用途是
A切開B剪斷C夾放D分離
8、用顯微鏡觀察玻片標本時,要經過以下幾個操作步驟,其正確順序是a調節(jié)反光鏡b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c將玻片標本放到載物臺上d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e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慢上升f利用細準焦螺旋調節(jié)AabcdefBbacdefCbacedfDbacfde9、用顯微鏡進行觀察的時候,被觀察的材料必須是A薄而透B新鮮的C干燥的D完整的10、比較人體口腔上皮細胞和番茄果肉細胞,錯誤的是A都有細胞壁B都有細胞質C都有細胞膜D都有細胞核
11、要將視野右上方的物象移到視野中央,推移裝片的方向是A左下方B左上方C右上方D右下方12、構成蘑菇、小麥、牛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A器官B系統C細胞D組織13、組織的形成是通過下列哪項實現的
A細胞分裂B細胞生長C細胞分化D細胞分裂和分化14、葉片的結構中構成氣孔并控制氣孔開閉的是
A葉肉細胞B保衛(wèi)細胞C表皮細胞D導管15、植物光合作用的產物是
A水和二氧化碳B能量C有機物和氧氣D葉綠體16、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A水和氧氣B有機物C氧氣D水和二氧化碳17、下列器官中可以儲存食物,并對食物進行初步消化的是A口腔B食管C胃D肝臟18、供給人體生命活動能量的主要物質是
A脂肪B糖類C無機鹽D水19、蛋白質消化后的產物是
A葡糖糖B氨基酸C脂肪酸D甘油20、人體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yǎng)物質的主要器官是A口腔B胃C小腸D大腸21、下列生物只能進行細胞內消化的是
A草履蟲B水螅C蚯蚓D人22、人體需要的維生素中,促進鈣磷的吸收與利用的是
A維生素AB維生素B1C維生素CD維生素D23、寄生在植物體上的是
A跳騷B絳蟲C菟絲子D噬菌體24、一株完整的綠色開花植物有幾個器官
A4個B5個C6個D7個25、人體的四種基本組織是
A保護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上皮組織B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結締組織C肌肉組織、神經組織、機械組織、疏導組織D肌肉組織、神經組織、結締組織、營養(yǎng)組織26、植物吸收水和礦物質的最活躍部位是A根B莖C葉D根尖
27、當根毛細胞不斷從土壤中吸收水分時,他們的關系是A根毛細胞質的濃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濃度B根毛細胞質的濃度小于土壤溶液的濃度C根毛細胞液的濃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濃度D根毛細胞液的濃度小于土壤溶液的濃度28、均衡膳食金字塔中,頂層含有較多的
A谷類B蛋白質C維生素D脂肪和糖類29、營養(yǎng)物質轉化過程中錯誤的一項是
A淀粉轉化為葡萄糖B蛋白質轉化為氨基酸C脂肪轉化為甘油和脂肪酸D蛋白質轉化為蛋白酶30、生物的營養(yǎng)方式主要有
A寄生、腐生B自養(yǎng)、寄生C自養(yǎng)、異養(yǎng)D都生長
擴展閱讀:八年級上半學期生物期末考試題
八年級上半學期生物期末考試題
一、單選題(共30小題,每題2分)1、生物的生殖是指
A家兔體重增加的過程B小樹長高的過程
C韭菜割短后再長高的過程D生物體由親代產生子代的過程2、人體產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器官是
A前列腺B陰囊C附睪D睪丸3、卵巢的作用是
A輸送卵細胞B產生卵細胞并分泌雌性激素C胎兒產出的通道D胚胎發(fā)育的場所4、生命是美好的,人類的新生命開始于
A卵細胞B精子C受精卵D新生兒5、下列動物屬于體外受精的一組是
A鯽魚、蟾蜍B鯨、鯉魚C三刺魚、蜻蜓D青蛙、蛇6、下列那一種是蝴蝶的發(fā)育過程
A受精卵----幼蟲---成蟲B受精卵---幼蟲---蛹---成蟲C受精卵----若蟲---成蟲D受精卵---蛹---幼蟲---成蟲7、蝗蟲、螳螂、蟋蟀等昆蟲的不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的過程是A幼蟲---蛹---成蟲B受精卵---幼蟲---成蟲C受精卵----若蟲---成蟲D若蟲---卵---成蟲8、“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青蛙鳴叫的目的是
A招引雌蛙B尋找食物C練習發(fā)音D逃避敵害9、下列能夠正確表示蛙的發(fā)育的過程的是
A卵細胞---幼蛙---蝌蚪---成蛙B受精卵---幼蛙---蝌蚪---成蛙
C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D卵細胞--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10、正常情況下,下列途徑不會造成艾滋病傳播的是
A注射毒品B握手、共進午餐C不正當的性接觸D母嬰傳播11、天花病毒侵入人體后,人體內淋巴細胞在天花病毒的刺激下,產生抵抗天花病毒的特殊蛋白質。在這里,天花病毒和特殊蛋白質分別是
A抗原、抗體B抗原、抗原C抗體、抗原D抗體、抗體12、下列不屬于非特異性免疫的是
A白細胞的吞噬作用B皮膚的屏障作用
C唾液中溶酶菌的殺菌作用D嬰兒接種卡介苗預防結核病13、北京的兩個急救電話是
A110、119B120、110C120、999D122、11414、健康的正確含義是
A肢體健全、沒有疾病B身體健康、智力正常
C身體強壯、心情愉快D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的良好狀態(tài)15、一只雌貓一次產了三只小貓,這三只小貓在毛色上不完全相同,這說明生物體具有
A遺傳性B變異性C進化性D適應性16、“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說明了自然界中存在著A變異B進化C遺傳D發(fā)育17、下列屬于相對性狀的是
A大眼睛、高鼻梁B大高個、小酒窩C白皮膚、柳葉眉D黑頭發(fā)、紅頭發(fā)
18、馬的染色體數是64條,驢的染色體數是62條,騾子是馬和驢的“混血兒”,是馬和驢交配所生的小駒。無論公騾還是母騾,生殖系統在構造上雖然比較完善,但都沒有繁殖后代的能力。騾子的染色體應該是
A64條B63條C62條D126條
19、染色體是遺傳物質DNA的載體,基因是DNA上能夠控制生物性狀的片段,下面關于基因的敘述錯誤的是
A體細胞中的基因是成對存在的B成對基因往往有顯性和隱性之分C一條染色體含有一個基因D受精卵內有父母雙方的基因
20、科學家研究發(fā)現,只要人的受精卵中含有一個“TDF”基因,該受精卵就發(fā)育成男孩,則“TDF”基因在受精卵內通常位于
AX染色體上BY染色體上
C常染色體上D常染色體和性染色體上都有21、生男孩還是女孩,主要決定于
A父方B母方C飲食習慣D隨機的,父母雙方都無法決定22、下列不屬于遺傳病的是
A先天愚型B夜盲C白化病D黃綠色盲
23、小明同學在老教授指導下測定出玉米細胞中有20條染色體,那么你推斷受精卵中染色體數是
A10條B20條C30條D40條
24、性狀表現正常的一對夫婦,生了一個白化病(致病基因是a)的孩子,這對夫婦的基因組成一定是
AAA、AABAa、AaCAa、aaDAA、Aa25、我國婚姻法禁止近親結婚,在生物科學理論上的依據是后代A易得傳染病B一定得遺傳病
C成活率極低D得遺傳病幾率增大
26、園藝師能將一株單色野生菊花,培養(yǎng)成具有多種顏色、多個花朵的“塔菊”,采用的是下列哪項技術
A種子繁殖B扦插C嫁接D壓枝27、下列哪種變異對生物的進化具有重要意義
A環(huán)境變化引起的變異B遺傳物質變化引起的變異C對自己生存不利的變異D更能適應環(huán)境的變異
28、20世紀80年代,上海人曾生食不衛(wèi)生的牡蠣而大規(guī)模地流行甲肝,這種傳染病蔓延的過程中,牡蠣充當的角色是
A傳染源B傳播途徑C病原體D易感人群29、下列四類人群中,那種人不易感染麻疹病A患過麻疹的兒童B患過流感的兒童C患過肺炎的人D乙腦患者
30、在傳染病流行期間,醫(yī)生會對病人采取一系列措施,其中屬于控制傳染源的是A對病人房屋、用具進行消毒B給病人打針、吃藥進行治療C不讓病人家屬及外人出入D給附近居民進行預防注射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七年級上半學期生物期末試卷》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七年級上半學期生物期末試卷: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