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七年級數學“潛能生”的成因及轉化對策
試論七年級數學“潛能生”的成因及轉化對策
慈溪市逍林初級中學岑利剛
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其教育質量直接關系到初中生的素質及其后續(xù)學習的能力,義務教育使初中數學教育對象由原來選拔擇優(yōu)擴大為全部小學畢業(yè)生,無疑是增加了教學上的困難。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產生了部分數學”潛能生”,怎樣防止和轉變七年級數學“潛能生”,大面積提高數學素質,將是擺在初中數學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七年級數學“潛能生”的主要成因
實行義務教育后,七年級數學“潛能生”占有相當比例,生源素質偏差的普通農村初中,狀況更是令人擔憂。七年級數學“潛能生”的成因是復雜的,既有學生的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主要問題是:
1、基礎知識不過關,知識系統(tǒng)無序
小學數學是中學數學的基礎,數學體系的嚴謹性,運算的精確性,推理的邏輯性,要求學生必需有扎實的基礎。事實上,一部分小學畢業(yè)生數學知識根本不過關,該記住的知識沒有記住,該掌握的內容沒有掌握。如對小學數學中的分數運算、應用題、一些簡單的面積公式等認識相當膚淺就進入初中,有數的觀念,但不能對數及其運算從具體的對象中抽象出來。沒有很好的完成從具體的數過渡到抽象字母表示數,沒有從小學階段應用題的算術法中解脫出來。而在七年級代數中列方程解應用題就要求將所設的未知量視為已知量,還要用未知量表示已知量,由于沒有把事實上的未知量轉化為已知量,造成列方程解應用題學習的困難。
2、學習習慣不良,學習上無恒心毅力
“潛能生”往往有些不良的學習習慣,表現(xiàn)為:第一,課前無預習,課后無復習;第二,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易分神,小動作多,坐不;第三,作業(yè)馬虎,易分心,錯了不及時訂正,訂正不求理解;第四,思考問題只求表面,不求甚解;第五,學習無計劃,無目標。第六,學習上淺嘗輒止,無恒心毅力。
3、學習活動不適應,學生作業(yè)負擔過重
小學課程門類集中,內容簡單。進入初中后,無論學習內容、學習范圍,還是學習方法,與小學比較起來,都有很大差異,具有新的特點。要求初中學生的學習具有更大的獨立性與自覺性,學習方法必須靈活多樣。事實上,大多數學生不能立即適應這一學習環(huán)境,這也是“潛能生”存在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過重的課業(yè)負擔也使學生處于被動狀態(tài),在題海中掙扎,疲于應付作業(yè),弄得學生精疲力竭,根本沒有時間進行自我消化,解題規(guī)律沒有掌握,硬著頭皮接受,心理壓力過大,課外作業(yè)太多,相當一部分學生無法完成,只好抄襲,時間一長,造成學習的困難。
4、思維能力的發(fā)展跟不上,出現(xiàn)興趣偏差小學數學主要是四則運算,思維單向,學生一進入初中,知識內容發(fā)生了質變:一是用“字母”為主的符號表示數,二是建立有理數概念,引進了負數等等。好多知識需要從有意識記向意義識記、具體思維向抽象思維轉化。事實上,很多學生思維能力無法跟上這兩個飛躍,感到學習很“吃力”,有部分學生就視數學為畏途,產生自卑感,出現(xiàn)興趣偏差,這是產生七年級數學“潛能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防止和轉化對策
鑒于七年級數學“潛能生”的形成的多方面的原因,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就如何防止和轉化七年級數學“潛能生”談幾點對策。
1、注重銜接,完善知識結構
數學的顯著特點之一就是有嚴密的系統(tǒng)性和邏輯性,舊知識是新知識的基礎,新知識是舊知識的發(fā)展!皾撃苌庇捎诨A知識不扎實,對新知識接受能力不強,久而久之就成了課堂上的“陪客”。因而,新生入學,做好中小學知識銜接,結合新課內容,做好加強舊知識的復習是防止和轉變“潛能生”先決條件。作為教師應當把“潛能生”在作業(yè)、試卷中基礎知識的錯誤,摘抄下來,從錯誤的檔案中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各自的知識缺漏,對“潛能生”進行有針對的補缺,糾正,完善知識結構。
2、循序漸進,培養(yǎng)學習習慣。
青少年時期,克制自己的能力比較弱。特別是剛進入初中的七年級學生思維過程穩(wěn)定不足,缺乏周密的思考和理解,他們在課堂上注意力容易分散,課后作業(yè)獨立思考差,再加上小學生習慣于機械記憶,對教師依賴性強。因此教師應加強教育,不急不躁、循序漸進,逐步形成先預習后復習再作業(yè)的習慣。幫助學生用科學的方法去學習,這是防止和轉變“潛能生”的必要措施。
3、放慢進度,激發(fā)學習主動性
新生剛進入還未適應初中的學習活動,如果教學進度過快會挫傷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促使部分基礎一般、智力較差的同學情緒壓抑,加速出現(xiàn)分化。為此,應根據七年級教材特點,對以下三方面內容的教學進度作適當放慢:(1)從非負數引進負數,完成有理數運算的教學(2)整式加減教學(3)初一平面幾何入門教學
實踐證明,有理數運算、整式加減運算教學進度的放慢,贏得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教學進度的飛躍,幾何入門教學的慢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大有幫助,可贏得三角形等推理論證教學進度的快。由于先慢后快的教學安排比較適合學生的實際認識水平,使大多數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變被動為主動。
4、激發(fā)興趣,促進思維發(fā)展學習興趣是學生渴求獲得知識的動力,數學教育的成就,很大程度取決于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能否保持和發(fā)展。為此,培養(yǎng)和提高七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是啟動發(fā)展學生思維的有效措施,是防止和轉變七年級數學“潛能生”的重要保障。
隨著學習興趣的普遍提高,學生對簡單的數學作業(yè)一般都能獨立完成,此時教師對作業(yè),的難易程度及作業(yè)量更應作合理安排、嚴格控制。更要注意減輕這些學生的課業(yè)負擔,避免簡單重復,教師應以“題海戰(zhàn)術”來備課,精選例題和習題。只有學生從重復機械的“題!敝薪夥懦鰜恚處煵拍苡懈鄷r間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才能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有趣,學的靈活,學得全面。
5、個別輔導,增強學習自信心
一貫來的成績差異直接導致了大多數“潛能生”的自卑情緒,對這類學生教師應用自己的關愛之情去喚起他們的自信心,應通過個別輔導向他們了解知識“卡殼”的原因,進行必要的補講和耐心開導,對于他們作業(yè)、答問中的錯誤要循循善誘,要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善意地誘導他們不斷覺悟,使學習積極性與日俱增,使之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事實證明,個別輔導優(yōu)于集體輔導,因為它可以使學生倍感教師的溫暖,從而調動情感、興趣等非智力因素,增強他們學好數學的信心,這是轉化“潛能生”的主要措施。另外讓“潛能生”與優(yōu)秀學生結對,也不失為轉化“潛能生”的一種好的方法。
總之,只要教師具有強烈的事業(yè)心和高度的責任感,并持有科學的教學方法,弄清“潛能生”實情,對癥下藥,持之以恒,防止和轉化“潛能生”、從而大面積提高學生數學素質是完全可能的。
擴展閱讀:初中數學學困生成因及轉化措施
淺談初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措施
摘要:初中數學學困生,顧名思義就是學習數學有困難的初中生,即在數學學習方面成績較差,進步很慢的學生。本文就“初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措施”,根據本人教學實際遇到的問題進行淺顯探討。
關鍵詞:初中數學學困生成因轉化措施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漸行漸近,新課程的創(chuàng)新和突破,促進了教師在教學觀念與行為方式的轉變,也逐漸改變了對學生學習評價標準的認識。最明顯的一點就在于對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的稱呼的變化,起初稱之為差生,帶有明顯的貶義,甚至有一種侮辱性質,往往給人以學習能力和水平雙差的印象。之后,又改為“問題生”,原來的“差”只是能力和水平的弱點,“有問題”倒可能往往是更深層次的毛病或弱點。后來,稱之為“學困生”,指向性比較明確就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根據義務教育的性質,初中數學教學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他們都能掌握一定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提高全民族素質,培養(yǎng)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各級各類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礎。使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得到最大可能的發(fā)展,從而實現(xiàn)全體學生素質的提高。同時又必須正視學生的個別差異,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的才能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由此觀之,我們初中數學老師肩上的任務不僅是培養(yǎng)優(yōu)秀學生,也得挑起轉化數學學困生并使之得到充分發(fā)展的擔子。那么,我們該如何挑起這副沉重的擔子呢?優(yōu)秀到學困兩極分化在什么時候?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我想就這幾個問題談談自己粗淺的認識。一、形成分化的原因。
目前,兩極極分化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是較為常見的現(xiàn)象。分化主要出現(xiàn)在初一、二年級,尤其是初二。在多年教學工作中,發(fā)現(xiàn)數學學困生的形成原因非常復雜,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的幾個方面:1、小學初中數學知識、學習方法前后銜接不良。相比小學而言,初中的數學教材更顯邏輯性.特別表現(xiàn)在教材知識的銜接上,前面所講的知識往往就是后面學習的基礎.如果學生對前面所學的內容未達到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要求,不能及時掌握知識,形成技能,就會造成知識脫節(jié),跟不上集體學習的進程,學習分化。另外,它對數學學習者的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的要求都很高,只是靠小學那樣依靠一味的死記硬背的方法,遇到實際問題,便束手無策,學習方法的銜接運用不當也是造成分化的重要原因。
2、學生個人學習素質影響。小學到初中后,課程的難度、容量都有增加,學習任務明顯加重,這種變化讓很多沒有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適應能力差的學生,感到無所適從。還有他們對學習數學的興趣不濃,有調查顯示:284名被調查學生中,對學習數學有興趣的占51%,其中有直接興趣的47人,占15%;有間接興趣的85人,占30%;原來不感興趣,后因更換老師等原因而產生興趣的17人,占6%;對數學不感興趣或興趣較弱的占49%,其中直接不感興趣的20人,占7%,原來有興趣,后來興趣減退的118人,占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試論七年級數學“潛能生”的成因及轉化對策》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試論七年級數學“潛能生”的成因及轉化對策: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