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業(yè)研究基礎知識總結
水泥行業(yè)研究基礎知識
一、需要查的行業(yè)指標
每萬元固定資產投資水泥需求量水泥煤炭價格差
運費標準:公路,0.3~0.5元/噸*公里鐵路,0.1元/噸*公里上市公司的:噸產能EV庫存銷售比
二、需要了解的行業(yè)名詞
新型干法(回轉窯,普通干法,濕法窯,機立窯)落后工藝余熱發(fā)電自備礦山
三、tips
典型的重資產周期性行業(yè)
人均累積消費量達到20-22噸時,消費達到峰值。水泥的建設期大約為13-16個月水泥生產線建設周期為1年(?)
噸水泥投資:04~05年是310、320左右06~07年,35008~09年,370
四、要搞清楚的專題生產流程生產成本
成本結構:煤炭+電力+原材料+制造費用+人工+其他各省產能分布污染情況
行業(yè)固定資產投資(全行業(yè)、分中東西部、分省份)觀察行業(yè)領軍企業(yè)的產能投放占全行業(yè)產能投放的比建材行業(yè)十二五規(guī)劃水泥的inventory系統(tǒng)
五、疑問
山西0607年銷售利潤率為什么是負的?05年行業(yè)銷售利潤率很低,這是為什么?
水泥表觀需求量是怎么算的?每年那個坑是什么?美國怎么從中國泰國進口水泥?水泥保質期?
查《水泥行業(yè)準入條件》
六、其他
重置成本的意義是在低于重置成本時,產業(yè)資本會愿意收購股權,從而形成安全邊際。一般而言,5-6月份以及10-12月份是一年水泥消費的旺季。
成本構成:水泥生產成本主要由煤炭、電力、原料、折舊等構成:1)原料:1噸石灰石可生成1.1噸熟料,1噸熟料可生產1.3噸水泥。2)煤炭:綜合能耗在115-160公斤標準煤,3)電力:1噸水泥電耗在90-120千瓦左右。煤、電成本在整個成本中占比較大,一般在60%以上(煤炭占35%,電力占27%),原料成本(石灰石、石膏、礦渣、粘土、鐵粉)僅為15%左右,人工和折舊成本在23%左右。天山青松祁連山冀東山水拉法基亞泰海螺華新
07年優(yōu)勢公司分布圖
建筑用水泥用量
根據(jù)《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1*),我國住宅用混凝土強度主要為C30*,C30混凝土水泥用量為350~370kg/m3。而根據(jù)建筑結構的比例測算,我國單位面積混凝土使用量為0.5m3/m2。依此計算,我國單位面積住房水泥耗用量為175~185kg/m3,取均值為180kg/m3。
表7、C30混凝土配比強度等級C30水(kg/m3)水泥(kg/m3)中砂(kg/m3)碎石(kg/m3)180~201*50~370805~8201*20~1100
有辦法知道廠房倉庫的建設面積嗎?
表1、我國工業(yè)制造業(yè)水泥需求
201*E201*E201*E201*E201*E201*E*
廠房倉庫施工面積(萬平方米)增速16,872NA20,32920.49%23,32214.72%26,17612.24%29,64813.26%33,39412.63%水泥需求量(萬噸)138401667619131214732432027391C30強度等級要求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不低于20.1MPa,軸心抗拉強度不低于2.01MPa。201*201*E201*E201*E201*E201*E
表2、新型干法能源消耗低于其他窯型窯型噸熟料煤耗(kg標準煤)熱耗指數(shù)
新型干法與機立窯的對比優(yōu)勢
窯型新干法機立窯噸熟料煤耗Kg100-120噸水泥電耗kWh~100單機規(guī)模噸/天39,03216.88%37,639-3.57%35757-5.00%371875.00%4090610%4581512%3201*3087229328307953354337568新型干法115100機立窯160139濕法窯208181普通干法243211勞動生產率噸/(人年)201*-1201*201*-1201*噸水泥成本元/噸180-200產品強度環(huán)保性能MPa60-63粉塵廢氣少,余熱發(fā)電150-170110-120200-300700-1201*90-25050-55石灰石資源消耗大,粉塵及有害氣體排放多
從03年以來,水泥的量上半年和下半年一般是45:55
04年量雖然還可以,但海螺的每季度噸毛利分別為146,108,40,30元/噸,盈利能力急劇下降。
擴展閱讀:水泥總結
凡能在物理、化學作用下,從漿體變成堅固的石狀體,并能膠結其他物料而具有一定機械強度的物質,統(tǒng)稱為膠凝材料,又稱膠結料。
水泥按用途及性能分類:通用水泥、專用水泥、特性水泥。我國現(xiàn)行水泥標準GB175-201*簡介1、硅酸鹽水泥的定義與代號
定義:凡由硅酸鹽水泥熟料、0~5%石灰石或;郀t礦渣、適量石膏磨制成的水硬性膠凝材料。
分類及代號:
Ⅰ型:不摻加混合材料。P.Ⅰ
Ⅱ型:摻<5%的石灰石或;郀t礦渣。P.Ⅱ
1、硅酸鹽水泥的定義與代號
定義:凡由硅酸鹽水泥熟料、0~5%石灰石或;郀t礦渣、適量石膏磨制成的水硬性膠凝材料。
分類及代號:
Ⅰ型:不摻加混合材料。P.Ⅰ
Ⅱ型:摻<5%的石灰石或;郀t礦渣。P.Ⅱ
定義:由硅酸鹽水泥熟料(≥80&<95)、6%~20%混合材料、適量石膏磨細制成的水硬性膠凝材料。
其中允許用不超過水泥質量5%的窯灰或不超過水泥質量8%的非活性混合材料來代替。。代號:PO
硅酸鹽水泥熟料:凡以適當成分的生料燒至部分熔融,所得以硅酸鈣為主要成分的燒結物。石膏:調節(jié)凝結時間。
混合材料:在粉磨水泥時與熟料、石膏一起加入磨內用以改善水泥性能,調節(jié)水泥標號、提高水泥產量的礦物質材料。
活性混合材料符合GB/T203的粒化高爐礦渣,符合GB/T1596的粉煤灰,符合GB/T2847的火山灰質混合材。
非活性混合材料活性指標低于GB/T203、GB/T1596、GB/T2847標準要求的粒化高爐礦渣、粉煤灰、火山灰質混合材料以及石灰石和砂巖。石灰石中的三氧化二鋁含量不得超過2.5%。
窯灰應符合JC/T742的規(guī)定。助磨劑水泥粉磨時允許加入助磨劑,其加入量不得超過水泥質量的1%,助磨劑須符合JC/T667的規(guī)定1)、不溶物:指水泥經酸和堿處理,不能被溶解的殘留物。其主要成分是結晶SiO2,其次是R2O3(R指鐵和鋁),是水泥中非活性組分之一。(2)、水泥燒失量:水泥在950-1000℃高溫下燃燒失去的質量百分數(shù)。(3)、細度:即水泥的粗細程度。表示方法有:比表面積、篩余百分數(shù)。
比表面積越大、篩余百分數(shù)越小表示水泥越細。
細度影響施工及水泥生產的能耗、質量、產量和成本。(4)、凝結時間
凝結時間:水泥從和水開始到失去流動性,即從可塑性狀態(tài)發(fā)展到固體狀態(tài)所需要的時間,
分初凝時間、終凝時間兩種。
初凝時間指水泥加水拌和到標準稠度凈漿開始失去塑性的時間;終凝時間指水泥加水拌和起到標準稠度凈漿完全失去塑性的時間。
影響:初凝時間不能太短,以保證水泥使用時砂漿或混凝土有充分時間進行攪拌、運輸和砌筑;
終凝時間不能太長,以保證施工完畢后混凝土能較快硬化,較快脫模。措施:粉磨水泥時加入石膏來調節(jié)凝結時間。(5)、安定性安定性:水泥硬化后體積變化的均勻性。如果水泥中某些成分的化學反應發(fā)生在水泥硬化過程中甚至硬化后,致使劇烈而不均勻的體積變化(體積膨脹)足以使建筑物強度明顯降低,甚至潰裂,即是水泥安定性不良。
原因有:熟料中游離氧化鈣、方鎂石過高及水泥中石膏摻加量過多。
廢品:凡氧化鎂、三氧化硫、初凝時間、安定性中的任一項不符合標準規(guī)定時,均為廢品硅酸鹽水泥的生產分為三個階段:
石灰質原料、粘土質原料與少量校正原料經破碎后,按一定比例配合、磨細,并配合為成分合適、質量均勻的生料,稱為生料制備;
生料在水泥窯內煅燒至部分熔融所得以硅酸鈣為主要成分的硅酸鹽水泥熟料,稱為熟料煅燒;
熟料加適量石膏,有時還加適量混合材料或外加劑共同磨細為水泥,稱為水泥粉磨。一、硅酸三鈣(~50%,高的達60%)(一)、礦物特性:
1、純C3S只在2065~1250℃內穩(wěn)定;反應慢,常溫下呈介穩(wěn)狀態(tài)2、不純,形成固溶體,簡稱A礦(阿利特)3、在反光顯微鏡下為黑色多角形顆粒。(二)、礦物水化特性
水化較快,水化反應主要在28d內進行,約經一年后水化過程基本完成。
早期強度高,強度的絕對值和強度的增進率大,居四種礦物之首,28d強度達一年強度的70%~80%;
水化熱較高;抗水性較差。二、硅酸二鈣(一)、礦物特性:1、多晶轉變:
2、不純,形成固溶體,簡稱B礦(貝利特)二)礦物水化特性
1、水化反應慢,28d水化
3、水化熱高,干縮變形大,脆性大,耐磨性差,抗硫酸鹽性能差。四、鐵鋁酸四鈣(一)、礦物特性:
1、鐵鋁酸四鈣代表的是一系列連續(xù)的固溶體。
2、不純,形成固溶體,稱C礦(才利特)白色中間相。(二)、水化特性
1、水化速度:早期介于C3A、C3S間,后期的發(fā)展不如C3S;2、早強似C3A,后期能增長,似C2S
3、水化熱較C3A低,抗沖擊性能和抗硫酸鹽性能較好。礦物名稱硅酸三鈣硅酸二鈣鋁酸三鈣鐵鋁酸四鈣
28d內絕對強度:CS>CAF>CA>CS
3432水化速度:CA>CAF>CS>CS
3432水化熱:CA>CS>CAF>CS3342
又稱A礦B礦黑色中間相白色中間相水化速度較快慢快介于1、3間早期強度高低較高早期似C3A后期似C2S水化熱較高小大較小五、游離氧化鈣(f-CaO)種類產生原因特點對水泥安定性的影響欠燒游離氧化鈣(欠熟料煅燒過程中因欠燒、漏生,在結構疏松多不大燒f-CaO)1100~1200℃低溫下形成孔、呈“死燒狀一次游離氧化鈣(一因配料不當、生料過粗或煅燒不良,尚未與態(tài)”,結構致大次f-CaO)S、A、F反應而殘留的CaO密,二次游離氧化鈣(二經過高溫,熟料慢冷或還原氣氛下,C3S分解而形成的較大次f-CaO)水化較慢
一、石灰飽和系數(shù)
意義:水泥熟料中的總CaO含量扣除飽和酸性氧化物所需要的氧化鈣后,所剩下的與二氧化硅化合的氧化鈣的含量與理論上二氧化硅全部化合成硅酸三鈣所需要的氧化鈣含量的比值。簡言之。KH表示熟料中二氧化硅被氧化鈣飽和成硅酸三鈣的程度。二、硅率:
含義:反映了熟料中硅酸鹽礦物、熔劑礦物的相對含量。三、鋁率:
含義:說明熟料中C3A、C4AF的相對含量。
反映液相的性質。(C3A產生的液相粘度大;C4AF產生的液相粘度小.)
石膏的作用:緩凝;提高水泥早強,改善水泥性能摻量:3%~6%最佳摻量由試
驗決定;多了會影響水泥安定性水泥生料的易燒性
易燒性:在固、液、氣相環(huán)境下,通過的物理化學變化,形成熟料的難易程度。一、表示方法:
1、在某一已知溫度下測量經規(guī)定時間后的f-CaO,f-CaO的降低數(shù)值與易燒性的改善相對應;
2、測量規(guī)定溫度下達到f-CaO≤2.0%的時間(θ),θ的減少數(shù)值與易燒性的改善相對應。所謂“實用易燒性”即是在1350℃恒溫下,在回轉窯內緞燒生料達到CaO≤2%所需的時間。
三、生料煅燒流程
1.濕法回轉窯內料漿入窯后,首先發(fā)生自由水的蒸發(fā)過程,當水分接近于0時,溫度
可達150℃左右,這一區(qū)域稱為干燥帶。
2.隨著物料溫度上升,發(fā)生粘土礦物脫水與碳酸鎂分解過程。這一區(qū)域稱為預熱帶。3.物料溫度升高至750~800℃時,燒失量開始明顯減少,氧化硅開始明顯增加,表示
同時進行碳酸鈣分解與固相反應。由于碳酸鈣分解反應吸收大量熱量,所以物料升溫緩慢。當溫度升到大約1100℃時,碳酸鈣分解速度極為迅速,游離氧化鈣數(shù)量達極大值。這一區(qū)域稱為碳酸鹽分解帶。
4.碳酸鹽分解結束后,固相反應還在繼續(xù)進行,放出大量的熱,再加上火焰的傳熱,物料溫度迅速上升300℃左右,這一區(qū)域稱為放熱反應帶,也稱過渡帶。
5.在1250~1300℃,氧化鈣反射出強烈光輝,使碳酸鈣分解帶物料顯得發(fā)暗,此發(fā)暗物料俗稱黑影。大約在1250~1280℃開始出現(xiàn)液相,一直到1450℃,液相量繼續(xù)增加,同時游離氧化鈣被迅速吸收,水泥熟料化合物形成,這一區(qū)域(1250~1450~1250℃)稱為燒成帶。6.熟料繼續(xù)向前運動,與溫度較低的二次空氣相遇,熟料溫度下降,這一區(qū)域稱為冷卻帶。2、礦化劑
定義:在煅燒過程中,能加速熟料礦物的形成,本身不參加反應或只參加中間反應的物質。水泥熟料礦物的水化過程二、硅酸三鈣1、水化反應
水化產物是水化硅酸鈣和氫氧化鈣。2、水化過程
1)、誘導前期:加水后立即發(fā)生急劇反應,但該階段時間很短,在15分鐘以內結束。
2)、誘導期:這一階段反應速率極其緩慢,又稱靜止期,一般持續(xù)1~4時,是硅酸鹽水泥漿體能在幾小時內保持塑性的原因。初凝時間基本上相當于誘導期的結束。
3)、加速期:反應重新加快,反應速率隨時間而增長,出現(xiàn)第二個放熱峰,在到達峰頂時本階段即告結束(4~8小時)。此時終凝已過,開始硬化。
4)、減速期:反應速率隨時間下降的階段,約持續(xù)12~24小時,水化作用逐漸受擴散速率的控制。
5)、穩(wěn)定期:反應速率很低、基本穩(wěn)定的階段,水化作用完全受擴散速率控制。有的文獻上將4期與5期合稱為擴散控制期。三、硅酸二鈣
2.水化機理①.和C3S相似,也有誘導期、加速期等。但水化速度慢,約為C3S的1/20,β-C2S即使在幾周后也只在表面上覆蓋一層很薄的無定形水化硅酸鈣。
②.第二放熱峰不明顯。水化產物C-S-H形貌與C3S相似,但CH晶體比C3S少,
有利于強度發(fā)展。
③.β-C2S水化過程中水化產物的成核和晶體長大速率與C3S相差不大,但通過水化產物層的擴散速率要低8倍左右,而表面的溶解速率則相差幾十倍之多。這表明β-C2S的水化速率主要由表面溶解速率所控制。四、鋁酸三鈣
鋁酸三鈣與水反應迅速,其水化產物的組成與結構受溶液中氧化鈣、氧化鋁離子濃度和溫度的影響很大。
(二)有石膏
在有石膏存在的情況下,C3A雖然開始也快速水化成C4AH13,但接著就會與石膏反應。
1.足夠石膏(石膏:C3A>=3.0)
??稱為三硫型水化硫鋁酸鈣,又稱鈣礬石,水泥桿菌。由于其中的鋁可被鐵置換而成為含鋁、鐵的三硫酸鹽,故常以AFt表示。
2.當石膏量減少(石膏:C3A=1.0~3.0),即石膏全反應掉,還有C3A剩余,則剩余C3A水化產物C4AH13與鈣礬石反應:??
稱為單硫型水化硫鋁酸鈣,由于鐵的轉換,常以AFm表示。此時水化產物為AFt和AFm。
3.當石膏量再少(石膏:C3A=1.0),則鈣礬石全部轉換為AFm,此時的水化產物只有AFm。
4.再少(石膏:C3A<1.0),鈣礬石全部轉換為AFm后,還有C3A剩余,則C3A與單硫型水化硫鋁酸鈣反應生成單硫型固溶體
5.無石膏,則最終轉換為水石榴石C3AH6。
一般硅酸鹽水泥石膏摻量,其最終產物為AFt+AFm。五、鐵相固溶體
水泥熟料中一系列鐵相固溶體除用C4AF作為其代表式外,還可以用Fss來表示。
C4AF的水化速率比C3A略慢,水化熱較低,即使單獨水化也不會引起瞬凝。鐵鋁酸鈣的水化反應及其產物與C3A極為相似。氧化鐵基本上起著與氧化鋁相同的作用,也就是在水化產物中鐵置換部分鋁,形成水化硫鋁酸鈣和水化硫鐵酸鈣的固溶體,或者水化鋁酸鈣和水化鐵酸鈣的固溶體
第二節(jié)硅酸鹽水泥的水化
1)、鈣礬石形成期:C3A率先水化,在石膏存在條件下,迅速形成鈣礬石,是導致第一放熱峰的主要因素。
2)、C3S水化期:C3S開始迅速水化,大量放熱,形成第二放熱峰。有時會有第三放熱峰或在第二放熱上出現(xiàn)一個“峰肩”,一般認為是由于鈣礬石轉化成單硫型水化硫鋁(鐵)酸鈣而引起的。當然,C2S與鐵相亦以不同程度參予了這兩個階段的反應,生成相應的水化產物。3)、結構形成和發(fā)展期:放熱速率很低,趨于穩(wěn)定。隨著各種水化產物的增多,填入原先由水所占據(jù)的空間,再逐漸連接,相互交織,發(fā)展成硬化的漿體結構。
3、還值得注意的是,水泥既然是多礦物、多組分的體系,各熟料礦物并不可能單獨進行水化,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必然對水化進程有一定影響。1、凝結時間的定義:凝結過程:
水泥加水拌和成水泥凈漿,隨著時間的推移,水泥凈漿逐漸失去流動性、可塑性,形成具有一定強度的硬化體,稱為水泥的凝結過程。凝結時間:
完成凝結過程所需要的時間稱為水泥的凝結時間。初凝時間:
從加水拌和起,到水泥漿開始失去可塑性的時間,稱為初凝時間。終凝時間:
從加水拌和起,到水泥漿完全失去可塑性并開始產生強度的時間,稱為終凝時間。1、石膏的作用
(1)可以控制水泥的水化速度、調節(jié)凝結時間;
(2)可提高早期強度,降低干縮變形,改善水泥的耐久性等。
假凝是指水泥加水拌和后,在幾分鐘內即迅速凝結變硬,經劇烈攪拌后,又重新恢復塑性的現(xiàn)象。
這是一種不正常的早期快速固化現(xiàn)象,但與快凝又不相同。假凝放熱量很小,而且經劇烈攪拌后,漿體又重新恢復塑性,并達到正常凝結,對強度沒有不利影響,但只增大了施工難度。而快凝是指漿體迅速形成不可逆固化現(xiàn)象,漿體已產生了一定強度,重新攪拌并不能使其恢復塑性.化學減縮
水泥在水化硬化過程中,無水的熟料礦物轉變?yōu)樗a物,固相體積大大增加,而水泥漿體的總體積卻在不斷縮小,由于這種體積減縮是化學反應所致。濕脹干縮
指硬化水泥漿體的體積隨其含水量而變化。濕脹和干縮大部分是可逆的。干燥與失水有關,但二者并沒有線性關系。碳化收縮
在一定的相對濕度下,硬化水泥漿體中的水化產物如Ca(OH)2、C-S-H等會與空氣中的CO2作用,生成CaCO3和H2O,造成硬化水泥漿體的體積減小。
水泥水化所析出的KOH和NaOH與集料中活性的二氧化硅相互作用,形成了堿的硅酸鹽凝膠,致使混凝土開裂,即產生所謂的堿集料反應。
堿集料反應條件:①水泥中的總堿量較高,②集料中又含有活性SiO2的情況下,③水分存在
耐久性的改善途徑:一、提高密實性、改善孔結構二、改變熟料礦物組成三、摻加混合材料四、表層處理或涂覆
四、火山灰水泥的性質和用途1.性質
①.密度:較硅酸鹽水泥。
②.需水量:與火山灰種類(比表面積不同)及摻入量(↑→↑)有關。
③.早強↓(C3S、C3A相對少),后強↑(CH少,而C-S-H多),后期可趕上甚至超過普通水泥。
提高早強:↑C3S、C3A,↑細度、↑石膏、減水劑或早強劑、控制混合材質量和摻量。
④.水化熱低,對養(yǎng)護溫度敏感。
⑤.干縮率大于硅酸鹽水泥。與混合材料種類有關,比表面積↑→標準稠度需水量↑,干燥收縮率大。
⑥.抗?jié)B性、抗蝕性好。(CH低、水化鋁酸鹽少)粉煤灰水泥與其它火山灰水泥相比最大特點:
干縮率小。原因:粉煤灰結構比較致密,內比表面積小,有很多球狀顆粒,所以需水量較低,干縮小,抗裂性好。
凡在高爐冶煉生鐵時,所得以硅酸鹽與鋁硅酸鹽為主要成分的熔融物,經淬冷成粒后,即為;郀t礦渣(以下簡稱礦渣
四、;郀t礦渣的質量評定
1、化學成分分析法---質量系數(shù)法
分析測得;郀t礦渣的化學成分質量百分數(shù)CaO、MgO、Al2O3和SiO2、MnO、TiO2后,可按活性組分與低活性、非活性組分之間的比例,即質量系數(shù)(K)來評定礦渣質量。K=(CaO+MgO+Al2O3)/(SiO2+MnO+TiO2)
質量系數(shù)K越大,則礦渣活性越高。用于水泥中的;郀t礦渣必須是K≥1.2。2、激發(fā)強度試驗法
激發(fā)強度試驗法是利用激發(fā)劑激發(fā)礦渣的潛在活性并產生強度,然后通過測其強度來評判礦渣質量的方法。
方法多,最常用的為直接測定礦渣水泥強度的方法。R=100P1/P2(100-礦渣摻入百分數(shù))
式中:P1——礦渣硅酸鹽水泥的28d抗壓強度;P2——不摻礦渣的硅酸鹽水泥28d抗壓強度。
若比值R=1,則礦渣無活性;R>1,則認為礦渣有活性;R越大,礦渣活性越高。
三、礦渣水泥的水化和硬化
礦渣水泥的水化硬化過程較硅酸鹽水泥復雜。其水化硬化除取決于水泥熟料的水化硬化外,還取決于礦渣的活性、摻量、水化作用。在礦渣水泥中,如果采用了礦渣以外的混合材料,它會使礦渣水泥的水化硬化產生更為復雜的影響。
1、水化特點
由于礦渣水泥中熟料的相對含量減小,并且有相當多的CH又與礦渣活性組成作為用,所以與硅酸鹽水泥相比,水化產物的堿度一般較低,形成的C-S-H的C/S為1.4~1.7,同時CH含量較少,而鈣礬石含量則增多。
2、礦渣水泥的硬化特性
早期硬化較慢,3d、7d強度偏低;
隨著水化不斷進行,礦渣的潛在活性得以激發(fā)與發(fā)揮,水化硅酸鈣、水化鋁酸鈣以及鈣礬石大量形成,其28d以后的強度可以趕上甚至超過硅酸鹽水泥
四、礦渣水泥的性能和用途(一)、性能1、密度與顏色
礦渣水泥的顏色比硅酸鹽水泥淡,密度較硅酸鹽水泥小,為2.8~3.0g/cm3。2、需水性和保水性
礦渣水泥的標準稠度用水量與硅酸鹽水泥基本相同,保水性稍差,泌水量稍大(礦渣密度小)。如果用少量火山灰質混合材料代替部分礦渣后可以改善所制水泥的保水性。3、凝結時間較長
礦渣摻加量增多,凝結時間延長,特別是摻加量大于30%后凝結時間明顯變長。
4、水化熱低
由于熟料用量較少且礦渣的水化速度慢,隨礦渣摻加量的增加,礦渣水泥的水化熱降低。當?shù)V渣摻加量大于30%以后,水泥水化熱明顯降低;如果礦渣摻加量達70%時,水化熱僅為硅酸鹽水泥的59%。
5、強度發(fā)展規(guī)律
早期強度低,后期強度增進率大。礦渣摻量對水泥28d抗壓強度影響較顯著,但對28d抗折強度的影響較小。
6、耐腐蝕性好
礦渣摻加量大于30%后,水泥耐腐蝕性顯著增強。在淡水和硫酸鹽環(huán)境介質中其穩(wěn)定性優(yōu)于硅酸鹽水泥,與鋼筋的粘結力也很好,但抗大氣性及抗凍性不及硅酸鹽水泥。礦渣水泥中含有較高的f-CaO則相對較硅酸鹽水泥破壞性小,這是因為f-CaO水化成的CH,可成為礦渣的堿性激發(fā)劑,變不利為有利。因此,較高f-CaO含量的熟料可用于生產礦渣水泥。
高鋁水泥具有十分典型的早強快硬特性、一、礦物組成由于高鋁水泥以Al2O3、CaO、SiO2為主要成分,1.鋁酸一鈣CA
CA是高鋁水泥的主要礦物,它使高鋁水泥的初始強度發(fā)展速率遠比高C3S含量的硅酸鹽水泥快。
特點:凝結正常,硬化迅速,是高鋁水泥強度的主要來源。
但CA含量過高時,強度發(fā)展主要集中在早期,后期強度增進率不顯著。2.二鋁酸一鈣CA2高鋁水泥中C含量較低時,CA2較多。
特點:水化硬化較慢,早強低,但后期強度能不斷增長。
如果CA2含量過高,將影響高鋁水泥的快硬性能。但隨CA2增加,水泥的耐熱性能提高。
質量優(yōu)良的高鋁水泥,其礦物組成一般以CA和CA2為主。3.七鋁酸十二鈣C12A7
C12A7晶體中鋁和鈣的配位極不規(guī)則,結構中存在大量空腔,水極易進入。因此,C12A7水化、凝結極快,但強度不及CA高。
當水泥中C12A7較多時,水泥出現(xiàn)快凝,甚至強度倒縮,耐熱性下降。4.鈣鋁黃長石C2AS
C2AS也稱鋁方柱石,因晶格中離子配位對稱性很高,故水化活性極低。5.六鋁酸一鈣CA6
CA6是低鈣鋁酸鹽水泥中常見的一種礦物,為惰性礦物,無水硬性。但CA6能提高水泥的耐熱性。
高鋁水泥不需加石膏作緩凝劑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水泥行業(yè)研究基礎知識總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水泥行業(yè)研究基礎知識總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