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理論總結
國際貿易理論總結第一章導論
國際生產折衷理論又稱國際生產綜合理論,是由英國經濟學家鄧寧(JohnDunning)于1977年首先提出的。
鄧寧認為,一國企業(yè)從事對外直接投資活動必須具備三個優(yōu)勢:1.所有權優(yōu)勢;2.內部化優(yōu)勢;3.區(qū)位優(yōu)勢;
企業(yè)同時具備這三種優(yōu)勢就能從事有利的對外直接投資活動;如果企業(yè)只具備前兩種優(yōu)勢,這就意味著缺乏有利的海外投資場所,因此企業(yè)只能將有關優(yōu)勢在國內利用,并通過出口來擴大海外市場;如果企業(yè)只具備所有權優(yōu)勢,既沒有能力使之內部化,也找不到良好的海外投資場所,則最好采用許可證貿易方式進行技術轉讓;如果企業(yè)具備內部化優(yōu)勢和區(qū)位優(yōu)勢而無所有權優(yōu)勢,則意味著企業(yè)缺乏對外直接投資的基本前提,海外投資難以成功。一國際貿易的含義和分類
國際貿易是指在世界各國或地區(qū)進行商品與服務的交易活動;是世界各國之間分工的表現形式。(從國際范圍來看)
對外貿易是指一個特定的國家的對外商品交換活動。分類:
A.按照貿易所涉及標的物的形態(tài)分為:有形貿易一般指貨物(商品)貿易無形貿易一般指服務貿易和技術貿易
國際服務貿易是指自一成員領土向任何其他成員領土提供服務(過境交付);在一成員領土內向任何其他成員的服務消費者提供服務(境外消費);一成員的服務提供者通過在任何其他成員領土內的商業(yè)存在提供服務(商業(yè)存在);一成員的服務提供者通過在任何其他成員領土內的自然人存在提供服務(自然人流動)。
√有形貿易與無形貿易的最大區(qū)別反映在海關統(tǒng)計中:前者必須通過關境,因此海關統(tǒng)計可以反映出來;后者無法為海關統(tǒng)計所反映。但在“國際收支平衡表”中部分反映出來。B.按照貨物移動方向分:
出口貿易商品與服務由國內生產而為國外購買的交易活動。進口貿易商品與服務由國外生產而為國內消費的交易活動。D.按照不同貿易體系統(tǒng)計方法分為:
總貿易在總貿易體系又稱一般貿易體系下統(tǒng)計的貿易,是以貨物通過國境作為進出口的標準。
專門貿易在專門貿易體系又稱特殊貿易體系下統(tǒng)計的貿易,它指以貨物經過關境作為進出口的標準。
中國用總貿易體系
E.按照對進出口總額的計算方法不同分:對外貿易額(值)和對外貿易量對外貿易額一國以某種貨幣表示的進出口貿易總額對外貿易量一國剔除價格變動因素計算的對外貿易額√以貨幣所表示的對外貿易額經常受到價格變動的影響,因而不能確切地反映一國對外貿易的實際規(guī)模,不同時期的對外貿易額是不能直接比較的;
√對外貿易量已經剔除了價格變動的影響,單純反映對外貿易的數量,可以用來進行不同時期的對外貿易額的比較,而且還可以據此計算各個時期定期的或環(huán)比的物量指數。對外貿易額:由一國或地區(qū)一定時期進口總額與出口總額構成。國際貿易額:世界進口總額或出口總額,通常是指世界出口總額。二、國際貿易研究的常用術語商品結構反映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或世界經濟的發(fā)展水平。
地區(qū)結構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qū)對外依賴程度;或反映在世界貿易中的地位。貿易條件,又稱進出口商品比價,即出口價格與進口價格的比率。出口價格指數
貿易條件指數=X100進口價格指數
貿易條件指數大于100,表明貿易條件改善。小于100表明貿易條件惡化。世界“自由市場”價格
美國谷物交易所的小麥價格、玉米(阿根廷)的英國到岸價格,大米(泰國)的曼谷離岸價格,咖啡的紐約港交貨價格等36種初級產品的價格列為世界“自由市場”價格。
第二章國際分工
一,國際分工的產生與發(fā)展形成階段: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發(fā)展階段:第二次工業(yè)革命變化:第三次工業(yè)革命
國際分工發(fā)展的制約因素
1.自然條件(隨著生產力的發(fā)展作用降低)2.社會生產力發(fā)展水平(決定因素)3.人口與生產規(guī)模4.資本國際化5.生產關系影響6.經濟貿易政策
第三章國際貿易理論。。。。沒有。。
第四章現代貿易理論都看看吧。。
第五章關稅
一,關稅的定義與性質定義:關稅是進出口商品經過一國關稅境域時,由政府所設置的海關向進出口商所征收的稅收。
性質:關稅是一種間接稅,其負擔由最終消費者承擔。二,幾種主要關稅的內涵與目的普通關稅又稱為一般關稅,是指對與本國沒有簽署貿易或經濟互惠等友好協商的國家原產的貨物征收的非優(yōu)惠性關稅。其稅率較高。
優(yōu)惠關稅指對來自特定國家的進口貨物在關稅方面給予優(yōu)惠待遇,其稅率低于普通關稅稅率或最惠國待遇稅率。
(1)特定優(yōu)惠關稅,又稱特惠關稅,是指給予來自特定國家的進口貨物的排他性的優(yōu)惠關稅,其他國家不得根據最惠國待遇條款要求享受這種優(yōu)惠關稅。
(2)最惠國待遇下的關稅是指締約國雙方相互間現在和將來所給予第三國在貿易上的優(yōu)惠、豁免和特權同樣給予締約對方,關稅當然包括在內。
(3)普遍優(yōu)惠制下的關稅待遇是發(fā)達國家對進口原產于發(fā)展中國家的工業(yè)制成品、半制成品和某些初級產品給予降低或取消進口關稅待遇的一種關稅優(yōu)惠,簡稱普惠制
普遍優(yōu)惠制三原則(簡答)
普遍性。指發(fā)達國家應對發(fā)展中國家的制成品、半制成品盡可能給予關稅優(yōu)惠;非歧視原則。指應當對所有發(fā)展中國家統(tǒng)一實施普惠制,不應區(qū)別不同國家實施不同的方案;非互惠原則。指發(fā)達國家給予發(fā)展中國家的特別優(yōu)惠待遇,而不應要求發(fā)展中國家給予反向對等優(yōu)惠。
一般關稅:在海關標出的關稅成為一般關稅。
進口附加稅:是指海關對進口商品在征收一般關稅以外,在加征額外的關稅。
征收附加稅的前提:外國商品的傾銷和非法補貼;懲罰歧視和違規(guī);國家收支危機。
反傾銷稅:是為了抵制外國商品傾銷進口,保護國內相關產業(yè)而征收的一種進口附加稅。即在傾銷商品進口時除征收進口關稅外,在征收反傾銷稅。
實行反傾銷措施必須具備的三個基本條件:傾銷、損害、傾銷與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傾銷是指一國的一項產品,以低于正常價值的價格進入另一國市場。
WTO《補貼與反補貼措施的協議》將補貼分為禁止性補貼、可(申)訴性補貼和不可(申)訴補貼。
正確理解這三種補貼的內涵。!!
擴展閱讀:國際貿易理論學習心得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學習心得
班級:制藥111學號:201*121333姓名:吳丹丹
一緒論
大一的第二學期,我選修了一門“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的課程。我學的專業(yè)是制藥,一開始選擇這門課是覺得國際貿易聽上去挺得瑟的,學了后和人交談的時候就可以忽悠他幾下;但是我也覺得在未來的日子里,總是要與經濟方面的東西所聯系的,所以學點經濟也是有實用的。隨著近一學期的課程的學習,同時在老師平時的悉心教導下,我對國際貿易這門學問有了嶄新的認知與了解,并對這門學科產生了更加深刻的感想。
國際貿易是指不同國家(和/或地區(qū))之間的商品和勞務的交換活動。國際貿易是商品和勞務的國際轉移。國際貿易也叫世界貿易,它分為國際貿易理論與國際貿易實務。
(一)國際貿易理論的發(fā)展
大致經歷了古典、新古典、新貿易理論以及新興古典國際貿易理論四大階段。古典和新古典國際貿易理論以完全競爭市場等假設為前提,強調貿易的互利性,主要解釋了產業(yè)間貿易。二戰(zhàn)后,以全球貿易的新態(tài)勢為契機,新貿易理論應運而生,從不完全競爭、規(guī)模經濟、技術進步等角度解釋了新的貿易現象。新興古典國際貿易理論則以專業(yè)化分工來解釋貿易,力圖將傳統(tǒng)貿易理論和新貿易理論統(tǒng)一在新興古典貿易理論的框架之內。
(二)國際貿易實務
主要包括國際貿易術語、國際貨物運輸、國際貨物運輸保險以及合同條款和付款方式等。國際貿易實務與現實的聯系非常緊密,操作性非常強,有助于強化我們的動手實踐的能力,鞏固和深化已學過的理論、方法,提高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門課程中,我自己認識與了解了進行國際貨物買賣實務的具體操作,熟練了運用進出口的成本核算、詢盤、報盤、還盤等各種基本技巧,還熟悉了國際貿易的物流、資金流和業(yè)務流的運作方式,體會國際貿易中不同當事人的不同地位、面臨的具體工作和互動關系,學會了外貿公司利用各種方式控制成本以達到利潤最大化的思路。通過調整商品成本和價格、調整匯率、業(yè)務費用、海運費、保險費率及突發(fā)事件等讓我們了解到在相關法律下要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真正掌握和吸收課堂中所學的知識,為將來步入工作崗位打下良好基礎。
國際貿易實務具有涉外活動實踐性很強的特點,涉及到國際貿易法律與慣例、國際金融、國際運輸與保險等學科的基本原理與基本知識的應用。因此我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感到內容多,涉及面廣,政策性和操作性強,既有出口業(yè)務,又有進口業(yè)務;既要掌握國際法律與慣例,學會應用基本理論知識分析案例,又要學會有關的計算方法。面對市場化、國際化和信息化社會,作為一名物流專業(yè)學生,我認為掌握一些有關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與實務知識有助于培養(yǎng)全方位的能力,提高綜合素質,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增強我們的核心競爭能力。
(三)貿易術語
構成國際貿易單價的重要組成部分,故又稱為價格術語或價格條件;同時還是用以劃分買賣雙方在交接貨物過程中各自應承擔的責任、風險和費用。而交貨地點往往成為劃分責任、風險、費用的界點。商品交換離不開運輸,對外貿易運輸是外貿業(yè)務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對外貿易運輸方式種類很多,其中,海洋運輸占有重要的地位。貨運保險與貨物運輸一樣,是國際貿易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保險涉及的范圍很廣,內容也較復雜且技術性強。貨運保險的種類取決于運輸方式,而海運又是國際貨物運輸的主要方式,海運貨物保險在國際貿易中便具有突出的重要意義。價格、裝運、結匯是國際貿易中的三大問題,在國際貿易中,大多以匯票作為支付工具、以信用證(L/C)作為支付方式進行貨款的結算。貨款的收付不單純是一個技術問題,而且還受到各種政治和經濟因素的制約。在學習中,我們要以國際貿易基本原理和國家對外方針政策為指導,把課程中所學到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政策加以具體運用。力求做到理論與實踐、政策與業(yè)務有效地結合起來,不斷提高自己的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總結
掌握國際貿易的理論和國內外常用的貿易政策,認識和理解國家有關貿易政策的理論依據及其對經濟的影響,同時啟發(fā)加入WTO后我國貿易體制和貿易政策的改革,讓我們真正做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即通過課程學習,使我們既有國際貿易和投資的基本理論知識,以便能為其他經濟類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同時又有較強的操作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成為符合社會主義市場需求的新型人才。
自我國加入WTO之后,全球經濟一體化日益加強,知識經濟也成為了主流。如何在貿易大潮中取得先機,如何利用貿易更好的發(fā)展經濟、改善國民生活質量,這些都是一個國家要思考要探索的問題。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我國的經濟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GDP一直保持舉世罕見的高速增長。但是,我們深知,經濟總量上的增長并不代表經濟質量的真正發(fā)展,以此我國提出了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的方針。在我國,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按照比例排,分別是“出口、投資、消費”。出口是主要增長點。因此,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具體在對外貿易上,就是要轉變出口結構,從以低價產品為主向高新技術產品為主轉變。因此,作為當代的大學生,我想沒有人可以完全對國際貿易絲毫不懂。國際貿易的最大意義也在于此。
同時,作為個人,要適應這樣的時代,或者想要在這樣一個經濟全球化、一體化的時代有所作為,就必須掌握國際貿易的知識。總之,通過對國際貿易的學習,使我更加深刻的感覺到,國際貿易這門課是注重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通過系統(tǒng)地學習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使我們了解了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掌握了國際貿易的基本程序和基本做法,熟悉了進出口業(yè)務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同時也掌握了國際上一些通行的慣例和普遍實行的原則,受益匪淺。這門課程是一種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它不光要求我們有扎實的理論知識而且必須具有很強的動手操作能力,因此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我還必須加強社會實踐,培養(yǎng)自己的動手能力以適應社會的要求。在以后的學習中我會更加努力學習國際貿易知識,并且要學會把各門知識融會貫通,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豐富自己的知識和生活閱歷。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國際貿易理論總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國際貿易理論總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
公文素材庫友情提示:本網站所有內容為共享上傳提供,不涉及任何商業(yè)利益,本站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Copyright © www.7334dd.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共享時代 共享你我他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