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
黨的十六大提出:“整頓和規(guī)范市場經濟秩序,健全現代市場經濟的社會信用體系!秉h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在《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若干問題的決定》中,進一步明確要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并把這作為完善市場體系的重要內容。市場經濟是契約經濟,契約產生預期效果的基礎是信用,信用產品是維系市場經濟正常運行的特殊商品。我國要建立的正應該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對維系正常市場經濟秩序有基礎性作用的現代社會信用體系。能否加快建立社會信用體系是衡量市場經濟成熟程度和完善程度的重要標志。
中央直屬機關工委于5月10日在北京舉辦“誠信和諧”論壇。中央紀委、中央宣傳部、中央統戰(zhàn)部、人民日報社、中央黨校、共青團中央、新華社、廣電總局等8個單位,以及國務院研究室、中國社會科學院有關專家在論壇上圍繞大力加強誠信建設、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行發(fā)言。中央直屬機關工委領導、中央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和中央直屬機關各單位機關黨委負責同志,以及有關專家共120余人參加論壇。
一、建立社會信用體系的重要性
第一,建立社會信用體系,有利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社會信用體系是現代市場經濟的一項基本制度。市場經濟既是法治經濟,也是信用經濟。沒有健全的社會信用體系,就不可能建立起完善的市場經濟。完備的社會信用體系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以信用為基礎所形成的一整套規(guī)范和制度,是市場經濟發(fā)達國家經濟運行的基礎。市場經濟,信用為本。沒有良好的社會信用,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市場秩序,更不可能有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
第二,建立社會信用體系,有利于擴大對外開放。隨著我國加入WTO和對外開放不斷擴大,我國與國際經濟的聯系越來越密切。為了適應這種需要,我國的經濟管理體制進一步規(guī)范和完善,通過清理、修訂和新頒布與涉外經濟、貿易、投資和知識產權有關的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初步建立起適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符合世貿組織規(guī)則和國際慣例,統一、透明的涉外經濟法律體系。國務院各部門和各地方政府全面清理、減少和規(guī)范了行政審批。想方設法為建立開放型經濟創(chuàng)造良好的政策環(huán)境。但是,在對外開放中,當前受到制約和影響的主要是信用關系紊亂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如不按合同履約,侵權盜版,冒用商標和企業(yè)名稱,商業(yè)欺詐,不講商業(yè)道德竊取商業(yè)機密,在國際市場上互相拆臺自相殘殺等等。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我國對外開放的正常發(fā)展,甚至影響到國家信譽和形象,我們必須遵循國外市場經濟的基本規(guī)則,加快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嚴格產品質量標準,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建立公平競爭機制,改善投資和經商環(huán)境。只有建立與國際慣例接軌、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發(fā)展的社會信用體系,才能創(chuàng)造良好的市場經濟環(huán)境,促進對外開放的健康發(fā)展。
第三,建立社會信用體系,有利于建設現代市場體系,整頓和規(guī)范市場經濟秩序。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是一個較長的過程,在新舊體制的交替中,舊體制雖然已無法發(fā)揮主導作用,但又經常左右著人們的行為方式,新的體制框架雖然已經確立,應該發(fā)揮主導作用,但又存在許多值得改進和完善的地方。因此,建立社會信用體系,真正形成全社會的獎優(yōu)懲劣機制,有效維護經濟活動的正常秩序,已成為當務之急。只有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才能從根本上扭轉市場經濟秩序的混亂狀況,使守信者得到獎勵,失信者付出代價,形成“一處失信,處處制約;事事守信,路路暢通”的社會氛圍,實現社會經濟生活的長治久安。
第四,建立社會信用體系,有利于形成全社會約束機制。我國隨著用人制度的改革和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越來越多的人從“單位的人”變?yōu)椤敖洕娜恕焙汀吧鐣恕,對人事管理已經成為轉軌時期政府管理經濟社會的新課題。征信國家對于“社會人”的管理,是靠嚴格的征信系統和完整的信用記錄進行的,對不講信用的企業(yè)和個人形成強大的壓力和威懾力。如:無人與其做生意,無人給予其貸款,無人租給其住房,無人聘用其為雇員,甚至加入各類保險的保費也要比他人高得多。由此,加強全社會對“社會人”的監(jiān)督、制約和管理,某種意義上說,信用記錄就是“緊箍咒”,對于失信的人就等于自己給自己念“緊箍咒”。
二、建設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思路和措施
社會信用體系是一種社會機制,包括信用法律法規(guī)體系、現代信用服務體系、信用數據技術支撐體系、信用市場監(jiān)管體系、企業(yè)信用管理體系、誠信教育體系和失信懲戒機制等七個體系一個機制。必須把加快建立我國適應現代市場經濟要求社會信用體系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動員全社會力量全力推進。
(一)基本目標和指導思想
我們認為,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基本目標應該是:形成以道德為支撐、產權為基礎、法律為保障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現代社會信用制度。與現代信用體系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信用服務企業(yè)主體、信用制度和誠實守信的社會環(huán)境基本形成,信用市場體系有較大發(fā)展。全社會的信用意識和信用道德水平顯著提高,社會失信行為得到有效遏制,市場經濟秩序明顯好轉。覆蓋社會經濟生活各個方面的社會信用體系初步建立。
社會信用包括企業(yè)信用、個人信用和公共信用(主要指政府行政和司法的公信力)。企業(yè)信用是建立社會信用體系的重點和突破口,個人信用是基礎,政府信用是關鍵。因此,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總的指導思想應是:以黨的十六大精神和十六屆三中全會決定為指導,以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經濟體系為目的,以規(guī)范和整頓市場經濟秩序為突破口,以法制為基礎,以建立信用制度為核心,以培育企業(yè)信用、個人信用為重點,以培育市場化運作的現代信用服務企業(yè)為支撐,充分發(fā)揮政府推動和引導作用,有重點、有步驟地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要堅持“統籌規(guī)劃,分類指導,政府推動,培育市場,完善法規(guī),嚴格監(jiān)管,有序開放,維護安全,分步實施”的原則,按照“完善法規(guī)、特許經營、商業(yè)運作、專業(yè)服務”的方向,規(guī)范有序地向前推進。
(二)推進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措施
第一,加強對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領導。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到經濟和社會的各個領域。各級政府必須高度重視,統一認識,加強領導。把建立和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納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fā)展計劃之中,作為改革和發(fā)展的重要內容提到議事日程。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規(guī)劃工作,做到統一部署,統一實施。建立政府工作目標責任制,做到管理機構、工作方案和組織實施三落實。建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綜合協調的指導機構,國務院辦公廳牽頭建立國務院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聯席會議制度,指導推進這項工作。根據具體業(yè)務范圍和部門職責分工,指定有關部門具體負責日常監(jiān)管,落實監(jiān)管責任。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試點工作。各地、各行業(yè)協會和征信機構的試點工作應及時發(fā)現問題和總結試點經驗,在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方面先行一步。
第二,培育現代信用服務體系。這是我國建設社會信用體系的關鍵。信用服務業(yè)具有智力密集、技術密集、專業(yè)化程度高、市場集中度高的特點,目前應重點發(fā)展大型信用評級公司、企業(yè)信用服務企業(yè)和消費者信用服務企業(yè)這三類企業(yè)。對上述三類信用服務企業(yè),應區(qū)分情況,采用不同的政策。
第三,加快推進社會信用信息化建設。社會信用信息公開和共享,是建立社會信用體系的基礎。政府部門公開的信用信息,應當主要是對市場主體身份及其行為客觀描述的原始記錄。
第四,加快推進電子政務建設,建立統一的政府公共信用信息平臺。目前我國有關企業(yè)和個人的信用信息大多還是由政府部門和行業(yè)機構掌控,我國信用信息商業(yè)化、社會化的法律環(huán)境和市場條件還不具備,單靠信用專業(yè)機構難以開展征信業(yè)務。政府應成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第一推動力”.
第五,推進信用體系建設標準化管理。建設社會信用體系要統籌規(guī)劃,統一標準,避免各地自搞一套、重復建設,造成資源和財力的浪費。
第七,開展誠信宣傳教育,建設誠實守信的社會環(huán)境。各地要進行誠信教育,將其作為建設社會信用體系的一項基礎性工作,長期堅持,抓出成效。運用各種宣傳教育手段,廣泛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誠信教育。廣泛普及信用知識,開展培訓活動。組織力量編寫現代信用知識的普及性教材,會同黨校、行政學院(校)搞好領導干部、公務員、企業(yè)負責人和試點單位的人員培訓。教育社會成員牢固樹立誠信守法意識,重視社會對自身的信用評價,增強對各類失信行為的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在全社會形成誠信光榮,失信可恥的社會環(huán)境。
第八、建立失信懲戒機制。這是社會信用體系正常發(fā)揮作用的保障。對失信者和失信行為不能給予及時、有力的懲戒,就是對失信者的鼓勵,對守信者的懲罰。應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道德等多種手段,使失信者付出與其失信行為相應的經濟和名譽代價,直至被市場淘汰;使守信者得到各種方便和利益,獲得更多的市場機會,不斷發(fā)展壯大。
擴展閱讀:關于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關于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為工程項目建設招標投標領域出具企業(yè)信用報告的建議盤錦華信信用公司副總經理、縣政協委員:王洪麗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是各級政府和全民的大事,是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要求。早在201*年9月9日省委、省政府就召開了全面推行“信用遼寧”建設工作會議,會上,省委書記、省長分別發(fā)表了重要講話,對加速全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201*年11月26日遼寧省委辦公廳、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下發(fā)了《遼寧省全面推行“信用遼寧”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對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內容提出了具體目標。201*年3月4日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電發(fā)了《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在重點建設工程項目招標投標領域推行企業(yè)信用報告制度的通知》,通知要求全省從201*年6月份起在重點建設工程項目招標投標領域推行企業(yè)信用報告制度。同時要求各市政府要按照通知精神,在本市重點建設工程項目招標投標領域推行企業(yè)信用報告制度。
通知要求,重點工程項目建設招標人將信用報告作為投標人資格審查依據。政府和招標人在招標時,不再使用資信證明。招標人要在保證投標條件充分的前提下,規(guī)定某類信用等級作為投標資格的必要條件。同時要求各市也要按此精神在招標投標領域使用信用報告。而且規(guī)定,出具企業(yè)信用報告的,必須是在省發(fā)改委備案的信用中介服務機構。
在工程項目建設的招標投標中使用信用報告可以有效防止腐敗和舞弊現象,預防圍標、假投標、資質轉讓、轉包、分包的現象發(fā)生,正確評價投標企業(yè)的信譽度和承擔工程項目的能力,為政府和招標人規(guī)避風險,保證工程質量和工程期限提供有力保證。
我們盤錦華信信用公司是于201*年12月14日成立,201*年2月4日遼寧省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頒發(fā)了《遼寧省信用服務機構備案證書》。
自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在重點建設工程項目招標投標領域推行企業(yè)信用報告制度的通知》遼政辦明電【201*】30號文件下發(fā)后,華信信用公司為部分進入遼濱沿海經濟區(qū)參加基礎工程建設的投標企業(yè)進行了信用評估、評級,出具了企業(yè)信用報告,按標準評估了投標企業(yè)的信譽程度和經濟、設備、隊伍和技術實力,體現了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解決了圍標、假標、轉包、分包等問題,為保證工程質量、工期、降低投資成本,優(yōu)化資源配置,規(guī)避政府風險,確保清正廉潔,提供了有力的保證。這些報告經省信用辦和省信用中心組織專家評審,給予了充分的肯定,達到了省規(guī)定的標準,華信信用公司被省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確定為具備遼寧省重點建設工程項目招標投標領域信用評級資格單位【遼發(fā)改信用(201*)490號】。全省28家信用公司僅進入12家,華信信用公司排在第6位。獲得信用評級資格后,除在盤錦市內為招標投標領域進行評估、評級,出具企業(yè)信用報告外,還可以在全省范圍內為招標投標領域開展信用評估、評級,出具企業(yè)信用報告。省發(fā)改委要求華信信用公司要認真履行信用工作職責,開展信用評估、評級業(yè)務,為維護招標投標市場公平競爭和“信用遼寧”建設工作做出貢獻。
目前,我縣經濟正在迅猛發(fā)展,工程項目建設正在加速進行,招標投標工作是必經之路,使用企業(yè)信用報告是當務之急,我建議,在我縣開展的工程項目建設的招標投標領域也應按照省政府的要求使用企業(yè)信用報告,防止違規(guī)招標投標,為招標投標的順利進行,為保證工程項目的質量和按期完成提供可靠保證。
我公司有能力、有信心,能夠高質量、高標準,為招標投標出具企業(yè)信用報告,為工程項目建設招標投標服務,為建設“信用大洼”服務。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