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高中生消費狀況的社會實踐報告
關于高中生消費狀況的調查與思考
一.問題的由來:
在經濟飛速發(fā)展的今天,人們的金錢觀,價值觀,消費觀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而在現實生活中,在校高中生幾乎是純粹的消費者,我們每時每刻都在消費。作為有創(chuàng)新意識與強烈求知欲的當代高中生,我們很有興趣知道,順德高中生的消費欲望,消費方向是什么?影響因素又是什么?他們的理財能力怎么樣?圍繞這一系列的問題,我們展開了題為“關于順德高中生消費狀況的調查與思考”的綜合實踐活動。二.研究目的與意義:
通過這次研究,一方面可以對當代高中生的消費狀況與消費觀念進行考察與反思,從而指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并就問題尋求解決方法,幫助順德高中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端正消費行為。另一方面,通過這次研究,可以培養(yǎng)我們組員的互助合作的精神,探究問題的能力和實踐能力,從而提高我們的綜合素質。三.課題研究方法及途徑:
1.研究方法:問卷調查法、小組討論法、采訪法;2.途徑:上網、到圖書館查找資料,采訪,問卷調查。四.研究步驟:
確定課題→設計調查問卷→開展問卷調查→統計數據,分析問題→小組討論提出看法→撰寫研究報告五.研究過程:
1.準備工作:在老師的指導下,先確定課題的研究方法及步驟,制定活動計劃,確定要開展的活動,并合理地分工,做好準備工作;2.研究階段:①查找資料:主要通過上網查找資料,對資料進行一定分析,以此對當代高中生的消費觀念有初步了解,以便更好地開展研究工作;②問卷調查:根據查找到的資料,結合我們自身消費的實際情況,經導師指導和小組討論,挑選20道有代表性的問題制作成調查問卷,并對各部分高中生進行調查,統計百分比。③個人采訪:在校內選取個別有代表性的同學進行個人專訪,了解他們的消費狀況及消費觀念;④討論,分析調查結果,得出相關結論;⑤就發(fā)現的問題與導師進行商討,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六.研究結果:⑴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A.我們在調查中發(fā)現,大部分同學的消費比較理智,有76.6%的同學認為錢該花就花,16%的同學認為應盡量節(jié)儉,只7.4%的同學選擇了有錢盡管花。就個人消費而言,有80%的同學以經濟實惠為主要標準。這些數據,反映了受訪學生中大部分有較好的消費習慣,且勤儉節(jié)約在高中生心目中仍有一定地位。
B.對于影響消費的因素,有66%的同學會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值得一提的是,有30%的非獨生子女表示受家庭經濟狀況的影響最大,而這一比例在獨生子女中僅為14.2%,這說明在以自己實際情況為主導的消費前提下,非獨生子女表現出比獨生子女更強的家庭觀。
C.零花錢的來源及數量。受訪學生中,接近98%的同學的零花錢來自于父母。而平均每周的零花錢普遍在100元以下,這個零花錢數目比較合理。
D.理財能力較強。有50%的人能節(jié)制地使用零花錢,有47.8%的同學對使用零花錢有一定的計劃,其中有20.21%的同學能堅持計劃。關于有否紀錄花錢情況,有57.45%的同學從來不記,只有6.38%的同學一直在記。至于零花錢夠不夠用的問題,4%的同學表示僅僅夠,有40.43%的同學每個月都有錢剩余,其中獨生男同學每月有錢剩余的比例更達到了63.64%。以上數據表明,同學們普遍能較好地使用自己的零花錢,也能對零花錢的使用進行一定程度的計劃與節(jié)制,說明受訪學生的理財能力較高。
E.零花錢的最終用途。41.49%的同學的錢主要花在食品上,15.96%花在衣著服飾上,21.13%用在學習方面,15.96%則花在娛樂方面。這反映了食品開銷仍在高中生消費中占主要位置,而學習開銷在當中也占有比較大的比重,說明高中生還是比較注重知識方面的消費。
F.對個別消費行為的分析:78.43%的女同學認為不可以去網吧、歌舞廳,而有67.44%的男同學則認為可以。這反映男女同學的消費觀存在一定差異,這大概與男女生在心理上的差異有關;在環(huán)境保護問題方面,有73.40%的同學會在消費時考慮到,這表明大部分同學能自覺在消費中履行保護環(huán)境的義務,說明順德高中生普遍的素質較高,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
G.對于花錢最有意義的一欄,多數同學填寫:“資助貧困生最有意義”,說明眾多的和愛國人民樂善好施的高尚的品行以及這種優(yōu)良的文化氛圍對當今的中學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⑵從消費狀況看消費觀,并就有關問題研究對策:
①從高中生自身方面看:高中生一般年齡在1619之間,自我意識較強,多數的高中生在消費時主要以自己為核心,認為自己已經長大,具備了獨立消費的能力。這就很容易導致盲目消費等不良消費現象的出現。有鑒于此,高中生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多聽家長、老師的教導,發(fā)揚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精神,努力矯正不良消費習慣,提高消費的科學性。
②從家庭教育方面看: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啟蒙老師。家長的消費觀或多或少會對學生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家長平日一定要言傳身教,多引導高中生正確消費。對于學生個人名下擁有數萬資金的家長,應加強監(jiān)管;最好減少子女名下的資產,以免子女產生物質生活的攀比、愛慕虛榮以及生活上的奢侈浪費等不良的思想和行為。
③從學校教育方面看:接受學校教育是高中生日常最基本的工作之一。學校應利用自己的這一優(yōu)勢,多對學生進行有關的個人理財常識教育、綠色消費教育等,使學生的消費觀念得到真正提高,從小培養(yǎng)良好的消費習慣和理財能力。
④從社會方面看:順德經濟發(fā)達,市場競爭激烈,在市場經濟下,常有不法商人為牟取暴利而針對中學生販賣或傳播黃睹毒,搞坑蒙拐騙。在這樣的社會環(huán)境下,高中生容易被誤導,錯誤消費。因此,有關部門除了應加強有關方面的宣傳與教育外,還應加強整頓市場經濟秩序,為高中生消費提供一個健康有利的環(huán)境.總之,高中生的正確消費觀的形成,需要個人、家庭、學校、社會的共同努力!
擴展閱讀:關于高中生消費狀況的調查報告
關于高中生消費狀況的調查報告
調查時間:201*年4月調查對象:新橋中學學生共分發(fā)問卷數:100收回問卷數:100小組負責人:蔡朵朵
小組成員:張麗、張娟、梅柯、王城、錢程、方文嬌、閔智健、趙潔、吳婷、王磊、張強一、內容提要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高中學生的消費也發(fā)生了變化,出現了許多問題,如追求名牌、盲目攀比、鋪張浪費、買奢侈品、花錢大手大腳等問題層出不窮,為此,我們做了一次高中在校學生消費狀況調查,分析高中學生現在消費觀的弊端及原因并提出正確的消費觀念。二、研究背景
現在高中學生生活在信息通訊、科學技術比較發(fā)達的時代,他們的視野可能比長輩們還要廣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長對孩子的要求也有放松的現象:獨生子女比較多,改善生活、穿戴好點不足為怪,給學生數額不等的零花錢也是正常的事情。因此,高中學生的消費市場成為商家掘金的必爭之地。有的中學生能正確利用好手上的錢,但是有的人卻出現盲目消費的現象。為了更深入的了解中學生消費狀況,揭露這一現象,警示有這種行為的人,并建議正確的消費途徑,所以我們選擇了這個課題。三、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健康、合理、文明的生活消費,既關系到社會和集體的利益,又關系到個人的生活質量和健康發(fā)展,關系到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新的社會需求的改造,以及新的市場的開拓,所以高中學生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更要正確認識當前中學生在消費中所存在的問題。同時這次調查研究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課外實踐能力,而且可以增廣學生見聞,可以培養(yǎng)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四、研究的過程
1、與指導老師共同探討,確定研究課題。
2、再確定問卷調查表的問題。有自家月收入、主要的消費、每月的零花錢多少、一天大概消費多少、平均每月花在衣著上是多少、買東西時是不是傾向于名牌、買東西較注重什么、擁有那些物品、每月的手機費用、裝飾品購買、化妝品購買、是否有計劃的消費等問題。問卷如下:
1):你是A:男生B:女生2):每月可供自由支配的RMB有
A:不到200B:200-400C:401-600D:601-800E:801以上
3):你認為每月的錢A:完全夠用,還有節(jié)余B:勉強夠用,每月無剩余C:經常不夠用
4):你大部分錢會花在A:飲食B:書籍雜志C:服飾D:玩E:其他
5):你認為高中生消費名牌A:條件允許的話,無可厚非B:純屬浪費C:沒什么感覺
6):每當有消費欲望時,你會
A:堅決消費B:克制,放棄C:想克制,但做不到D:三思而行,看自己是否真的需要
3、調查完之后,將調查表進行統計分析。并根據調查情況寫一篇調查報告總結。五、分析結論
經調查所得,70%的學生家庭收入都是一般,10%的家庭收入較差,20%家庭收入較高。10%學生月消費在200-300元之間,70%的學生月消費在300400元之間,10%的學生月消費在500700元之間。大部分學生一天的消費都是10元以下,高中生主要的消費是服飾、零食、話費等消費。30%的學生經常買名牌鞋和化妝品。80%的同學認為買衣服時應注重款式,F在不少學生有手機、名牌自行車或電動車、MP機等物品。大部分的學生都能做到有計劃的消費,還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則存在亂消費的現象。引起學生亂消費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1)青少年自尊心強.主要表現在:注重外表,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現在許多學生穿的都是名牌的衣服、褲子、鞋子,甚至襪子都要名牌,平時用的,吃的,喝的都要買好的,原因就是名牌的更漂亮,可以在同學面前炫耀,想別人都尊重自己,這樣很容易在同學之間形成攀比的風氣,這樣,亂消費的現象更加嚴重。高中學生對新產品、新技術十分敏感,加上青少年的好奇心強,很容易把錢花在這上面。如手機、MP機、名牌衣服、名牌鞋。在學生中,有的人在不允許的情況下私自購買了手機和MP機等,其實這樣做是很不理智的,而且是很浪費的,但是這種情況卻又屢禁不改。
(2)父母對兒女的溺愛。現在的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父母對他們十分疼愛,很容易使他們養(yǎng)成“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諸如這些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錢用光了,又向父母要,父母不給,便發(fā)脾氣如此下去,輕則更加助長了他們亂消費的風氣,重則使他們變得自以為是,一意孤行,不考慮別人處境。(3)還有很多其他的原因,這里不一一列舉。六、建議
既然外界的環(huán)境不易改變,那么要培養(yǎng)良好的消費習慣,只有從自身做起:有零用錢是正常的,但數額一定要合理;要合理地使用零用錢,不大手大腳,應用則用,不要用在一些既昂貴,又不實用的東西上。如購買衣服鞋襪時,不必追求名牌,應學會購買物美價廉的;當自己買的東西不如別人好的時候,不必理會別人是怎樣看你的,只要自己堅信這樣做是對的;自己更加要多從父母的角度出發(fā),懂得錢是得來不易的,我們應該學會節(jié)儉,用得合理,這樣才會使父母感到放心。
七、感受和體驗
在進行研究性學習的過程,我們逐步學會了與陌生人的溝通,怎樣對不認識的人進行調查訪問,自己的交際能力和觀察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勤儉節(jié)約的意識有所增強。這次的活動讓我覺得非常有意義,在調查過程中也得到了教育,也讓我們改掉了不好的消費習慣。
1、對學校學生消費行為的了解:
學校中有許多學生是很節(jié)儉的。據了解,一般一頓飯超過2元的比較少,大部分是1塊五毛。家庭富裕的學生消費相對比較大,比如手機消費、服裝消費等。學生之間消費差異比較大,由于家庭經濟差別的現狀存在,所以這種差異也比較合理,而學生應結合家庭經濟狀況進行合理消費,因為學生是依靠家庭經濟的消費者,自己并不能賺錢供自己花。2、對于上網消費:
關于上網消費,假如是上網學習電腦等知識,查閱資料,搜索與學習有關的知識等,是很正常的消費,而且也不需浪費很多錢和時間,是比較合理、適度的消費。但是,少數學生沉溺于網吧,玩游戲、聊天、上一些不良網站等,浪費了時間、精力、金錢,這是不好的現象,應該堅決反對。3、對于手機消費:
學校是持反對態(tài)度的,因為學校的宿舍都有電話,學生與家長或朋友聯系,也是比較方便的,不必再用手機。用手機,許多學生會把精力花在手機上(如發(fā)短信),有時也分散學習注意力等,而且也需要交手機費,增加家庭經濟負擔,這是很不好的。
4、學校中也出現了部分學生家庭經濟狀況不是很好的學生,仍不切合實際,愛攀比,擺闊氣,有時借錢,超支消費等極不良的現象,同學中也有一些愛穿奇裝異服,標新立異,過于追求與眾不同的我們也是不提倡的。5、如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①在這方面學校對學生的引導力度還待加強,現在主要靠政治課上老師給學生講解相關消費知識的內容,讓學生多了解有關正確消費的知識。
②同學之間的消費觀相互影響的作用是很大的。如果周圍的同學都比較節(jié)儉的話,那么這位花錢比較大手大腳的同學很容易受到影響,慢慢改掉亂花錢的習慣。③家庭因素對學生的消費觀的影響尤其重要。家庭可以采取相對的措施,對學生進行教育,也可以適當減少他們的零花錢,切實地控制學生的消費,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6、對于學生開Party聚會等:
學生生日聚會現在也有少數搞得轟轟烈烈,如贈貴重禮物、開Party大幅度的消費其實是沒有意義的;ニ投Y物是友誼的表現,其實真正的友誼應體現在同學之間的互相幫助、關心、體諒上,而不是看禮物是否貴重。7、對于開慶功會,請客的問題:為了慶祝某位同學的成功,讓同學們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慶祝會和請客也是有一定意義的。但是鋪張浪費是不行的,應該采取適當的方式。舉例:××同學獲得歌手賽獎項后,買了蘋果請客。蘋果價格不太高,是比較合適的方式。有時學生中也有互請飲料或其他的現象。由于一些風俗習慣,這樣的現象基本上是正常的。
8、談談當時在讀書時的消費:
過去經濟落后,處于中國經濟建設剛剛起步,人們收入水平不高,消費品及消費內容不豐富,使消費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當時消費是很儉樸,F在經濟發(fā)展了,收入水平提高了,消費品種類也越來越豐富,許多學生也跟上了時代的步伐,現在就算最低的消費也比以前增高不少。要現在的學生學習當時那樣每一分每一厘都精打細算是不可能的,但是,節(jié)儉的思想仍然要學習,我們要學習適度消費,在這樣的前提下不斷改善我們的生活,合理地消費。我們也學到了合理消費的四個原則,應該努力去做好它。
高一《九》班同學心聲
1、當班長說自己買沙袋后沒有再用時,一位男生也表示有過如此類似的經歷,說自己買的時候心血來潮,沒有多加考慮。2、一半以上的同學表示自己家里有許多買后用了不久便不再用的東西,部分同學表示會想辦法去利用這些不再用的東西。3、對于大手大腳花錢的看法:瀟灑后的狼狽。
4、許多同學表示對自己花錢的方式覺得不太浪費,而且,幾乎全班同學都會在買東西時討價還價。
5、大家都認為以后買東西時,應參考價錢再作決定,若真的很需要,就必須自己有能力去買才行,而且最好不要向別人借,一天之內不要消費太多(同學中贊成居多,說以后能夠做到的卻很少)。
6、10位左右的同學對自己的錢進行合理的計劃。
7、買東西的經歷:買書時,也是不加考慮,買了又沒看。很多的同學也表示曾經買東西時很多時候都不加考慮。
8、一位同學的消費經歷:買衣服買鞋,貨比三家,覺得款式心儀再討價還價9、對于手機、隨身聽,有同學表示不羨慕擁有這些東西,因為買了以后用處不大,沒必要去追求時尚。而許多同學表示有機會還是會買的。10、許多同學都曾經在假期出外打工,看看他們的經歷如何:⑴暑假到外面打工,母親對她說:“要是不自己賺錢交學費,你也就不用上學了。”結果這位女生便更加辛苦地學習、工作,最終回家時只賺了200元,深感慚愧。她的母親卻表示錢賺得多不多不重要,重要的是通過打工告訴她錢來之不易,以改變大手大腳地揮霍錢的習慣。
⑵以前花錢不多加考慮,現在通過打工才知道每一分錢都是汗水與苦力換來的,來之不易,所以如今花錢節(jié)約了許多。
⑶打了兩個月工,每天很晚才下班,才感到學習才是在享受,同時也珍惜起錢來,現在減少了消費。
⑷打工太辛苦了。曾經出去闖蕩不久便“混”不下去,才知道該好好讀書,以后才可以找到好一點的工作,不會太辛苦。她曾經也買了許多書,現在沒有看了,但以后仍會抽時間看。
⑸起初認為打工很好玩,讀書無味,暑假便出去打工。但是由于自己的工作沒能得到肯定,全都不及格,哭鬧著想回家,F在,才真正懂得該珍惜錢,因為賺錢很辛苦。
⑹向父母拿錢確實很心疼,F在自己已有200元,打算在假期學做些生意,賺些錢幫父母分擔一些負擔。
11、同學們都表示以后花錢將適當節(jié)儉一些。12、老師以前的一些消費經歷:
⑴有零花錢買書,但是一學期下來,許多書都沒有真正去看過,浪費了許多。通常都是心血來潮買了以后又冷淡下來,沒有興趣,所以以后同學們在買書時應多加考慮,適當選擇,不能“三心二意”。
⑵對學生們的建議:節(jié)儉但不要過于茍刻,特別是飲食方面。同學們在消費時要顧及家庭收入,應該“量力而為”,家庭收入高的可以去多購置學習資料,但都不能去進行一些不良的消費作為,如吸煙、酗灑、沉迷網吧等等。
201*年6月13日采訪家長一:
問:您認為中學生如何消費才是合理的呢?
答:哦!我認為就是說必要的衣服、工具,課外書以及吃的東西就必須買的,特別是吃的,不能餓肚子。
問:如果您的孩子亂花錢,您如何教育他?
答:首先,我覺得作為父母應該以身作則,自己先勤儉自持。第二,告訴他錢很難賺,要養(yǎng)成好的消費習慣。第三,減少給他的零用錢,總之,我認為中學生已經是懂得思考的人了,應該自己管好自己,合理消費,盡量減輕父母的負擔。訪后感想:中學生已經是有自己主見的人了,什么是該買的,什么是不該買的,自己心里要清楚,作為父母,他們是絕對相信我們的,所以我們要更合理消費,勤儉節(jié)約,不讓他們失望。采訪家長二:
問:您每個星期會給您的女兒多少生活費呢?您覺得這樣的生活費算不算多?答:每個星期大概150元吧,150元的生活費也不算多少,要節(jié)儉一點才能夠用。問:如果您的女兒花錢很浪費,您會怎么做呢?
答:首先我會跟她談談,告訴她家里的經濟也不是那么好,有時候花錢應該節(jié)儉點,不要見什么就買什么。另外,如果她總是不明原因地總來拿錢,我會問她錢到底花在哪里,好讓她有所改變。
問:那您認為如何花錢才是正確的呢?
答:學生花的錢當然沒有我們這些大人多了,他們還是比較儉樸的。我也不是希望兒女很節(jié)儉地花錢,特別是需要錢時,千萬不能節(jié)儉,比如買一些學習用品,吃飯,還有有時病了也要花錢,這些必需花錢的地方都不要太吝嗇,偶爾買點其它的她自己喜歡的東西我也不反對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跟別人比,花錢不要太大手大腳了。
訪后感想: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兒女過得好,我們學習了如何正確去消費后,就應該運用所學知識適度消費,盡量減輕父母的負擔。還有,多跟父母交流,能增長彼此的感情接受對方的意見,可以相處得更融洽。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關于高中生消費狀況的社會實踐報告》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關于高中生消費狀況的社會實踐報告: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