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必修一必修二前七課知識總結
歷史必修一前七課、必修二前七課知識總結選官用官朝代政治制度官制制度的變化夏朝商朝禪讓制、大禹死后為世襲制中央:世襲制;地方:內服外服制耒耜夏商周以青銅鑄造為代表的手工業(yè)被官府壟斷善于經商,被稱為商人夏商西周:井田制農業(yè)(原始農業(yè):耕作刀耕火種)水利官營手工業(yè)民營手工業(yè)商業(yè)經濟政策備注技術灌溉夏商周出現青銅農具,較為珍貴燒制出原始瓷器;有了織機商周時期曾經支持商業(yè)的發(fā)展西周分封制、宗法制作物豐富:粟稻黍稷麥桑麻春秋戰(zhàn)國時期有壟作法都江西周晚期中國已經有鐵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官營手工業(yè)繼續(xù)發(fā)展制定了禮樂制度來維護宗法制春秋鐵犁牛耕春秋戰(zhàn)國時期商業(yè)繁榮春秋戰(zhàn)國時期形成了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戰(zhàn)國總:皇帝制度堰商鞅正式提出重農抑商秦朝中央有丞相、御史和太尉;郡縣制:郡守、縣令縣長白渠,漕渠,龍首渠曹魏耕耙九品中正制:不注重才能耱技術時出現改進的翻車秦漢以來實行重農抑商皇帝制度+中央官制+郡縣制=中央集權制度丞相,漢漢朝推恩令加強中央集權武帝任命尚書令、侍中察舉制:舉廉各一名西漢趙過推廣耦犁;東漢時推廣牛抬杠;西漢出現耬車西漢趙過推行代田法高爐煉鐵和炒鋼技術;東漢杜詩發(fā)明水力鼓風冶鐵工具;東漢燒出成熟的青瓷;西漢能生產斜紋提花織物;西漢政府在長安設立東西織室西漢時開通了陸地和海上絲綢之路漢朝以后鐵犁牛耕成為主要耕作方式薦孝、到珠江流域;二三省體制形成:尚魏晉南北朝書省,中書省,門下省隋唐時期隋朝確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唐朝節(jié)度使削弱中央三省制:中書決策、門下審議、尚書執(zhí)行科舉制南北朝出現灌鋼法;北朝燒出成熟的白瓷民間手工業(yè)經歷摧殘北魏至唐朝前期實行均田制隋唐時期出現曲轅犁(安裝了犁評和犁劍)出現南青北白兩大制瓷系統(tǒng);織物吸收抵店,柜坊,在廣州設立市舶使集權了筒車了波斯的風格五代十國利用宋朝文官擔任地方長中書門下為最高行政機構;后來設立參知政水力的高轉筒車黃道婆推廣先元朝行省制度設中書省代替三省,中書省長官行使宰相權進的棉紡織技術出現了瓷器五大名窯(定汝哥官鈞);織物吸收了花鳥畫中的寫實風格經濟中心轉移地區(qū)商業(yè)經濟空前繁榮,出現交子;打破了坊和市的界限;草市;四大商同幾十個國家進行貿易長安,洛陽,開封,臨安,大都后,出現了一批批城鎮(zhèn)的繁榮:成都,揚州官,兵權收歸中央事,樞密使,三司使業(yè)名鎮(zhèn):漢口,佛山,景德,朱仙。到江浙大都成為國際性的商業(yè)大都會;泉州是最重要的對外貿易港口;設立七個市舶司;廢除中書省和宰相;太祖設殿閣大明朝學士;明成祖時出現內閣(文淵閣大學士)六部分理全國政務風力水車明清時期出現了青花瓷,彩瓷,琺瑯彩明中葉以后民營超過官營;花樓機區(qū)域間長途販運貿易發(fā)展較快,出現了商幫(徽商,晉商)明清時期閉關明朝政府丈量全國土地;海禁資本主義的萌芽清朝議政王大臣會議;雍正帝設立軍機處明清時期各地織造局的絲織品超過前代;緞;鎖國,特許廣州十三行對外貿易閉關鎖國古代希臘民主政治公元前六世紀末:克利斯提尼公元前六世紀初:索倫改革公元前五世紀:伯利克里(黃金時代)公民分為四個等級建立十個地區(qū)部落建立五百人議事會每個部落所有成年男性居民都可以參加公民大會公民大會是最高權力機關五百人議事會的權力擴大建立四百人議事會選舉一名將軍組成陪審法庭成為最高司法與監(jiān)察機關十將軍委員會建立公民陪審法庭廢除債奴制羅馬法公元前五世紀中期羅馬制定《十二銅表法》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公民法萬民法《民法大全》羅馬共和國時期羅馬帝國六世紀:查士丁尼向公民發(fā)放觀劇津貼1640-1688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689權利法案責任內閣制(實際上英國第一位首相:沃爾波爾)新航路的開辟原因:1、資本主義的發(fā)展2、黃金熱3、土耳其4、地圓學說5、造船業(yè)6、指南針7、國王(西班牙葡萄牙)8、宗教天主9、人:航海家過程:1、1488迪亞士(葡)到達好望角(葡萄牙支持)2、1498達伽馬(葡)到達印度南部(葡萄牙支持)3、1492哥倫布(意大利)到達中美洲(西班牙支持)4、1504亞美利哥到達南美洲5、1519-1522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西班牙支持)影響:1、地理大發(fā)現2、殖民主義3、世界合為整體4、世界市場的雛形5、商業(yè)革命價格革命6、封建制度日益衰落7、資本主義發(fā)展殖民擴張、世界市場的擴展
擴展閱讀:歷史必修一第七單元各課知識歸納及同步測試
新課標第一網不用注冊,免費下載!第七單元歐美資產階級代議制的確立與發(fā)展
第1課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
感悟與思考君主立憲制是資產階級國家以君主(國王、皇帝)為世襲元首,但君主權力受到憲法和議會不同程度限制的政體形式。英國1688年“光榮革命”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君主立憲制國家。此后,資產階級力量較弱,實行改良的國家都仿效了英國的政體。但由于各國的政治經濟情況和階級力量對比關系不同,資產階級與封建地主階級妥協(xié)的程度不同,君主保留的地位和權力也有所不同。君主立憲制又有二元制君主立憲制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兩種具體形式。
思考與判斷: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以確立君主立憲制而結束。長期以來,有人認為它具有明顯的保守性質。試分析評論這一觀點。
歸納與運用【知識歸納】一.光榮革命
1.英國議會制度的形成:
13世紀基本形成,14世紀形成上、下兩院2.光榮革命:(1)經過:
(2)成果:君主立憲制開始建立二.《權利法案》與現任內閣
1.《權利法案》1689年
(1)內容:以明確條文限制國王權力,約束英王實際統(tǒng)治權,保證議會的立法權、財政權、司法權和軍權(2)作用:英國議會的權力逐漸超過王權2.英國君主立憲制度:
(1)特點:國王處于“統(tǒng)而不治”地位;國家權力的中心在議會,議會是國家最高立法機關(2)作用:
①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和發(fā)展,為英國資本主義發(fā)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②英國的君主立憲政體,削弱了王權,結束了英國的封建專制制度,使英國走上資產階級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代表了歷史發(fā)展的趨勢
③各派通過議會斗爭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并使斗爭維持在一個有序的狀態(tài),穩(wěn)定了社會秩序④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為世界上很多國家開創(chuàng)了國家制度的新模式3.英國責任內閣制的形成(1)英國責任內閣制是英國政治制度的顯著特點(2)英國責任內閣制的特點:
①內閣在下議院占有決定作用的多數②在大政方針上閣員保持一致并集體負責
③內閣所設的首腦有控制內閣決定權
(3)作用:使立法機構得以控制行政,有效地調節(jié)了立法權和行政權之間關系
【知識運用】
1.早在13世紀,英國就出現了由貴族、領主和僧侶代表組成的、由等級代表會議演變而來的議會。到14世紀,英國議會的召集、選舉、議程等已經制度化。形成了兩院制,下院的權力也逐漸法律化。英國由此獲得了“議會之母”的稱譽。結合有關知識思考:最早的議會為什么首先誕生在英國?它在當時的政冶生活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中世紀后期,由于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調整,英國的社會結構也在不斷地發(fā)生變化,以農奴制和莊園制為基礎的封建生產關系和封建貴族割據稱雄的現狀都成為社會發(fā)展的阻力。在這種情況下,加強中央集權勢在必行。因此,中央政權開始不斷向地方延伸,傳統(tǒng)的國王政府開始向中央集權體制過渡,作為這種過渡的產物和重要步驟的“議會”便應運而生了。
可見,議會的產生與國王加強中央集權的愿望密切相關,同時新興的市民集團在政治權限、經濟實力上都尚未強大到可與封建貴族抗衡,還不能獨立參與國內外商業(yè)競爭,需要依賴于王權。新課標第一網不用注冊,免費下載![例1]英國議會制度基本形成于
A13世紀B14世紀C17世紀D19世紀
[解析]本題主要考察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13世紀時,英國貴族先后迫使國王通過了《大憲章》和《牛津條例》,以此對王權實行限制,英國的議會制度基本形成。[答案]A
2.君主立憲制的含義是什么?在這種制度下君主的權力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所謂“君主立憲制”就是資本主義國家以君主(國王、皇帝等)為國家元首,但其權力受到了憲法和議會不同程度的限制,是資產階級和封建勢力分享權力、互相妥協(xié)的產物,其形式有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和二元制君主立憲制兩種。在議會制君主立憲制下,君主不僅“臨朝不理政”,而且無權廢除任何法律。君主只是象征性的的最高元首。在二元制君主立憲制下,世襲君主為國家元首,擁有實權,政府對君主負責,議會行使立法權但君主有否決權。[例2]在英國君主立憲制政體中,國王的政治作用不包括()
A.作為國家元首,在對外交往中代表英國B.是民族團結的紐帶和國家統(tǒng)一的象征C.起維系英聯邦的紐帶作用D.參與黨派政治紛爭
[解析]本題主要考察學生對“君主立憲制”這一概念的掌握。在英國君主立憲制下,真正掌握國家實權的是現代代議制政府;國王不僅“臨朝不理政”,而且游離于黨派政治紛爭之外,無權廢除任何法律。只是成為一個有名無實的“虛位元首”。[答案]D
3.什么叫做內閣制?它是怎樣形成的?
內閣制是指由內閣總攬國家行政權力并對議會負責的政體形式。與總統(tǒng)制對。由于內閣制政府具有對議會全權負責的特征,故又稱責任內閣制、議會內閣制。
內閣制起源于18世紀初的英國,由樞密院外交委員會演變而來,以后為許多國家采用。內閣制的內閣是以議會為基礎產生的。內閣首相通常由在議會中占多數席位的政黨或政黨聯盟的領袖擔任。首相從政見基本相同的議員中挑選閣員人選,提請國家元首任命,組織內閣。國家元首對內對外名義上代表國家,但并無實際行政權力,由內閣代表國家元首對議會全權負責。元首頒布法律、法令和發(fā)布文告時,都必須由首相或有關閣員副署。內閣接受議會的監(jiān)督,定期向議會報告工作。如內閣得不到議會信任.其閣員必須集體辭職,或由內閣提請國家元首解散議會,重新舉行議會大選。新議會如果仍對內閣表示不信任,內閣則必須總辭職,由國家元首任命新首相組織新政府。首相(或總理)是內閣政府首腦,主持內閣會議,總攬政務,擁有任免內閣成員和所有政府高級官員的權力,負責制定和執(zhí)行國家對內對外的重大方針政策。由于各國的情況不同,憲法賦予首相(或總理)的權力大小也不盡相同。[例3]以下有關內閣制的說法正確的是()A.隨著兩黨制的發(fā)展而逐漸形成B.包括首相在內的內閣全體成員對政府事務集體負責
C.首相無權解散議會重新選舉D.內閣成員若對首相不信任,首相就得辭職
[解析]本題主要考察學生對“內閣制”這一歷史概念的理解。根據英國君主立憲制,內閣名義上對國王負責,實際上是對議會負責,掌握行政和立法大權。內閣制的形成和兩黨制沒有直接關系。首相有權解散議會,重新大選。內閣成員應服從首相的領導。[答案]B拓廣與探究[例1]材料一:國王是法律的創(chuàng)造者,而非法律創(chuàng)造國王假如臣民認為國王濫用權力,他們只能祈求上帝開導國王,把他引到正確的道路上去正像爭論上帝能做什么一樣,作為一個臣民去爭論國王能做什么,或者國王不能做這做那,也是僭越和高度的侮辱。詹姆士斯圖亞特《神權》(1603年)
材料二:人們參加社會的理由在于保護他們的財產,他們選擇一個立法機關并賦予其權力的目的,是希望因此可以制定法律、樹立準則,以保衛(wèi)一切社會成員的財產當立法者們圖謀破壞人民的財產或貶低他們的地位,使其處于專斷權力下的奴役狀態(tài)時,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處于戰(zhàn)爭狀態(tài),人民因此就無須再予以服從,而只能尋求上帝給予人們抵抗強暴的共同庇護。
洛克《政府論》(1688年)回答:
(1)指出兩則材料思想傾向的不同之處。
(2)結合有關史實說明兩種思想在其所處時代的作用。新課標第一網不用注冊,免費下載![解析]材料一中的詹姆士一世作為一名封建專制統(tǒng)治者,他是在為厲行君主專制尋找理論依據。而材料二中的洛克是歐洲啟蒙思想的先驅,他的思想迎合了當時英國資產階級的需要,代表了新興資產階級的利益。結合課文內容,不難得出答案。
[答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觀點截然對立:詹姆士一世認為國王凌駕于法律之上,人民無權議淪國王的行為,國王的權力是上帝賦予的,是神圣的;約翰洛克認為立法權是人民賦予的,法律應體現人民的利益,保護一切成員的財產,立法者一旦違背人民利益,人民有權反抗。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立場和觀點在當時產生了不同的影響:詹姆士一世的思想力圖維護君主的專制權力,結果導致了議會和國王的矛盾激化;約翰洛克的思想主張為資產階級反對君主專制提供了理論依據,為英國在“光榮革命”后建立君主立憲制政體奠定了思想基礎。
[例2]既然英國的資產階級革命最后是以一次基本上沒有流血的政變完成的,那么當初為什么又要采取反復的戰(zhàn)爭(暴力)方式進行呢?
[解析]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經過了從議會斗爭到武裝斗爭的道路,本題主要考察學生對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經過的掌握。在此基礎上,要使學生認識任何舊的統(tǒng)治階級都是不會甘心退出歷史舞臺的,階級斗爭是推動歷史發(fā)展的根本動力。
[答案]揭開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序幕的是(新)議會中那些代表新興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利益的議員們,他們當初只是想以議會斗爭的方式,達成革命的目的,但國王查理一世于1642年挑起了內戰(zhàn)。內戰(zhàn)開始后,各地的民兵集合在議會的旗幟下。組成議會軍。由此可見,革命以戰(zhàn)爭(暴力)的方式進行已成必然,但這并非資產階級的本意!肮鈽s革命”表面上看起來“基本上沒有流血”,但在實際上恰好是以“流血”為前提條件的。首先,若沒有戰(zhàn)場上的勝利,根本無法推翻查理一世的統(tǒng)治;其次,威廉在英國登陸時不也是帶著軍隊一起來的嗎?所以說,要完成革命的任務,必要的暴力手段是少不了的,是否采取戰(zhàn)爭的方式,這要取決于形勢的變化。
鞏固與測評【基礎練習】
1.英國《大憲章》的產生是在()
A.13世紀初B.14世紀初C.15世紀初D.16世紀初2.斯圖亞特王朝開始統(tǒng)治英國是在()
A.1264年B.1603年C.1640年D.1649年3.導致17世紀40年代英國內戰(zhàn)的矛盾雙方是()
A.蘇格蘭與英格蘭B.議會與王權C.新貴族與舊貴族D.農民與國王4.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結束的標志是()
A.資產階級共和國成立B.查理一世被處死C.克倫威爾就任護國主D.“光榮革命”發(fā)生
5.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中,廣大農民和手工業(yè)者能夠服從資產階級領導,其根本原因是()A.手工業(yè)者的力量薄弱B.資產階級經濟實力強
C.農民階級不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D.此時資產階級與人民群眾利益一致6.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斗爭成果來看,革命最主要體現了哪一階級的利益()A.資產階級和新貴族B.中小資產階級C.工商業(yè)資產階級D.廣大人民群眾7.英國近代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確立的標志是()
A.處死了國王查理一世B.宣布了英國為共和國C.1688年光榮革命D.《權利法案》的通過
8.新興工業(yè)城市的資產階級得以進入議會是在()
A.光榮革命后B.內閣制形成后C.1832年議會改革后D.19世紀后半期的議會改革后9.17世紀70年代末,英國國會內兩個政黨(輝格黨和托利黨)的出現,表明()A.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完成B.英國近代政黨的起源C.英國近代民主政治完全確立D.英國議會政治的開始10.英國《權利法案》的實質是()
A.宣告英國君主制度的結束B.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C.為限制王權提供了法律保障D.使議會和國王的權力達到平衡11.在英國的責任內閣制規(guī)定下,國家政治生活的最高決策者和領導者應是()A.國王B.首相C.上院議長D.主教新課標第一網不用注冊,免費下載!【綜合運用】
12.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國查理二世無子,他的弟弟詹姆士成了王位的合法繼承人。但是詹姆士信奉天主教,他的繼位意味著天主教復辟的可能性。因此,資產階級新貴族在國會的代表要求將詹姆士排斥在王位繼承權之外。國會內擁護這一主張的稱為輝格黨,而反對者稱為托利黨。
材料二:1688年政變是輝格黨和托利黨的聯合行動,是資產階級和地主貴族之間的一場妥協(xié)。由于沒有經過大的流血沖突取得了成功,這場政變?yōu)橛怂蚪驑返,被稱為光榮革命。請回答:
(1)材料一中輝格黨和托利黨是怎樣形成的?
(2)光榮革命后,英國形成了怎樣的政體?
(3)輝格黨和托利黨是英國近代政黨的起源,英國在近現代又形成了什么形式的政黨制?作用是什么?
【開放創(chuàng)新】
13.一位英國的憲法權威人士曾說:“上下兩院如果作出決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決書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簽字!闭埢卮穑海1)上述材料說明英王的什么地位?(2)結合17世紀有關史實扼要說明英王地位的變化。第2課美國聯邦政府的建立感悟與思考華盛頓,美國獨立戰(zhàn)爭的領導人,美國第一任總統(tǒng),被譽為“美國之父”。他的功績,不僅在于領導美國人民最終取得了北美獨立戰(zhàn)爭的勝利,建立了美利堅合眾國,還在于他拒絕了獨立之初一些人提出的君主立憲和稱他為國王的主張,領導制定了美國憲法,從而確立了美國的民主共和制。在連任了兩屆總統(tǒng)之后,他又拒絕了終身制,開創(chuàng)了美國總統(tǒng)任職不超過兩屆的先例。思考與判斷:1782年,集會討論美國政體問題的部分軍官請華盛頓出任美利堅王國國王。華盛頓嚴詞拒絕:“我認為這個請求孕育著可能使我國蒙受最大災難的陰謀。假如我沒有利令智昏、自欺欺人的話,你就不可能找到一個比我更不同意你的陰謀的人了”。1783年獨立戰(zhàn)爭結束后,華盛頓即同財政部審計官一起審核他在1775~1783年任總司令期間對自己一切費用所記的賬目,接著辭去總司令職務,解甲歸田;1797年,第二屆總統(tǒng)任期屆滿后,他拒絕再次連任,引退為民。你認為華盛頓所做的這兩件事有什么重大意義?
歸納與運用【知識歸納】
一、“分權與制衡”《1787年憲法》的內容
1、立法權歸于國會,國會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
2、行政權歸于總統(tǒng),總統(tǒng)由選民間接選出,擁有很大權力3、最高司法機關是聯邦法院,擁有解釋一切法律及條約的權力二、第一部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憲法1787年憲法的影響新課標第一網不用注冊,免費下載!1、進步性:保障了資產階級的政治和經濟利益,促進了美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2、局限性:存在著種族歧視
【知識運用】
1.聯邦制為什么能夠在美國建立
聯邦制的最大特點是分權,主權由聯邦和各州分享。這既尊重了美國各州長期以來就擁有獨立的行使各種權力的傳統(tǒng),又適應了美國急需擴大中央權力的要求。
獨立戰(zhàn)爭期間,大陸會議于1777年11月通過了《邦聯條例》,1778年經各州批準后該條例生效。根據條例,解散了原來的大陸會議,建立了邦聯政府,它實際上是一個松散的各州聯合體。邦聯議會雖是當時美國的最高權力機構,但它只是各州代表的會議,它沒有一個主權國家應有的宣戰(zhàn)、媾和、簽約、發(fā)行貨幣、借債、征兵和征稅等權力,它也不是立法機構,它的決議需要征得各州同意;而各州卻擁有主權國家所享有的一切權力。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邦聯制美國遇到許多新問題。美國獨立后,其經濟發(fā)展需要擴大各州之間的經濟聯系,但是各州關稅壁壘的存在,阻礙著經濟的聯系。同時,各州對外貿易政策因利害關系不同而有明顯差異,十分混亂,各州越來越要求對國外輸入美國各地的貨物征收關稅并詳細規(guī)定與外國的貿易關系,以穩(wěn)定市場、擴大國內貿易和發(fā)展美國經濟。同時美國向西部擴展領土的過程中,西部各州與印第安人和西班牙人都有沖突,而當時的邦聯政府卻無法就是否派遣一支軍隊到“邊疆”去作出決定。
由此可見,新生的邦聯制美國,其權力過于軟弱,對內對外的威信也很低。以上種種使美國各階層認識到需要建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認識到沒有國家的統(tǒng)一、強大,沒有在國際上的地位,任何集體、階層、個人的利益也將不保。由此關于改組和加強中央政權的問題自然就提上了議事日程。[例1]在美國聯邦制國家的政治生活中,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作為聯邦組成部分的各個“邦國”變成了“州”B.中央政府與州政府實行分權
C.州權主義被滅絕D.國家政權屬于聯邦,聯邦法律是全國的最高法律[解析]本題主要考察學生對聯邦制這一概念的理解。1787年憲法使美國建立起聯邦制國家。國家有適用于全國的憲法和基本法律,各州在不違反聯邦憲法和法律的前提下也有自己的憲法和法律。各州政府對本州的政治、經濟、財政、文化教育等享有一定的自主權。[答案]C
2.美國1787年憲法具有怎樣的特點?它的頒布有著怎樣的歷史意義?
美國1787年憲法最大的特點就是“三權分立,權力制衡”。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憲法。這部憲法體現了三權分立的原則,從而避免了絕對權力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資產階級民主,一定程度上調和了中央和地方、大州和小州、南方和北方的矛盾,為美國的長期穩(wěn)定和發(fā)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原則和總統(tǒng)制共和制政體,鞏固了美國的獨立和統(tǒng)一,成為資產階級反封建斗爭的一面旗幟。[例2]美國1787年憲法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其內容中最能體現這一性質的是A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權分立B總統(tǒng)和議員由人民選舉產生
C允許奴隸制存在D人民有言論、出版、集會和信仰自由[解析][答案]B
3.美國共和制與英國君主立憲制有哪些異同?
由于歷史條件的不同,英國和美國形成了不同的政治制度。英國實行的是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國王只是一個沒有任何實際權力的“虛君”,君主是世襲的。掌握國家實際權力的是議會(下院)。議會擁有立法大權,議會的多數黨領袖一般是政府首相,政府對議會負責。美國實行總統(tǒng)制的共和制,總統(tǒng)擁有很大的權力,他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美國總統(tǒng)由間接選舉產生,有一定的任期。美國實行的是典型的三權分立和相互制衡的原則,立法、行政、司法三種權力分別由國會、總統(tǒng)、法院掌管,三個部門行使權力時,彼此互相牽制,以達到權力的平衡。國會有立法權,但總統(tǒng)對國會通過的法案有權否決,國會又有權在一定條件下推翻總統(tǒng)的否決?偨y(tǒng)有權任命高級官員,但須經過國會認可。內閣由總統(tǒng)任命的官員組成,總統(tǒng)和內閣不向國會負責,但國會有權依法彈劾總統(tǒng)和高級官員。最高法院法官由總統(tǒng)任命,并經國會認可,最高法院又可以以國會通過的法律違究為由宣布其無效。
如前面所說。英國實行議會制的君主立憲制。英國國王雖然是國家元首,但無實權,不負實際政治責任。因此,英國實行的是議會內閣制的共和制。而美國實行的是總統(tǒng)制的共和制,在這里正顯示出英國和美國政治制度的不同。
[例3]以下關于美國共和制和英國君主立憲制的說法,正確的是①實質上都是資產階級統(tǒng)治②國家最高領導人都新課標第一網不用注冊,免費下載!由選舉產生③都受到法國啟蒙思想的影響④都有利于防止獨裁和專制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本題主要考察學生對君主立憲制和共和制兩個概念的理解。四個選項中,②是明顯錯誤的,因為君主是世襲而非選舉產生。英國君主立憲制產生于法國啟蒙運動之前,因此③也是錯誤的。[答案]D
拓廣與探究[例1]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自然法則下面,一切人生來都是自由的,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對自己的身體有支配的權利。
杰斐遜材料二:所有正確的或合理的事情都為分離作辯護。被殺死人的鮮血和造化的啜泣聲在喊著:現在是分手的時候了。在這個時候,人們即使竭盡智慧,要不談獨立而保證這個大陸茍安一年,也是辦不到的。和解是個荒謬的夢想潘恩《常識》材料三:我們認為下面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來就是平等的,他們被造物主賦予他們固有的、不可轉讓的權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權利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損害這些目的,人民就有權改變或廢除它《獨立宣言》材料四:美國的國家職權分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個部門,分別由國會、最高法院和總統(tǒng)執(zhí)掌,總統(tǒng)和議員由人民選舉產生,各州選舉人應具該州眾議員之選舉人所需之資格。(眾議院議員人數及直接稅額應按合眾國所轄各州人口之多寡,分配于各州,此項人口數目包括所有公民及五分之三非公民,并包括須服役數年之人。但未被課稅之印第安人不算)
現行高中世界史教材
請回答:
(1)依據材料一、二、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北美人民要求獨立的原因。
(2)依據材料三、四,分析美國1787年憲法同《獨立宣言》相比,有何進步性或保守性。(3)依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對1787年美國憲法作出客觀評價。[解析]本題通過提供的材料,要求學生再現美國獨立戰(zhàn)爭時期的歷史。
材料一、三體現了啟蒙運動時期資產階級的自由、平等、天賦人權、人民主權等思想,材料二揭示了北美獨立戰(zhàn)爭的必要性。材料四對美國1787年憲法的主要內容進行了再現。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綜合提取有效信息,由此運用所學知識闡釋歷史認識的能力。
[答案](1)美利堅民族形成,民族意識覺醒;啟蒙思想的傳播促進了民主、民族意識的發(fā)展;隨著殖民地經濟的發(fā)展,殖民地與宗主國矛盾尖銳,人民要求擺脫殖民統(tǒng)治。
(2)1787年憲法與《獨立宣言》相比具有一定保守性,這主要表現在《獨立宣言》宣稱,一切人生來都是自由平等的。而1787年憲法則允許奴隸制的存在,不承認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同白人相等的權利。
(3)1787年憲法確立美國實行共和政體,加強了聯邦政府的權力,鞏固了國家政權。實行了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權分立,對于防止專制獨裁局面的出現具有積極的作用。規(guī)定總統(tǒng)和議員由人民選舉產生,具有一定的民主性。但允許奴隸制度存在,不承認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同白人同等的權利,打上了種族歧視的烙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例2]閱讀下列材料材料1:每一個國家有三種權力:(一)立法權力;(二)有關國際法事項的行政權力;(三)有關民政法規(guī)事項的行政權力。
依據第一種權力,國王或執(zhí)政官制定臨時的或永久的法律,并修正或廢止已制定的法律。依據第二種權力,他們媾和或宣戰(zhàn),派遣或接受使節(jié),維護公共安全,防御侵略。依據第三種權力,他們懲罰犯罪或裁決私人訟事。當立法權和行政權集中在同一個人或同一個機關之手,自由便不復存在了。如果司法權不同立法權和行政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
如果司法權同立法權合而為一,則將對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專斷的權力,因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權同行政權合而為一,法官便將握有壓迫者的力量。
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
材料2:第一條第一項本憲法所授立法權,均屬于由參議院與眾議院組成之合眾國國會。
第七項凡通過于眾議院及參議院之法案,應于成為法律前,呈遞于合眾國大總統(tǒng)。大總統(tǒng)如批準該項法案,即應簽署之,否則退還之,但退還時應附異議書,發(fā)交提出該項法案之議院。該院應進行復議,如有2/3人數同意通過該項法案,即應將該案連同異議書送交其他一院,該院亦應加以復議,如經該院議員2/3人數之認可,該新課標第一網不用注冊,免費下載!項法案即成為法律。
第二條第一項行政權屬于美利堅合眾國總統(tǒng),總統(tǒng)之任期為四年。
第三條第一項合眾國之司法權,屬于最高法院及國會隨時制定與設立之低級法院。最高法院與低級法院之法官毋忝職守時,得終身任職。
《美利堅合眾國憲法》
請回答:
(1)材料1所體現的政治觀點是什么?意義何在?(2)材料2與材料1有什么關系?
(3)材料二的實質和意義是什么?
[解析]本題主要考察學生對孟德斯鳩的分權學說和美國1787年憲法內容的理解,并在此基礎上分析兩者之間的關系,以及其重要意義。
[答案](1)立法權、司法權、行政權三權分立的政治思想。它是資產階級反對封建專制的理論武器和政治口號,具有進步意義。
(2)美國1787年憲法是三權分立政治思想的最早的實踐和典范。
(3)美國1787年憲法確立了美國的共和政體,是資產階級民主的重要形式,反映了歷史的進步。
鞏固與測評【基礎練習】
1.1787年美國聯邦憲法的誕生地是()
A.費城B.紐約C.舊金山D.華盛頓
2.根據美國1787年憲法,必須經人民投票決定的有()
①具體法律的通過②總統(tǒng)的產生③眾議員的產生④最高法院法官的確定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①②③④3.1787年的美國憲法規(guī)定的最高立法機構是()
A.大陸會議B.國會C.制憲會議D.總統(tǒng)4.隨著201*年3月20日清晨的一聲炮響,美國正式對伊拉克宣戰(zhàn)。美國擁有對外宣戰(zhàn)權的是()A.聯邦法院B.國會C.制憲會議D.總統(tǒng)5.根據1787年憲法,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A.由參議院任命B.由總統(tǒng)直接任命C.由總統(tǒng)經參議院同意后任命D.由人民直接投票選舉
6.世界上的第一部成文憲法是()A.羅馬法B.英國《權利法案》C.美國1787年憲法D.拿破侖《民法典》7.對1787年憲法的評價,不正確的是()A.帶有種族歧視的烙印B.宣告了美國的獨立C.保障了資產階級的政治和經濟利益D.沒有廢除奴隸制度8.《1787年憲法》確立的美國政體是()
A.君主專制B.君主立憲制C.君主制D.共和制9.以下各項不屬于美國1787年憲法所體現的原則是()
A.民主原則B.自由原則C.分權制衡原則D.中央集權原則10.美國兩黨制中的“兩黨”是指()
A.自由黨和保守黨B.民主黨和共和黨C.共和黨和保守黨D.民主黨和保守黨
【綜合運用】
11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制憲會議上產生了大州和小州、北方州和南方州之間的權力之爭。大州和小州之間的斗爭土要集中在國會代表的比例分配上。反映大州要求的弗吉尼亞提案主張各州的代表人數應根據該州人口在總人口所占的比例(簡稱為“聯邦比例”)產生。對此,小州堅決反對,新澤西州提案各州代表名額相等。南方州和北方州之間的矛盾反映在黑奴如何計算“聯邦比例”問題上。南方州主張黑奴應計算在內,但納稅時黑奴則不算人口;北方州主張,黑奴應算在納稅人口中,不計算在“聯邦比例”中。南方州和北方州的斗爭還表現在關稅和奴隸貿易這兩個問題上。南方州反對國會有征收關稅的權力;北方州要求禁止輸入奴隸,對此南方州以退出聯邦相威脅。
材料二:眾議院名額和直接稅,應按照本聯邦內各州的人口分配。這種人口的決定,除全部自由人外,應加上新課標第一網不用注冊,免費下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
聯邦參議院應由每州兩名參議員組成。參議院由州議會選出,其任期為六年。
《1787年美國憲法》
材料三:現在任何一州對于某種人的入境,認為宜于準許者,在1808年以前,國會不得禁止。但對于這種人的入境,得謀以每人不超過十元的稅金。
《1787年美國憲法》
請回答:
(1)材料一中大州與小州的矛盾,在材料二中是怎樣解決的?
(2)材料一中北方州與南方州矛盾斗爭的根源何在?從材料二和材料三看,雙方是怎樣達成妥協(xié)的?
(3)上述材料反映出美國國家體制有何變化?
(4)在1787年憲法中存在的懸而未決的問題是什么?這一問題后來的發(fā)展結果如何?
【開放創(chuàng)新】
12.對于美國1787年聯邦憲法的作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聯邦憲法是一部進步性的文獻,有人則因其保留了南方的奴隸制度而對其進步性子以否定。
根據你對聯邦憲法的理解,談淡你在這個問題上的觀點是怎樣的。第3課資產階級代議制在歐洲大陸的發(fā)展
感悟與思考17、18世紀,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等啟蒙思想家舉起了天賦人權、自由平等的大旗,引領著人們推翻封建專制,走向民主共和,開創(chuàng)了一個資產階級革命的新時代。但在作為啟蒙運動中心的法國,邁向共和的道路卻是如此的艱難。盡管早在1789年就爆發(fā)了轟轟烈烈的大革命,但在此后的幾十年間,法國資產階級同封建傳統(tǒng)勢力進行了長期斗爭,直到1875年才頒布了一部共和國憲法,資產階級共和制度最終確立。
思考與判斷:你如何評價拿破侖?你認為路易波拿巴能夠競選成功進而稱帝的原因是什么?歸納與運用【知識歸納】一.艱難的法蘭西共和之路1.法蘭西共和歷程:(1)1789年,法蘭西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波旁封建王朝統(tǒng)治,建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2)1804年,拿破侖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
(3)1842年,二月革命后建立法蘭西第二共和國
(4)1852年,路易波拿巴建立法蘭西第二帝國
(5)1870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成立,1875年,頒布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確立共和制度2.《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1)內容:①行政權歸總統(tǒng)新課標第一網不用注冊,免費下載、诹⒎鄽w兩院制議會
(2)意義:使共各派掌權;最終確立共和體制;促進了法國資本主義發(fā)展。二.德意志帝國的君主立憲制1.德意志統(tǒng)一的過程
2.《德意志帝國憲法》的內容:
(1)行政權:規(guī)定德國是聯邦國家,皇帝是國家元首,權力極大;議會無實權,規(guī)定了軍事警察制度
(2)立法權:議會實行聯邦議會和帝國議會的兩院制(3)《德意志帝國憲法》的意義:標志著德國資產階級性質的君主專制制度的確立;有利于德國資本主義發(fā)展。
【知識運用】
1.自1871年以來,法國的各派政治力量就圍繞著共和與帝制的政權形式問題展開了反復的較量。1873年,新調整的議會開始了制憲工作,議會圍繞著政體問題進行了激烈的爭論,直到1875年1月,國民議會才以一票多數通過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從而使共和政體在法律上得以確立起來。
法國僅以一票多數贏得了共和體制,說明當時哪種政治勢力強大?這一歷史特點在1875年憲法中又是如何體現的?
法國以一票多數贏得了共和體制,說明當時保皇派勢力的強大。這一歷史特點在憲法中體現在總統(tǒng)所擁有的極大權力上。1875年憲法賦予了總統(tǒng)極大的權力:總統(tǒng)是國家元首和軍隊的最高統(tǒng)帥,任期7年,由兩院聯席會議選舉,可以連選連任;擁有統(tǒng)帥軍隊、簽約、任免高級文武官員、實行大赦等權力;經眾議院同意有權任命內閣,經參議院同意,有權解散眾議院。這些規(guī)定說明總統(tǒng)和參議院擁有極大的政治權力,體現出1875年憲法是當時法國保皇派和資產階級共和派相互妥協(xié)的產物,體現了總統(tǒng)、議會和內閣之間的權力平衡。[例1]下列有關法國共和制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確立標志是1875年憲法B.賦予了總統(tǒng)極大的權力
C.徹底鞏固了法國的共和政體D.體現了;逝珊凸埠团傻南嗷ネ讌f(xié)
[解析]本題主要考察學生對法國共和制的產生和鞏固,以及共和制的內容的理解。選項A和B是課文中的基礎知識。1875年憲法賦予總統(tǒng)以極大的權力,帶有一定的專制特征,選項D也是正確的。這部憲法頒布后,共和派又經過了幾年的斗爭,才使以共和制為政體形式的統(tǒng)治得以最終確立。[答案]C
2.1871年的德意志帝國憲法規(guī)定了怎樣的政治體制?我們應該怎樣評價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
君主立憲制。1871年憲法表明,德意志帝國是容克貴族和資產階級聯合專政的資產階級性質的君主立憲國家,但君主是實,立憲是虛;容克貴族占主導地位,資產階級則次之。但是,帝國憲法的頒布是德國進入資本主義時期的標志。從此,在帝國政府的保護下,德國資本主義經濟得到十分迅速的發(fā)展。
[例2]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的最大特點是()
A.皇帝是世襲的,象征性的和禮儀性的B.皇帝和首相真正掌握了國家的最高權力
C.議會是國家最高立法機關D.政府對議會負責,受議會監(jiān)督
[解析]德國通過1871年憲法建立的是二元制君主立憲制,本題主要考察學生對這一歷史概念的理解,并要注意與英國議會制君主立憲制的區(qū)別。[答案]B
3.資產階級代議制有哪些基本特點?
(1)議會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國家權力。議會由議員組成,議員由普選產生。國家的重大立法和重大決策都須經議會討論并經多數通過,議會享有立法權、財政權和行政監(jiān)督權?梢,代議制是一種間接的民主形式。(2)資本主義國家一般都實行三權分立和權力制衡的原則。(3)都實行資產階級的政黨政治,也就是都必須由在議會選舉或大選中獲勝的政黨領袖來出任總統(tǒng)或總理(首相),并以本黨人員為主組成內閣。政府在執(zhí)政期間都堅決推行本黨的意志和政策。總統(tǒng)和總理都擁有巨大的權力,不但領導內閣,而且可以控制議會或干預立法。[例3]歐美資產階級代議制度的確立是在()
A.17世紀80年代B.18世紀60年代C.19世紀40年代D.19世紀70年代
[解析]繼英國和美國之后,德國和法國分別于1871年和1875年頒布了憲法,確立了資產階級代議制。標志著資產階級在歐美主要大國得以確立,并繼續(xù)向外擴展。[答案]D新課標第一網不用注冊,免費下載!拓廣與探究[例1]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立法權由眾議院和參議院兩院行使。參議院由間接選舉產生,眾議院用普選方式選出(婦女、軍人無投票權)。材料二:行政權由總統(tǒng)和內閣掌握。共和國總統(tǒng)由參眾兩院聯合組成的國民議會,依絕對多數票選出.任期7年,可連選連任?偨y(tǒng)是國家元首,軍隊最高統(tǒng)帥?偨y(tǒng)與參眾兩院議員共有創(chuàng)議法律之權?偨y(tǒng)征得參議院同意后,可解散尚未屆滿的眾議院,內閣部長由總統(tǒng)任命?偨y(tǒng)的命令須經各部部長副署?偨y(tǒng)和內閣部長共同向議會負責。
請回答:
(1)上述材料出自哪一國家的什么憲法?
(2)根據以上憲法條文,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評述該憲法。
[解析]本題主要考察學生對法國1875年憲法內容的了解,并在此基礎上認識該憲法的特點和作用。
[答案](1)法國;1875年憲法。
(2)法國1875年憲法規(guī)定實行共和制,標志著法國共和制政體在法律上得以確立起來,從法律上阻斷了;逝赏龍D復辟帝制的道路;賦予了總統(tǒng)極大的權力,體現了保皇派和資產階級共和派的相互妥協(xié)。但是,法國共和制的確立畢竟是法國工業(yè)革命完成后進人工業(yè)資本主義發(fā)展時期的必然結果。有利于共和制的進一步鞏固和發(fā)展。
[例2]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俾斯麥)“他是有名的1848年革命的死敵,他憎恨任何民主運動和人民運動。恩格斯有一次稱俾斯麥為‘非本心的革命者’”。維納洛赫《德國史》材料二:俾斯麥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完成了歷史上的進步事業(yè),但是,誰要想根據這點證明社會主義者應當幫助俾斯麥,那這個馬克思主義者“真是太好了”。
《列寧全集》
請回答:(1)根據材料一,說明恩格斯稱俾斯麥為“非出本心革命者”的原因。
(2)根據材料二,說明俾斯麥“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指什么?并說明德意志采取這種方式的原因。(3)你認為評價歷史人物應采取什么原則?[解析]本題從介紹俾斯麥的材料人手,再現了德國統(tǒng)一的歷史。第(1)問既需要從材料中獲得有效信息,又需要聯系德國統(tǒng)一后發(fā)展的具體情況加以分析。第(2)問實際是對課本知識的再現。第(3)問是對學生歷史認知能力的一個考查。[答案](1)因為俾斯麥在德意志統(tǒng)一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而統(tǒng)一實質上是消除封建割據,為資本主義發(fā)展掃清道路,也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的一種資產階級革命。(2)推行“鐵血政策”,發(fā)動王朝戰(zhàn)爭形式。因為資產階級的軟弱和無產階級的不成熟,德意志內外都還存在反對統(tǒng)一的分裂勢力。(3)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實事求是,不管其主觀動機如何,只要客觀上有利于生產力的發(fā)展,順應歷史潮流,就應當肯定。鞏固與測評【基礎練習】1.標志著法國共和體制最終確立的事件是()A.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成立B.法蘭西第二帝國覆亡C.法蘭西第二共和國成立D.1875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頒布2.法國1875年憲法規(guī)定的總統(tǒng)權力不包括()A.有權任命內閣B.有權任命文武官員
C.可以解散眾議院D.否決眾議院通過的法律
3.按照1875年法國憲法,當時的總統(tǒng)是通過哪一種方式產生的?()A.由選民選舉產生B.由參議院和眾議院聯席會議選舉產生C.由議會提名,國王任命D.由眾議院中占多數席位的政黨領袖出任4.19世紀早期,阻礙德意志工業(yè)資本主義發(fā)展的主要因素是()新課標第一網不用注冊,免費下載!A.金融資本發(fā)達,工業(yè)資本不足B.國內資源缺乏
C.國家四分五裂,國內市場不統(tǒng)一D.手工工場相對分散,技術力量薄弱5.普魯士首相俾斯麥的“鐵血政策”主要針對的是()
A.阻礙德意志統(tǒng)一的各種勢力B.德意志無產階級的革命活動C.普魯士資產階級的革命活動D.馬克思領導的國際工人運動6.統(tǒng)一的德意志帝國宣告成立是在()
A.1871年B.1873年C.1875年D.1878年7.1871年的德意志帝國憲法規(guī)定德國實行()
A.資產階級共和制B.君主立憲制C.人民民主專政制D.邦聯共和制
8.馬克思說某一個國家是一個“以議會形式粉飾門面、混雜著封建殘余、已經受到資產階級影響、按官僚制度組織起來并以警察來保衛(wèi)的、軍事專制制度的國家”。這個國家是()A.英國B.法國C.德國D.美國
9.一位偉人指出:“俾斯麥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完成了歷史上的進步事業(yè)”這一事業(yè)指()A.阻止奧地利的回歸B.戳穿俄羅斯的覬覦C.抗擊法蘭西的入侵D.完成德意志的統(tǒng)一10.德意志完成統(tǒng)一的方式是()
A.平等合作的聯邦制B.自下而上的人民起義C.自上而下的王朝戰(zhàn)爭D.自上而下的改革
11.按照美國1787年憲法和法國1875年憲法的相關規(guī)定,對兩國總統(tǒng)的相同之處的錯誤說法是()A.都掌握國家的行政權B.都是國家元首和軍隊最高統(tǒng)帥C.有權任命政府官員D.都由議會選舉產生
【綜合運用】
12.1789年以來,法國人民為爭取共和制反復斗爭,但由于特殊的國情,法國的共和制直到1875年才初步確立下來。
結合有關課內外資料,思考:自17891875年,法國的政治體制經歷了怎樣的變遷?
【開放創(chuàng)新】
13.自君主立憲制度誕生以來,先后在不同國家得以發(fā)展。但是,由于各國國情和歷史狀況的不同,不同國家的君主立憲制度不盡相同,從而使各國的君主立憲制度具備了不同的特點。
想一想:今天世界上有哪些國家實行的是君主立憲政體?請以近代英國和德國為例,對比兩國君主立憲制度的共性和個性,并簡要說明其原因。
第六、七單元綜合測試
一.綜合知識梳理(1)了解希臘自然地理環(huán)境和希臘城邦制度對希臘文明的影響,認識西方民主政治產生的歷史條件。(2)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內容,認識民主政治對人類文明發(fā)展的重要意義。
(3)了解羅馬法的主要內容及其在維系羅馬帝國統(tǒng)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價值。(4)了解《權利法案》制定和責任制內閣形成的史實,理解英國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的特點。新課標第一網不用注冊,免費下載。5)說出美國1787年憲法的主要內容和聯邦制的權力結構,比較美國總統(tǒng)制與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異同。
(6)知道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和《德意志帝國憲法》的主要內容,比較德意志帝國君主立憲制與法國共和制的異同。
二.綜合探究案例請思考:中國古代文明能夠長期保持連續(xù)而未發(fā)生斷裂,而古希臘文明卻衰落下去,是否與各自不同的政治制度有關?而在近代,西方國家率先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產生了工業(yè)文明,又是否與古希臘的民主共和傳統(tǒng)有關?[解析]本題主要考察學生的比較分析能力;卮鸫祟}時,應充分考慮到東西方之間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差異。
[答案]中國是世界上古老文明的發(fā)源地之一,在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下,長期保持了大致相同的疆域和主題不變的文化,以自我為主體,同時吸收許多外來文化,始終沒有出現文化發(fā)展的斷層。古希臘人直接繼承了埃及、巴比倫和地中海沿岸各古老文化并加以發(fā)揚,在較短時期內達到高峰,但缺乏強有力的中央集權的約束,羅馬帝國很快分裂。伴隨著西羅馬帝國的滅亡,歐洲進入黑暗時代。
在近代中國,數千年的文史既是古代輝煌的象征,也是革命進取的阻力。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體制,在生產力需要進一步發(fā)展。時代呼喚商品經濟的勃興,經濟的發(fā)展需要民主和自由時,這種政治體制以及與之相伴隨的意識形態(tài)就成了生產力發(fā)展的桎梏。中世紀的歐洲,從未出現過一個把統(tǒng)一強加給歐洲大陸的中央集權政權,但多樣化的經濟與政治統(tǒng)治的四分五裂,恰是資本主義市場發(fā)展與近代國家共同體形成的催化劑,在一些相對獨立的城市,較早產生出自由、平等、共和等一系列有益于文明發(fā)展的重要概念。
綜合學力測評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1.以下有關愛琴文明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分布于愛琴海諸島及周圍B.大約存在于公元前10世紀前后C.包括克里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D.在近代通過考古而被證實存在
2.希臘多山多島的地理環(huán)境的最大影響是()A.是希臘城邦民主傳統(tǒng)形成的一個地理因素B.港灣眾多,促進了航海業(yè)的發(fā)展C.人多地少成為其海外擴張的一個因素D.有利于同西亞的各種交流3.古希臘城邦政體對希臘文明的最大影響是()A.小國寡民,獨立自治B.貴族制的流行C.君主制的盛行D.公民政治的盛行
4.以下哪些不屬于雅典民主制政治產生的條件()
A.貴族與平民矛盾的尖銳對立B.人們對君主專制的不滿C.貴族制的集體領導為民主政治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D.梭倫改革的進行5.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點是()
A.終身制、世襲制B.平等協(xié)商、少數服從多數C.集體領導的任期制和選舉制D.人民主權和輪番而治6.以下有關雅典民主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創(chuàng)造了一系列法治基礎上的民主運作的新方式B.有利于發(fā)揮每一個人參與國家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C.在城邦內部每一個人都享有充分的民主D.促成雅典政治、經濟和文化全盛時期的到來7.雅典民主政治的進步性表現不包括()
A.大多數官職由所有公民抽簽產生B.公民大會是最高權力機構
C.公民參與政治活動可領到津貼D.民主政治適用于雅典所有的男人和女人8.羅馬共和國建立于()
A.公元前8世紀中期B.公元前7世紀中期C.公元前6世紀初D.公元前6世紀末9。羅馬法對于羅馬帝國來說最重要的作用是()
A.維護了貴族的利益B.比較全面地保障了公民的權力C.協(xié)調了奴隸與平民間的關系D.穩(wěn)固了帝國的經濟和政治基礎10。羅馬第一部成文法典是()新課標第一網不用注冊,免費下載!A.《十二銅表法》B.《查士丁尼法典》C.《查士丁尼新敕》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11.資產階級和新貴族1660年迎立查理二世與1688年迎立威廉的相同目的是()A.鎮(zhèn)壓人民革命運動B.向封建舊勢力妥協(xié)C.維護資產階級利益D.恢復君主專制統(tǒng)治
12.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標志著一個新的歷史時期的到來,是由于()A.是人類歷史上資本主義制度對封建制度的第一次勝利B.為英國資本主義發(fā)展掃清了道路C.是一場歐洲和世界范圍的政治革命D.是人類歷史上一次劃時代的革命
13.英國議會通過《權利法案》是在()
A.1660年B.1688年C.1689年D.1701年
14.1688年英國議會中的輝格黨和托利黨聯合發(fā)動光榮革命的結果是()A.防止軍官叛亂,穩(wěn)定政局B.鎮(zhèn)壓人民運動C.向封建勢力妥協(xié)D.建立了較穩(wěn)定的資本主義制度15.《權利法案》公布的意義在于()A.使議會得到了自由選舉國王的權力B.宣告廢除封建制度
C.為限制王權提供了法律保障D.規(guī)定國王必須參加內閣會議
16.“英國的革命實際上是議會的變革,革命前是國王的議會,革命后是議會的國王。”這說明()A.革命前后國王地位沒變,議會發(fā)生了變化B.革命后議會和國王共同掌權C.革命前后議會和國王互換位置且發(fā)生質變D.革命只改形式未變本質17.《權利法案》載:“凡未經議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睂@一條文最準確的理解是()
A.國王與議會共商國是成為一種制度B.法律的權威高于國王的權威
C.議會權力超過國王,國王處于“統(tǒng)而不治”地位.D。國王的權力受到議會的制約
18.19世紀英國憲法權威W白芝洛特說:“上下兩院如果做出決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決書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簽字!庇纱丝梢,英國《權利法案》的頒布表明()
A.國王有名無實,權力被架空B.資本主義取代了封建主義開始成為趨勢C.商品經濟取代自然經濟D.以法律為標志的國家權利取代了專制王權19.英國的責任內閣制形成并得以完善是在()
A.16世紀中葉B.17世紀中葉C.18世紀中葉D.19世紀中葉20.1832年英國的議會選舉制改革后,直接利益的獲得者是()
A.工業(yè)資產階級B.工業(yè)無產階級C.掌權的新貴族D.廣大貧民階層21.美國的1787年憲法()A.具有種族歧視的烙印B.廢除了南方奴隸制度C.確立了君主守憲制度D.宣告了美國的獨立22.美國共和政體確立的標志是()A.《邦聯條例》的制定B.《獨立宣言》的發(fā)表C.美國1787年憲法的制定D.第一屆聯邦政府的組成23.下列有關法國共和制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確立標志是1875年憲法B.賦予了總統(tǒng)極大的權力
C.徹底鞏固了法國的共和政體D.體現了;逝珊凸埠团傻南嗷ネ讌f(xié)24.德意志統(tǒng)一是一場民族主義運動,主要指()
A統(tǒng)一解決了民族問題,實現了民族的自強與振興B統(tǒng)一實現了民族的獨立與解放C統(tǒng)一排除了奧地利、法國等外來因素的干擾D統(tǒng)一保留了普魯士的舊傳統(tǒng)25.1871年的德意志帝國憲法規(guī)定德國實行()
A.資產階級共和制B.君主立憲制C.人民民主專政制D.邦聯共和制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第26題14分,第27題10分,第28題12分,第29題14分)26.閱讀下列材料:
公元前五六世紀,雅典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公民大會,這個公民大會通常由5000到6000成員組成,所有成年新課標第一網不用注冊,免費下載!男性公民都可以參加(婦女、奴隸和外僑除外)。公民大會只要得到簡單的多數票,就幾乎可以不受任何法律限制,決定任何內部問題。至于審判方面,則由一個市民組成的陪審團主持,罪名成立與否,由陪審團以多數票決定。
《什么是民主》
請回答:
(1)上述材料說明當時雅典政治制度的基本特點是什么?
(2)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當時雅典的公民大會和陪審團的主要職責是什么?
(3)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評價雅典的民主制度。
27.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1604年,英國眾議院對國王的抗辯書稱:“無論就尊嚴或威權而論,國內并沒有最高的常設法院足以和本國會的法院分庭抗禮。本國會的法院得到陛下的圣裁,給其他法院頒布法律,但不接受來自其他法院的法律或法令!
《世界通史資料選輯近代部分》
材料二:(1)凡未經議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4)凡未經議會準許,借口國王特權,為國王而征收或供國王使用而征收金錢,超過議會準許之時限或方式者,皆為非法。(6)除經議會同意外,平時在本王國內征募或維持常備兵,皆屬違法。(8)議會之選舉應是自由的。(9)議會內之演說自由、辯論或議事之自由,不應在議會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彈劾或詢問。
1689年《權利法案》
請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議會對待王權有什么明顯不同?
(2)材料二的主要精神和目的是什么?
(3)材料二同材料一相比,有什么進步性或局限性?
28.請你根據相關典型史實,說明美國總統(tǒng)、國會、最高法院在美國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29.查閱有關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資產階級代議制有哪些基本特點?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歷史必修一必修二前七課知識總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歷史必修一必修二前七課知識總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