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免费无码视频在线,亚洲日韩av中文字幕高清一区二区,亚洲人成人77777网站,韩国特黄毛片一级毛片免费,精品国产欧美,成人午夜精选视频在线观看免费,五月情天丁香宗合成人网

薈聚奇文、博采眾長、見賢思齊
當前位置:公文素材庫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初三化學第二單元復習學案

初三化學第二單元復習學案

網站:公文素材庫 | 時間:2019-05-28 17:11:36 | 移動端:初三化學第二單元復習學案

初三化學第二單元復習學案

初三化學第一節(jié)水分子的運動復習學案【基礎回顧】

1、水的三態(tài)變化:(1)一定量的水當它由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再由液態(tài)變成氣態(tài)時,水分子的_________和_______不會變化,變化的只是水分子之間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分子本身_______(“變化”或“沒變”),這是________變化。(2)水分子的運動導致了水的_______變化。當水分子獲得能量時,運動_____,分子間的間隔變____,由液態(tài)變成氣態(tài);失去能量時,運動______,分子間的間隔_____,由氣態(tài)變成液態(tài)。(3)分子的基本性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水的天然循環(huán):水通過______變化,實現自身的_________。_______為水提供能量。通過水的天然循環(huán),既實現了水的________又完成了__________,不斷的為地球上的生物補充______。3、水的人工凈化:(1)分離和提純物質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2)自來水廠對天然水處理經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來水凈化水時,用到的氯氣作用_____________,明礬的作用______________;钚蕴康淖饔胈______________,不能長期飲用蒸餾水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3)下圖是一套錯誤的過濾裝置:③Ⅰ指出圖中所示裝置和儀器的名稱:

②①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Ⅱ指出該裝置的錯誤之處:④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過濾時,我們說的“一貼兩低三靠”分別是:濾紙緊貼____________;濾紙的邊緣低于____________,漏斗內的液面低于__________________;漏斗下端管口緊靠______________,

玻璃棒下端斜靠在___________的一邊,燒杯口緊靠__________上;玻璃棒的作用____________

Ⅳ小明同學在過濾黃泥水時,發(fā)現濾液仍渾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區(qū)別硬水和軟水用________________;區(qū)別純水和礦泉水______________;區(qū)別海水和淡水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硬水轉變成軟水的方法有、等。

【知識鞏固】1、(10蘇州)用打氣筒將空氣壓入自行車胎內,主要是因為()A.氣體分子很小B.氣體分子間距離較大C.氣體分子可分D.氣體分子在不斷運動

2、不能說明分子間有間隔的是()A、物質的熱脹冷縮現象B、食鹽溶解在水中C、食鹽和蔗糖混合均勻D、等質量的氧氣和液氧,氧氣體積比液氧大3、(1)自來水廠凈化水的處理過程可表示為:取水→沉降→過濾→吸附→消毒→送水。其中一定發(fā)生化學變化的是()A.消毒B.過濾C.吸附D.沉降(2)(10汕頭)下列凈化天然水的操作中,凈化程度最高的是()A、蒸餾B、過濾C、靜置沉淀D、吸附沉淀

4(201*長春市)運用化學知識和技能,可使自然界中的水得到一定程度的凈化。⑴自來水生產過程中,常用______________除去水中的異味;

⑵在家庭生活中,通過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5.(10重慶綦江)玉樹地震后飲用水主要取自于地下水,如井水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井水是混合物B.靜置對井水有凈化作用

C.用肥皂水可以檢驗井水的硬度D.用過濾的方法可以使井水軟化6.(10.杭州)地球上的水處于不停地運動和相互轉化之中,下列不屬于水循環(huán)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是()A.蒸發(fā)B.徑流C.水汽輸送D.太陽輻射5.(10邵陽)201*年4月14日07時49分,青海玉樹發(fā)生了7.1級地震,震后當地生態(tài)環(huán)境和生活條件受到極大破壞,水源受到一定程度污染。災區(qū)人們日常生活用水必需經過一系列的凈化處理才能使用。

⑴向水樣中加入明礬攪拌溶解,靜置一段時間后,進行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稱),除去固體小顆粒,再向濾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_____性除去水樣中的顏色和異味,該過程屬于___________變化(填“物理”或“化學”)。⑵通入氯氣,得到自來水。

(3)水是生命之源,我們每個人都要愛護水資源。請你提出一條保護水資源的合理化建議______。

(4)將自來水蒸餾得到純凈水,把下列物質分別加入純凈水中,用玻璃棒不斷攪拌,能形成無

色溶液的是____________(填序號)。A.粉筆灰B.硫酸銅C.蔗糖D.食用油【階段性檢測】【A組】

1、(201*北京市)水果散發(fā)出誘人的香味,你能聞到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在不斷運動B.分子的質量很小C.分子之間有間隔D.分子的體積很小

2、(201*長沙市)生活中的下列現象,用分子的相關知識解釋,不正確的是()

A.水受熱變成水蒸氣,水分子分裂變成了原子

B.經過食堂附近,聞到飯菜香味,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總體積小于100mL,說明分子間有間隙

D.燃燒的木條伸入集滿氧氣的集氣瓶中燃燒更旺,伸入集滿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熄滅,說明

分子不同化學性質不同

3、我們生活每天都離不開水,下列有關水的的說法正確的是()

A、硬水比軟水洗衣服的效果好B、硬水的PH一定小于7C、實驗室里最好用自來水配置溶液D、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純凈的水【B組】1、有同學利用所學的知識將渾濁的坑水用右圖所示的簡易凈水器進行凈化,其中小卵石、石英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如果將石英沙與小卵石的位置顛倒是否可以,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地下水硬度大,或者坑水中病原微生物過多,都可以采取__________方法,來降低硬度和殺滅病原微生物。

第二節(jié)水的分解與合成復習學案

【基礎回顧】一、水的電解1、電解水實驗現象:在水的電解器的玻璃管李注滿水,并在水中加入少量(或),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通電流后,可以觀察到兩個電極上出現___________,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與正極相連的玻璃管口,可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說明正極產生的氣體能_________,該氣體為_____。將燃著的木條放在與負極相連的玻璃管口,可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說明該氣體具有__________,該氣體為______,正負兩個電極上產生的氣體的體積之比為_____。水電解的文字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反應基本類型為______________。

2、實驗結論:水通電分解生成兩種物質和水的分解是變化,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分裂成,原子組合成新的。3、用分子和原子的觀點解釋電解水的過程:。4、該化學變化中能量是由能轉化成能。

5、、和都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都具有微觀粒子的一般性質。由原子構成的物質有哪些?。二、水的合成(氫氣在空氣中燃燒實驗)

1、實驗現象:氫氣燃燒產生的火焰,燒杯壁凝結有。用手觸摸燒杯,燒杯2、實驗結論:氫氣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了,并。水的合成是變化,因此由水的電解和水的合成這兩個實驗證明了:水是由和兩種元素組成的。

3、用分子和原子的觀點解釋:。4、該化學變化中能量是由能轉化成能和能。

5、21世紀最理想的能源是________,理由是、、,而目前沒有被廣泛應用的原因是。三、化學反應的類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分解反應,舉例。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化合反應,舉例。四、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一、基礎再回顧(獨立完成)

1、叫物理性質,舉例。2、叫化學性質。舉例。【鞏固練習】:

1、小蘭查資料知道,電解水時生產氫氣、氧氣的體積比為2:1,但實驗所得數據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略大于2:1,針對這一發(fā)現,你認為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A、反復多次實驗查找原因B、實驗所得數據與理論值相差不多,可以認為實驗已經成功C、大膽提出假設:氧氣比氫氣易溶于水D、查找實驗裝置是否漏氣2、能從電解水實驗中得出的結論是()

①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②水中含有氫氣和氧氣③水通電是吸收能量的化學反應④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A、只有①③B、只有①②C、只有①③④D、①②③④3、通電使水分解,若得到10mL氧氣,則得到的氫氣的體積是()A、5mLB、10mLC、15mLD、20mL

4、分子和原子的本質區(qū)別是()

A、分子大,原子小B、原子構成分子,分子構成物質C、分子重,原子輕D、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5、下列物質中不是直接由原子構成的物質是()A.金剛石B.金C.氦氣D.二氧化碳6、從保護環(huán)境的角度分析,最好的燃料是()A、煤B、石油C、氫氣D、氧7、下列反應屬于分解反應的是(),屬于化合反應的是()點燃通電

A、氫氣+氧氣---→水B、水--→氫氣+氧氣C、氫氣+氧化鐵--→鐵+水D、蔗糖+水--→糖水8、下列物質的性質中,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A、鋁具有導電性B、碳酸氫鈉能與稀鹽酸反應C、氯化鈉是白色固體D、常溫下甲烷是無色無味氣體【達標檢測】:

1、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粒子是()A、氧分子B、氫分子C、水分子D、氧原子和氫原子2、關于水的組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B、水是由氫分子和氧分子組成的

C、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D、水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組成的3、下列變化中分子發(fā)生改變的是()

A、水結冰B、蠟熔化C、水電解生成氫氣和氧氣D、酒精揮發(fā)4、關于氫氣和氧氣燃燒生成水的微觀過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氫氣、氧氣和水都是由分子構成的

B.氫氣和氧氣燃燒生成水的過程中,分子種類發(fā)生了改變C.氫氣和氧氣燃燒生成水的過程中,原子種類沒有發(fā)生改變D.氫原子和氧原子保持水的化學性質。

5、為了探究水電解的微觀過程,玉玲同學做了一些分子、原子的模型,其中能保持氫氣化學性質的粒子模型是()

HHOOOHHHOHA.B.C.D.6、關于電解水的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A.正極產生一種可燃性氣體B、負極產生的氣體體積是正極的2倍C、負極產生的氣體可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7、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符號:氧氣;氫氣;水;

8、電解水的實驗中,從正極得到的是______氣,從負極得到的是___氣,這個實驗說明了水是由

______組成的,也可以證明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不可以再分。9、下列物質的性質,屬于化學性質的是()A、導電性B、可燃性C、延展性D、揮發(fā)性10、下列變化屬于化合反應的是()

A、把糖和水混合后形成糖水B、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水

C、水蒸氣遇冷凝結成水D、3體積水和7體積酒精混合成70%的消毒酒精

擴展閱讀:初三化學復習教學案習題參考第二單元

第2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

一、第二單元內容提要1.了解空氣的主要成分。

2.了解氧氣、氮氣、稀有氣體的主要物理性質和用途。3.初步認識純凈物、混合物的概念。

4.初步了解空氣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養(yǎng)成關5.認識氧氣能與許多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

6.認識什么是化學變化,了解化學反應的基本特征,認識化合反應,氧化反應,緩慢氧化等概念之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7、掌握氧氣的實驗室制法,了解氧氣的工業(yè)制法。8、理解分解反應,了解催化劑和催化作用。

9、了解燃燒和燃燒的條件,了解爆炸、緩慢氧化和自燃。二、重點難點內容講解(一)空氣

1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

二百多年前,法國化學家拉瓦錫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氣的成分。曾把汞放在密閉容器中加熱,得到了紅色粉末氧化汞,又把這種紅色粉末加熱,得到了汞和氧氣,這兩個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2空氣的主要成分及組成

空氣成分氮氣氧氣稀有氣體二氧化碳體積分數78%21%0.94%0.03%特點相對固定成分

其他氣體和雜質0.03%可變成分

(2)純凈物、混合物。

①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可用專門的化學符號來表示。具有固定的組成,有確定的性質。如氧氣(O2)、氮氣(N2)、二氧化碳(CO2)。②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多種物質混合而成的。沒有固定的組成,各成分都保持各自的性質,相互之間沒有發(fā)生化學反應。如:空氣是混合物,是由氧氣、氮氣、稀有氣體、二氧化碳等多種成分組成。

3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1.氧氣的用途

主要是供給呼吸(醫(yī)療急救、登山、潛水、航空)和支持燃燒(煉鋼、氣焊、化工生產、

宇宙航行)。

這些用途一般都是利用氧氣易于跟其他物質起反應并放出熱量的性質。2.氮氣的性質和用途

氮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熔點和沸點都很低的氣體,不能支持燃燒,性質不活潑。常用作保護氣,食品防腐,液氮冷凍麻醉,液氮低溫環(huán)境下,超導材料顯示超導性能。3.稀有氣體的性質和用途

稀有氣體都是無色、無味、性質不活潑的氣體,曾被稱做“惰性氣體”。

用途有:①作為保護氣;焊接金屬時用來隔絕空氣,燈泡中充稀有氣體使燈泡耐用;②制成多種電光

源,如航標燈、閃光燈、霓紅燈;③用于激光技術,醫(yī)療麻醉;④用于制造低溫環(huán)境。4空氣污染及防治

(1)有害氣體(二氧化硫(SO2)、一氧化氮(NO)、一氧化碳(CO)?諝庵杏泻ξ镔|

煙塵(可吸入顆粒物)

(2)保護空氣措施:加強大氣質量監(jiān)測,改善環(huán)境狀況,使用清潔能源,積極植樹造林等(3)空氣質量日報從1997年5月起,我國47個重點城市將陸續(xù)分批開展空氣質量日報,周報工作。什么是空氣質量日報呢?我國環(huán)境監(jiān)測部門根據環(huán)境保護法規(guī)的要求,對國家空氣質量標準中規(guī)定的幾種主要污染物已經開展了長期的例行監(jiān)測,以掌握和評價城市空氣質量狀況和污染變化趨勢。開展空氣質量日報就是對一日的空氣質量進行回顧性的評價,并以空氣污染指數的表征形式定期向社會發(fā)布,為公眾提供及時、準確的環(huán)境信息。我國發(fā)布的空氣質量日報目前采用空氣污染指數(API,AirPollutionIndex)的形式報告。所謂空氣污染指數是一項可以定量和客觀地評價空氣環(huán)境質量的指標,是將若干項主要空氣污染物的監(jiān)測數據參照一定的分級標準,經過綜合換算后得到的無量綱的相對數。它具有綜合概括、簡單直觀的優(yōu)點,有利于普通公眾了解空氣環(huán)境質量的優(yōu)劣。根據國家環(huán)保局的有關技術規(guī)定,結合各市區(qū)特點,現在計入空氣污染指數的項目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總懸浮顆粒物。今后,隨著環(huán)保工作的深入和監(jiān)測技術水平的提高,還將調整增加其它污染項目,以便更為客觀地反映空氣質量狀況。我國目前采用的空氣污染指數(API)分為五級,API值小于等于50,說明空氣質量為優(yōu),相當于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一級標準,符合自然保護區(qū)、風景名勝區(qū)和其它需要特殊保護地區(qū)的空氣質量要求。API值大于50且小于等于100,表明空氣質量良好,相當于達到國家質量二級標準。API值大于100且小于等于200,表明空氣質量為輕度污染,相當于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三級標準;長期接觸,易感人群病狀有輕度加劇,健康人群出現刺激癥狀。API值大于200,表明空氣質量較差,超過國家空氣質量三級標準,一定時間接觸后,對人體危害較大。(二)氧氣1氧氣的性質

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二)化學反應

1.化學反應:生成新物質的變化叫做化學變化。也叫化學反應。如:天然氣燃燒,鋼鐵生銹等。

2.物理變化:沒有生成新物質的變化。如:石蠟熔化,干冰升華。

*.化學反應的本質特征是:有新物質生成。常表現為顏色改變,放出氣體,生成沉淀等。還發(fā)生能量變

化,如:放熱、發(fā)光。在發(fā)生化學變化過程中同時發(fā)生物理變化。

3.化合反應: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生成另一種物質的反應,叫做化合反應。4.氧化反應:物質跟氧發(fā)生的反應。以上三個反應中的生成物:

都是氧化物。氧氣具有氧化性,是常見的

氧化劑。

5.緩慢氧化:

有些氧化反應進行得很慢,甚至不易覺察,這種氧化叫緩慢氧化。如:呼吸作用,食物腐爛,鋼鐵生銹。

6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三)氧氣的制取

較好方法二氧化錳水+氫氣過氧化氫

三中考鏈接

例1下列情況可能引起空氣污染的是:

①煤和石油的燃燒;②工業(yè)廢氣的任意排放;③燃放鞭炮;④飛機、汽車尾氣的排放。(A)只有①②(B)只有③④(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提示:

隨著現代化工業(yè)的發(fā)展,排放到空氣中的有害物質改變了空氣的成分,造成對空氣的污染,造成對空氣污染的有害物質大致可分為:粉塵和氣體兩大類。從世界范圍看,排放到空氣中的有害氣體主要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參考答案:D

說明:①煤和石油的燃燒易產生煙塵,一氧化碳、二氧化硫;②工業(yè)廢氣一般是煙塵,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③燃放鞭炮易產生煙塵,二氧化硫,二氧化氮;④飛機、汽車尾氣易產生一氮化碳、二氧化氮

例2:標準狀況(0℃,1.01×105帕)下,某氣體的密度是1.98克/升(標準狀況下空氣的密度為1.29克/升),該氣體易溶于水,在實驗室收集此氣體時應用()A、排水集氣法B、向上排空氣法C、向下排空氣法D、以上方法均可以提示:

應根據氣體的溶解性和密度確定氣體的收集方法。(M為空氣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

物理性質不(或不易、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M>29)密度比空氣。∕

(D)空氣的主要成分比較固定,主要是由氮氣和氧氣組成。提示:

這是一道關于空氣知識的綜合問題,該題涉及到空氣的成分,物理性質及空氣污染等。解此題要有扎實

的基礎知識,平時應善于對生活中的相關知識的觀察與了解。答案:D說明:

空氣是混合物,一般說來成分比較固定?諝獾某煞职大w積分數計算,大約氮氣是78%,氧氣是21%,而不是按質量計算?諝馐菬o色無味的氣體,但除空氣外,還有一些氣體也是無色無味的,如氫氣、氧氣、一氧化碳等,所以說無色無味的氣體一定是空氣是不確切的。隨著工業(yè)的發(fā)展和燃料用量的增加,排放到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和煙塵,對空氣造成了污染,人類呼吸排放的二氧化碳并不是大氣的污染源,所以答案選(D)。例4下列物質的性質屬于物理性質的是A、鎂條能在空氣中燃燒

B、加熱堿式碳酸銅生成了氧化銅、水和二氧化碳

C、氧氣在通常情況下是無色無味的氣體,它不易溶于水D、白磷自燃提示:

物理性質主要包括物質的色、味、態(tài)、密度、硬度、溶解性、熔點、沸點等。而化學性質則主要包括物質的可燃性、氧化性、還原性、酸堿性、穩(wěn)定性等。參考答案:C說明:

A是鎂條的化學性質;B是堿式碳酸銅受熱分解的化學變化;C是O2的物理性質;D是白磷自燃是化學變化

例6在通常狀況下,氧氣是沒有顏色,沒有氣味的氣體這句話是指氧氣的:(A)物理性質(B)物理變化(C)化學性質(D)化學變化

提示:解答此類問題應從概念入手,物質的變化有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物質在發(fā)生變化時生成了其它物質的變化叫化學變化,沒有生成其它物質的變化叫物理變化。同樣,物質的性質也分為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化學性質,物質不需要發(fā)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如顏色、狀態(tài)、氣味、熔點、沸點、硬度、密度等是物理性質。

說明:本題"在通常狀況下,氧氣是沒有顏色、沒有氣味的氣體"這句話,顯然是氧氣不需要發(fā)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所以答案應選(A)

例7實驗室制取氧氣大至可分為下列步驟:a、點燃酒精燈,加熱試管;b、檢查裝置氣密性;c、將高

錳酸鉀裝入試管,用帶導氣管的塞子塞緊試管,并把它固定在鐵架臺上;d、用排水法收集氧氣;e、熄

滅酒精燈;f、將導管從水槽中取出。正確操作的順序是()(A)b-c-a-d-e-f(B)c-b-a-d-e-f(C)b-c-a-d-f-e(D)c-b-a-d-f-e

提示:進行實驗一定要以安全,不發(fā)生意外事故,現象明顯,結果正確,且節(jié)約藥品為原則。所以實驗室制取氣體應按照一定的正確步驟順序進行。參考答案:C

說明:在實驗室制取氧氣時,實驗開始時的操作順序尤為重要。首先應檢驗裝置的氣密性,再向試管中裝入藥品,用帶導氣管的塞子塞緊試管,并把試管固定在鐵架臺上,如果兩者順序顛倒,一旦儀器的氣密性不好,則造成藥品的浪費。實驗室完成時應先將導氣管從水槽

中取出,然后熄滅酒精燈,如果兩者的順序相反,則易使水槽中的水沿導氣管進入熱試管內,使試管發(fā)生炸裂事故。所以應選C。參考答案:(A)

例8做家庭小實驗:取2個石棉網,分別放上一小匙白糖,在其中的一小匙白糖上面灑滿普通香煙的煙灰然后用燃著的木條分別點燃二處的白糖,觀察現象并回答問題:哪一塊石棉網上的白糖燃燒?火焰的焰色呈什么色?把燃燒后的剩余物質灑在另一塊未燃燒的白糖上面,再用燃著的木條點燃,觀察現象。請回答煙灰在這個反應中的作用。

提示:這是一組對比實驗,做實驗時要仔細觀察實驗現象,要聯(lián)想學過的知識進行分析、判斷,運用化學知識理解一些簡單化學問題。并在獲取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提高實驗能力,發(fā)揚探索精神。參考答案:

未灑香煙灰的白糖點燃時不燃燒。灑滿煙灰的白糖點燃能夠燃燒,發(fā)出藍色火焰。把燃燒后的剩余物質,灑在另一塊未燃燒的白糖上面,再用燃著的木條點燃,白糖燃燒,發(fā)出藍色火焰。煙灰在這個反應中起催化作用,煙灰是這個反應中的催化劑。

說明:灑滿煙灰的白糖能夠被點燃,未灑煙灰的白糖不能點燃,這說明煙灰能改變白糖著火點。把燃燒后的剩余物質,灑在未燃燒的白糖上面,白糖依舊可以被點燃,這說明煙灰在白糖燃燒前后化學性質沒有改變。所以說煙灰在這個反應中起催化作用,煙灰是這個反應的催化劑。

例9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是一種無色無味,密度比空氣小,極難溶于水的氣體。實驗室常用加熱醋酸鈉與堿石灰的固體混合物來制取甲烷。試回答:(1)能否用制氧氣的裝置制甲烷,為什么?(2)可以用哪些方法收集甲烷,為什么?

提示: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裝置是根據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反應原理及被制取氣體的物理性質來決定的。制取裝置分為兩部分:一是氣體的發(fā)生裝置,二是氣體的收集裝置。氣體的發(fā)生裝置根據反應物的狀態(tài)和反應條件來確定。初中學習了兩種,一種是反應物為固體,加熱制取氣體;一種是反應物為固體和液體反應在常溫下進行。氣體的收集裝置是由氣體的物理性質,主要是該氣體的密度及溶解性來決定。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可采用瓶口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可采用瓶口向下排空氣法收集;難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的氣體,可采用排水法收集參考答案:(1)能用制氧氣的裝置制甲烷。因為實驗室制甲烷所用反應物的狀態(tài)與反應條件都和實驗室制氧氣所用反應物的狀態(tài)與反應條件相同。所以能用制氧氣的裝置制甲烷。(2)因為甲烷的密度比空氣小,可以用口向下排空氣法收集。又因為甲烷極難溶于水,還可以用排水集氣法收集說明:(1)實驗室制氧氣是用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或加熱高錳酸鉀。反應物的狀態(tài)均為固態(tài),反應條件為加熱。實驗室制甲烷用加熱醋酸鈉與堿石灰的固體混合物,其反應物狀態(tài)與反應條件和制氧氣相同,所以能用制氧氣的裝置制甲烷。

(2)甲烷的密度比空氣小,故可采用口向下排空氣法收集;又因為甲烷極難溶于水,還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單元小結1、空氣

(1)空氣的成分:氮氣78%,氧氣21%,稀有氣體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氣體及雜質0.03%(體積分數)。

(2)空氣污染: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粉塵等污染源以及溫室效應,臭氧層被破壞都形成大氣污染。2、氧氣

物理性質

氧氣化學性質:鋁、硫、磷、鐵、鎂、木炭、石蠟等

在氧氣中燃燒

3、有關實用驗途:支持燃燒、供給呼吸

(1)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量:可燃物在空氣中燃燒,消耗氧氣,容器內壓強減小,使

水進入容器,測定進入容器中水的體積即為氧氣的體積。

(2)可燃物在氧氣中燃燒:注意有無火焰,火焰的顏色,生成物的狀態(tài)、顏色及氣味。(3)實驗室制取氧氣

二氧化錳過氧化氫(液態(tài))水+收集向上排空氣

加熱法水法排高錳酸鉀(固態(tài))錳酸鉀+二氧化錳

①根據反應物的狀態(tài)及反應條件選擇氣體發(fā)生裝置。

②用高錳酸鉀制氧氣時,按“查、裝、定、點、收、離、熄”的步驟進行操作。③有許多金屬氧化物如氧化銅、氧化鐵都能作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方法總結

1、正確理解物質的性質和變化

物質的變化也叫物質的運動。物質運動有兩種基本形成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叫做物理變化,如物質的狀態(tài)、形狀等的變化都屬于物理變化。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叫做化學變化(也叫化學反應),如鐵生銹、米飯燒焦等都屬于化學變化。所謂新物質指的是與原物質組成和結構不同的物質。學習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時應注意它們的本質區(qū)別(即判斷某個變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的依據)在于前者不生成新物質,而后者有新物質生成。在化學變化過程中常伴隨有放熱、發(fā)光、變色、放出氣體、生成沉淀等現象。這些現象可以幫助我們判斷有沒有化學變化發(fā)生,但這些現象都不是化學變化的本質,也不是化學變化中所特有的。例如通電時燈絲的發(fā)光、放熱,無色的氧氣在約-183℃(90K)時變?yōu)榈{色液體,溫度升高時溶解在水里的氣體放出,石灰水受熱時有白色固體(氫氧化鈣)析出,在這些變化中雖然伴隨有放熱、發(fā)光、變色、放出氣體、生成沉淀等現象,但在這些變化中并無新物質生成,故都是物理變化。

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做化學性質。如可燃性、還原性、氧化性、穩(wěn)定性等。如鎂能在空氣中燃燒,鐵釘在潮濕的空氣中生銹等,就屬于鎂、鐵的化學性質。而不需要發(fā)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如顏色、氣味、狀態(tài)、熔點、沸點、硬度、密度等都屬于物質的物理性質,這些性質是可以被感知和被測量的,如可用眼看,用儀器測量?傊,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區(qū)別就在于是否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物質的化學性質一定要經過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物質的物理性質一定不經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這里的不經過化學變化不能說是經過物理變化,因為物質的某些物理性質如顏色等用眼一看便知,并沒有經過任何變化。

2、以氧氣的性質和制備為本單元主線

以氧氣的性質為核心,重點是氧氣的化學性質和氧氣的實驗室制法,其中也穿插了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

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碳、硫、磷、鐵、鎂、石蠟都能在空氣或氧氣中燃燒,產生不同的現象。這些物質與氧氣的反應都屬于氧化反應,氧氣在反應中能提供氧,是一種常見的、重要的氧化劑。

實驗室常用過氧化氫分解(二氧化錳作催化劑)或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來制取氧氣,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實驗室常用這種方法鑒定氧氣。

同步測試

1.食油在鍋內過熱引起燃燒,將火熄的最好方法是()A.向鍋內加水

B.將鍋內的油倒掉C.向鍋內撒沙土D.立即蓋嚴鍋蓋

2.實驗室制取氧氣的裝置中,有關幾個"口"的位置錯誤的是()A.裝藥品的試管口應向下傾斜

B.進入試管的導氣管口應露出膠塞少許

C.用排空氣法收集氧氣時,集氣瓶口應向下

D.用排水法收集時,導氣管口應伸入集氣瓶的口部3、下列變化不屬于緩慢氧化的是()

A.食物腐爛B。呼吸作用C;鹚幈―。蠟燭燃燒4.用扇子一扇,燃著的蠟燭立即熄滅,其原因是()A.使蠟燭著火點降低B。供給氧氣減少

B.供給氧氣增加D。溫度低于蠟燭著火點

5、我們生活在物質的世界里,而物質在不斷地變化。以下屬于物理變化的是(A.大米釀酒B.生米煮成熟飯C.濕衣晾干D.食物腐敗

6、區(qū)別氧氣、空氣、二氧化碳三瓶氣體最簡單的方法是()A.分別測量三瓶氣體的密度

B.將三種氣體分別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C.將帶余燼的木條分別伸到三瓶氣體中D.將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到三瓶氣體中

7.下列反應中,既是化合反應又是氧化反應的是()A.

B.C.D.

8.蠟燭燃燒和鐵生銹都是化學變化,其變化的共同特點是()A.都需要達到著火點B.都有發(fā)光發(fā)熱現象

C.都與氧氣發(fā)生化合反應D.都是氧化反應

9.下列有關稀有氣體用途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焊接金屬時用稀有氣體做保護氣B.氦用于制造低溫環(huán)境

C.稀有氣體用于潛水、登山D.氙用于醫(yī)療麻醉

10.下列情況,不會造成空氣污染的是()A.燃放煙花爆竹B.煤的燃燒

C.植物的光合作用D.汽車排放的尾氣

11、某物質能在氧氣中燃燒,卻不能在空氣中燃燒,是因為()

A.空氣中含有水蒸氣B?諝庵泻写罅坎恢С秩紵亩趸

B.空氣中含氧氣量少D?諝馍峥欤瑴囟入y達到其著火點12、下列物質屬于氧化物的是()

A.空氣B.氧化鋁C.紅磷D.鋁箔13某學生設計的實驗室制取氧氣的裝置如下圖所示,其中有四處明顯錯誤,請指出。⑴⑵

⑶⑷

14下列事實說明空氣中含有哪些成分?

(1)小白鼠在裝有空氣的密閉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時間,說明空氣中含有____________;(2)空氣是制造氮肥的主要原料說明空氣中含有____________;

(3)酥脆的餅干在空氣中放置會逐漸變軟說明空氣中含有____________;

(4)長期放置在空氣中的石灰水表面有一層白色物質說明空氣中含有____________;15下列物質在氧氣中燃燒,請寫出觀察到的現象和有關反應的文字表達式:在氧氣中燃燒的物質觀察到的現象有關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紅磷硫鋁箔【試題答案】

1D2C3D4D5C6D7D8D9C10C11C12B13、⑴試管口向上傾斜⑵試管夾夾在試管中部⑶導氣管進入試管太長⑷用焰心加熱。14(1)氧氣;(2)氮氣;(3)水蒸氣;(4)二氧化碳15略。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初三化學第二單元復習學案》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初三化學第二單元復習學案: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初三化學第二單元復習學案》由互聯(lián)網用戶整理提供,轉載分享請保留原作者信息,謝謝!
鏈接地址:http://www.7334dd.com/gongwen/599843.html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