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儀實習報告
實習三測地貌并制圖
一.實習時間:
201*年4月
二.實習地點:
學校公路
三.小組成員:
組員:
四.指導教師:
五.實習目的:
實習是工程測量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除驗證課堂理論外,還是鞏固和深化課堂所學知識的環(huán)節(jié),更是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和訓練嚴格的科學態(tài)度和作風的手段。通過控制網的建立、地形點的測繪、手繪成圖等,可以增強測繪地面點的概念,提高解決工程中實際測量問題的能力,為今后參加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六.實習設備:
全站儀、棱鏡、腳架、鉛筆、圖紙
七.實習內容
遵循“從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后碎步”、“由高級到低級”、“步步有檢核”的原則,實行外業(yè)的碎部點測量。測5個地貌
八.實習步驟:實習三測地貌并制圖
1.確定測站點
確定測站點時,盡量保證大的可視區(qū)域,同時還要保證有可通過的已知點。所以一般將測站點定在較高的地勢,以避免經常遷站。
2.架設儀器
架設儀器時,要保證儀器架穩(wěn),一般是將三腳架的腿間距稍微放大些,保證平穩(wěn)。角度大將導致全站儀過低,給觀測者帶來不便,同時也影響觀測員的觀測;角度過小是,存在儀器損害的潛在危險。觀測錢要進行儀器的校驗,對準已知點,以保證數據的精準度。
3.立棱鏡
測量讀數,立鏡是要保證鏡桿盡量豎直。
九、實習過程
1.我們把儀器架在操場的點,擺好儀器后,看光學對中器把儀器和地面點對中并升降兩支腳架(另一只固定不動)使圓氣泡居中,這就完成了對中整平。旋轉兩個螺旋按鈕,將儀器來回90度旋轉使管氣泡居中這完成了精平。把棱鏡放在看臺上的點。
2.按開機鍵開機按“菜單”鍵選擇“測量功能”按對應的“F1”鍵進入測量模式選擇測站點,輸入測視點點號QS和坐標、儀器的高,將儀器對準后視點的棱鏡,并輸入后視點的點好HS和坐標、棱鏡高。
3.將儀器對準地物,依次按輸入點號、按測量鍵。五個地貌測量
儀器在已知點放好后,把測站及后視坐標給弄好,后視定向,檢核之實習三測地貌并制圖
后,新建一個文件(注意了有些全站儀在新建文件的時候分為測量文件與坐標文件)然后就可以采集數據了。我們組測了一段公路,一個花壇,燈,一棵樹,還有一個下水道井蓋,采集好數據后,并制圖。測量的時候畫了草圖。
十、實習收獲
實習期間操作全站儀,也使我對全站儀的操作熟練程度加深,學會了對地貌的基本測量,對制圖也有了了解,采集數據速度也有了提高,增加了我對測繪的了解及興趣,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測繪工程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的重要作用,與此同時,在實習中也培養(yǎng)了學生之間的團隊合作精神,增強了同學之間的友誼,同學們互相幫助,互相鼓勵。認真對待自己所測的每一個數據,每一件事情,這對我們以后做事有了一個很大的幫助。
擴展閱讀:全站儀實習報告
一.實習目的:
實習是工程測量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除驗證課堂理論外,還是鞏固和深化課堂所學知識的環(huán)節(jié)。通過控制網的建立、地形點的測繪、手繪成圖等,可以增強對測繪的概念,提高解決工程中實際測量問題的能力,以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從而提高實際成圖技能,為今后參加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二.所用儀器設備及成圖軟件:
1、全站儀
全站儀是指能自動地測量角度和距離,并能按一定程序和格式將測量數據傳送給相應的數據采集器。全站儀自動化程度高,功能多,精度好,通過配置適當的接口,可使野外采集的測量數據直接進入計算機進行數據處理或進入自動化繪圖系統(tǒng)。與傳統(tǒng)的方法相比,省去了大量的中間人工操作環(huán)節(jié),使勞動效率和經濟效益明顯提高,同時也避免了人工操作,記錄等過程中差錯率較高的缺陷。
全站儀的工作特點:
1、能同時測角、測距并自動記錄測量數據;
2、設有各種野外應用程序,能在測量現場得到歸算結果;3、自動化數據采集,能實現數據流;
4、從高程測量的誤差分析可得出結論。全站儀三角高程測量不能因提高測距精度而相應提高高差測量精度,其施測精度遠低于水準高程測量。因此,全站儀三角高程測量無法普遍代替水準高程測量。只有在精度較低的高程測量中才可使用全站儀三角高程測量。
2、GPS
3、CASS5.0三、坐標系統(tǒng)
平面采用北京54坐標系3度帶坐標。
高程基準:黃海高程系。
四、外業(yè)數據采集:
遵循“從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級到低級”、“步步有檢核”的原則。每次作業(yè)順序為:
1.確定測站點
確定測站點時,要盡量保證大的可視區(qū)域,同時還要保證有可通視的已知點。所以,在實際作業(yè)時一般將測站點定在較高的地勢,以避免經常遷站。
2.架設儀器
架設儀器時,要保證儀器架穩(wěn),一般是將三腳架的腿間距稍微放大些,保證平穩(wěn)。角度過大將導致全站儀過低,給觀測帶來不便,同時也影響觀測員的行動;角度過小時全站儀放置不穩(wěn),存在儀器損害的潛在危險。觀測前要進行儀器的校驗,對準已知點,以保證數據均為可信數據。
3.立棱鏡
測量讀數。立鏡時要保證鏡竿盡量豎直,每個碎布點保持間距35-45米左右。實際碎部點間距大多在35米左右,符合精度要求。全站儀能夠自動保存數據,讀數較快。一般有兩到三人負責立棱鏡,其中兩人同時立鏡。
4.記錄
本次外業(yè)數據采集作業(yè)采用的是無碼作業(yè),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采集數據速度快,缺點是只能是采集數據,無法對數據的性質進行分類記錄,所以在觀測同時要進行草圖的勾繪,以便內業(yè)作業(yè)。一般由一人主測,另一人勾繪草圖
5.測站點檢驗及校和
在測量一定點數(一般為300點)后或遷站時,要進行一次測站點檢和。檢和方法為:重測某一已知點(一般為后視控制點),檢驗兩次誤差是否符合技術要求。如果誤差超出范圍則所測數據有誤。
五、測量內容\\全站儀測量和其他測量儀器一樣,首先是對中整平,先粗平再精平,
過后開機按“菜單”鍵選擇“測量功能”按對應的“F1”鍵進入測量模式。水平角的測量:按角度測量鍵,使全站儀處于角度測量模式,照準第一個目標A,設置A方向的水平度盤讀數為0°00′00〃;照準第二個目標B,此時顯示的水平度盤讀數即為兩方向間的水平夾角。其中在做角度測量時,望眼鏡向左邊轉角度減小,向右邊轉角度增大。角度偏差不少于10〃。
水平距離的測量:測距前將顯示器切換到距離界面,須將棱鏡常數輸入儀器中,儀器會自動對所測距離進行改正。光在大氣中的傳播速度會隨大氣的溫度和氣壓而變化,15℃和760mmHg是儀器設置的一個標準值,此時的大氣改正為0ppm。實測時,可輸入溫度和氣壓值,全站儀會自動計算大氣改正值(也可直接輸入大氣改正值),并對測距結果進行改正。量儀器高、棱鏡高并輸入全站儀。照準目標棱鏡中心,按測距鍵,距離測量開始,測距完成時顯示斜距、平距、高差。其中距離偏差不小于5mm。
坐標測量:首先在某一個創(chuàng)建的項目內,建站通過已知點測量,設定測站點的三維坐標。設定后視點的坐標。設置棱鏡常數。設置大氣改正值或氣溫、氣壓值。量儀器高、棱鏡高并輸入全站儀。照準目標棱鏡,按坐標測量鍵,全站儀開始測距并計算顯示測點的三維坐標。而坐標測量的偏差不小于5mm。
面積測量:類似于坐標測量,也需要創(chuàng)建一個項目,建站選擇已知點那個命令,假定測站點的坐標和高差,輸入儀器高和棱鏡高,設定后視點的坐標和高差,瞄準地面點測量回車,再測某一塊面積的拐角點,先瞄準第一個拐角點測量再編號,然后按順時針或者逆時針瞄準其他拐角點測量回車。在菜單的計算中選擇各點的編號,在選擇面積周長那個選項回車測量面積。其中面積的偏差不少于2cm2。
對邊測量:當兩個點之間的地形是不規(guī)則的,我們將選擇對邊測量的方法測量出斜距、高差、水平距離。首先創(chuàng)建項目,到程序再按“4"按鍵回車,選擇第三項(rsD),瞄準A測量再瞄準B測量。最后顯示斜距、高差、水平距離。而對邊偏差小于5mm。
檢驗:照準部水準軸應垂直于豎軸的檢驗和校正檢驗時先將儀器大致整平,轉動照準部使其水準管與任意兩個腳螺旋的連線平行,調整腳螺旋使氣泡居中,然后將照準部旋轉180度,若氣泡仍然居中則說明條件滿足,否則應進行校正。校正的目的是使水準管軸垂直于豎軸。即用校正針撥動水準管一端的校正螺釘,使氣泡向正中間位置退回一半。為使豎軸豎直,再用腳螺旋使氣泡居中即可。此項檢驗與校正必須反復進行,直到滿足條件為止。十字絲豎絲應垂直于橫軸的檢驗和校正檢驗時用十字絲豎絲瞄準一清晰小點,使望遠鏡繞橫軸上下轉動,如果小點始終在豎絲上移動則條件滿足.否則需要進行校正。校正時松開四個壓環(huán)螺釘(裝有十字絲環(huán)的目鏡用壓環(huán)和四個壓環(huán)螺釘與望遠鏡筒相連接。)轉動目鏡筒使小點始終在十字絲豎絲上移動,校好后將壓環(huán)螺釘旋緊。
實習體會
首先感謝學校和老師給以了我這次參加工程實踐的機會,在這次20多天的實習過程中,經過這次實習,無論在心理上還是在生理上都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測量學首先是一項精確的工作,通過在學校期間在課堂上對測量學的學習,使我在腦海中形成了一個基本的、理論的測量學輪廓,而實習的目的,就是要將這些理論與實際工程聯(lián)系起來,這就是工科的特點。測量學是研究地球的形狀和大小以及地面點位的科學,從本質上講,測量學主要完成的任務就是確定地面目標在三維空間的位置以及隨時間的變化。在信息社會里,測量學的作用日益重要,測量成果做為地球信息系統(tǒng)的基礎,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間位置信息。構建信息高速公路、基礎地理信息系統(tǒng)及各種專題的和專業(yè)的地理信息系統(tǒng),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統(tǒng)一標準,可共享的測量數據庫和測量成果信息系統(tǒng)。因此測量成為獲取和更新基礎地理信息最可靠,最準確的手段。作為測繪農業(yè)水利工程專業(yè)的學生,我們要學習測量的各個方面。
通過這次野外工程實習,加強了自身掌握數字測圖外業(yè)數據采集方法與內業(yè)作圖方法,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數字測圖在野外的運用,數字測圖帶來的不但是數據采集速度的提高,工作效率的增加,更加減輕了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明白了在數據采集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使自己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得到了在實際中的運用,在學習實際操作能力的同時也學會了分析數據。
實習期間每天都要操作全站儀,培養(yǎng)了我對全站儀的操作熟練程度,采集數據速度一天天提高,增加了我對測繪的熱愛之情,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測繪工程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的重要作用,與此同時,在實習中也培養(yǎng)了學生之間的團隊合作精神,增強了同學之間的友誼,同學們互相幫助,互相鼓勵。同時也學會了如何做人,做人就應該不怕辛苦,要認真對待自己所測的每一個數據,每一件事情,只要這樣自己才能夠成為一個更加優(yōu)秀的人,無論你在什么崗位上均是如此。
還有對數字化成圖軟件的使用感受。我們所用的是南方測繪公司的CASS5.1軟件。這是一款以AutoCAD201*為基礎開發(fā)的專業(yè)測繪成圖軟件,使用方法簡單,成圖速度快,功能方面也足以滿足實際需要。通過內業(yè)實習的數據整理和作圖,將課堂上所講的知識和實際應用結合到了一起,又一次感受到了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重要性。
在野外實習過程中,更加培養(yǎng)了我的吃苦耐勞的精神,在忙完一天的工作回住宿點的路上,我們總是一起共同探討今天的收獲,共同解決今天遇見的問題。一路上有說有笑,完全忘卻了一天的疲勞。也許生活就是一種態(tài)度,只要你認真面對它,你的日子總會充滿陽光的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全站儀實習報告》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全站儀實習報告: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