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學生實習就業(yè)前角色轉變的訓練--作者:蘭順才
中職學生實習就業(yè)前角色轉變的訓練
中職學生實習就業(yè)前角色轉變的訓練
1摘要:本文通過對華碩實習學生的實習經歷做一總結寫出一篇建議,促使學生的角色及
早轉變以適應企業(yè)環(huán)境。
關鍵詞:角色轉變模塊化設計項目課程實施
目前我國職業(yè)教育中校企辦學有很大的發(fā)展,對于促進學生就業(yè),發(fā)展學生能力有了很大的幫助,使學生能及早的適應企業(yè)的發(fā)展,在校企聯合辦學中,學生角色的轉變能否及時地由學生向員工轉變,但這個轉變不是自發(fā)完成的而要經過一系列地強化培訓才能轉變過來。
我校與華碩、海爾、中達等大型企業(yè)聯合辦學中,在學生角色及早轉變和適應企業(yè)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償使,要使學生適應企業(yè),必須首先要從基本素質培訓開始設計一系列課程進行一定的強化培訓才能使學生逐漸轉變過來,在學生進入工廠實習前的兩個月左右的強化訓練。訓練的課程設計為體能訓練,文化基礎課程應用,英語口語,普通話,計算機基礎,專業(yè)操作技能,面試訓練及個素質強化訓練,包括學習,毅力與意志,合作能力,效益意識,誠信度測試,精確與準確,自我管理(時間管理、個人內務管理、金錢與設備管理,人際交際與協作等)各方面的強化訓練,在教學上采用建構主義教學原理進行課程模塊化,項目化設計,教學上以教師引導和強化訓練為主,考核方面以自查,自測和教師考核、考查相結合,突出能力訓練和效率觀念形成,使學生學會計劃和管理自己。
要使學生角色轉變,首先從規(guī)章制度上轉變成企業(yè)的規(guī)章制度上來,按進入實習的員工規(guī)范進行要求學生,使學生明確學校以教育為主多次違犯制度都可以再進行教育,而企業(yè)不能允許有多次,一次二次或許可以,但多次可能面臨開除,而且每次違犯都與個人的工資相聯系,因此要求學生在企業(yè)不能向學校那樣隨便違犯制度,其次,在各門課程的具體教學和強化訓練中要進行多次反復,合作協作進行。如軍事訓練著重訓練學生的時間管理,行動與集合,內務整理,坐力,站力,毅力與意志,每次訓練都要有新的內容,都有一個考核記錄,文化基礎課程應用著通過學生對項目課程的完成來考查他們的基本能力:例如:個人簡歷,工作計劃與總結、市場調研、問題處理報告等來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應用能力,英語口語以口語交際為主,鍛煉學生的初步交際能力,普通話以朗讀、談話和辯論為主,訓練學生學會用普通話進行交際的能力等,計算機基礎和專業(yè)技能都以模塊化設計,項目課程為主,訓練學生的完成任務的能力及效率意識。
班級管理上實行全員軍事化管理要求,每天按軍事訓練條例中的基本口令和根據學校實際制定的內容執(zhí)行,另外還還應舉行專題講座諸如就業(yè)企業(yè)介紹,就業(yè)形勢及個人權益保護等內容,還可以通過普通話演講、英語表演表演、專業(yè)技能、軍事技能比賽等活動來強化學生的素質。
1、本文是201*年帶學生實習后進行后得到的體會并在全校初步實施。
中職學生實習就業(yè)前角色轉變的訓練
總之,通過模塊化課程化設計,靈活而機動的教學方法,項目課程的實施,軍事化的強制性訓練及自測自查的誠信度測驗與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yǎng)等等一系列措施,全面系統(tǒng)而又合諧地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能力和素質,為學生順利進入企業(yè)正常工作和穩(wěn)定就業(yè)打下較為堅實的基礎。
擴展閱讀:中職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基本途徑---作者:蘭順才
中職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培養(yǎng)的基本途徑探析
中職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培養(yǎng)的基本途徑探析
1摘要:本文通過對影響學生實踐動手操作能力的因素分析,結合個人的工作實際
提出了進行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訓練的基本途徑-------項目課程的設計與實施,這對增強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種嘗試。關鍵詞:因素分析能力培養(yǎng)認識項目課程實施
本人從事職業(yè)教育工作二十四年來,幾乎有一半時間從事應試教育,一半時間從事研究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在不同的階段,對于不同的學生,本人明顯地感到應試教育給學生帶來的許多不利因素有時是很大的,有的甚至對學生終生的成長都有影響,這些年來,本人從事了近14年的班主任工作,最初我都是竭力進行應試方面的教育,每一屆學生只有畢業(yè)能考上幾名職教師資班,我就認為自己沒有白工作,學校也認為我們都有成績,然而,在近十多年來,當我有這種成就感時,我就萌心自問,我們這樣的學校一年畢業(yè)幾十甚至上百學生,僅僅考上十幾個這樣的學生,我們的任務就好嗎?看著大多數學生無精打采回家的樣子,我們的教育為什么就不為這些人考慮呢?這樣辦學還算職業(yè)教育嗎?后來學校開始進行學生就業(yè)安置工作,我就開始對每一級新生進行基本能力與基本素質的測試,一方面通過問卷的形式,另一方面直接進行面試,看一看學生的能力與信心到底如何。201*年9月對計算機專業(yè)兩個班的學生進行測試,結果如下表。從表中可以看出學生的基本素質還是非常差的,如三分鐘演講大多不能做到,英語學了三年不能介紹自己,測量一個操場的面積都做不出來等等,本人除進行上述測試,而且還親自進行面試,檢驗其測試結果是否真實。經過幾年的不間斷進行,我總覺得在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培養(yǎng)方面還存在著許多令人難以置信的問題。下面就此方面有關的問題做一些分析并結合自己的探索提出一些有建設性的建議。
一、影響學生實際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的主要因素
1、長期的大量使用的傳授法教學方式限制了學生的能力發(fā)展。在我國中小學絕大多數教師傳授知識的思想仍然還占據著他們的頭腦,由于此方法快捷簡便好用,不需要花費太大的精力去準備它,學生只能跟著著老師的講述去做。雙方都省力,何樂而不為呢?
2、班級人數太多,由于我們教育人口基數大,長期以來,大多數班級學生都在四五十以上,這么多的學生,講授只能唯一可以采取的辦法。其它任何辦法都不及這個有效。你要一個一個地進行能力檢測,哪來精力時間。特別對實際操作能力的訓練,哪簡直是紙上談兵,不切實際的幻想。
3、教學實踐實習場地嚴重短缺,哪來設備和場地進行這樣的實踐操作呢,即使1、本題目是201*年第二學期期中結合教學工作簡要寫出,這次做了修改。
40中職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培養(yǎng)的基本途徑探析
想做,也無能為力,還是在黑板上、教室內去做,省事又省力。
4、與學生就業(yè)聯系不緊密,現在是初高中學生就業(yè)還遠著呢,何必那么緊張,只要學生學到了知識,能力自然到時就會了,不需要老師再去重點訓練。
5應試教育的評價方式帶來了教師只能在書本上練,教室內練,就這任務都完不成,哪來時間到實踐實習場地去做,如果那樣,我的課本什么時候上完,還要不要學生升學。假若考不好,我還要受罰。思來想去還是大量地在書本上練習比較省心。因而大量地教學輔導材料鋪天蓋地,根本就管不了,讓他們都去掙孩子們的錢吧,家長也逼著孩子去做,你不做,見得少,怎么考過人家呢?
學生基本素質測試表
問題1、你能否在公眾場合有條理的有目的地演講三分鐘?2、你能否用英語在上述同樣的場合演講三分鐘?3、你能否把個人簡歷用二分鐘時間流利、準確而簡練地介紹給同事?4、能否快速測量一個日常用品并計算其用料?5、能否堅持兩小時不動去學習?6、能否管理好自己的財物,并按計劃利用它?7、是否喜歡和同學們在一起合作學習?8、是否愿意和別人去正當竟爭一個職位?9、是否經常關心家人,同事,朋友的安全與幸福?10、是否經常關心國家大事并思考與自己未來發(fā)展的關系11、是否特別討厭學習,一看到厚厚的書就頭痛?12、是否喜歡手工操作和其它體力勞動?13、是否喜歡交朋友?14、是否喜歡為班集體做事?15、是否愿意當一個領導者?5.320.220.610.550.560.320.680.211.580.270.850.5答“是”的百分率10.35.615.1二、教師應該對訓練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有一些基本的認識1、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是訓練出來的,不是講出來的,只有不斷地進行強化訓練,學生才能掌握基本操作能力,形成基本的操作體驗。如學生三分鐘演講,計算機的基本操作,具體測量一個物體,設計并安裝一個室內照明電器,基本電焊操作要領等等。
2、能力的訓練是分階段和分層次的,任何一項技能的訓練過程都是分一個階段
41中職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培養(yǎng)的基本途徑探析
來逐漸掌握的,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如計算機錄入,分為指法掌握不熟練、五筆字型幫助記詞的記憶,學會拆字,上機訓練等五個階段才能完成,最后達到快速熟練應用的程度。即使上機訓練也要分為這樣幾個階段:字根、單詞、詞組、文章四個階段來進行。
3、能力的訓練總是和學生的毅力、意志的訓練結合進行,一個學生如果心情煩燥而不能靜心地坐下來,那他要連續(xù)進行兩小時的打字訓練,幾乎是不可能的。每個操作技能的訓練實際上就是學生個人毅力與意志的考驗。只有在平時的訓練中逐漸地有意識地讓學生這方面進行專門訓練,學生才有可能最終開成比較穩(wěn)定的技能水平。
4、能力的訓練是與學生個人的個性特征緊密相聯的,每一個都有自己的個性特征,如普通話演講中,有的學生敢大,有的敢小,計算機操作中有的手指靈活,有的不靈活,有的適應期長,有的適應期短等等,
5、能力的訓練既要有動力,又要有壓力,單純的動力是靠不住的,動力是有方向,有主動性,但不會保持長久,還需要一種壓力推動它,強制它,使它逐漸長久地堅持下來。如計算機操作中學生坐姿的訓練。
6、能力的訓練是通過集體合作而形成的。大多數人毅力與意志是在集體中開成的,個人自由主義是形不成的。在集體環(huán)境中形成你追我趕的局面,人人才有志氣,才能噴發(fā)出個人的爆發(fā)力,去完成自己的任務。
7、能力訓練的結果必須通過具體的實際的作品來展示
學生經過一個階段的訓練后,其成果要用一個實際的作品來表現自己的成果,這一點在開始學習的學生特別重要,這對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三、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訓練的基本途經-----------項目課程的設計與實施
職業(yè)教育的項目課程是種以任務為中心,選擇,組織并學習的種教學模式,下面主要以《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項目課程的設計與襯衫實施做一簡要說明,
1、項目課程的設計要與學科教學要求相一致,通過一系列工作任務的完成,最后產生一件成功的作品,它既能檢驗課程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又是通過各個任務的完成構建學生基礎的操作思路。如計算機應用基礎中名片的制作,光盤封面的制作,書頁的制作到一本完整書的編排等等都屬于一個完整的項目課程。
2、項目課程的容量要根據學生的已掌握的知識與能力水平來確定,不能一概而論。一般在一兩節(jié)課內完成最好,過大過多學生無所適從,難以感受到當時的成就感,時間一長會喪失學習的信心。
3、每一個項目課程的工作任務數目一般不能太多,以23個主主,如名片制作,有文字錄入、圖片處理、頁面設置三個工作任務。當然大的項目可以分解多個學生共同協作完成。
4、項目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先講清操作思路,操作示范,讓學生仿作,當仿作能做得靈活自如時,再要求學生進行創(chuàng)作。如名片會仿作后,讓學生充分地發(fā)揮個人的聰明才智進行設計富有各種個性特征的名片。普通話中先模仿演講,后自己發(fā)揮隨時進行演講,每次由23分鐘逐漸到1015甚至半小時等,對于電工專業(yè)學生,設計一個室內照明電路并進行安裝。如應用數學中對一個物體的測量或者對某一塊場地的測量等。
42中職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培養(yǎng)的基本途徑探析
5、實施項目課程應由小到大,由簡單到復雜,由單一到綜合,循序漸進,具體操作過程中以個人為主,合作訓練為輔。特別對大的復雜的綜合性項目最好以合作為主,以此來鍛煉學生合作學習能力。使他們形成你追我趕的局面。如一本書的編著,可以分成若干個小組每一個小組一個大項目,最后組合在一起形成一本完整的書,大家共同完成一件作品。
三、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過程對教師的影響
通過項目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既訓練了學生,同時也訓練了教師,對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都有較大的提高。本人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影響:
1、教師個人的成功體驗性增強,教師必須自己先做出一個模板學生才能進行仿制,即使有現成的模板,也要難學生進行示范操作,說明其操作思路,讓學生逐漸形成個人體驗,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自己也形成了完整的操作體驗。能力的培養(yǎng)是通過一次次完整的體驗實現質的飛躍。
2、教師個人的毅力與意志品質都得到了提高。過去的傳授式教學使教師依教學大綱照本宣科式的機械式的教教材,新課程標準雖然要求進行課程改革,依課程標準進行設計和實施,但是教師如果沒有形成這種能力培養(yǎng)方面的個人體驗,一般是很難有效地進行的,多數是課本稍稍變一下,或者增加一部分內容,加重了學生負擔,美其曰課程改革,實質上在學生能力的訓練上一點作用都沒,只是讓學生多忙碌了一會,少了一分耐心。而項目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是在教師將教材融會貫通的情況下自行按照能力要求標準進行設計與實施的,是各種單一技能的綜合化,綜合技能的作品化。是對教師毅力與意志的考驗。任何一較大的項目課程的完成都伴隨著教師的艱苦努力與辛勤鉆研,都需要較強的毅力與意志的支持。
3、正確理解了知識與能力的關系,知識是能力的基礎,但能力的掌握不完全依賴于要系統(tǒng)而全面地去掌握知識,絕大多數能力是種習慣性地操作程序性工作,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或操作手冊按部就班地去操作即可,我們現代人沒有耐心,平時許多這樣機械操作式的工作就是做不好。因此,對于中職學生來講,訓練這樣一種耐心是非常重要的,對于后來就業(yè)安置是極其需要的,當然,這就需要教師更要有這種耐心,更進一步理解知識與能力的關系問題。
4、教師科研能力的提高,通過一系列項目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教師對教育科研的作用有了更深的理解,通過不斷的學習和研究,它就會這一門課程形成自己獨創(chuàng)的教學風格,同時也能創(chuàng)編出一套這一門課程某項技能訓練的手冊,供后來不斷地循環(huán)利用和創(chuàng)新,加快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速度。如我們對計算機應用基礎就通過幾年的努力,合編了本《計算機應用基礎項目課程訓練手冊》,供年青的教師選用。
總之,學生實踐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需要全體教師協作,使教師觀念轉變,理念創(chuàng)新,以項目課程為推動,引導學生,分步訓練,循環(huán)反復,強化與主動相結合,個性特長與集體協作相結合,能力訓練與毅力、意志培養(yǎng)相結合,達學生達到學以致用之目的,從而為全面提高素質打下良好的基礎,為將來穩(wěn)定就業(yè)打下堅實的基礎。
43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中職學生實習就業(yè)前角色轉變的訓練--作者:蘭順才》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中職學生實習就業(yè)前角色轉變的訓練--作者:蘭順才: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