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學一輪復習計劃(通用)
高三化學一輪復習計劃
高三化學備課組一、高三化學復習思路與原則
1.熟悉《考試大綱》:《考試大綱》是命題的依據(jù),是化學復習的“總綱”,不僅要讀,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確高考的命題指導思想、考查內容、試題類型、深難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層次要求等。不僅如此,在以后的復習中要進一步閱讀,不斷地增強目的性,隨時調整復習的方向。
2.認真研究近年高考試卷,了解試卷的變化:縱觀每年的高考化學試題,可以發(fā)現(xiàn)其突出的特點之一是它的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始終保持穩(wěn)中有變的原則。近幾年試卷愈來愈堅持遵循《考試說明》規(guī)定的測試內容和要求,考查內容覆蓋各模塊的主干知識,注重考查化學“四基”和應用能力,體現(xiàn)了高中化學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和要求。
3.合理篩選復習資料:除了高考試題、考綱、教材、大綱外,獲得信息的途徑有很多,如各種專業(yè)雜志、名校試題、網(wǎng)絡信息等。宜以廣泛收集信息為主要目的,以免干擾復習、浪費時間。教師應認真收集高考信息資料、試題,分析篩選。
4.處理好幾對關系,加強復習教學的實效:
1)回歸教本、處理好教本與資料的關系。教材是化學總復習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資料都無法替代的。在化學總復習中的抓綱務本就是指復習以考試說明作指導,以教材為主體,通過復習,使中學化學知識系統(tǒng)化、結構化、網(wǎng)絡化,并在教材基礎上進行拓寬和加深,而復習資料的作用則是為這種目的服務,決不能本末倒置,以復習資料代替教材。復習資料只能供整理知識、練習使用,在復習的過程中應隨時回歸教材,找到知識在教材中的落腳點和延伸點,不斷完善和深化中學化學知識。
2)重視方法,處理好基礎和能力的關系;A和能力是相輔相成的,沒有基礎,能力就缺少了扎根的土壤;瘜W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是每年化學高考試題的基本出發(fā)點,但試題的呈現(xiàn)往往靈活多變。如果學生的化學雙基知識是浮于表面的“死”知識,那一定是經(jīng)不起考驗的。學好化學雙基,必須做到兩點:①透徹理解基礎知識與技能。②通過適當?shù)幕瘜W問題與練習,檢驗、修正對雙基的理解。在這個過程中,經(jīng)過不斷的自我反思,自我發(fā)展,做到“會”,這才是理解,這樣才能靈活應用雙基去分析解決化學問題。高考是選拔性的考試,化學高考在關注雙基的同時,更注重對學生化學科學素養(yǎng)、思維品質、學習策略、創(chuàng)新能力等全方位的考核。教師在教學中只有善于啟發(fā)、引導學生去感悟有關科學原理、定律及其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規(guī)律,才能實現(xiàn)知識向能力的轉化。教師在備考中要注重方法、改進教法,從而解決如下問題:①如何準確、全面、快捷審透試題;②如何挖掘題意,抓準立意與情境和設問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③如何使答題規(guī)范優(yōu)化;④題干信息的有效選擇與轉化技巧在哪?⑤各種試題應答策略。把基本方法與解題能力相結合,從而再生知識,產(chǎn)生創(chuàng)新能力。
3)研究疑點,處理好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關系。學習過程的實質就是與疑難問題乃至錯誤作斗爭的過程,化解疑難問題和改進錯誤的多少決定著學
習進步的快慢。復習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有針對性的回顧錯誤,看“錯題筆記”分清錯誤類型(知識型、方法型、能力型、心理型),以及近年高考試題的錯例分析等,查準導致失誤的主要原因,可以減少失誤。
根據(jù)近幾年閱卷教師反饋的信息,考生答題失分的原因,主要表現(xiàn)在6個方面的“不夠”:“①審題不夠仔細;②書寫不夠規(guī)范;③基礎不夠扎實;④思維不夠靈敏;⑤表達不夠清楚;⑥實驗不夠重視”。針對這些情況,教師要注重訓練學生答題的準確性和規(guī)范性。對化學基本概念、化學用語要爭取準確無誤,會做的題爭取不失分,文字表達要規(guī)范簡要,能切中要點。換句話說,教師的“教”,要根據(jù)自己學生的“學”而設定教學的難度,廣度,從而增加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有效性。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疑點,不同學校的學生有不同的疑點。星級學校的高三教師要準確掌握高考試卷的難度,切不可因學生基礎好而認為復習教學越是高難度,高強度,高密度為佳;而普通學校的教師不要把高三的復習教學搞成知識的重復,規(guī)律的再現(xiàn),或者等同于練習,或者被星級學校牽著鼻子走,不能對自己的教學,對自己的學生正確定位,迷失自我。
4)關注熱點,處理好課本與信息的關系。高考的功能之一是選拔人才。因此,探索、應用、開放性問題仍是高考命題的熱點,精選和改造生產(chǎn)和生活中的真實的化學問題,考查學生運用化學知識和基本方法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在復習中也要關注熱點問題,倡導理論聯(lián)系實際,學以致用的新課程理念。例如:前幾年的蘇丹紅、三聚氰胺均在當年的高考題中出現(xiàn)。
5)強化講評,處理好練習“數(shù)量”和“質量”的關系。練習是化學總復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再學習、再認識過程,也是促進知識遷移、訓練思維、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但練習量必須合理,以保證質量為前提,習題課前,教師要精選例題,透徹分析,注意變型和重組,引導探究,注重方法,從而培養(yǎng)學生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思維能力。組織練習應以追求質量為先,以落到實處為重。在復習過程中,“做題”是必不可少的,沒有一定量的訓練就不會有一定的熟練程度。但是一定要注意訓練的針對性、代表性、典型性和技巧性,并且給學生做的題,老師一定要事先做一遍,這樣才能切實提高訓練的針對性。練習后,教師一定要全批全改,這是保證講評的針對性、有效性的基礎和前提。教師在練習后,一定要加強講評,針對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落實到課本找到知識認知的誤差;在正確認知的基礎上再將題目變型和重組,使學生對知識的延伸和生長有所理解和掌握。講評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總結,每做一題,要注意解決一類問題,講評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分析,仔細把握題中的隱含信息、靈活應用簡單方法和解題技巧,從而提高復習的效率和復習的質量,做到事半功倍。
二、高三化學上學期教學內容與進度高三化學教學進度安排如下:
時間教學內容第一章從實驗學化學7月3日7月17日第1講化學實驗基礎第2講物質的分離和提純第3講物質的量氣體摩爾體積
第4講物質的量濃度第二章化學物質及其變化第1講物質的組成、性質及分類第2講離子反應離子方程式第3講離子的檢驗、鑒別及推斷第4講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概念第5講氧化還原反應的規(guī)律和應用第6講專題總結---相互競爭的離子反應及氧化還原反應7月18日8月5日第三章常見的金屬及其化合物第1講鈉及其氧化物第2講鈉的其他常用見化合物堿金屬元素第3講鋁及其重要化合物第4講鐵及其化合物第5講銅及金屬材料第6講化工工藝流程----金屬礦物的開發(fā)利用9月1日9月30日第四章常見的非金屬及其化合物第1講無機非金屬材料的主角---硅第2講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10月1日10月31日第3講硫及其化合物第4講氮的氧化物和硝酸第5講氨和銨鹽第6講建模思想---氣體的實驗室制備、凈化和收集第7講化工工藝流程---非金屬礦物加工及環(huán)境保護第五章物質結構---元素周期律11月1日11月21日第1講原子結構與性質第2講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3講化學鍵分子間作用力與晶體微粒第4講解題技能---元素推斷題的思維模型和解答技巧第六章化學與自然資源的開發(fā)利用11月22日11月30日第1講開發(fā)利用金屬礦物和海水資源第2講資源綜合綜合利用環(huán)境保護第3講化工工藝流程---廢水處理綜合利用第七章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電化學12月1日12月14日第1講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第2講原電池化學電源第3講電解池金屬的電化學腐蝕與防護第4講解題技能---新型化學電源的高考命題角度及解題指導
第八章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12月15日12月31日第1講化學反應速率第2講化學反應的方向和限度第3講化學平衡移動第九章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2月1日29日第1講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第2講水的電離和溶液的酸堿性第3講鹽類的水解第4講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平衡第十章認識有機化合物常見的烴3月1日3月15日第1講有機物的組成、結構、分類和命名第2講脂肪烴第3講芳香烴煤、石油、天然氣的綜合利用第十一章烴的衍生物基本營養(yǎng)物質高分子化合物第1講鹵代烴第2講醇酚3月16日4月14日第3講醛羧酸酯第4講基本營養(yǎng)物質高分子化合物第5講有機合成與推斷第十二章化學實驗熱點第1講實驗的設計、改進及評價4月15日30日第2講流程設計式實驗第3講實驗數(shù)據(jù)的處理分析第4講變量與規(guī)律探究實驗第5講實驗作圖題備注:本計劃中未體現(xiàn)201*年1月工作安排,是考慮到其他
工作(國慶節(jié)、運動會、高考報名、高考體檢、寒假、清明節(jié)、五一節(jié)等)對教學時間的影響。
201*-7-1
擴展閱讀:高三化學一輪復習計劃(通用)
高三化學一輪復習計劃
高三化學備課組一、高三化學復習思路與原則
1.熟悉《考試大綱》:《考試大綱》是命題的依據(jù),是化學復習的“總綱”,不僅要讀,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確高考的命題指導思想、考查內容、試題類型、深難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層次要求等。不僅如此,在以后的復習中要進一步閱讀,不斷地增強目的性,隨時調整復習的方向。
2.認真研究近年高考試卷,了解試卷的變化:縱觀每年的高考化學試題,可以發(fā)現(xiàn)其突出的特點之一是它的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始終保持穩(wěn)中有變的原則。重點研究一下近幾年全國、上海、廣東等地的高考試題,就能發(fā)現(xiàn)它們的一些共同特點,如試卷的結構、試題類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從而理清復習的思路,調整相應的復習計劃。近幾年試卷愈來愈堅持遵循《考試說明》規(guī)定的測試內容和要求,考查內容覆蓋各模塊的主干知識,注重考查化學“四基”和應用能力,體現(xiàn)了高中化學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和要求。
3.合理篩選復習資料:除了高考試題、考綱、教材、大綱外,獲得信息的途徑有很多,如各種專業(yè)雜志、名校試題、網(wǎng)絡信息等。宜以廣泛收集信息為主要目的,以免干擾復習、浪費時間。教師應認真收集高考信息資料、試題,分析篩選。
4.處理好幾對關系,加強復習教學的實效:
1)回歸教本、處理好教本與資料的關系。教材是化學總復習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資料都無法替代的。在化學總復習中的抓綱務本就是指復習以考試說明作指導,以教材為主體,通過復習,使中學化學知識系統(tǒng)化、結構化、網(wǎng)絡化,并在教材基礎上進行拓寬和加深,而復習資料的作用則是為這種目的服務,決不能本末倒置,以復習資料代替教材。復習資料只能供整理知識、練習使用,在復習的過程中應隨時回歸教材,找到知識在教材中的落腳點和延伸點,不斷完善和深化中學化學知識。
2)重視方法,處理好基礎和能力的關系;A和能力是相輔相成的,沒有基礎,能力就缺少了扎根的土壤;瘜W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是每年化學高考試題的基本出發(fā)點,但試題的呈現(xiàn)往往靈活多變。如果學生的化學雙基知識是浮于表面的“死”知識,那一定是經(jīng)不起考驗的。學好化學雙基,必須做到兩點:①透徹理解基礎知識與技能。②通過適當?shù)幕瘜W問題與練習,檢驗、修正對雙基的理解。在這個過程中,經(jīng)過不斷的自我反思,自我發(fā)展,做到“會”,這才是理解,這樣才能靈活應用雙基去分析解決化學問題。高考是選拔性的考試,化學高考在關注雙基的同時,更注重對學生化學科學素養(yǎng)、思維品質、學習策略、創(chuàng)新能力等全方位的考核。教師在教學中只有善于啟發(fā)、引導學生去感悟有關科學原理、定律及其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規(guī)律,才能實現(xiàn)知識向能力的轉化。教師在備考中要注重方法、改進教法,從而解決如下問題:①如何準確、全面、快捷審透試題;②如何挖掘題意,抓準立意與情境和設問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③如何使答題規(guī)范優(yōu)化;④題干信息的有效選擇與轉化技巧在哪?⑤各種試題應答策略。把基本方法與解題能力相結合,從而再生知識,產(chǎn)生創(chuàng)新能力。3)研究疑點,處理好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關系。學習過程的實質就是與疑難問題乃至錯誤作斗爭的過程,化解疑難問題和改進錯誤的多少決定著學習進步的快慢。復習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有針對性的回顧錯誤,看“錯題筆記”分清錯誤類型(知識型、方法型、能力型、心理型),以及近年高考試題的錯例分析等,查準導致失誤的主要原因,可以減少失誤。
根據(jù)近幾年閱卷教師反饋的信息,考生答題失分的原因,主要表現(xiàn)在6個方面的“不夠”:“①審題不夠仔細;②書寫不夠規(guī)范;③基礎不夠扎實;④思維不夠靈敏;⑤表達不夠清楚;⑥實驗不夠重視”。針對這些情況,教師要注重訓練學生答題的準確性和規(guī)范性。對化學基本概念、化學用語要爭取準確無誤,會做的題爭取不失分,文字表達要規(guī)范簡要,能切中要點。換句話說,教師的“教”,要根據(jù)自己學生的“學”而設定教學的難度,廣度,從而增加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有效性。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疑點,不同學校的學生有不同的疑點。星級學校的高三教師要準確掌握高考試卷的難度,切不可因學生基礎好而認為復習教學越是高難度,高強度,高密度為佳;而普通學校的教師不要把高三的復習教學搞成知識的重復,規(guī)律的再現(xiàn),或者等同于練習,或者被星級學校牽著鼻子走,不能對自己的教學,對自己的學生正確定位,迷失自我。
4)關注熱點,處理好課本與信息的關系。高考的功能之一是選拔人才。因此,探索、應用、開放性問題仍是高考命題的熱點,精選和改造生產(chǎn)和生活中的真實的化學問題,考查學生運用化學知識和基本方法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在復習中也要關注熱點問題,倡導理論聯(lián)系實際,學以致用的新課程理念。5)強化講評,處理好練習“數(shù)量”和“質量”的關系。練習是化學總復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再學習、再認識過程,也是促進知識遷移、訓練思維、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但練習量必須合理,以保證質量為前提,習題課前,教師要精選例題,透徹分析,注意變型和重組,引導探究,注重方法,從而培養(yǎng)學生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思維能力。組織練習應以追求質量為先,以落到實處為重。在復習過程中,“做題”是必不可少的,沒有一定量的訓練就不會有一定的熟練程度。但是一定要注意訓練的針對性、代表性、典型性和技巧性,并且給學生做的題,老師一定要事先做一遍,這樣才能切實提高訓練的針對性。練習后,教師一定要全批全改,這是保證講評的針對性、有效性的基礎和前提。教師在練習后,一定要加強講評,針對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落實到課本找到知識認知的誤差;在正確認知的基礎上再將題目變型和重組,使學生對知識的延伸和生長有所理解和掌握。講評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總結,每做一題,要注意解決一類問題,講評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分析,仔細把握題中的隱含信息、靈活應用簡單方法和解題技巧,從而提高復習的效率和復習的質量,做到事半功倍。
二、高三化學上學期教學內容與進度
指導思想:認真研究“09年考綱”,仔細分析09年各地高考化學試卷,廣
泛收集省高考的信息,以最新的考綱和考試動向為依據(jù),合理安排教學進度,保證一輪復習扎實、高效地順利進行,圓滿地完成教學任務。
目標:高三化學總復習的主要目的應該是,幫助考生對已基本掌握的零碎的化學知識進行歸類、整理、加工,使之規(guī)律化、網(wǎng)絡化。通過對知識點、考點、熱點進行思考、討論、總結,初步讓學生構建整個高中化學的基礎網(wǎng)絡,基本養(yǎng)成正確審題、答題的良好習慣。高三上學期化學教學進度安排如下:
時間9月1日9月5日9月7日12日9月14日19日9月21日26日9月28日10月3日10月5日10日10月12日17日10月19日24日10月26日14日10月16日21日10月22日31日11月2日7日11月9日14日11月16日21日11月23日28日11月30日12月5日12月7日12日12月14日19日12月21日26日12月28日1月2日1月4日9日1月11日16日1月18日23日1月25日30日2月1日6日2月8日13日教學內容《氯、溴、碘及其化合物》復習《氧化還原反應》復習《鈉、鎂及其化合物》復習《離子反應》復習《從鋁土礦到鋁合金》、《物質的分類及轉化、分散系》復習《物質的量》《物質的聚集狀態(tài)》復習《鐵、銅的獲取及應用》復習《原電池金屬的腐蝕與防護》復習《化學反應速率》復習《電解池的工作原理及應用》復習《含硅礦物與信息材料》復習《含硫化合物的性質和應用》復習期中考試《化學反應中的熱效應》復習《生產(chǎn)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復習《化學反應的方向和限度》、《化學平衡的移動》復習《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復習《溶液的酸堿性》、《溶液的配置及分析》復習《鹽類的水解》復習《有機化合物的結構、分類和命名》復習《有機化合物組成與結構的研究》復習《脂肪烴石油化學工業(yè)》復習《芳香烴煤的綜合利用》復習《鹵代烴醇酚》復習《醛羧酸酯》復習期末考試試卷分析201*-8-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高三化學一輪復習計劃(通用)》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高三化學一輪復習計劃(通用):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