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實施策略的總結
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實施策略的總結
綜合性學習是新語文課程的一項全新的內容,它充分體現了語文學科的基本目標,體現了《課程標準》中“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精神,突破了課堂中心、教師中心的學習模式。教材的設置體現了“大語文”的觀念,即語文與社會生活的聯系,生活處處皆語文,從而徹底改變了“為語文而語文的單一性學習目標和語文學習與現實生活脫節(jié)的現象。因此,理解綜合性學習的設計意圖、落實綜合性學習的教學過程、發(fā)揮綜合性學習的育人功能是實踐新課標、搞好新課改、用好新教材的重要任務。
一、注重過程,鋪墊自然。綜合性學習的主題與內容與每個單元的閱讀教學有著密切的聯系。具體而言,每個單元的閱讀教學都為本單元的綜合性學習予以提前的預備與“熱身”,作好了鋪墊。綜合性學習的課程目標,不僅要關注學習活動的結果,而且更應當關注學習的過程。專家告訴我們:“過程就是目標!薄熬C合性學習過程就是聽說讀寫的整體發(fā)展過程!憋@而易見,從某種意義上講,學生富有個性的學習過程比所要追求的結果更重要。
二、滿足教學的需要,同時兼顧教學的實際,綜合性學習應突出學生的自主性,重視培養(yǎng)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一般的學習活動,都應放手讓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主、獨立的學習習慣和能力,這也是基礎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我們在組織學生進行綜合性學習活動過程中,應指導學生認真觀察周圍的事物,親身去體驗包括自然、生活、社會等各個方面,力求有感受,有發(fā)現。教師不要給學生過多的限制,讓學生有比較多的選擇余地;顒觾热、活動空間和活動方式,通常也可以由學生自主選擇確定。引導學生多角度考察和審視同一事物,從而形成開闊的視野,積累多方面的素養(yǎng)。
三、積極鼓勵,加強互動。在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整個過程中,除了給予學生有效指導外,還應給予學生多一些鼓勵,特別是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我們要盡可能的發(fā)現他們的閃光點,哪怕活動過程的一點點進步和收獲,都應充分肯定。要努力給予引導,多一些關懷,更需要激發(fā)、激勵,讓他們看到自己的希望,體會到成功的樂趣。四、重視合作探究。綜合性學習不是灌輸式的,而是啟發(fā)性的,離開學生的主動參與和創(chuàng)造,學習將是另一種變相的不能忍受的負擔。語文綜合性學習還必須強調合作與探究。事實證明,每項綜合性學習活動,都需要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每次合作活動,小組成員分工應當明確,注意成員之間的通力、有效的合作,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在合作與人協(xié)調中施展自我,培養(yǎng)學生的自覺合作的意識與合作精神。通過活動讓學生明白:自己一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必須依靠大家的力量,這就是“學會合作”,因為只有學會了合作,才能適應當今的社會,從而為他們今后的生活奠定基礎。總之,初中語文的綜合性學習確實體現了生活即語文。通過自主性活動學生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以及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全面提高自己整體語文素養(yǎng)。
擴展閱讀: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教學策略
淺談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教學策略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薄熬C合性學習既符合語文教育的傳統(tǒng),又具有現代社會的學習特征,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應該積極提倡。”語文綜合性學習課應怎樣上,教師與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與作用與傳統(tǒng)語文教學有什么不同之處,是我們的語文教學應該探討的問題。下面談談我們在綜合性學習教學中的一些嘗試。
一、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應立足于語文,并體現綜合性《語文課程標準》要求:綜合性學習應以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為目的。
因此,我們認為語文綜合性學習應讓學生在盡可能多的占有課程資源的情況下,綜合各種知識、方法、技能于探究之中,加深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最終形成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比如,在教授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語文綜合性學習“獻給母親的歌”中,我讓學生利用圖書館、電視、網絡等媒體搜集以下資料:(1)描寫母愛的詩歌、小說、散文等文學作品;(2)新聞媒體報道過的與母親有關的感人事跡;(3)描寫動物世界母子之情的作品;(4)展現母親形象的繪畫、攝影、電影、廣告等。這就鍛煉了學生快速閱讀、篩選信息的能力。同時讓學生欣賞有關母親的歌曲,班上舉行有關母愛的文學作品的朗讀比賽,小組內講述母愛故事等等,這就鍛煉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實施策略的總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實施策略的總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