鄆城縣201*年花生生產工作總結
鄆城縣201*年花生生產工作總結
一、基本情況
花生在我縣具有悠久的種植歷史,花生是我縣主要油料作物。今年我縣花生種植面積與去年基本持平,原因是有些地方土壤條件適合種植花生,且農戶種植多年也熟悉,銷售價格也可以,因此,農戶愿意繼續(xù)種植花生。但是種植花生的費用要比種玉米大,風險也相應要大些,農戶種植面積就保持在原來的水平上,因此花生種植面積沒有變化。種植的主要品種為,;1號、魯花14、魯花11等。
通過調查,我縣基本上全為麥套花生,面積10.06萬畝,其中畝產量在400公斤以上的有0.6萬畝;大部分產量在200~400公斤,有8.2萬畝;在200公斤以下的低產田有1.26萬畝。全縣平均畝產293.6公斤,較去年畝增8.9公斤,總產2.95萬噸。
二、今年花生增產的主要原因
1、天氣和氣候因素。5月份,正值花生開花初期,氣候比較干旱,利于花生蹲苗,起到了控上促下作用,為減輕苗期病蟲害和增加產量打下良好的基礎條件。6-8月份,全縣降雨適中,滿足了花生生長期的需要。后期,降雨較少,光照足,基本沒有出現(xiàn)芽果、爛果現(xiàn)象,花生果實飽滿。
2、我縣以花生良種補貼為契機,加快了花生良種推廣和更新?lián)Q代步伐。重點推廣適宜我縣土壤特點和氣候特征的“魯花14號”號、“魯花11號”等產量高、品質優(yōu)良、抗逆性強、生長期短的花生新品種。3、施肥較為合理;ㄉ霎a,科學施肥是關鍵。以前農民種花生用肥不當,偏施尿素和碳酸氫銨,忽視磷、鉀肥和生物菌肥、微量元素的使用。每年投入肥料不少,可只長秧子不結果。近幾年由于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的實施。提高了農民的施肥觀念和施肥技術,特別是控釋肥的推廣和使用,很大程度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
4、一些新技術的推廣應用。一是增墩減粒,提高種植密度,適宜密度是花生取得高產的關鍵,麥套花生要比春播花生加大密度10%-20%為宜。在適宜株數(shù)的情況下,增墩減粒是提高單產的措施之一。二是搞好種子包衣和菌劑拌種,花生種子通過殺蟲劑拌種,能有效地減輕和防止爛種。用根瘤菌拌種能加速根瘤的形成和增加根瘤的數(shù)量,增加固氮作用。三是及時中耕滅茬,搞好病蟲害防治,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1、花生品種老化。;1號在我縣推廣種植20多年,全縣10萬畝80%以上仍是該品種,該品種混雜嚴重,種性退化,品質差,這是制約我縣花生產量進一步提高的主要瓶頸。
2、農業(yè)標準化程度不高,有待進一步加強。農業(yè)標準化是農業(yè)和農村經濟發(fā)展,特別是農業(yè)現(xiàn)代化建設必不可少的一項重要工作。我縣在花生種植上仍存在著不合理的過量施用化肥,濫用化學農藥等問題對花生造成了嚴重污染,直接導致了大量花生農殘超標,影響人民生活的安全和花生的出口。
3、農民科技水平偏低,新技術推廣慢。我縣雖然花生種植歷史長,但種植水平低,對新品種、新技術的接受較慢,技術仍以傳統(tǒng)種植為主。農民的種植習慣性很強,對產品在市場上的銷售情況不太了解,只顧眼前利益,短期效益,對花生種植投資少,且投入不合理,農家肥施用少,化肥施用多,肥料結構不合理造成土壤肥力嚴重退化和肥力后勁不足,密度低,群體結構不合理,田間管理粗放,這些都是導致花生產量低,品質差的重要原因。
4、生產基礎條件差,產量不穩(wěn)定。我縣有70%以上的花生種植在砂堿薄地,耕作層較淺,土壤結構差,有機質含量低,蓄水保肥能力弱,加之廣大農民施肥不科學,配方施肥面積小,導致花生產量低而不穩(wěn)。
5、花生重茬及病蟲害問題趨于嚴重。在花生生產中,由于花生重茬越來越普遍,花生病害趨于嚴重,尤其是青枯病、白絹病、根腐病、莖腐病發(fā)病嚴重,導致花生減產.重茬引起的另一個問題是土壤某些營養(yǎng)因子的虧缺,也引起花生產量和品質的下降。病蟲害面積加大,防治不科學。隨著連年重茬,加之種植方式的改變,花生地下害蟲日趨加重,特別是蠐螬是影響花生產量提高的障礙因素,蠐螬危害一般造成花生減產10~30%,嚴重地塊達50%以上,給花生生產造成嚴重損失。加之農民用藥不合理,盲目亂用化學農藥,造成花生藥害嚴重,導致農藥殘留超標,也給出口創(chuàng)匯帶來嚴重影響。
6、政策支持力度不大。地方政府只注重工業(yè)生產,忽視農業(yè)生產的投入,特別是花生科研投入,沒有拿出資金有效改善農業(yè)生產條件,對農民粗種粗收的技術置若罔聞,這些也是我縣花生整體水平不高的原因。
四、采取的對策針對花生生產上存在的問題,為了確保我縣花生生產再上新臺階,促進我縣花生科研、生產、經營的持續(xù)快速發(fā)展,使花生達到高產、優(yōu)質、高效、低成本的目的,帶動我縣經濟的發(fā)展和農民收入的提高。我縣在花生生產上應采取以下對策:
1、推廣高產優(yōu)質新品種。逐步淘汰老品種;1號,重點推魯花系列、花育系列等高產優(yōu)質新品種,利用3~5年的時間,爭取新品種普及率達到90%以上,使我縣的花生盡快走出低谷,提高市場競爭力。
2、推廣標準化生產。為適應新形勢、生產出符合國家要求的安全農產品,保證城鄉(xiāng)人民的身體健康,增加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真正增加農民收入,保持農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有效的方法就是要加大推進農業(yè)標準化工作。農業(yè)標準化是優(yōu)化農產品質量,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手段。發(fā)展農業(yè)標準化示范區(qū)建設,搞好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的認證是執(zhí)行農業(yè)標準化生產的具體途徑。為此我縣大力發(fā)展高水平的農業(yè)標準化基地,加強農業(yè)標準化基地的建設管理,帶動全縣農業(yè)標準化工作的開展。
3、強化領導,加大培訓力度。針對全縣花生種植區(qū)廣大農民科技水平低的現(xiàn)實,縣鄉(xiāng)村三級要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強化行政和領導,制定優(yōu)惠政策,增加科研推廣培訓經費,積極引進新技術、新成果,搞好試驗示范,抓好典型引導,建立縣、鄉(xiāng)(鎮(zhèn))、村一體化優(yōu)質花生實用技術培訓體系,充分利用電教中心、農廣校、農函大培養(yǎng)高素質的農村干部、青年農民和各類技術人才。采取聘請專家講座、舉辦培訓班、組織外出參觀學習等多種形式,多層次、全方位地搞好農民技術人員培訓,提高廣大農民群眾科學種植優(yōu)質花生的技術水平。
4、大力改善生產條件。生產條件的優(yōu)劣,制約花生生產發(fā)展,從加厚土層,增施肥料(有機肥),培肥地力,加強水利設施建設,擴大有效灌溉面積和節(jié)水栽培技術,加大投入,進行綜合治理,創(chuàng)造有利于花生生產的適耕環(huán)境。
5、搞好服務,解決優(yōu)質花生生產中遇到的問題。一是搞好信息服務。各級各部門要轉變職能,搞好產前、產中、產后信息引導,及時為群眾提供生產供求信息;二是搞好技術服務。從新品種的引進、試驗、示范,到田間科學管理,從配方施肥,地膜覆蓋,化控,化除,合理澆水,到病蟲草害綜合防治等,農技、科技等服務部門要全方位提供優(yōu)質服務,以提高花生產量和品質。三是搞好物資服務。提供優(yōu)質價廉的農用物資,以滿足農民生產需求。
6、加強對病蟲害的綜合防治。針對我縣在病蟲害的防治過程中,盲目濫用高毒、劇毒等農藥,導致花生品質下降,殘留超標的現(xiàn)象,在花生病蟲害的防治上,推廣使用生物農藥,慎重使用殺蟲劑,科學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減少用量,確保用藥安全,大力推廣無公害標準化生產技術,確保生產出無殘留無污染的花生產品,滿足國內外市場的需求。
7、推廣種植機械化,實現(xiàn)節(jié)本增效。在新形勢下,加大花生機械的推廣力度,大力推廣花生播種和收獲機械,改善花生生產條件。只有實現(xiàn)花生機械化才能實現(xiàn)規(guī);a。從而降低生產成本,增加種植效益。
鄆城縣農業(yè)局201*年10月
擴展閱讀:201*年百日安全競賽總結
鄆城縣公路局201*年度百日安全生產競賽活動工作總結
在市局安委會和縣局黨總支的領導下,我局認真貫徹執(zhí)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精神,立足本行業(yè),突出重點,加大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安全生產百日督查專項行動及日常安全檢查力度,真正把安全管理納入公路工作中,切實做到領導重視、措施落實、整改到位、標本兼治,有效地促進了公路安全工作的發(fā)展和安全形勢的進一步穩(wěn)定,F(xiàn)將半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重視抓好安全管理,加強檢查,突出抓好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我局首先在安全管理上下功夫,提高安全管理者的安全意識和能力,促使安全管理工作有序、科學、規(guī)范。在內部管理上,各科室做到制度健全、崗位明確、逐級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繼續(xù)實行安全生產目標管理和安全生產考核獎懲機制。明確每個月、季度安全生產工作重點,定期召開安全生產工作領導小組及班組安全工作會議,促使安全生產貫穿于基層各項工作之中,形成工作有計劃、有重點、有檢查、有記錄。同時,注重抓好安全管理者的素質提高,經常檢查監(jiān)管安全臺帳的規(guī)范記錄、文件的規(guī)范上報下發(fā)、工作落實狀況等,在實際工作中改變“輕安全、怕麻煩”的思想,促使安全管理者努力做到“腦勤、眼勤、耳勤、口勤、手勤、腿勤”,提高本單位的安全管理水平。在外部管理上,嚴格按照安全管理制度操作,對路上作業(yè)人員、車輛、危險物品的安全操作和規(guī)范管理一絲不茍,慎之又慎,杜絕人為造成的責任事故。重視安全管理,加強宣傳教育,促進了基層安全基礎管理工作的提高,體現(xiàn)了“安全發(fā)展”的內涵。
在抓好安全管理工作過程中,我局采取定期與不定期地開展檢查、督查活動。檢查內容涉及到:安全設施、標志標線、危險橋梁、高擋墻、高邊坡、涵洞、事故黑點、水毀工程、建設工地。值得一提的是,對檢查中發(fā)現(xiàn)的危險橋梁,及時向局主要領導匯報,局領導非常重視,逐個落實危橋改造計劃,要求有關科室及時消除不安全因素,確保危橋改造前通行安全。
二、重視抓好標志標線、事故多發(fā)點局治理,保障公路完好。
標志標線(事故多發(fā)點局):會同養(yǎng)護部門對全縣國省道公路橋梁限載標志設置進行完善;完成同安監(jiān)、公安交警部門對省級事故多發(fā)點局的聯(lián)合上報。
三、重視抓好安全生產月活動,做到活動形式多樣,效果明顯。
我局緊緊圍繞“治理隱患、防范事故”的主題,在全局范圍內開展安全生產集中整治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安全生產集中整治活動中,我局開展了形式多樣、緊扣主題的活動,加大對各自管轄區(qū)的安全檢查和事故隱患排查整治力度,突出表現(xiàn)在公路安全暢通方面,及時修復路面、橋涵、損壞橋梁欄桿、穿村公路毀壞鋼質護欄和墻式護欄、增設危險路局警示標志、高擋墻、高駁坎的加固與險情觀察、增設事故黑點的安全設施等,努力確保了車輛通行與人民群眾出行的安全。
總之,我局的百日安全生產工作根據(jù)計劃逐步實施并且已圓滿完成,我局安全生產工作形勢穩(wěn)定。今年我局工作著重抓好安全生產的具體落實,結合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及公路“三防”工作,突出檢查,提高質量,關注安全、關愛生命,增強事故防范能力,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確保全年公路安全生產無事故。
鄆城縣公路管理局201*年3月2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鄆城縣201*年花生生產工作總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鄆城縣201*年花生生產工作總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