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年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工作總結
興義民族師范學院201*年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
踐活動個人工作總結
隊員:胡支前
為了積極響應團中央和省團委的號召,讓當代大學生進一步深入農村進行學習和實踐,積極引導全院同學的“受鍛煉、做奉獻、長才干”豐富自己、完善自己,我院團委組織了201*年暑期“三下鄉(xiāng)”包括基礎黨建、義務支教和民情調查三個內容的社會實踐綜合活動。
201*年7月11日,炎熱的七月燃燒著青春的激情,如歌的歲月暢響著時代的旋律。7月11日上午天空彌漫著濃濃的熱浪,然而它們卻無法阻擋我們的青春步伐,我們滿懷著好奇與期待,躊躇滿志的背上早已準備好的行囊,帶著火一樣的青春干勁,前往普安縣龍吟鎮(zhèn)石古村石古小學的征程。
201*年7月11日晚,我們這支由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團委組建的由19名隊員組成的201*年大學生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服務隊,如期抵達了普安縣龍吟鎮(zhèn)石古村石古小學開展為期16天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來到這里看著一張張求知的面孔,一幅幅尤新的印象,一份份不言而喻的感動、被永遠的珍藏在我們的似水年華中。
龍吟鎮(zhèn),是我國中西部地區(qū)少數民族集聚地,屬貴州省黔西南地區(qū),屬于貴州省貧困鄉(xiāng)鎮(zhèn)、在中央加大對西部地區(qū)的扶貧力度及對“三農”問題的關注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龍吟鎮(zhèn)經濟水平有了
很大提高,然而,由于當地95%的人口都是少數民族,一些農民仍然是傳統(tǒng)的耕作方式,所以總體上經濟和教育水平相對落后,但“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來到這里我們認真聽完當地學校領導老師的介紹后,面對當地的實際情況和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情況下,我們馬上就根據當地教學課程和自身特長,制度了所教課程和教學計劃。由于學生人數較多,服務團人數有限,為了保證整個教學計劃工作順利完成,我主動擔任四五年級四個班的美術老師,一年級語文老師兼班主任,總計190余名學生,累計40余課時。
語文課上,孩子們聲母、韻母分不清,認識的字較少,然而,再面臨一年級即將讀二年級卻連一個簡單的聲母韻母都不會分析的學生我開始著急了,于是我每天課余時間主動去找有經驗的老師請教,不斷改進自身教學方法。我一次次,一遍遍耐心的糾正,終于使他們有較大的進步。漸漸的孩子們開始喜歡上語文了,我們也成為了朋友。下課了,孩子們圍成一團,卻都不出聲,只是傻傻的笑著。美術課上,說實話,當時據我調查喜歡美術的孩子并不多,原因是他們覺得美術課單調、無趣、面臨這一問題,對于我來說是一大難題,第一節(jié)課上了下來后,我開始改進我的美術教育方法,抓住孩子們喜歡的,感興趣的,互動,室內室外的教學方法進行傳授知識,我一次次,一遍遍耐心的講解、分析、示范,終于使他們有較大的進步。漸漸的那些不喜歡美術的孩子們也喜歡上了美術,還記得,有很多的學生問:“胡老師,你明年還會再來上我們的美術課?”我知道,孩子們喜歡上了我的課。按原定計劃,我要在走的最后一天獻上一臺我們
教師自己的文藝節(jié)目和我負責的美術組教學成果進行展出,每天我們都要排練到晚上將近9點左右,回來后、我每天都要給學生們批改50多人作業(yè),雖然很辛苦,但每當看到同學們那一張張可愛好學的面孔,再苦也是值得的。
作為本次“三下鄉(xiāng)”活動的主要攝影工作者,我不僅要努力把自己的課上好還要主動負責的把每次活動做好攝影工作,由于當地村民們居住分散,而且許多村民白天下地干活勞作,所以我們只能利用下午及晚上時間走進學生家中進行調查,有時候我們和黨小組的成員們調查到晚上11:30左右才能回到宿舍。
7月24日,是我離開的日子,也是讓我感動與不舍的日子!滿懷激情的我們來到了這里,我卻要先離開這支團隊,在這十幾天里的工作讓我知道了許多也了解了許多,就在我就要離開的時候,學校提前給我們志愿者同志們頒發(fā)了此次活動的紀念品,同時劉主任給予了我工作的肯定,希望我下次還去他們學校搞活動,這讓我心中充滿了幸福!給了我極大地鼓舞,我會在以后的活動中再接再厲!此次實踐活動提高了我們每位隊員的工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工作中發(fā)揮了我們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精神。同時,我們的辛苦也得到了一定的評價。隊員們克服了種種困難,有的同學嗓子啞了,有的同學生病了還要繼續(xù)上課….這些天里發(fā)生了許多感人的事,時時觸動著每個人的心。
我們一行,在這短暫的幾天里有苦有樂,我們一起同甘共苦。
白天有時頂著火辣辣的太陽或冒著傾盆大雨,晚上一起和蚊子、飛蛾作戰(zhàn),有的同學皮膚容易過敏為這些蚊子飛的“光顧”留下了美麗的痕跡,但是面對孩子們天真的笑臉和溫馨的話語,帶著領導和老師的囑咐和支持,我們大家相互關心,相互幫助就如同親弟姐妹一樣。
對于我這樣一個第一次參加三下鄉(xiāng)活動的來說、是熱血沸騰、是激動、是一次盡全力做好工作、是一種責任。大學生活是人一生中最寶貴、最難忘的財富,隨著時光的流逝,我也越發(fā)感受到它的彌足珍貴。對我而言,大學生活已走過兩年有余,所有的輝煌都已成為過去,接下來的路依然很遠很長,未完成的挑戰(zhàn)永遠在前方等待著我。泰戈爾說,只管一路走過去,一路的鮮花自會開放的,是永遠不變的信念,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不可能。希望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通過這次三下鄉(xiāng)活動對我的洗禮和影響,我堅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只要我們誠懇的等待我們身邊的每一件事,我們的生活一定會花香滿徑、布滿陽光。
七月,我們走進火熱的社會,用汗水和勞動譜寫一曲壯麗的青春之歌。這是我們愛的奉獻,這是我們的無悔選擇。
七月,我們撒播希望,七月,我們擁抱豐收,就如新世紀的第一曙光,給我們生命中留下了光輝燦爛的一筆!
十六天的時間一轉眼就過去了,我們經歷了,走過了,收獲了,這短短的時間將成為我心底最美好的回憶!
細華5路17號太平洋大9號徐小姐
擴展閱讀:201*年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總結
數學與計算機學院
201*年度“三下鄉(xiāng)”暑期社會實踐團隊總結
小學時代,我們就接受教育“吃水不忘挖井人”、“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中學時期,我們開始了解,武昌起義點燃星星之火,辛亥革命得以燎原。時至今日,辛亥革命百年紀念暨中國共產黨成立幾十周年之際,作為有歷史使命感的新時代大學生,我們有責任學習黨情黨史;作為上進好學的學生黨員,我們有義務為黨和祖國獻上祝福;作為首義之城的一員,我們更有優(yōu)越的條件與熱情去弘揚辛亥革命精神。
201*年6月30日,以“集眾民萬千祝福,慶建黨九十周年”和“弘揚辛亥革命振興中華民族”為并列主題,武漢紡織大學數學與計算機學院暑期“三下鄉(xiāng)”活動在武昌首義廣場正式啟動。
學院本次“三下鄉(xiāng)”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發(fā)動起了學院全體學生共同參與,兵分兩路。其中,由學院分黨委黃書記領隊的“三下鄉(xiāng)”師生代表隊駐留武漢,以“弘揚辛亥革命振興中華民族”為主題開展活動;其余同學返回家鄉(xiāng)邀請家鄉(xiāng)的黨員同志共同參與,一起完成“集眾民萬千祝福,慶建黨九十周年”的部分。此外,本次“三下鄉(xiāng)”暑期實踐活動與全國政協(xié)紀念辛亥革命專題網站-----《辛亥革命網》取得合作關系,以現實交叉虛擬網絡的形式進行開展。
全院千名師生為了同一個目標,共同參與到本次“三下鄉(xiāng)”活動,懷著火紅的激情,分散到全國各地,染紅華夏。一百年前,同樣的情形,辛亥革命風風火火的開展開來;一百年后,為了弘揚辛亥革命精神,我們開始了另一場“革命”,和先烈們一樣,我們相信“星星之火,必將燎原”。
集眾民萬千祝福,慶建黨九十周年
201*年7月1日,中國共產黨九十周年慶典。作為“三下鄉(xiāng)”的子活動,我們“三下鄉(xiāng)”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前往武昌區(qū)的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在毛主席曾經授課的教室重溫了入黨誓詞。與此同時,學院各學生黨支部組織觀看了紅色電影,學習黨情黨史。由于條件限制,當天的觀影活動只能在沒有空調與風扇的文科樓梯形教室進行,為了電影效果,教室門與窗簾都關上了。炎炎夏日,整個教室就像一個大蒸籠,同學們無不汗流浹背,卻都堅持到電影放映完畢。當然,作為對黨的致敬與祝福,這并不是我們的全部內容。學期結束后,我們的“三下鄉(xiāng)”暑期實踐團隊開始走上街頭,在武漢市內開始了收集群眾簽名與合照的工作。武漢的夏天,每一天都是烈日當頭,可我們的隊員卻堅持前往武漢的各個角落開展活動,每一天回到學校都是汗流浹背。記得有一天拖著汗?jié)衿v的身體返回學校,學校卻停水了,第二天我們還得出發(fā)。條件如此艱苦,我們默默地堅持著。因為我們知道,與此同時,在祖國的各個城市,我們的戰(zhàn)友都開始行動了,他們聯(lián)系到身邊的黨員紛紛走上街頭或是當地的革命遺址收集群眾們的祝福。
都說太陽是紅的,我們的隊服更紅,卻都沒我們的心紅。因為有了一片紅色的心,這個夏天,祖國,你是紅色的。
弘揚辛亥革命振興中華民族
辛亥革命網(湖北)是全國政協(xié)紀念辛亥革命專題網站,是全球最權威的以辛亥革命歷史事件為主題的大型公益性網站。如果能夠和該網站取得合作,對于我們的活動開展效果無疑是最大的支持與保障。為了得到該網站的信任與認可,我們電話聯(lián)系后登門拜訪了該網站編輯處,第一次的接洽,該網站并沒有對我們的活動表現出很大的興趣,我們無功而返。然后我們并沒有放棄,在隨后的日子里,我們多次拜訪,終于打動負責人,同意與我們合作。這也決定了本次“三下鄉(xiāng)”暑期實踐活動以現實交叉虛擬的形式進行開展。
借助網站的平臺,我院發(fā)動全體學生開展了在線辛亥革命知識競賽活動,以競賽的形式鼓勵同學們學習辛亥革命知識。
武漢是首義之城,革命遺址自然不少。但武漢共有多少處革命遺址呢?這些遺址都在何處?現存狀況如何?這次實踐活動中,我們實踐團隊重訪革命舊址,前往武漢市武昌區(qū)和漢口區(qū)各個角落,對有文獻記載的大部分革命遺址進行了參觀與調查,并擬寫了一份《武漢市紅色遺址現狀調查報告》。在各個景點,我們都要求游客團隊與我們合照,因為有著共同的革命情懷,湖北紅十字協(xié)會更是與我院達成友好合作關系,相信這意外的收獲會更好地促進我校日后志愿工作的開展。
重走紅色路線前,我們在網上搜索各個革命遺址,然而我們發(fā)現有的遺址在網上尋找實在很困難?紤]到我校各學生黨支部日后開展活動的需要,我們實踐團隊制作了一份以我校為起點、以各個革命遺址為終點的路線圖,并附上對各遺址的簡單介紹,希望能對各位同學對黨情黨史的學習有所幫助。
同時,為了更好地向社會宣傳辛亥革命知識與精神,我們“三下鄉(xiāng)”暑期實踐團隊專門設立了宣講組,其職能便是在每個沒有導游的革命遺址處對游客進行遺址及其背后故事的說明,細致的講解得到游客們的贊賞。
革命先烈們?yōu)榱俗鎳鴴侇^顱灑熱血,當時會是怎樣的情形,先烈們又是怎樣的生活。通過辛亥革命網的介紹,我院“三下鄉(xiāng)”實踐團隊對辛亥革命后裔熊輝先生和張德庚先生進行了家訪。其中,84高齡的熊輝老先生之父乃人稱武昌起義“熊一槍”的首義元勛熊秉坤;而前湖北省人大代表張德庚先生的祖父也是名滿荊楚的辛亥志士張肖鵠。因為是家訪,去的隊員人數不能太多,雖然前些天重走革命路線,大家腳底都已磨出泡,大家還是踴躍報名去探訪革命后裔。去之前,大家還擔心氣氛可能會很緊張。大家忐忑不安地拎著禮物到后裔家里,沒想到,張德庚先生和熊老先生都十分平易近人,不但倒好茶水,還跟老朋友一樣與隊員們聊天,他們分別向隊員們介紹了張肖鵠和熊秉坤的往事以及自己對辛亥革命精神的看法。臨走之前,兩位先生還為我們在衣服上題字,留予我們紀念。
逝者如斯夫,時間過得很快。就這樣我們的“三下鄉(xiāng)”暑期社會實踐就這樣結束了,雖然大家皮膚都曬黑不少,腳底也磨出了水泡,但我們的內心是滿足的。不單因為全院學生都在為同一個目標出力,也不僅僅因我們?yōu)閷W校學生黨員活動開展做出的小小貢獻,而在于我們真真切切地投入到了弘揚辛亥革命精神、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紅色熱潮中,為辛亥革命百年和建黨九十周年紀念做出了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
“有志者,事竟成!痹谌w隊員的努力下,我們的社會實踐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實踐隊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愛國主義情懷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和好評,“三下鄉(xiāng)”活動受到了各大新聞媒體廣泛關注。
人民網、湖北新聞網、中國青年網、中紅網、全國政協(xié)辛亥革命網、黃岡門戶鄂東網、中國大學生網等主流新聞媒體對我們的活動都作了宣傳報道,還有鳳凰、搜狐、中國網絡電視臺新聞中心、重慶門戶華龍網、南京門戶龍虎網、湖南大學生網、翰林教育網等新聞網站紛紛轉載。其中,辛亥革命網全程跟蹤報道,湖北新聞網、中紅網分別給予了二次報道。
7月6號,人民網湖北頻道以“武漢紡大暑期社會實踐弘揚辛亥精神”為題給予了報道。鳳凰網、搜狐網、中國網絡電視臺新聞中心等轉載了報道:
7月8號,中新網湖北分社以“武漢紡大暑期社會實踐隊開展‘紅色之旅’”為題給予了報道:
7月9號,中國紅色旅游網給予了報道:
7月14號,中國青年網給予了報道,中國網轉載了報道:
7月14號,中國青年網給予了報道,中國網轉載了報道:
7月24號,黃岡門戶鄂東網給予了報道:
7月25號,中新網湖北分社再次給予了報道:
7月25號,中國紅色旅游網給予二次報道:
此外,辛亥革命專題紀念網站全國政協(xié)辛亥革命網發(fā)表四篇新聞,全程跟蹤報道了我們的活動。
最終,共有包括人民網、中新網、中青網、中國網、鳳凰、搜狐等知名新聞門戶在內的20家新聞網站發(fā)布或轉載了共計25篇新聞,新聞發(fā)布量居各學院之首,很好地宣傳了辛亥革命精神,弘揚了革命先輩無私奉獻、勇于犧牲的愛國主義情懷,達到了預期目標。
“三下鄉(xiāng)”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結束了,但全面學習黨情黨史,弘揚辛亥革命精神的熱潮才剛剛開始。我們也希望,借辛亥革命百年和建黨九十周年紀念的契機和“三下鄉(xiāng)”實踐活動的平臺,能夠讓更多的大學生、更多的華人意識到自己身上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從而振興中華民族,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201*年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工作總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201*年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工作總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