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年第四小學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201*年第四小學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隨著我國社會政治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青壯年外出打
工賺錢,將年邁雙親和幼子留在家中,形成“留守一族”。“留守學生”缺少家庭教育和管理,習慣差、行為差、成績上不去,成為學校教育的一大難題。目前,中小學“留守學生”相當普遍,問題也十分復雜,是我校近幾年來關愛留守學生工作的重頭戲。近年來,針對日益嚴峻的“留守學生”的教育問題,我校高度重視并進行了一些積極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1、健全留守兒童管理機制
開學伊始,我校根據(jù)實際重新調(diào)整此項工作的分工,修改各種制度和措施,在過程中,我們嚴格按照程序開展各個部門具體工作,以制度促管理,9月3日下午第二節(jié)課后我們在多媒體教室召開培訓會,學校戰(zhàn)校長作了“對留守學生的教育不容忽視”專題講座,會上陳江紅作了“如何關愛留守學生”的典型發(fā)言,會上還表揚了曾敏等15名“關愛留守學生”的先進教師,并對下一步的工作作了部署,會后我校又與22位班主任簽訂了防輟控流責任書。
2、認真摸底調(diào)查,建立留守學生檔案。
留守學生在我校所占比例較大,但他們并不是集中在學校的一個班或幾個班,因而增強了學校班級管理的難度。同時,每個留守學生所表現(xiàn)出來的特征也不一樣,為了準確地掌握留守學生的真實情況,我校以班級為單位,以班主任為主力,認真摸底調(diào)查。通過開學的幾個星期我們對各班留守兒童進行了逐一摸底,我校共有留守兒童414人。通過家訪、電話了解留守學生的家庭情況,掌握父
母的外出動向以及托付于何人何地等情況。同時,要將調(diào)查情況,認真分析,分類梳理,詳實的掌握留守學生的真實情況,并建立“留守學生”檔案。
2、試行“幫扶”制度。即要求每個“留守學生”找一個自己熟悉而又信任的老師委幫扶管理。幫扶老師可以是班主任、任課老師,也可以是職工。建立幫扶關系后,學生每周必須與幫扶老師進行至少一次的思想交流及學習、生活情況匯報,幫扶老師有針對性地實施教育,就相當于學生的編外家長。學校每月定期召集幫扶老師、班主任老師交流情況,有針對性地指導工作。每學期末要安排一次幫扶老師與“留守學生”監(jiān)護人見面會,以加強聯(lián)系,形成教育活力。
3、積極開展活動,促進“留守學生”的管理!傲羰貙W生”的管理,最主要的方式是正面教育和側(cè)面誘導。積極開展各種活動,有利于促進“留守學生”的管理。學校以重大節(jié)日為契機,并側(cè)重于“留守學生”開展一些切實有效的活動。本學期召集全校的留守學生開展一次安全與法制教育講座,增強他們安全意識與法制觀念。在“教師節(jié)”、“國慶”、“元旦”等重大節(jié)日、紀念日中,舉辦“關愛留守學生見真情”主題班會、開展“為留守學生獻愛心”募捐活動、舉行“我是家里的小主人”演講比賽等。同時,各班經(jīng)常開展主題班(隊)會;將非留守學生與留守學生結成對子,進行幫扶;由班主任帶領學生,為留守學生過集體生日等?傊,正面教育讓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積極地開展各項活動,有利于消除“留守學生”孤單、悲觀的陰影,讓他們領悟到學校大家庭
的溫暖、關愛之情,使他們愉快生活,安定學習。
4、嚴愛結合,疏堵并舉。加強“留守學生”出入管理,盡可能減少“留守學生”與社會不良現(xiàn)象的接觸。加強法紀教育,規(guī)范個體行為,聘請相關部門同志來校對學生進行法律知識講座和青春期教育,提高他們辨別是非和生活自理能力。開設親情電話。向留守學生及其家長、監(jiān)護人或委托監(jiān)護人公布校長、班主任和科任老師的電話號碼,加強學生、家長、教師三者間的聯(lián)系交流,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通訊工具,暢通親情溝通渠道。老師與“留守學生”家長或監(jiān)護進行聯(lián)系,匯報其子女在校表現(xiàn),“留守學生”也通過電話與遠在異地他鄉(xiāng)辛勤務工、經(jīng)商的父母進行情感交流,讓其心理得到健康發(fā)展。
5、不斷總結經(jīng)驗,長期教育“留守學生”。為了加強“留守學生”的教育管理,我們不斷總結經(jīng)驗,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每學期編寫“留守學生”教育管理工作計劃、總結,撰寫經(jīng)驗交流文章。同時,認真填好《教育管理日志》,填寫好留守學生檔案,并積極摸索規(guī)律、探討方法,長期做好“留守學生”的學習、生活、心理等方面的教育管理工作。
“留守學生”是教育對象的一部分,教育者應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學習上,營造良好的氛圍;生活上,盡力排憂解難;心理上,積極正確引導。促使他們同非“留守學生”一樣,在德、智、體等方面得到全面健康的發(fā)展,成為新世紀合格的主人。
201*年12月25日
擴展閱讀:石方小學201*年留守兒童工作小結
為留守兒童撐起一片藍天
石方小學201*年秋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石方小學地處偏遠山區(qū),經(jīng)濟相當落后。于是廣大農(nóng)民為了自己的生計,別父離子,雙雙到城里求生活。這使得我校大多兒童成為了“留守兒童”。留守兒童們由于父母長期在外打工,他們?nèi)鄙訇P愛,身心兩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學生是祖國的希望,為了給這些留守兒童營造一個健康成長的良好環(huán)境,我校積極響應各級領導的號召,從實際出發(fā),在全校范圍內(nèi)啟動了“關愛留守兒童溫暖工程”,為留守兒童撐起一片藍天,F(xiàn)將這段時間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建立領導小組
我校于今年9月成立了留守兒童領導小組,并進行了詳細的分工。組長:王華明
副組長:崔松俠譚萬江
成員:朱紅祥譚奇明廖貴平譚華
王華明同志負責全面工作,下設辦公室,留守兒童辦公室,由譚萬江同志負責辦公室日常事務。下設思想道德、行為習慣、心理情感、文藝美育、硬件設施四個小組。
具體安排:
硬件建設小組長:王華明成員:崔松俠廖貴平思想政治組長:崔松俠
成員:譚逢平馬靜楊廣表向朝珍汪強順馬澤英馬春花文藝美育組長:譚華
成員:譚逢平馬靜楊廣表向朝珍汪強順馬澤英譚長祿馬春花心理情感小組長:譚奇明
成員:譚逢平馬靜楊廣表向朝珍汪強順馬澤英譚長祿馬春花行為習慣小組長:朱紅祥
成員:譚逢平馬靜楊廣表向朝珍汪強順馬澤英譚長祿馬春花二、積極搞好硬件建設
我校是山區(qū)學校,教育教學設施相當匱乏。為了使留守兒童能有一個象樣的家,能得到十分的溫暖。我校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建立了親情電話室、視頻交流室、多功能活動室、心理咨詢室儀器實驗室、書法美術室、音樂教學室、圖書閱覽室等,擴展了運動場;我校教師共有7個教學班,只有教師14人,人員配置相當不足,但我們配置了配備了相應的體育、音樂、美術、科學兼職教師,他們分別是譚華、向朝珍、馬靜、朱紅祥同志;由馬澤英老師擔任我校留守兒童生活指導員,向朝珍老師擔任心理輔導員,崔松俠副校長同志擔任法制輔導員。
三、強化制度建設
近一學期來,我們根據(jù)上級有關精神,結合我校的具體情況,建立健全了留守兒童工作的制度,代理家長制度、生活指導制度、學業(yè)輔導制度、心理疏導制度等。在留守兒童食堂建設上,我們根據(jù)上級精神和兄弟
學校的經(jīng)驗,對食堂工作人員進行了一次培訓,以增強她們對留守兒童食堂工作制度的認識。
四、推廣冷水小學“4+1”模式
我校于10月中旬,組織了全體領導小組成員和心理疏導員向朝珍同志和生活指導員向朝珍老師、法制輔導員崔松俠校長到我縣留守兒童示范學校冷水小學進行了參觀學習。在參觀學習中,受到了冷水小學校長陳俊生同志、教導主任譚久遠同志等的熱情接待,把冷水留守兒童管理模式帶回了石方,為我校的留守兒童工作指明了方向。
回來后,我們根據(jù)冷水模式,進行了分工,由崔松俠校長親自主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少先隊大隊輔導員譚華同志負責人格品質(zhì)教育,教導主任譚奇明同志負責心理情感方面的工作,教科室主任朱紅祥同志負責行為習慣方面的教育,后勤主任廖貴平同志負責身體素質(zhì)提高方面的工作。
近兩個月來,我校冷水留守兒童工作模式已在逐步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組織了學生唱紅歌,升國旗訓練,讀經(jīng)典等活動;人格品質(zhì)教育方面,我校在少先隊大隊輔導員、體藝教研組長譚華同志組織了11個留守兒童興趣活動小組:鼓樂、美術、舞蹈、器樂、聲樂、誦讀、乒乓、書法、排球、籃球、英語等,還舉辦留守兒童冬季運動會;心理情感教育方面,教導處主任譚奇明同志組織了留守兒童11月份集體生日會等;在行為習慣方面,副校長崔松俠同志組織了學校安全常識講座、緊急疏散演習等;在身體素質(zhì)提高方面,學校后勤處廖貴平同志認真實施了學生體檢活動,認真制定和實施了有利于學生營養(yǎng)的菜單。
五、加強檔案建設,及時總結經(jīng)驗
1、本學期來,為了使留守兒童工作有序的開展,我校建立健全了留守兒童花名冊、健康登記表等,建立了留守兒童成長袋。這樣,有利對留守兒童工作分析和總結。
2、建立了留守兒童托管檔案。本學期來,我校建立了留守兒童托管檔案:生活指導記錄簿、學業(yè)輔導記錄簿、心理疏導記錄簿、親情電話登記簿、視頻交流登記簿等等。由于我校人員十分緊缺,各種簿記表冊均由各班主任管理、班主任和科任教師共同登記,并把這項工作作為工會組織的提高教師素質(zhì)工程的組成部份之一,F(xiàn)在,這些簿記表冊都已完善,隨著留守兒童工作的開展,作了詳細的記錄,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總結經(jīng)驗。
六、加強食堂建設,本學期來,為了實施留守兒童管理,我校自費請了兩名在當?shù)赜忻暤膹N藝高明的年輕體壯的農(nóng)民工為食堂工人,制定了相關的工作制度。并對其進行了培訓,使之認識到留守兒童食堂工作的重要性。在食堂硬件建設上,購買了各種機器,如鍋爐、剝皮機、粉碎機、切肉絞肉機、切片機等,既減輕了食堂工人的勞動強度,又提高了師生的生活水平。
七、加強留守兒童住校生的管理。本期來,我校為了更好的關注留守兒童,切實提高留守兒童的身體心理素質(zhì),開展了留守兒童在自愿基礎上到學校住校的工作。至今為止,我校共有130名留守兒童住了校,占留守兒童總數(shù)的50%以上。在住校期間,除配備了兼職的生活指導老師總的指導學生生活外,由各班主任任各班生活指導老師,加強學生的管理。為了避免學生的安全事故的發(fā)生,由學校保安茍大蘭同志為住校生一個一個打開水,并堅持了夜間巡邏。
八、認真開展留守兒童的各種活動。這項工作的開展同,主要由少先隊大隊輔導員體藝教研組長譚華同志主持。在這項工作中,我校開展了留守兒童興趣活動,組織了共11個興趣,由一位教師作指導教師,已成為我校特色工作。其次,集體生日會、唱紅歌、升國旗訓練、讀經(jīng)典、緊急疏散演習等,不光給予留守兒童之愛心,還促使留守兒童各種行為習慣、心理素質(zhì)、學習成績等朝著健康的方向發(fā)展。再次,我校規(guī)定星期一為學前班和一年級留守兒童親情聊天時間,星期二為二三年級留守兒童親情聊天時間,星期三為四年級留守兒童親情聊天時間,星期四為五年級留守兒童親情聊天時間,星期五為六年級留守兒童親情聊天時間;星期一為五年級親情電話時間,星期二為四年級親情電話時間,星期三為二三年級年級親情電話時間,星期四為學前班和一年級親情電話時間,星期五為六年級親情電話時間。并做了相應的記錄,拉近了留守兒童與父母的距離。
九、特色工作
我校留守兒童特色工作的名稱為“留守兒童興趣活動小組活動”,由學校少先隊大隊輔導員譚華同志負責。其理念為“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把班級還給學生,讓班級充滿成長氣息;把創(chuàng)造還給教師,讓教育充滿智慧挑戰(zhàn);把精神生命發(fā)展主動權還給師生,讓學校充滿勃勃生機”。共有鼓樂、美術、舞蹈、器樂、聲樂、誦讀、乒乓、書法、排球、籃球、英語等11個小組參加活動,吸引了210名留守兒童參加,占我校留守兒童的95%以上。規(guī)定每周四為興趣小組活動時間。在活動中,指導教師認真組織,同學們熱情高漲,不但豐富了留守兒童的生活,對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當然,我校的留守兒童工作才起步,今后的路還很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求索。我們堅信,有上級的領導,人民的支持,教師們的努力,我校的留守兒童工作將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石方小學留守兒童的藍天將會更藍!
石方小學校201*年12月17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201*年第四小學留守兒童工作總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201*年第四小學留守兒童工作總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