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信小學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忠信小學201*201*學年度第一學期關愛留守兒童
工作總結
當前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外出務工,“留守兒童”這一社會問題日益突顯。留守兒童“生活上缺照顧、行為上缺管教、學習上缺輔導、思想上缺約束、安全上缺保障”等問題對學校、家庭、社會影響頗深。如何管教好這些留守兒童,成為當前形式下學校教育的一項重大任務。對此,我們本著對學生負責、對家長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態(tài)度,傾情、傾力關心愛護這些留守學生,不斷加強對留守學生的管理教育工作,積極探討管理教育留守學生的新理念、新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xiàn)將我們所開展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
學校十分重視對留守學生的教育工作,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德育主任為副組長,中層干部和各班班主任為成員的關愛留守兒童工作領導小組。小組定期召開會議,研究和討論留守學生的管理教育問題,及時了解他們的思想道德狀況,制定相關的工作措施,安排相應的管理人員,不斷加強對這些留守學生的管理教育工作,確保留守學生留得下、學得好。二、健全制度,落實責任
(一)建立留守學生個人檔案與成長記錄袋制度。通過調查研究,摸清留守學生的具體人數和基本情況,建立留守學生個人檔案和聯(lián)系卡,對留守學生個人檔案和聯(lián)系卡實行動態(tài)管理,及時補充、變更相關內容,每學年期末都要做好留守學生的管理交接工作。成長記錄袋收集學生學習、活動、日常行為表現(xiàn)、情感表現(xiàn)等材料,記錄學生發(fā)展過程中的有關評價,班主任及時將有關情況報告給家長。
(二)建立“代管家長”隊伍,推行“代管家長”制度。建立起由班主任、科任教師和生活指導教師組成的代管家長隊伍,負責對留守學生的學習、生活,包括生理、心理教育的管理和引導。學校通過工會,發(fā)動全體教師,積極參加到代管家長隊伍中去,承擔留守學生的監(jiān)護職責,做留守學生生活的知情人,學習的引路人,成長的保護人。代管家長做到“四管”(管思想、管學習、管生活、管健康)和“四掌握”(掌握家庭情況、掌握思想表現(xiàn)、掌握學業(yè)成績、掌握日常行為),當好“五員”(思想品德輔導員、情感交流溝通員、日常行為監(jiān)護員、生活起居管理員、健康成長指導員),讓留守學生感受到親人般的關愛。主要工作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1、掌握留守學生的基本情況,做到“三個一”,每個月進行一次家訪,每個月與家長通一次話,每學期給家長寫一封信;
2、關懷學生的精神成長,把學生的喜怒哀樂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學生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審美情趣的教育,與學生溝通情感,彌補留守學生親情的缺失;
3、提供必要的幫助,關心孩子的飲食起居,處理突發(fā)情況等;4、開展“結對子”幫扶,安排班隊干部、、優(yōu)秀學生以及“留守學生”鄰居與其“結對子”,在生活、學習上給予幫助;
5、矯正不良行為習慣,轉化“問題孩子”。(三)建立家校聯(lián)系制度。
為及時了解掌握各方面情況,有針對性的對留守學生進行教育和管理,建立家校定期聯(lián)系制度,代管家長每月進行一次家訪,每月與家長通一次電話,每學期給家長寫一封信。還鼓勵教師多走訪“留守學生”家庭,經常深入學生家庭,進行學習輔導,指導家長或親屬如何關心孩子。對“留守學生”家庭做到“五必訪”,即情緒不好必訪,身體不佳必訪,成績下降必訪,遲到早退必訪,與同學爭吵必訪,通過家訪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用知識引導孩子,用愛心溫暖孩子。
三、開展各項活動,豐富學生生活
(一)開展結對幫扶活動。
采取“一幫一”或“多幫一”的形式,為留守學生選配了在職教師與他們結成對子,在生活上給予幫助,進行心理輔導,讓留守學生傾訴心中的苦悶,幫助他們排解煩惱,恢復自信,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實行全程跟蹤教育。同時選配優(yōu)秀學生和班隊干部與留守學生開展生活學習互幫互助活動,讓他們成為知心朋友,在學習生活上互相幫助,在品德行為上互相促進,在心靈思想上互相交流。
(二)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學校以重大節(jié)日為契機,并側重于“留守學生”開展一些切實有效的活動。如舉辦“關愛留守學生見真情”主題班會,開展“情滿中秋〃關愛留守孩子”慰問活動,舉行“感恩”為主題的演講比賽等。每學期召集全校的留守學生開展一次的安全與法制知識講座,增強他們安全意識與法制觀念。組織留守學生利用學校設置親情電話,定期與家長通話交流感情;學校設立留守兒童親情活動室,搭建師生心靈溝通的平臺,專門配備了心理健康指導教師,對留守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讓留守學生健康成長。
四、加強社會教育與學校、家庭構建教育網絡體系教育工作絕對不僅是教育主管部門及學校的工作,它需要全社會的關心支持,協(xié)調配合。為了優(yōu)化“留守學生”教育環(huán)境,我們堅持學校、家庭、社會三者聯(lián)成一體,經常利用家長會、學校開放日等活動形式,幫助家長轉變教育觀念,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學知識和技巧,真正有效地履行家長的監(jiān)護義務。其次盡力凈化校園周邊環(huán)境,強化學校周邊環(huán)境的整治,經常邀請相關人員到校進行法制教育、安全教育。通過這些工作的開展,學生的違規(guī)違紀現(xiàn)象得到了根本抑制,“留守學生”更是受益匪淺。
五、設置留守學生活動室
學校投入資金專門設置留守學生活動室,配備了電視、電腦、親情電話、圖書等設施設備。強化活動室的各項設施建設和管理,為留守學生提供了充滿活力的交流活動場所,使學生感到了“家”的溫馨與和諧?傊P于“留守兒童”的教育,我們雖然做了大量工作,獲得了一些經驗,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變化,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單靠學校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關心留守兒童,是系統(tǒng)性、社會性的問題,需要我們全社會各行各業(yè)齊心協(xié)力、群策群力,以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關心愛護每一位留守兒童,確保留守兒童健康、幸福、快樂地成長!
圖片附后:
學校開展中秋節(jié)慰問活動
社會愛心人士對我校留守兒童進行幫扶活動關愛留守兒童主題班刊
學校定期召開留守兒童專題會議
社會愛心人士為留守孩子送溫暖
擴展閱讀:忠信小學留守兒童工作計劃1
忠信小學201*-201*學年度第一學期“留守兒童”
管理工作計劃
為了更好地發(fā)揮學校的育人功能,深入推進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結合我校留守兒童成長狀況及實際需求,特制定本計劃。
一、工作目標
通過對留守兒童問題的調查、分析與研究,找到影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狠抓落實,為“留守兒童”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huán)境,同時,要加強領導,形成合力,將目標落到實處。
1、分班建立留守兒童檔案,使留守兒童建檔率達100%;2、千方百計使留守兒童“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3、真情關愛留守兒童,開展“一對一”幫扶活動。二、主要措施1、成立組織機構
學校成立關愛留守兒童領導小組,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統(tǒng)一領導和管理,保證各項工作要求全面認真落實到位。
組長:韓靜副組長:黃超成員:全體教師2、建立留守檔案
各班要認真調查研究,摸清留守兒童的底數,建立留守兒童的專門檔案,有專人負責管理。
3、確保“三個優(yōu)先”
(1)學習上優(yōu)先輔導。班級要從學習方面對留守兒童逐一進行分類、分組,落實到每一位任課教師。由任課教師具體分析學生的學業(yè)情況,制定學習幫扶計劃,明確幫扶時間、內容和階段性效果。每個留守兒童由老師牽頭確立一名學習幫手,教師要對結對幫扶效果進行定期檢查,建立進步檔案。
(2)生活上優(yōu)先照顧。教師對留守兒童要多看一眼,多問一聲,多幫一把,使學生開心、家長放心。食堂要注意營養(yǎng)搭配均衡,有益
身體發(fā)育。留守兒童患病時,要及時診治,悉心照料。要指導寄宿學生學會生活自理,養(yǎng)成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
(3)活動上優(yōu)先安排。高度重視并認真組織留守兒童參加集體活動,或根據特點單獨開展一些活動,既使其愉悅身心,又培養(yǎng)獨立生活能力。
4、開展幫扶活動
學校針對“留守兒童”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實行“一對一”幫助機制,每一位“留守兒童”都有一位老師和一名優(yōu)秀的學生來共同幫助;積極開展“留守兒童手牽手”活動,增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了解和交流;班主任每期開學的時候制定出本班“留守兒童”的幫扶計劃,平時作好記錄、期末寫好總結,讓他們在老師、同學群體中成長,讓他們受到更多的監(jiān)督、照顧與關愛。學校設立留守兒童親情電話,讓留守兒童定期與在外務工的父母進行親情交流。
5、建立談心制度
學校要定期召開幫扶教師、留守兒童、監(jiān)護人或委托監(jiān)護人座談會。要求班主任(或幫扶教師)每月與“留守兒童”談心一次,詳細填好記錄卡,對少數學習嚴重滑坡、人格發(fā)展不健全、道德發(fā)展失范、涉嫌違法的“留守兒童”要及時與家長和監(jiān)護人溝通,著重進行矯治和幫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積極開展人文關愛活動,讓留守學生通過教師和集體的溫暖彌補親情缺失對其人格發(fā)展的消極影響。
6、注重心理輔導
針對品德行為偏差和心理障礙的留守兒童,班主任和課任老師要與學生多談心,著重進行心理輔導,開展心理矯正活動。定期開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獨立生活教育和體諒父母教育,使留守兒童感到備受關愛,體驗到生命成長的快樂與幸福,消除不良情感體驗,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培養(yǎng)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忠信小學德育處
201*年9月2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忠信小學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忠信小學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