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寨中學校團委關于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的活動總結
彰寨九年制學校關于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的活動總結
10月24日下午,彰寨九年制學校校團委舉行“我的中國夢”座談會,認真學習繼續(xù)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今年五四青年節(jié)在同各界優(yōu)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的講話、給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201*級本科團支部全體同學的回信、在參加“快樂童年放飛希望冶主題隊日活動時的講話、在同團中央新一屆領導班子集體談話時的講話等重要講話精神。學院各部門近50名學生團員參加座談。會上,大家認真學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結合各自學習狀況和成長經歷,圍繞如何實現中國夢、學校夢、個人夢。
嚴純長校長首先結合個人多年基層工作經驗和來校工作后的體會說,學習總書記五四講話,對“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這句話有切身體會,對如何實現中國夢有更深的認識,感到責任重大。作為中央國家機關遴選的公務員,一方面要感謝遴選制度和現有的工作平臺,另一方面更要做好本職工作,拿出工作業(yè)績。青年人要敢于做“夢”,更要能夠沉下身段、勇于擔當,通過踏實勤勉工作來實現自身從蛹到蝶的蛻化之夢。
副校長黃海云老師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fā)展速度快,但社會發(fā)展不平衡,是現在中國夢要克服的重要問題。就個人從事的公共行政研究而言,努力方向是讓我國的做法成為國際上仿效的對象。青年人普遍存在的一個缺點是“讀書太少、想得太多”,成長的關鍵在于勤勤懇懇學習、踏踏實實工作。前段時間在“學習傳承創(chuàng)新”活動中看到對許耀桐教授的采訪,深受他“干一行愛一行”、“一步一個腳印”的精神感染。大樹要參天,根要扎得深,才能枝繁葉茂,青年人當以此自勉。
校大隊部輔導員王玲老師說,本校團委提出“大視野、大胸懷、大事業(yè)”的工作目標,是結合了校園夢和個人夢的努力方向。青年擁有年輕的身心、青春的激情和敢于創(chuàng)新的勇氣,這些特質都可以為實現夢想插上翅膀。然而,我們的羽翼還不夠豐厚,需要增強知識經驗、艱苦條件下的歷練和對國情民情的體悟。今年夏天自己將參加縣團委“根在基層中國夢”學習活動,要抓住這一了解社情民意的好機會,筑牢自己夢想的信念基礎。校教務主任黃明華老師說,“中國夢”的闡釋及實現途徑的指出,無疑觸動并點燃了每個青年人內心深處的夢想。夢想有多大,路就有多寬。為實現中國夢和學院夢,青年人要敢于拼搏創(chuàng)新,練就過硬本領,錘煉高尚品質,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要不斷總結經驗、加強學習,提高自身能力和工作水平。青年教師代表張敏老師說,聽了總書記五四講話,深受觸動。最近大家在看《致青春》這部電影,很多人都會記得片中的一句話:青春是用來紀念的,我們該用什么來紀念我們的青春?當代的青年人不缺乏夢想,但如何將個人的夢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yè)中去,如何將自己的夢與學院夢、中國夢結合,是每一位青年人應該深入思考的。在培訓工作中腳踏實地、立足本職,嚴謹的對待每一個培訓任務,細致的處理好每一個工作環(huán)節(jié),這是踏踏實實的走好實現夢想的每一步最現實的要求。
校大隊部大隊長張龍英同學說,作為一名出身在農村、成長在農村的學生,深深為總書記關愛青年成長的講話感動和叫好。當代青年積極響應黨中央的號召,要具備強烈的責任意識、大局意識和使命意識,要敢于挑戰(zhàn)自我,特別是要能戰(zhàn)勝自身惰性,始終堅持勤奮學習,不斷增長才干,自覺融入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滾滾浪潮,努力在建設有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yè)中貢獻更多的力量。座談會上,各個老師利用自身大量的實踐活動的經驗,從不同角度談了如何抓住各種學習鍛煉的機會下基層、接地氣,利用有限時間取得最大收獲的體會。他們也與大家分享了各自學習五四講話的心得,表示要把夢想變成扎扎實實的苦干。
學院團委書記王玲老師在總結時說,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指明了當代青年成長發(fā)展、建功立業(yè)的正確道路,寄托了黨和國家對青年一代的深切囑托和殷切期望。在團員青年要自覺按照院領導的要求,對照各自的情況,把個人夢想的根深深扎在學校事業(yè)發(fā)展的土壤中。一要加強學習,牢固樹立終生學習的理念,學以致用,學用相長;二要刻苦鍛煉,勇于接受工作和社會實踐的挑戰(zhàn)和考驗,提高適應各種環(huán)境的能力;三要努力傳承,把老一輩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作風發(fā)揚光大,把學院事業(yè)不斷推向前進。
下一階段,學校團委將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五四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緊密圍繞學院教學培訓科研咨詢中心工作進一步創(chuàng)新思路和載體,努力為青年教職工提供學習鍛煉的平臺和展示才能的舞臺,服務于團員青年成長成才的迫切需求。
活動剪影: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彰寨中學校團委關于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的活動總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彰寨中學校團委關于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的活動總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