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資源開發(fā)活動總結
校外資源開發(fā)活動總結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在規(guī)定新課程的結構時,作出了如下闡述: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并做為必修課。由此看來,在我國基礎教育新課程體系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一種與各學科課程領域有著本質區(qū)別的新的課程領域,是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結構性突破,而社會實踐活動是綜合實踐活動的一種形式。
我校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開展了一系列的社會實踐活動,大致可以分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尊重每一個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
社會實踐活動關注的焦點是:學生關心什么,對什么感興趣,哪些真正是學生的問題或課題。學生不是為學科而存在,恰恰相反,學科應根植于學生的生活課題。學府中學為了給學生提供一個充分展示藝術天分的舞臺,舉辦了“科技文化藝術節(jié)”,包括“學府歌手”比賽、“學府樂手”比賽、“學府插花能手”比賽、師生書畫攝影作品展、學生手抄報比賽、科技小制作比賽。這些活動激活了學生的情趣,培養(yǎng)了學生的特長。
第二、凸顯學校特色。
對任何一所學校而言,社會實踐活動是其學校文化的有機構成,集中體現(xiàn)了學校的特色。因此,社會實踐活動內容的選擇應立足于每一所學校的特色,并使其成為特色學校建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學府中學堅持“以人為本辦學,以德為先育人,科學民主治!钡霓k學宗旨,努力創(chuàng)設民主、開放、平等、和諧,富于情趣、富于美感的高質量校園生活,努力營造寬松高潔、清新明麗,充滿真情與關愛的校園文化氛圍,不斷追求“真、善、美”的最高境界,把培養(yǎng)基礎扎實、自主發(fā)展、個性豐富、勇于創(chuàng)新、才智清明、性情通達、品德高尚、氣質高雅、意志堅強,富于理想追求,具有愛心、責任感,能夠創(chuàng)造幸福,能夠服務社會,具有國際視野的健康、文明的世紀新人為目標,使具有不同天賦、潛能,不同氣質、性格,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都能夠得到最充分的發(fā)展。為此先后開展了“養(yǎng)成教育”、“潤化教育”、“自主發(fā)展教育”。在學生中開展“聽名曲、讀名著、賞名畫、訪名人”活動,提高了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等;。
第三、因地制宜利用各方面的教育資源。
學校要改變僅依靠教科書開展教學的做法,充分開發(fā)、利用各種教育資源落實課程計劃要求。學校充分利用資源,開展一次以“綠色光明、青春飛揚”為主題的校外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從書本走向生活,從課堂走向社會,回歸自然,開拓視野,體驗了團結協(xié)作的集體生活,培養(yǎng)學生“五自”能力,動手動腦能力和適應能力,促進學生個性全面和諧健康地發(fā)展。
第四、因時制宜地開發(fā)多種教育資源。
教育局為了培養(yǎng)青少年愛祖國、愛學校、愛社區(qū)、愛家庭、愛親人、愛同學,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形成愛他人、關心社會的文明風尚,決定深入開展以“鑄造美好心靈,關愛美麗家園”為主題的系列教育活動,此次活動是首屆“關愛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校德育工作針對性和實效性的重要舉措。將學校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與此次活動安排相結合,在學校文化廣場開展了“愛心市場”活動,全校師生將自己使用過的學習用具、書籍、衣服、玩具等物品進行交換,或進行義賣,將所得款項全部捐給身患重病、殘疾、父母雙雙下崗或家庭困難的學生。還開展了“民族精神代代傳”活動,通過組織開展“中國人了不起、中國了不起、作個了不起的中國人”為主要內容的“三個了不起”系列活動,樹立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懷,使學生懂得了關愛他人、關心深圳建設,關注社會進步,增強廣大青少年學生的公民意識,提高了學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第五、整合校內課程與校外課程。
學生不僅生活于學校中,而且還生活在家庭和社區(qū)當中,而將學校、家庭、社區(qū)融合起來的重要途徑是綜合實踐活動,同樣,社會實踐活動要打破學校、教室的“束縛”,把校內課程與校外課程整合起來,把正規(guī)教育與非正規(guī)教育融合起來,這是綜合實踐活動整體性和開放性的內在要求。觀看中國兒童藝術劇院演出的青春話劇《享受艱難》,不僅從精神上受到了教育:艱難是人生的財富,挫折是奮進的契機;而且從身體上也體驗了徒步的艱辛。通過這次活動,鍛煉了身體,磨練了學生的意志,讓學生感受艱苦,體驗艱苦,同時激發(fā)學生對班級、學校的熱愛,增強班級凝聚力,強化團隊意識,合作意識,展現(xiàn)了學府學子精神風貌。
第六、鼓勵學生參與開發(fā)實踐,真正成為課程展開的主體。
社會實踐活動是教師和學生合作開發(fā)與實施的,要鼓勵學生要鼓勵學生參與開發(fā)實踐,真正成為課程展開的主體。舉辦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文化廟會:整個活動的文案、文化幣的設計、英語購物、有獎競猜、激情演繹、拓展訓練、展臺布置等活動全部由學生策劃、組織。在整個活動中教師僅僅充當了指導者、參與者和評價者的角色,這既充實了少年兒童的節(jié)日生活,又培養(yǎng)了他們的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還豐富了學府中學的文化內涵。
第七、加強教師培訓。教師培訓是社會實踐活動有效實施的關鍵,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都要十分重視各種形式的教師培訓,在通過培訓促進教師教育觀念轉變的同時,要鼓勵、支持教師去研究社會實踐活動的開發(fā)規(guī)律,提高社會實踐活動課開發(fā)的能力。
總之,學校開展的一系列社會實踐活動課程,不僅意味著一種新的課程形態(tài)的誕生,更主要的是標志著一系列體現(xiàn)時代精神的新的課程理念的生成。
擴展閱讀:校外自然、社會資源開發(fā)活動總結
校外資源開發(fā)利用活動總結
校外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意義,不僅可以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豐富了學生的知識。更能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使學生受到直接的情感教育。拓展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一、通過活動提高了學生多種能力。
1、通過查資料等社會活動,提高了學生的搜集資料的能
力。
2、通過看書讀報提高學生閱讀和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3、通過與他人交流、溝通,提高學生社會交際的能力。4、學生的自理能力得到了提高,能幫助家長做力所能及
的家務活。
5、學生間團結互助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會利用集體的力量
合作解決問題。
6、學生能進一步了解到今天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懂得珍惜
時間。
二、通過活動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豐富了學生的知識。1、通過一些資料的搜集,豐富了學生的知識,特別是一
些課本上沒有的知識。
2、學生了解一些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由來,受到一些傳統(tǒng)教
育。
3、通過社會調查,學生學會了寫調查報告。三、社會反映良好,受到家長的好評。1、通過到社會找不規(guī)范字,凈化了中國文字環(huán)境,培養(yǎng)
認真仔細的學習態(tài)度。受到了社區(qū)人們的良好評價。2、通過當小主人,回家做家務事,受到家長的好評。家
長都反映孩子長大了。
3、受到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教育,知道孝敬老人,受到家長
好評。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校外資源開發(fā)活動總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校外資源開發(fā)活動總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