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新課改培訓總結
高中化學新課改培訓總結
新課程改革是新的環(huán)境下對師生提出的一個共同課題。通過培訓收獲頗豐,現(xiàn)總結如下:一、對高中化學新課程初步認識1.現(xiàn)行教材的特點
現(xiàn)行教材與以前教材相比不是知識的簡單羅列而是注重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具有完整人格的學生學生以提高學生科學素養(yǎng)。
化學課程分成了必修和選修兩個層次,因而體現(xiàn)出它的層次性。另外在課程結構改革方面還體現(xiàn)出了多樣性,其表現(xiàn)為高中化學課程設置了八個模塊,它們分別是必修1、必修2,這是兩個必修模塊,然后六個選修模塊分別是化學與生活、化學與技術、化學反應原理、有機化學基礎、物質結構與性質和實驗化學。怎樣看待這一課程結構,2.正確樹立高中化學課程理念
倡導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多樣的學習方式,重視化學學習方法的啟迪,提高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在現(xiàn)代社會的生存和競爭能力;
二、對高中化學新課程的幾點體會1.必須認識課程模塊的教學功能化學1→承上啟下
概括初中化學的知識規(guī)律激發(fā)學習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為學習后續(xù)模塊奠定基礎化學與技術→技術素養(yǎng)理解化學與技術的關系運用化學概念和原理拓展化學實用性知識強化學生的技術意識
2.重新認識教師的角色地位
(1)樹立新的課程意識,樹立新的教育理念。(2)轉變教學觀念,實施新的教學方式。
(3)運用全新評價理念,全面公正地評價學生。(4)轉變角色,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引導者。
(5)不斷充電,更新知識,提高駕馭新課程的能力。人人爭做學生滿意的化學老師。3.學生學習方式將多樣化
問題討論:在問題情境中激發(fā)學生思考、解疑信息加工:從多種媒體和場所獲取知識并整合方案設計:針對不同任務設計有效的學習策略合作學習:在小組活動中共同配合,互相交流學習方式的多樣化:由排排坐改為團團坐
實驗探究:體驗探究過程,揭示化學變化的規(guī)律調查咨詢:理解化學與生活、環(huán)境和科技的關系反思評價:反思、調整學習過程,評價學習成果4.構建師生的和諧教學關系,提高課堂效應及質量
教學的過程,本身是一個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找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傳統(tǒng)的教學中,只注重知識的傳授過程,片面強調教師的傳授功能,在教師與學生關系中,教師是知識是非的唯一裁判。教與學過程中,教師是主動的,學生總是被動的。課堂上,總是教師為中心,學生為附庸,教師傳授,學生接受,師生關系停留在一種不平等的情感之中,完全忽略了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需要。沒有考慮學生個人對知識理解的情感態(tài)度。嚴重制約著師生之間構建和諧平等、互相探討式的新型師生關系,通過對新課改理論的學習,結合自身的特點和班級學生個體共性與差異的分析研究,不難發(fā)現(xiàn),其實學生在學習知識過程中,非常希望在各方面都能得到教師的認可與尊重,學生在知識掌握方面也各有自己的特點和長處,如果僅是給出唯一標準,首先,不利于學生特點的發(fā)展;其次,不利于師生關系的調整。因此,如能以一種平靜對等的探討方式,是非常有利的。我想師生和諧的教與學的關系的構建恰恰需要我們教師多一些思考,尤其對學生多一些考慮。教師應該始終站在成人的高度,盡量體現(xiàn)出對學生的關懷。
5.改革教學手段,應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課改的實踐中還特別注重在課堂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結合教學內容,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講故事、小品、表演等方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增強新鮮感和求知欲,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特別是使用計算機輔助教學,使所教之知識更加直接形象,擴大了知識的容量、深度,給學生直觀形象的感知情景,學生對所學的內容會極感興趣,大大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6.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水平.
通過新課程的學習,我覺得作為教師必須自覺進行教學反思,發(fā)揚繼承優(yōu)秀的教學傳統(tǒng),更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努力實踐.探索,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結合新課程的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化學專業(yè)知識.對STS的認識水平擴大知識面.提高信息獲取.加工和傳播水平.
三.對新課程的幾點困惑課程改革會不會半途走樣?考試評價能否作相應改革?教師需要怎樣的專業(yè)支持?如何擺脫傳統(tǒng)的教學思維?四:新課程對教師的要求:
(1)從蠟燭型教師轉向到充電型教師:舊教材的知識的舊、窄,決定了精通某些知識并能傳授給他人就可以做教師,教師的知識越教越深,越教越少,就象蠟燭的光是一點點地滅下來,最后就全滅了。新教材的新、寬要求教師要與學生共同發(fā)展,當教師和學生一起探究的時候,我們就發(fā)現(xiàn)許多知識是無法言傳的,所以教師自己要不斷地提高,要不斷地充電,即照亮學生,還要更新自己,完成從蠟燭型教師向充電型教師的轉化。(2)從權威型教師轉向研究型教師:舊教材的學術性、嚴密性、系統(tǒng)性以及對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的硬性規(guī)定,決定了教師的為了完成教學目標,嚴格控制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按照預先準備的教案,嚴格的按照教材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的進行教學,無形的樹立了教師的權威性,新教材以人為本的思想要求教師要從學生的具體情況出發(fā),而不是從教材出發(fā),教材只是參考,符合學生具體情況的我們可以參考,不符合的我們可以完善或者改變教材,甚至自己設計。這就要求我們靜下心來,首先認真研究每一個學生,怎樣激活他們的學習動機,其次要認真研習教材。所以教師要不斷的進行研究,完成從權威型教師向研究型教師的轉化;五:對今后教學改進和提高的途徑和方法
1、抓好初高中知識的銜接:(1)如果認真分析初高中的教材,發(fā)現(xiàn)不少知識是脫節(jié)的,如在初中并沒有酸堿鹽的概念,在高一必修(一)第二章第一節(jié)突然出現(xiàn)要求辨別哪些是酸堿鹽的題型,學生無從作答;(2)因為應試的需要,而且初中化學周期短,初中的教學與高中的教學在方式上存在本質的差別,初中的老師對很重要的知識要求學生背誦要點,并沒有使學生從根本上真正去理解知識。例如聞氣體叫“招氣入鼻”,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中,把酒精燈概括為“遲到早退”把氫氣概括為“早出晚歸”等等;進入高中學生照樣將這些“形象化”語言答在試題中,結果只能是零分。初中的有些陋習實際上對高中的教學起了阻礙作用,從而使學生在高一時期就出現(xiàn)過早的分化。要搞好抓好初高中知識的銜接應該做到:(1)高一全體教師要利用假期時間集體學習初三和高一必修的教材,找出所有脫節(jié)的知識點,編寫成教學案,在假期或新高一的前兩周進行知銜接的教學,同時對學生進行化學學習習慣養(yǎng)成的強化訓練。(2)對初中的一些“形象化”的比喻和不規(guī)范的化學用語和實驗用語全部找出來,進行強行糾正。
2、教學案和教學過程要設計具體化,精心考慮過程與方法的可行性:在教學案的編寫中要設計預習導學、典型例題、問題探究和隨堂鞏固等學習步驟。教學案的編寫要有計劃的組織實施,實行“三級備課制度”即提前兩周有兩位四類教師先備課,形成初稿,分發(fā)給組內教師進行討論,進行二次備課,嚴格把關,堅決把深、難、偏的題目和邊緣知識點刪除,使80%的學生通過預習能正確完成預習導學、典型例題、問題探究的部分,切實使學生體會到通過預習二達到學習成功的樂趣。在教學案的使用上,要求學生先做后批改,根據(jù)批改的情況進行備課,形成上課的思路。教學案中所選的題目要以基礎題、書本題、易錯題和做過的錯誤率較高的題目為主,適當選擇部分開放題、應用題、拓寬題和高考題,這些題型不準以原題出現(xiàn),要進行改造,設置臺階。以便在教學互動過程中“有的放矢”,讓每位學生都能積極地投入到教學過程中來。駕駛要在分析學生、研究教材的基礎上,重組教學內容,科學地設計教學互動的目標與主題,從而引領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的展開。3、加強解答題的規(guī)范性:學生解答題的不規(guī)范嚴重影響了學習質量。如怎樣鑒別NaCl和NaNO3兩瓶溶液,這是一道十分簡單的題目,學生卻答成“加AgNO3”結果肯定是零分。就其原因:表面上是答題不規(guī)范,偷工減料,實際上是并沒有搞清化學原理,長期以往,學生將會養(yǎng)成不看書、不預習,憑經(jīng)驗或憑猜測答題,嚴重影響了學習的質量。對待類似的現(xiàn)象要強行糾正,動真碰硬。
4、把說話的權利還給學生:在化學課上經(jīng)常出現(xiàn)學生說話詞不答意,五個字以上的話的表述非常困難的情況。例如“硫酸的摩爾質量為98克每摩爾”,不少學生要說出象這樣類似的話非常困難,化學用語、實驗用語、概念、定理的復述更是難上加難。所以教師對一些常見的用語用詞一定要讓學生說,把說話的權利還給學生,決不包辦代替,也不能出現(xiàn)學生說半句后說不上來老師接著說的現(xiàn)象。
擴展閱讀:高中化學新課程培訓心得
高中化學新課程培訓心得
通過這段時間的集中網(wǎng)絡學習,我對高中新課程改革,有了一定的認識,以下是我進行培訓學習的一點體會.一、對高中化學新課程初步認識1.高中化學新課程結構
高中化學課程由若干課程模塊構成,分為必修和選修兩類。其中,必修包括2個模塊,指《化學1》和《化學2》,選修包括6個模塊,即《化學與生活》、《化學與技術》、《物質結構與性質》、《化學反應原理》、《有機化學基礎》、《實驗化學》,是必修課程的進一步拓展和延伸。每個課程模塊2個學分,36學時。2.高中化學新課程要求
學生在高中階段最低必須修滿6個學分,學生在學完化學1、化學2模塊之后,至少還應學習選修課程中的一個模塊,以達到高中化學課程學習的畢業(yè)要求。高一全體學生共同學習必修內容后,從高二年級開始,向人文方向發(fā)展的學生可在化學與生活和化學與技術兩個選修模塊中任選一個模塊;向理工方向發(fā)展的學生則規(guī)定必須選修有機化學基礎、化學反應原理和實驗化學。3.高中化學新教材特點
從教材宏觀的體系結構看:蘇教版《化學必修1》包含四個專題:專題1化學家眼中的物質世界、專題2從海水中獲得化學物質、專題3從礦物到基礎物質、專題4硫氮和可持續(xù)發(fā)展。其專題內容的選擇不是單純從化學學科知識體系的角度出發(fā),而是從化學與社會發(fā)展的關系入手,其順序的編排,體現(xiàn)了由具體到抽象,由簡單到復雜的循序漸進的特點。通過專題一學習研究化學的方法思路,而專題二、三、四則是關注身邊的化學:與海水、礦物、空氣有關的物質的宏觀性質,來學習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識。
從教材的微觀結構看,《化學1》借助各種欄目完成了教材內容的呈現(xiàn),如“你知道嗎”、“活動與探究”、“交流與討論”、“觀察與思考”、“問題解決”、“信息提示”、“拓展視野”、“整理歸納”、“化學史話”等。這些欄目蘊涵著十分豐富的教與學的方法,體現(xiàn)了新課程理念,如果運用得當,既可以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能起到提高學生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作用,對學生適應新課程教學活動起到很好的引領作用。從教材的基礎化學主干知識來看,教材有新的處理:對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知識,新教材以主題覆蓋、多元線索、螺旋發(fā)展來促進學生化學核心知識與觀念的建構,理解力的發(fā)展,認知結構的形成;對于元素及化合物這個中學化學的主干知識之一,不再按照元素自然族來介紹元素化合物知識,不再追求從結構、性質、存在、制法、用途等方面全面系統(tǒng)地學習和研究有關的物質,而是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和將要經(jīng)歷的經(jīng)驗出發(fā),提倡從“生活走進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從自然走進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對于有機化學知識內容的處理教材將有機化學知識和有機元素化合物的性質和應用等方面的知識內容主要安排在必修《化學2》中的“化學與可持續(xù)發(fā)展”主題中。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高中化學新課改培訓總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高中化學新課改培訓總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