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師個人年度校本培訓總結
新教師個人年度校本培訓總結
學習是教師的終身必修課,在信息化時代,只有堅持不斷的學習,才能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而不致于落伍。通過一年來的學習,我進一步掌握了新課改的發(fā)展方向和新課標解讀,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下面是我通過校本培訓獲得的幾個方面的體會:
一、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才是主人
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都是以學生的積極參與為前提,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實踐證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參與的深度與廣度,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每一個學生都發(fā)言就是參與嗎?專家的觀點是:“應該說,站起來發(fā)言是參與”。但從表面上看,是一種行為的參與,關鍵要看學生的思維是否活躍,學生所回答的問題、提出的問題,是否建立在第一個問題的基礎之上,每一個學生的發(fā)言是否會引起其他學生的思考;要看參與是不是主動、積極,是不是學生的自我需要;要看學生交往的狀態(tài),思維的狀態(tài),不能滿足于學生都在發(fā)言,而要看學生有沒有獨立的思考。”
簡單的問答式,一問一答,學生好像忙得不亦樂乎,但實際上學生的思維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復;一些課表面上看熱熱鬧鬧,學生能準確地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但很少有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表面上看是師生互動,實際上是用提問的方式“灌”,直到讓學生認同教師事先設計好的答案。師生、生生沒有真正地互動起來,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個問題。
那么,怎樣調(diào)動學生的“思維參與”呢?專家認為,應當創(chuàng)設情景,巧妙地提出問題,引發(fā)學生心理上的認知沖突,使學生處于一種“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狀態(tài)。同時,教師要放權給學生,給他們想、做、說的機會,讓他們討論、質(zhì)疑、交流,圍繞某一個問題展開辯論。教師應當給學生時間和權利,讓學生充分進行思考,給學生充分表達自己思維的機會,讓學生放開說,并且讓盡可能多的學生說。條件具備了,學生自然就會興奮,參與的積極性就會高起來,參與度也會大大提高。只有積極、主動、興奮地參與學習過程,個體才能得到發(fā)展。
二、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善于評價
在教學過程中要給學生多一點賞識與鼓勵。對學生的日常表現(xiàn),應以鼓勵、表揚等積極性的評價為主,采用激勵性的評語,盡量從正面引導。莎士比亞說:“贊賞是照在人心靈上的陽光。”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要讓孩子們體驗勞動的歡樂和自己的勞動而感到自豪!睘榱俗屓w學生品嘗到學習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教師在評價時要竭力睜大眼睛尋找學生的閃光點。(如:“你這個詞用得真準確!”“這個句子真美!”“發(fā)言聲音響亮!”“真自信!”“真大方!”“你敢于發(fā)表自己意見,進步真大!”“你的發(fā)言觸動了我的思維,震撼了我的心靈!”“你理解透徹,語言精當,表達流暢且自信滿懷,我非常欣賞你!”“我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覺了!”“你懂得比老師還要多!”“你讀得比老師還要棒!”)大量的實踐證明,對學生的賞識與鼓勵,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學會欣賞他人,相信自己,積極向上的品格,充分體現(xiàn)了教學的人文性。也要多一點詼諧與幽默,老師風趣幽默的語言必將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從中有助于學生良好人文素質(zhì)的養(yǎng)成。使學生在充滿愛心和智慧的評價中健康成長,我們還要“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三、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當好組織者
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相信學生完全有學習的能力。把機會交給學生。俯下身子看學生的生活,平等參與學生的研究。教師把探究的機會交給學生,學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學習的過程,教師也就可以自如地開展教學活動。新課程實施的靈活性大,讓教師覺得難以駕馭教學行為,課堂教學中表現(xiàn)為過多的焦慮和不安。原因是教學過程中,教師面對學生精彩紛呈的學習活動,還不習慣參與學生的學習過程,觀察和探究學生的學習方式,及時了解他們的認知情況,學生的需要沒有真正地被關注。
四、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做一個成功的引路人
一堂新課開始,教師可通過新課導入的設計、學習氛圍的創(chuàng)設,教材所蘊含的興趣教學因素、課堂內(nèi)外的各種資源來喚起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讓學生產(chǎn)生學習的意愿和動力。然后,教給學生探索、發(fā)現(xiàn)的方法,讓學生會探索、會發(fā)現(xiàn)。教師除了必須把學生自學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步驟外,還需精心設計每一次自學的目標、內(nèi)容,同時加強自學方法的指導。
總之,在學校的教育改革中,我們要不斷學習,致力于新課標的研究與探索之中,尋求創(chuàng)新,切實以新觀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學,使學生在新課改中獲得能力的提高。
擴展閱讀:新教師個人年度校本培訓總結
201*201*學年校本培訓小結
學習是教師的終身必修課,在信息化時代,只有堅持不斷的學習,才能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而不致于落伍。通過一年來的學習,我進一步掌握了新課改的發(fā)展方向和新課標解讀,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下面是我通過校本培訓獲得的幾個方面的體會:
一、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才是主人
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都是以學生的積極參與為前提,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實踐證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參與的深度與廣度,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每一個學生都發(fā)言就是參與嗎?專家的觀點是:“應該說,站起來發(fā)言是參與”。但從表面上看,是一種行為的參與,關鍵要看學生的思維是否活躍,學生所回答的問題、提出的問題,是否建立在第一個問題的基礎之上,每一個學生的發(fā)言是否會引起其他學生的思考;要看參與是不是主動、積極,是不是學生的自我需要;要看學生交往的狀態(tài),思維的狀態(tài),不能滿足于學生都在發(fā)言,而要看學生有沒有獨立的思考!
簡單的問答式,一問一答,學生好像忙得不亦樂乎,但實際上學生的思維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復;一些課表面上看熱熱鬧鬧,學生能準確地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但很少有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表面上看是師生互動,實際上是用提問的方式“灌”,直到讓學生認同教師事先設計好的答案。師生、生生沒有真正地互動起來,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個問題。
那么,怎樣調(diào)動學生的“思維參與”呢?專家認為,應當創(chuàng)設情景,巧妙地提出問題,引發(fā)學生心理上的認知沖突,使學生處于一種“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狀態(tài)。同時,教師要放權給學生,給他們想、做、說的機會,讓他們討論、質(zhì)疑、交流,圍繞某一個問題展開辯論。教師應當給學生時間和權利,讓學生充分進行思考,給學生充分表達自己思維的機會,讓學生放開說,并且讓盡可能多的學生說。條件具備了,學生自然就會興奮,參與的積極性就會高起來,參與度也會大大提高。只有積極、主動、興奮地參與學習過程,個體才能得到發(fā)展。
二、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善于評價
在教學過程中要給學生多一點賞識與鼓勵。對學生的日常表現(xiàn),應以鼓勵、表揚等積極性的評價為主,采用激勵性的評語,盡量從正面引導。莎士比亞說:“贊賞是照在人心靈上的陽光!鼻疤K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要讓孩子們體驗勞動的歡樂和自己的勞動而感到自豪!睘榱俗屓w學生品嘗到學習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教師在評價時要竭力睜大眼睛尋找學生的閃光點。(如:“你這個詞用得真準確!”“這個句子真美!”“發(fā)言聲音響亮!”“真自信!”“真大方!”“你敢于發(fā)表自己意見,進步真大!”“你的發(fā)言觸動了我的思維,震撼了我的心靈!”“你理解透徹,語言精當,表達流暢且自信滿懷,我非常欣賞你!”“我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覺了!”“你懂得比老師還要多!”“你讀得比老師還要棒!”)大量的實踐證明,對學生的賞識與鼓勵,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學會欣賞他人,相信自己,積極向上的品格,充分體現(xiàn)了教學的人文性。也要多一點詼諧與幽默,老師風趣幽默的語言必將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從中有助于學生良好人文素質(zhì)的養(yǎng)成。使學生在充滿愛心和智慧的評價中健康成長,我們還要“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三、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當好組織者
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相信學生完全有學習的能力。把機會交給學生。俯下身子看學生的生活,平等參與學生的研究。教師把探究的機會交給學生,學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學習的過程,教師也就可以自如地開展教學活動。新課程實施的靈活性大,讓教師覺得難以駕馭教學行為,課堂教學中表現(xiàn)為過多的焦慮和不安。原因是教學過程中,教師面對學生精彩紛呈的學習活動,還不習慣參與學生的學習過程,觀察和探究學生的學習方式,及時了解他們的認知情況,學生的需要沒有真正地被關注。
四、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做一個成功的引路人
一堂新課開始,教師可通過新課導入的設計、學習氛圍的創(chuàng)設,教材所蘊含的興趣教學因素、課堂內(nèi)外的各種資源來喚起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讓學生產(chǎn)生學習的意愿和動力。然后,教給學生探索、發(fā)現(xiàn)的方法,讓學生會探索、會發(fā)現(xiàn)。教師除了必須把學生自學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步驟外,還需精心設計每一次自學的目標、內(nèi)容,同時加強自學方法的指導。
總之,在學校的教育改革中,我們要不斷學習,致力于新課標的研究與探索之中,尋求創(chuàng)新,切實以新觀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學,使學生在新課改中獲得能力的提高。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新教師個人年度校本培訓總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新教師個人年度校本培訓總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