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也柔弱,死也堅強——讀《老子》有感 本文簡介:
《老子》的書,種類頗多。關(guān)于生死的,卻僅此而已。剛讀到這,我十分奇怪,生,是很堅強的;死,才是柔弱的,老子為何要顛倒過來呢?其實,并非如此,我仔細(xì)思考,終于明白了其中的含義。在生活中,你只要活著,難免就會有挫折、饑餓、疾病……折磨得你痛不欲生。這,自然會令你感到生命的脆弱,你的生命力即使再頑強,也經(jīng)
生也柔弱,死也堅強——讀《老子》有感 本文內(nèi)容:
《老子》的書,種類頗多。關(guān)于生死的,卻僅此而已。剛讀到這,我十分奇怪,生,是很堅強的;死,才是柔弱的,老子為何要顛倒過來呢?其實,并非如此,我仔細(xì)思考,終于明白了其中的含義。
在生活中,你只要活著,難免就會有挫折、饑餓、疾病……折磨得你痛不欲生。這,自然會令你感到生命的脆弱,你的生命力即使再頑強,也經(jīng)不住時間的消磨,一個人或許只會到死才明白:我的生命原來如此脆弱不堪!
相反,死亡是永恒的,更是一種特殊的解脫,你一旦死了,就再也用不著飽受天地的不公,用不著去體會世道的滄桑,用不著去感受人世的苦與酸。死亡后,你就再也不要受疾病的折磨,受別人的嘲笑,受命運的安排!死,豈不是很堅強嗎?
不過,這固然是一種消極態(tài)度。因為,如果死亡如此美好,那全世界的人都去自殺算了,老子這樣說在于還有另一個道理:柔弱勝剛強!
是啊,生固然脆弱,但它有它的脆弱之美!一個人徜若不經(jīng)歷挫折,又哪來收獲?如果生是永恒的,是堅強的,那么,文字就沒有意義和價值了,哪部著作不是作者受盡苦難寫出來的?中國古代,哪位詩人不是官場失意才寫下了千古名作?李白、杜甫二人一個流放到邊疆,一個逃亡到邊疆,方才寫出到現(xiàn)在還令人嘖嘖贊嘆的詩句,李后主和李清照,又都是北上南下后才大展才華,他們的生若是緊強的,那就絕不會有如此高的成就!
生也柔弱,死也堅強,這句話并不是在批評生,而是老子發(fā)現(xiàn):只有飽受苦難,只有充分體會到生的脆弱,才能成為人上之人!
因此,現(xiàn)在才會有家長把孩子托給特困家庭扶養(yǎng),這和老子這句話是一個道理呀!“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句諺語或許也是從老子這句話里引深出來的,但沒有老子的徹底,老子這句話用我自己的一句話說便是:如果“生”沒有挫折,不脆弱的話,那么,它就不配做“生”!
生也柔弱,死也堅強——讀《老子》有感 本文關(guān)鍵詞:柔弱,有感,死也,老子,堅強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免責(zé)聲明:本文僅限學(xué)習(xí)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