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派出所社區(qū)民警事跡
一顆心,為著人民而跳動
——記寶應縣公安局城北派出所社區(qū)民警唐積桐
在寶應縣公安系統(tǒng)內,有這樣一位普通的民警,他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yè)始終兢兢業(yè)業(yè),對身邊的群眾一貫懷有真真切切的感情,身為一個警察,他在真正的意義上做到了與老百姓心連著心、手牽著手、情系著情。他就是被人們譽為“陳先巖式”的社區(qū)民警、寶應縣公安局城北派出所蘇中社區(qū)警長唐積桐。
今年48歲的唐積桐,干上警察這一行可說是“半路出家”。1976年12月,他應征入伍,成了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zhàn)士,從班長、副連長一直干到副營職干部,唐積桐經(jīng)受了無數(shù)次血與火的考驗,顯示出一個軍人的赤膽忠心和錚錚鐵骨。特別是1979年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打響后,他5寫血書,主動要求參戰(zhàn)。在生與死的搏斗中,唐積桐經(jīng)歷了25個日日夜夜,他所在連的160多人中先后有52人不幸傷亡,最小的只有18歲。這一切都使唐積桐刻骨銘心,他常想,比起犧牲的戰(zhàn)友,自己算是萬幸了,這樣的生命其實已不屬于哪一個人,更不應該一味地用來享樂甚至虛度,而應該用來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惟有這樣才對得起死去的戰(zhàn)友,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回到地方后,唐積桐先后在沿河、南門、城中等派出所擔任警長,十幾年來,他始終戰(zhàn)斗在社區(qū)警務工作的第一線,無論形勢發(fā)生什么變化,出現(xiàn)什么情況,遇到什么困難,他始終牢記執(zhí)政為民的宗旨,努力用自己實實在在的行動,團結和依靠社區(qū)群眾,構筑起讓居民群眾放心、滿意的平安社區(qū)。他個人先后被評為寶應縣十佳社區(qū)民警、十佳愛民標兵警察,揚州市嚴打整治工作先進個人、平安創(chuàng)建工作行進個人、十佳政法干警,并榮立三等功一次,被命名為“陳先巖式的好民警”。201*年11月,寶應縣公安局作出決定,在全縣公安機關和全體公安民警中開展向唐積桐同志學習的活動。
“社區(qū)就是我的家,我的崗位在社區(qū)”
唐積桐自從穿上警服,就一直對社區(qū)工作懷有深厚的感情,這么多年來,眼看他的榮譽越來越多,他也有好幾次變動工作的機會,可他舍不得轄區(qū)的居民。他常說:“社區(qū)就好比是我的家,我的崗位在社區(qū),生活、工作在這里的上千戶家庭、數(shù)千個居民,是我服務的對象,時時刻刻我得替他們著想!”
201*年5月,寶應城區(qū)派出所進行了整合,唐積桐第一次來到了城北派出所蘇中警區(qū)工作。這是一個出了名的“老大難”社區(qū),原是城鄉(xiāng)結合部,轄區(qū)內有常駐人口10000多人,暫住人口1100多人,僅私房出租戶就有370多家,而且還有不少的政府機關、學校和金融單位,什么娛樂休閑場所、酒樓飯店等更是比比皆是,這里以前一直是各類刑事案件的高發(fā)地段,沒有誰也在這兒“栽跟頭”。熟悉唐積桐的人都替他捏了一把汗,不少親友也勸他“識點時務”。但唐積桐卻一臉的不在乎,他說:“在哪里工作,都是領導對我的信任,好在還沒有改變我的社區(qū)老本行,半年吧,給我半年的時間,干不好,我請求處分!”
為了盡快熟悉情況,贏得群眾,扭轉局面,唐積桐用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走遍了轄區(qū)內的每一條街巷胡同。那段時間,他一邊深入宣傳實施社區(qū)警務戰(zhàn)略的重要性,爭取社區(qū)群眾的理解和支持;一邊廣泛走訪群眾,征求意見和建議。那時,蘇中警區(qū)東片家家戶戶無門牌、錯門牌、重門牌的現(xiàn)象比較普遍,不但給群眾的收發(fā)郵件帶來了很大的麻煩,而且對治安管理也十分不利。唐積桐到任后,立即著手科學合理地編制門牌,不少居民不配合,老唐可說是磨破了嘴皮,跑斷了腿。那時正是炎熱的夏天,釘門牌本不是唐積桐的事,可他卻親自背上挎包、擔條毛巾,一家一戶地上門安裝。為了不損害居民家墻面的瓷磚,他先用毛巾將墻面擦干凈,然后用自費購買的玻璃膠粘門牌。那段日子,老唐的手指經(jīng)常被玻璃膠粘住,洗不掉,抹不去,最后只好用小銼銼,用小刀刮。更多的人家則需要用射釘槍安裝,鋼釘打進水泥墻里直冒火星,震得他虎口隱隱作痛。就是這樣,他一個人做三四個人做的事,最終將數(shù)千個路牌、門牌安裝完畢。居民們見老唐這樣能為百姓吃苦,打心眼里把他當作自己人。
唐積桐常說,社區(qū)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做人的工作是要靠感情作為紐帶的。作為一名社區(qū)民警,面對群眾更要有誠心、細心、耐心和責任心,只有做到親民、愛民,人民群眾才能愿意與我們打成一片,與我們結交朋友,交流感情,互通信息。在唐積桐的管段里,幾乎每戶居民家里都會有一張他送上的“警民聯(lián)系卡”。別看這張卡片小,但他卻把老唐和廣大居民的心緊緊地連在了一起。那上面的電話號碼也不僅僅是一串簡單的數(shù)字,而是老唐十年如一日為民服務的承諾!坝惺抡埓蛭译娫,我一定會盡快趕到。”每次送出一張“警民聯(lián)系卡”,唐積桐都會對群眾作出同樣的承諾。時間久了,居民不但遇到有什么急事、難事,如水、電、煤發(fā)生故障,下崗待業(yè)、夫妻不和、家人患病、住房緊促、子女就讀,甚至陰溝堵塞等都愛找他,就是遇到什么喜慶事,也都愛找他。因為將心比心,因為設身處地,居民群眾把唐積桐當成了自己的親人。其實,唐積桐在心里,又何嘗不是每時每刻將社區(qū)的每一戶居民當作自己真正的親人啊。
“社區(qū)居民都是我的親人,關心他們每一個人不需要什么理由”
社區(qū)是個大家庭,不管貧賤富貴,不管長住短住,唐積桐都把他們當作是大家庭的一分子,全心全意地去關心其中的每一個居民。多年來,唐積桐總是這樣告誡和要求自己:無論任何時候,都要以魚水之情善待社區(qū)居民群眾,自覺擺正同群眾的關系,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憂、我有所慮,民有所求、我有所助,民有所難、我有所救。就拿他現(xiàn)在管轄的蘇中社區(qū)來說吧,社區(qū)內每家每戶的情況,他都了如指掌。誰家有孤寡老人需要特殊照顧,誰家有什么困難需要及時幫助,甚至連誰家的電路老化、存在隱患,誰家的陽臺上堆的什么易燃雜物,他心里都有一本詳細的賬,人們都親切地稱他為“活檔案”
有一年春天,唐積桐到平安巷貧困居民老吳家走訪,見老吳臥病在床,同老吳一起下崗的老伴也精神不振,老唐心里感到十分難過。此后,他就把老吳家的事當成是自己的事,不怕跑腿,不怕磨嘴皮,同居委會干部一道與民政部門打了不少的交道,最終為老吳家爭取到了社會最低生活保障金,解決了老吳的燃眉之急。老吳含著眼淚,握著唐積桐的手,半天說不出話來。
社區(qū)里有戶姓郁的人家,父母都長年在外打工,家里只有爹爹和孫子二人。小郁原在技校學過烹飪,但因一時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脾氣變得有點古怪,加上社會上一些不三不四朋友的拉攏,逐漸地滑上了歪道。爹爹管不住孫子,內心非常著急。唐積桐了解這個情況后,三番五次,主動上門做小郁的思想工作,教會他做人與處世的道理,并幫他在縣城的一家飯店里找到了一份廚師的工作,終使小郁懸崖勒馬,改過自新。感動得小郁的爹爹逢人就夸老唐做了一件積德行善的大好事。
今年春節(jié)前夕,蘇中新村有戶姓王的人家,父子因長期矛盾,積怨太深,差不多就到了一觸即發(fā)的程度,隨時隨地都有激化的可能。老唐哪有心事忙自己家過年,三天兩天地往家跑,分別與王家父子促膝談心,并會同司法科、居委會的有關同志一起出面加以調處,最終使矛盾鈍化,父子握手言和。鄰居們得知后,都笑著說:“要不是唐警長,怕是我們這個年也過不安穩(wěn)!
唐積桐有這樣一段肺腑之言:“老百姓的事,有些在我們看來是小事,在他們的眼里就是關系切身利益的大事。”有一次,老唐在對東升路一家陳的人家進行戶口項目核對登記時,發(fā)現(xiàn)陳家5口人中,就有3口人的姓名有音同字不同的錯誤。其中一個小孩登記為“女”,而戶口底冊上卻為“男”。老唐當即告訴了陳家的戶主,并細心講解了更正姓名所需的材料和程序。陳家人感動地說:“不是你這次上門核對戶口,我還不知道戶口薄上有問題,感謝你及時的提醒,要不一旦用到可就要誤事了!”像這樣的事,老唐遇到過不少回,每次他都以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幫助解決。
這些年,不論刮風下雨,唐積桐每晚都堅持到社區(qū)里轉上幾圈,有時一直到深夜。要是發(fā)現(xiàn)誰家的門沒關好,老唐就喊一聲主人的名字,讓他把門關緊;要是發(fā)現(xiàn)有什么情況,老唐就立即投入緊張的戰(zhàn)斗。平時,不管在哪里,老唐只要看見摩托車或電動車的主人不重視防盜,他都不忘提醒幾句。有一次,老唐在東升路十一巷巡查時,發(fā)現(xiàn)有輛黑色摩托車停在門口,沒有上鎖。他好不容易敲開車主家的門,卻得了開門的小伙子一句“煩死了,還讓不讓人休息”的呵斥。對此,老唐也早已習以為常,他耐著性子同那個小伙子談起防盜的常識,直到他心服口服。當老唐幫他將摩托車推進了院子,那小伙子終于不好意思地笑了,連聲說“感謝”。
唐積桐就是這樣盡心盡力地為老百姓做事情,但對自己家里的事情,卻照顧很少,特別是對自己的事顯得十分馬虎。他在部隊里就患上了支氣管擴張,一年總要發(fā)作好回。有幾回正逢上所里的專項行動,領導不安排他參加,他卻主動請戰(zhàn)。有一次在值班時,病情突然加重,他只好請同志替一下,掛了8天水,硬是沒請一天假。曾經(jīng)有人問唐積桐:“為了老百姓這些家長里短、雞毛蒜皮的小事,你整天這樣激情似火地忙碌,到底有什么理由呀?”老唐聽后,咧嘴一笑說:“我是倒過來看的,想想看,還有什么,能比每時每刻分享每家每戶的快樂,更讓人感到開心的呢?社區(qū)居民都是我的親人,關心他們不需要什么理由!”
“守護社區(qū)群眾的安全是我光榮的職責,讓社區(qū)群眾滿意是我最大的心愿”
身為一名警察,首要職責是保護人民群眾的安全,這個“安全”在唐積桐的眼里不僅僅是生命財產(chǎn)的安全,他從一個社區(qū)民警的角度出發(fā),把確保社區(qū)群眾的安居樂業(yè)作為永恒不變的追求。近年來,唐積桐會同所在社區(qū)居委會進行實地考察,共同探討加強社區(qū)治安工作的措施和辦法,形成了“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體”的創(chuàng)建安全社區(qū)工作思路,并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家庭防范“十要素”,挨門逐戶地進行宣講。
在走訪居民和采集治安信息過程中,唐積桐發(fā)現(xiàn)轄區(qū)內人戶分離、房屋租賃及外來人口愈來愈多,對人口的管理也愈來愈復雜。于是,他利用業(yè)余時間對地區(qū)人員住戶進行了匯總分析,并用不同的標志將每戶人員按照常住、人戶分離、房屋租賃和外來人口等情況進行分類收集整理,建立了便于管理的一整套基礎手冊型資料,形成了人人皆知的老唐的“59個文件盒”。這“59個文件盒”,得到了市局和縣局領導的充分肯定,如今已成為各社區(qū)民警學習的“樣板”。這些看似簡單卻又比較科學的方法,使唐積桐這樣的社區(qū)民警們快速、全面地了解了社區(qū),為社區(qū)長效管理打下了扎實基礎。不少人半開玩笑地說:“只要有了類似于老唐的59個文件盒,就能立刻成為社區(qū)的‘活地圖’。”
到蘇中社區(qū)工作后,唐積桐針對社區(qū)往年刑事案件高發(fā)的態(tài)勢,為了確保小區(qū)的安全,他想方設法,積極開展群防群治。在爭得轄區(qū)內老黨員、老干部、老同志的支持下,他落實了50多名信息員,聘請了16名義務護巷員,將他們4人一組,對社區(qū)進行切塊負責、承包防范。除不斷對護巷員進行防范知識和防衛(wèi)技巧培訓外,老唐還采用黑板報、戧牌及宣傳單提醒等方式,及時報道發(fā)案情況和預警信息。他自編、自寫的黑板報內容每月都要換上兩三次,通俗易懂,老百姓很是愛看。他還大力推行白天重在“看”、晚上重在“巡”、深夜重在“守”的24小時“全天候”防范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半年不到,轄區(qū)內發(fā)案率就下降了30%,去年僅發(fā)生不到10起,成為有名的平安社區(qū)。
細致工作,不僅增進了警民之間的感情,改善了警民關系,在感情上得到了群眾的回報,同時也使唐積桐在工作上得到了轄區(qū)內群眾的信任和大力支持,轄區(qū)內一有什么情況,群眾都爭著向老唐反映。許多居民說:“老唐做事認真,為民負責,這樣的警長,我們信得過。有了他,我們睡覺都感到安穩(wěn)!”有一天晚上,有個男青年手提一只黑色拎包,在城郊橋西首一家錄像廳門前游蕩,行為詭秘。這家錄像廳的業(yè)主見此情景,想起平時老唐的叮囑,頓時提高了警惕。他不動神色,悄悄地撥通了老唐的手機。唐積桐聞訊后,立即帶領幾個聯(lián)防隊員趕到現(xiàn)場,對那可疑青年進行盤問。那人自稱是做藥材生意的,但他的包內卻無一樣藥品或藥材宣傳材料,竟然有起子一把、鉗子一把、手電筒一只。老唐抓住疑點不放,緊緊相逼,最終使那家伙無法抵賴,徹底坦白。原來他是鹽都縣的一個流竄盜竊案犯,已經(jīng)在多個縣市連續(xù)作案20多起。這次,他第一次來到寶應,想在這個小縣城里撈上一把,沒想到剛踏上寶應土地,進入蘇中社區(qū),還沒“開張”,就一下子栽倒在老唐的鐵腕之下。201*年國慶節(jié)期間,河南鶴壁有3人在泰州聚眾斗毆,造成重大人員傷亡。這3個家伙知道情況不妙,立即乘車北竄,到達寶應境內時,本想下車喘口氣,但由于他們神色慌張,蘇中社區(qū)的群眾發(fā)現(xiàn)他們可疑之處很多,就立即向唐積桐報告。老唐迅速行動,終使這3 人束手就擒。
做好轄區(qū)內刑滿釋放、勞教人員等重點對象的幫教工作,使他們逐漸轉化成對社會有用的人,是唐積桐作為社區(qū)民警長期重視的又一項工作。越某因為詐騙被判了8年,201*年刑滿釋放后,生活上一直沒有著落,加上對以前所犯的事有點其他的想法,他情緒低落,整天無所事事,借酒消愁,還時常揚言要上訪、要報復,甚至與以前所謂的朋友發(fā)展到用刀威脅的地步。唐積桐知道他也是當兵出身,而且和自己同屬一個軍,便以老戰(zhàn)友的身份,主動上門與他交談。盡管吃了不少悶,但老唐卻毫不氣餒,仍耐心地與他掏開心窩講真話,開導他要自尊自立自強,重新做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而且還協(xié)助他辦起了一個小茶爐,并幫他做做其它的生意。平時,唐積桐還不斷地鼓勵他,告訴他要珍惜這個機會。經(jīng)過一段時間,董某不僅自己學好了,而且還經(jīng)常教育別人跟著做好人,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像越某這樣的例子,老唐遇過不少,在他的轄區(qū)內共有36名重點人口,老唐在他們身上傾注了大量的心血,把他們當作家里人對待,千方百計幫助他們走出困境。兩年來,這些人中已經(jīng)有24人徹底走上了正路。他們對老唐是感恩戴德,但老唐卻覺得沒什么,他說:“守護社區(qū)群眾的安全是我光榮的職責,讓社區(qū)群眾滿意是我最大的心愿!”
是啊,唐積桐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一顆心,為著人民而跳動,自己卻感到習以為常。已近半百之年的他,自己家里有妻兒老小,但在妻子眼中,他從不顧家;在兒子的記憶里,他的身影又總是那么忙忙碌碌。對于這些,唐積桐也常常感到不安和愧疚。但是,只要想到自己身上肩負的職責,想到社區(qū)群眾對他的那份信任,想到公安局和派出所里領導和同志們對他的關懷和支持,他就會在不安和愧疚之余,越發(fā)感到一種無形的力量,不僅增添著他強烈的責任感,也激勵他更加堅定決心做好今后的工作。他常對自己說,舍小家,為大家,造福千家萬家,這是當警察的本分。人只有一顆心,但這顆心只要是為人民跳動的,他就無愧于人民警察這個稱號。為了人民群眾對自己的那份沉甸甸的信任,就是一輩子釘在社區(qū)民警的崗位上,也無怨無悔!
第二篇:派出所社區(qū)民警事跡
一顆心,為著人民而跳動
——記寶應縣公安局城北派出所社區(qū)民警唐積桐
在寶應縣公安系統(tǒng)內,有這樣一位普通的民警,他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yè)始終兢兢業(yè)業(yè),對身邊的群眾一貫懷有真真切切的感情,身為一個警察,他在真正的意義上做到了與老百姓心連著心、手牽著手、情系著情。他就是被人們譽為“陳先巖式”的社區(qū)民警、寶應縣公安局城北派出所蘇中
社區(qū)警長唐積桐。今年48歲的唐積桐,干上警察這一行可說是“半路出家”。1976年12月,他應征入伍,成了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zhàn)士,從班長、副連長一直干到副營職干部,唐積桐經(jīng)受了無數(shù)次血與火的考驗,顯示出一個軍人的赤膽忠心和錚錚鐵骨。特別是1979年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打響后,他5寫血書,主動要求參戰(zhàn)。在生與死的搏斗中,唐積桐經(jīng)歷了25個日日夜夜,他所在連的160多人中先后有52人不幸傷亡,最小的只有18歲。這一切都使唐積桐刻骨銘心,他常想,比起犧牲的戰(zhàn)友,自己算是萬幸了,這樣的生命其實已不屬于哪一個人,更不應該一味地用來享樂甚至虛度,而應該用來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惟有這樣才對得起死去的戰(zhàn)友,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回到地方后,唐積桐先后在沿河、南門、城中等派出所擔任警長,十幾年來,他始終戰(zhàn)斗在社區(qū)警務工作的第一線,無論形勢發(fā)生什么變化,出現(xiàn)什么情況,遇到什么困難,他始終牢記執(zhí)政為民的宗旨,努力用自己實實在在的行動,團結和依靠社區(qū)群眾,構筑起讓居民群眾放心、滿意的平安社區(qū)。他個人先后被評為寶應縣十佳社區(qū)民警、十佳愛民標兵警察,揚州市嚴打整治工作先進個人、平安創(chuàng)建工作行進個人、十佳政法干警,并榮立三等功一次,被命名為“陳先巖式的好民警”。201*年11月,寶應縣公安局作出決定,在全縣公安機關和全體公安民警中開展向唐積桐同志學習的活動。
“社區(qū)就是我的家,我的崗位在社區(qū)”
唐積桐自從穿上警服,就一直對社區(qū)工作懷有深厚的感情,這么多年來,眼看他的榮譽越來越多,他也有好幾次變動工作的機會,可他舍不得轄區(qū)的居民。他常說:“社區(qū)就好比是我的家,我的崗位在社區(qū),生活、工作在這里的上千戶家庭、數(shù)千個居民,是我服務的對象,時時刻刻我得替他們著想!”
201*年5月,寶應城區(qū)派出所進行了整合,唐積桐第一次來到了城北派出所蘇中警區(qū)工作。這是一個出了名的“老大難”社區(qū),原是城鄉(xiāng)結合部,轄區(qū)內有常駐人口10000多人,暫住人口1100多人,僅私房出租戶就有370多家,而且還有不少的政府機關、學校和金融單位,什么娛樂休閑場所、酒樓飯店等更是比比皆是,這里以前一直是各類刑事案件的高發(fā)地段,沒有誰也在這兒“栽跟頭”。熟悉唐積桐的人都替他捏了一把汗,不少親友也勸他“識點時務”。但唐積桐卻一臉的不在乎,他說:“在哪里工作,都是領導對我的信任,好在還沒有改變我的社區(qū)老本行,半年吧,給我半年的時間,干不好,我請求處分!”
為了盡快熟悉情況,贏得群眾,扭轉局面,唐積桐用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走遍了轄區(qū)內的每一條街巷胡同。那段時間,他一邊深入宣傳實施社區(qū)警務戰(zhàn)略的重要性,爭取社區(qū)群眾的理解和支持;一邊廣泛走訪群眾,征求意見和建議。那時,蘇中警區(qū)東片家家戶戶無門牌、錯門牌、重門牌的現(xiàn)象比較普遍,不但給群眾的收發(fā)郵件帶來了很大的麻煩,而且對治安管理也十分不利。唐積桐到任后,立即著手科學合理地編制門牌,不少居民不配合,老唐可說是磨破了嘴皮,跑斷了腿。那時正是炎熱的夏天,釘門牌本不是唐積桐的事,可他卻親自背上挎包、擔條毛巾,一家一戶地上門安裝。為了不損害居民家墻面的瓷磚,他先用毛巾將墻面擦干凈,然后用自費購買的玻璃膠粘門牌。那段日子,老唐的手指經(jīng)常被玻璃膠粘住,洗不掉,抹不去,最后只好用小銼銼,用小刀刮。更多的人家則需要用射釘槍安裝,鋼釘打進水泥墻里直冒火星,震得他虎口隱隱作痛。就是這樣,他一個人做三四個人做的事,最終將數(shù)千個路牌、門牌安裝完畢。居民們見老唐這樣能為百姓吃苦,打心眼里把他當作自己人。
唐積桐常說,社區(qū)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做人的工作是要靠感情作為紐帶的。作為一名社區(qū)民警,面對群眾更要有誠心、細心、耐心和責任心,只有做到親民、愛民,人民群眾才能愿意與我們打成一片,與我們結交朋友,交流感情,互通信息。在唐積桐的管段里,幾乎每戶居民家里都會有一張他送上的“警民聯(lián)系卡”。別看這張卡片小,但他卻把老唐和廣大居民的心緊緊地連在了一起。那上面的電話號碼也不僅僅是一串簡單的數(shù)字,而是老唐十年如一日為民服務的承諾。“有事請打我電話,我一定會盡快趕到!泵看嗡统鲆粡垺熬衤(lián)系卡”,唐積桐都會對群眾作出同樣的承諾。時間久了,居民不但遇到有什么急事、難事,如水、電、煤發(fā)生故障,下崗待業(yè)、夫妻不和、家人患病、住房緊促、子女就讀,甚至陰溝堵塞等都愛找他,就是遇到什么喜慶事,也都愛找他。因為將心比心,因為設身處地,居民群眾把唐積桐當成了自己的親人。其實
第三篇:派出所社區(qū)民警事跡
在寶應縣公安系統(tǒng)內,有這樣一位普通的民警,他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yè)始終兢兢業(yè)業(yè),對身邊的群眾一貫懷有真真切切的感情,身為一個警察,他在真正的意義上做到了與老百姓心連著心、手牽著手、情系著情。他就是被人們譽為“陳先巖式”的社區(qū)民警、寶應縣公安局城北派出所蘇中社區(qū)警長唐積桐。
今年48歲的唐積桐,干上警察這一行可說是“半路出家”。1976年12月,他應征入伍,成了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zhàn)士,從班長、副連長一直干到副營職干部,唐積桐經(jīng)受了無數(shù)次血與火的考驗,顯示出一個軍人的赤膽忠心和錚錚鐵骨。特別是1979年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打響后,他5寫血書,主動要求參戰(zhàn)。在生與死的搏斗中,唐積桐經(jīng)歷了25個日日夜夜,他所在連的160多人中先后有52人不幸傷亡,最小的只有18歲。這一切都使唐積桐刻骨銘心,他常想,比起犧牲的戰(zhàn)友,自己算是萬幸了,這樣的生命其實已不屬于哪一個人,更不應該一味地用來享樂甚至虛度,而應該用來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惟有這樣才對得起死去的戰(zhàn)友,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回到地方后,唐積桐先后在沿河、南門、城中等派出所擔任警長,十幾年來,他始終戰(zhàn)斗在社區(qū)警務工作的第一線,無論形勢發(fā)生什么變化,出現(xiàn)什么情況,遇到什么困難,他始終牢記執(zhí)政為民的宗旨,努力用自己實實在在的行動,團結和依靠社區(qū)群眾,構筑起讓居民群眾放心、滿意的平安社區(qū)。他個人先后被評為寶應縣十佳社區(qū)民警、十佳愛民標兵警察,揚州市嚴打整治工作先進個人、平安創(chuàng)建工作行進個人、十佳政法干警,并榮立三等功一次,被命名為“陳先巖式的好民警”!11月,寶應縣公安局作出決定,在全縣公安機關和全體公安民警中開展向唐積桐同志學習的活動。
“社區(qū)就是我的家,我的崗位在社區(qū)”
唐積桐自從穿上警服,就一直對社區(qū)工作懷有深厚的感情,這么多年來,眼看他的榮譽越來越多,他也有好幾次變動工作的機會,可他舍不得轄區(qū)的居民。他常(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好 范文網(wǎng)www.7334dd.com)說:“社區(qū)就好比是我的家,我的崗位在社區(qū),生活、工作在這里的上千戶家庭、數(shù)千個居民,是我服務的對象,時時刻刻我得替他們著想1
~年5月,寶應城區(qū)派出所進行了整合,唐積桐第一次來到了城北派出所蘇中警區(qū)工作。這是一個出了名的“老大難”社區(qū),原是城鄉(xiāng)結合部,轄區(qū)內有常駐人口10000多人,暫住人口1100多人,僅私房出租戶就有370多家,而且還有不少的政府機關、學校和金融單位,什么娛樂休閑場所、酒樓飯店等更是比比皆是,這里以前一直是各類刑事案件的高發(fā)地段,沒有誰也在這兒“栽跟頭”。熟悉唐積桐的人都替他捏了一把汗,不少親友也勸他“識點時務”。但唐積桐卻一臉的不在乎,他說:“在哪里工作,都是領導對我的信任,好在還沒有改變我的社區(qū)老本行,半年吧,給我半年的時間,干不好,我請求處分1
為了盡快熟悉情況,贏得群眾,扭轉局面,唐積桐用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走遍了轄區(qū)內的每一條街巷胡同。那段時間,他一邊深入宣傳實施社區(qū)警務戰(zhàn)略的重要性,爭取社區(qū)群眾的理解和支持;一邊廣泛走訪群眾,征求意見和建議。那時,蘇中警區(qū)東片家家戶戶無門牌、錯門牌、重門牌的現(xiàn)象比較普遍,不但給群眾的收發(fā)郵件帶來了很大的麻煩,而且對治安管理也十分不利。唐積桐到任后,立即著手科學合理地編制門牌,不少居民不配合,老唐可說是磨破了嘴皮,跑斷了腿。那時正是炎熱的夏天,釘門牌本不是唐積桐的事,可他卻親自背上挎包、擔條毛巾,一家一戶地上門安裝。為了不損害居民家墻面的瓷磚,他先用毛巾將墻面擦干凈,然后用自費購買的玻璃膠粘門牌。那段日子,老唐的手指經(jīng)常被玻璃膠粘住,洗不掉,抹不去,最后只好用小銼銼,用小刀刮。更多的人家則需要用射釘槍安裝,鋼釘打進水泥墻里直冒火星,震得他虎口隱隱作痛。就是這樣,他一個人做三四個人做的事,最終將數(shù)千個路牌、門牌安裝完畢。居民們見老唐這樣能為百姓吃苦,打心眼里把他當作自己人。
唐積桐常說,社區(qū)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做人的工作是要靠感情作為紐帶的。作為一名社區(qū)民警,面對群眾更要有誠心、細心、耐心和責任心,只有做到親民、愛民,人民群眾才能愿意與我們打成一片,與我們結交朋友,交流感情,互通信息。在唐積桐的管段里,幾乎每戶居民家里都會有一張他送上的“警~系卡”。別看這張卡片小,但他卻把老唐和廣大居民的心緊緊地連在了一起。那上面的電話號碼也不僅僅是一串簡單的數(shù)字,而是老唐十年如一日為民服務的承諾!坝惺抡埓蛭译娫挘乙欢〞M快趕到!泵看嗡统鲆粡垺熬悼ā,唐積桐都會對群眾作出同樣的承諾。時間久了,居民不但遇到有什么急事、難事,如水、電、煤發(fā)生故障,下崗待業(yè)、夫妻不和、家人患并住房緊促、子女就讀,甚至陰溝堵塞等都愛找他,就是遇到什么喜慶事,也都愛找他。因為將心比心,因為設身處地,居民群眾把唐積桐當成了自己的親人。其實,唐積桐在心里,又何嘗不是每時每刻將社區(qū)的每一戶居民當作自己真正的親人埃
“社區(qū)居民都是我的親人,關心他們每一個人不需要什么理由”
社區(qū)是個大家庭,不管貧賤富貴,不管長住短住,唐積桐都把他們當作是大家庭的一分子,全心全意地去關心其中的每一個居民。多年來,唐積桐總是這樣告誡和要求自己:無論任何時候,都要以魚水之情善待社區(qū)居民群眾,自覺擺正同群眾的關系,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憂、我有所慮,民有所求、我有所助,民有所難、我有所救。就拿他現(xiàn)在管轄的蘇中社區(qū)來說吧,社區(qū)內每家每戶的情況,他都了如指掌。誰家有孤寡老人需要特殊照顧,誰家有什么困難需要及時幫助,甚至連誰家的電路老化、存在隱患,誰家的陽臺上堆的什么易燃雜物,他心里都有一本詳細的賬,人們都親切地稱他為“活檔案”
有一年春天,唐積桐到平安巷貧困居民老吳家走訪,見老吳臥病在床,同老吳一起下崗的老伴也精神不振,老唐心里感到十分難過。此后,他就把老吳家的事當成是自己的事,不怕跑腿,不怕磨嘴皮,同居委會干部一道與民政部門打了不
少的交道,最終為老吳家爭取到了社會最低生活保障金,解決了老吳的燃眉之急。老吳含著眼淚,握著唐積桐的手,半天說不出話來。
社區(qū)里有戶姓郁的人家,父母都長年在外打工,家里只有爹爹和孫子二人。小郁原在技校學過烹飪,但因一時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脾氣變得有點古怪,加上社會上一些不三不四朋友的拉攏,逐漸地滑上了歪道。爹爹管不住孫子,內心非常著急。唐積桐了解這個情況后,三番五次,主動上門做小郁的思想工作,教會他做人與處世的道理,并幫他在縣城的一家飯店里找到了一份廚師的工作,終使小郁懸崖勒馬,改過自新。感動得小郁的爹爹逢人就夸老唐做了一件積德行善的大好事。
今年春節(jié)前夕,蘇中新村有戶姓王的人家,父子因長期矛盾,積怨太深,差不多就到了一觸即發(fā)的程度,隨時隨地都有激化的可能。老唐哪有心事忙自己家過年,三天兩天地往家跑,分別與王家父子促膝談心,并會同司法科、居委會的有關同志一起出面加以調處,最終使矛盾鈍化,父子握手言和。鄰居們得知后,都笑著說:“要不是唐警長,怕是我們這個年也過不安穩(wěn)。”
唐積桐有這樣一段肺腑之言:“老百姓的事,有些在我們看來是小事,在他們的眼里就是關系切身利益的大事。”有一次,老唐在對東升路一家陳的人家進行戶口項目核對登記時,發(fā)現(xiàn)陳家5口人中,就有3口人的姓名有音同字不同的錯誤。其中一個小孩登記為“女”,而戶口底冊上卻為“男”。老唐當即告訴了陳家的戶主,并細心講解了更正姓名所需的材料和程序。陳家人感動地說:“不是你這次上門核對戶口,我還不知道戶口薄上有問題,感謝你及時的提醒,要不一旦用到可就要誤事了1像這樣的事,老唐遇到過不少回,每次他都以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幫助解決。
這些年,不論刮風下雨,唐積桐每晚都堅持到社區(qū)里轉上幾圈,有時一直到深夜。要是發(fā)現(xiàn)誰家的門沒關好,老唐就喊一聲主人的名字,讓他把門關緊;要是發(fā)現(xiàn)有什么情況,老唐就立即投入緊張的戰(zhàn)斗。平時,不管在哪里,老唐只要看見摩托車或電動車的主人不重視防盜,他都不忘提醒幾句。有一次,老唐在東升路十一巷巡查時,發(fā)現(xiàn)有輛黑色摩托車停在門口,沒有上鎖。他好不容易敲開車主家的門,卻得了開門的小伙子一句“煩死了,還讓不讓人休息”的呵斥。對此,老唐也早已習以為常,他耐著性子同那個小伙子談起防盜的常識,直到他心服口服。當老唐幫他將摩托車推進了院子,那小伙子終于不好意思地笑了,連聲說“感謝”。
唐積桐就是這樣盡心盡力地為老百姓做事情,但對自己家里的事情,卻照顧很少,特別是對自己的事顯得十分馬虎。他在部隊里就患上了支氣管擴張,一年總要發(fā)作好回。有幾回正逢上所里的專項行動,領導不安排他參加,他卻主動請戰(zhàn)。有一次在值班時,病情突然加重,他只好請同志替一下,掛了8天水,硬是沒請一天假。曾經(jīng)有人問唐積桐:“為了老百姓這些家長里短、雞毛蒜皮的小事,你整天這樣激情似火地忙碌,到底有什么理由呀?”老唐聽后,咧嘴一笑說:“我是倒過來看的,想想看,還有什么,能比每時每刻分享每家每戶的快樂,更讓人感到開心的呢?社區(qū)居民都是我的親人,關心他們不需要什么理由1
“守護社區(qū)群眾的安全是我光榮的職責,讓社區(qū)群眾滿意是我最大的心愿”
身為一名警察,首要職責是保護人民群眾的安全,這個“安全”在唐積桐的眼里不僅僅是生命財產(chǎn)的安全,他從一個社區(qū)民警的角度出發(fā),把確保社區(qū)群眾的安居樂業(yè)作為永恒不變的追求。近年來,唐積桐會同所在社區(qū)居委會進行實地考察,共同探討加強社區(qū)治安工作的措施和辦法,形成了“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體”的創(chuàng)建安全社區(qū)工作思路,并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家庭防范“十要素”,挨門逐戶地進行宣講。
在走訪居民和采集治安信息過程中,唐積桐發(fā)現(xiàn)轄區(qū)內人戶分離、房屋租賃及外來人口愈來愈多,對人口的管理也愈來愈復雜。于是,他利用業(yè)余時間對地區(qū)人員住戶進行了匯總分析,并用不同的標志將每戶人員按照常注人戶分離、房屋租賃和外來人口等情況進行分類收集整理,建立了便于管理的一整套基礎手冊型資料,形成了人人皆知的老唐的“59個文件盒”。這“59個文件盒”,得到了市局和縣局領導的充分肯定,如今已成為各社區(qū)民警學習的“樣板”。這些看似簡單卻又比較科學的方法,使唐積桐這樣的社區(qū)民警們快速、全面地了解了社區(qū),為社區(qū)長效管理打下了扎實基矗不少人半開玩笑地說:“只要有了類似于老唐的59個文件盒,就能立刻成為社區(qū)的‘活地圖’!
到蘇中社區(qū)工作后,唐積桐針對社區(qū)往年刑事案件高發(fā)的態(tài)勢,為了確保小區(qū)的安全,他想方設法,積極開展群防群治。在爭得轄區(qū)內老黨員、老干部、老同志的支持下,他落實了50多名信息員,聘請了16名義務護巷員,將他們4人一組,對社區(qū)進行切塊負責、承包防范。除不斷對護巷員進行防范知識和防衛(wèi)技巧培訓外,老唐還采用黑板報、戧牌及宣傳單提醒等方式,及時報道發(fā)案情況和預警信息。他自編、自寫的黑板報內容每月都要換上兩三次,通俗易懂,老百姓很是愛看。他還大力推行白天重在“看”、晚上重在“巡”、深夜重在“守”的24小時“全天候”防范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半年不到,轄區(qū)內發(fā)案率就下降了30%,去年僅發(fā)生不到10起,成為有名的平安社區(qū)。
細致工作,不僅增進了警民之間的感情,改善了警民關系,在感情上得到了群眾的回報,同時也使唐積桐在工作上得到了轄區(qū)內群眾的信任和大力支持,轄區(qū)內一有什么情況,群眾都爭著向老唐反映。許多居民說:“老唐做事認真,為民負責,這樣的警長,我們信得過。有了他,我們睡覺都感到安穩(wěn)1有一天晚上,有個男青年手提一只黑色拎包,在城郊橋西首一家錄像廳門前游蕩,行為詭秘。這家錄像廳的業(yè)主見此情景,想起平時老唐的叮囑,頓時提高了警惕。他不動神色,悄悄地撥通了老唐的手機。唐積桐聞訊后,立即帶領幾個聯(lián)防隊員趕到現(xiàn)場,對那可疑青年進行盤問。那人自稱是做藥材生意的,但他的包內卻無一樣藥品或藥材宣傳材料,竟然有起子
一把、鉗子一把、手電筒一只。老唐抓住疑點不放,緊緊相逼,最終使那家伙無法抵賴,徹底坦白。原來他是鹽都縣的一個流竄盜竊案犯,已經(jīng)在多個縣市連續(xù)作案20多起。這次,他第一次來到寶應,想在這個小縣城里撈上一把,沒想到剛踏上寶應土地,進入蘇中社區(qū),還沒“開張”,就一下子栽倒在老唐的鐵腕之下。~年國慶節(jié)期間,河南鶴壁有3人在泰州聚眾斗毆,造成重大人員傷亡。這3個家伙知道情況不妙,立即乘車北竄,到達寶應境內時,本想下車喘口氣,但由于他們神色慌張,蘇中社區(qū)的群眾發(fā)現(xiàn)他們可疑之處很多,就立即向唐積桐報告。老唐迅速行動,終使這3
人束手就擒。
做好轄區(qū)內刑滿釋放、~人員等重點對象的幫教工作,使他們逐漸轉化成對社會有用的人,是唐積桐作為社區(qū)民警長期重視的又一項工作。越某因為詐騙被判了8年,~年刑滿釋放后,生活上一直沒有著落,加上對以前所犯的事有點其他的想法,他情緒低落,整天無所事事,借酒消愁,還時常揚言要上訪、要報復,甚至與以前所謂的朋友發(fā)展到用刀威脅的地步。唐積桐知道他也是當兵出身,而且和自己同屬一個軍,便以老戰(zhàn)友的身份,主動上門與他交談。盡管吃了不少悶,但老唐卻毫不氣餒,仍耐心地與他掏開心窩講真話,開導他要自尊自立自強,重新做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而且還協(xié)助他辦起了一個小茶爐,并幫他做做其它的生意。平時,唐積桐還不斷地鼓勵他,告訴他要珍惜這個機會。經(jīng)過一段時間,董某不僅自己學好了,而且還經(jīng)常教育別人跟著做好人,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像越某這樣的例子,老唐遇過不少,在他的轄區(qū)內共有36名重點人口,老唐在他們身上傾注了大量的心血,把他們當作家里人對待,千方百計幫助他們走出困境。兩年來,這些人中已經(jīng)有24人徹底走上了正路。他們對老唐是感恩戴德,但老唐卻覺得沒什么,他說:“守護社區(qū)群眾的安全是我光榮的職責,讓社區(qū)群眾滿意是我最大的心愿1
是啊,唐積桐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一顆心,為著人民而跳動,自己卻感到習以為常。已近半百之年的他,自己家里有妻兒老小,但在妻子眼中,他從不顧家;在兒子的記憶里,他的身影又總是那么忙忙碌碌。對于這些,唐積桐也常常感到不安和愧疚。但是,只要想到自己身上肩負的職責,想到社區(qū)群眾對他的那份信任,想到公安局和派出所里領導和同志們對他的關懷和支持,他就會在不安和愧疚之余,越發(fā)感到一種無形的力量,不僅增添著他強烈的責任感,也激勵他更加堅定決心做好今后的工作。他常對自己說,舍小家,為大家,造福千家萬家,這是當警察的本分。人只有一顆心,但這顆心只要是為人民跳動的,他就無愧于人民警察這個稱號。為了人民群眾對自己的那份沉甸甸的信任,就是一輩子釘在社區(qū)民警的崗位上,也無怨無悔!
第四篇:派出所社區(qū)民警個人事跡材料
古城荊州,賓陽樓下,一名整天穿行于大街小巷的“草根民警”,卻被640萬荊州市民評為“荊州好人”;一個年過五旬的且在家并不稱職的父親,卻收養(yǎng)了106名“兒女”;一個既沒破過大案也沒親手逮過重大逃犯的警察,xx年卻被公安廳榮記二等功……
他就是被困難兒童稱之為“劉伯”、被社區(qū)居民尊為“好人”的荊州市公安局荊州區(qū)分局東城派出所副所長、社區(qū)民警劉建平。
劉建平是湖北荊州人。今年53歲的他,1976年參軍,1993參警,1978入黨。 16年來,他“扎根社區(qū),守護社區(qū),情灑社區(qū)”,在治安管理的最基層,與民同作,與民同樂,與民同歌。用實際行動履行了“人民警察為人民”的承諾,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展示著一名普通基層民警的平凡與崇高。劉建平對社區(qū)的愛、對社區(qū)居民的愛似春風,劉建平對困難的兒童的情、對“兒女”的情如春雨,他心系人民的光輝事跡一直溫暖著社區(qū)居民,滋潤著社區(qū)居民的心田。
管一方 安一方
16年心血傾灑12個社區(qū)
從軍營走向警營,16年來他一直扎根在社區(qū),他所管轄的12個社區(qū)里到處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只要是居民需要,要我干啥都愿意”走街串巷,家長里短,幫忙、談心、勸架……處理婆婆媽媽的各類繁雜事,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從不疲倦,日子久了,人們都親切稱他為“劉伯”。
聽起來是稀松平常的稱呼,實際上為了融入社區(qū)居民的生活,劉建平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因為他畢竟不是天生就是社區(qū)民警的料,而恰恰曾是軍營帶兵營長,昔日發(fā)號施令指揮他人的人,可從警后的他卻當起了轄區(qū)居民的勤務員。面對這份瑣碎的差事他不但沒有松懈,反而是用真誠羸得了居民的信任。
自1993年擔任“片警”以來,轄區(qū)12個社區(qū)都留下了劉建平的身影,迎賓、草市、南門這三個原來讓所領導頭痛的社區(qū),都是因為他的接管而改變了面貌,但每個社區(qū)的變化都傾注了他的心血。每次“換防”,社區(qū)的群眾總是對他依依不舍,大家都說他實在,沒有架子,肯幫助人。這是居民的心里話。從警這么多年以來,只要是工作需要,他從來沒有上班、下班之分,不知不覺中,他用自己的言行堅守著誠心為民排憂解難的誓言。
劉建平管片居民放心。xx年8月,社區(qū)一女子因被人無故拖欠賠償金,一時想不開爬上樓頂要尋短見。一時間,消防武警、民警集體出動:有人爬上樓頂勸說,有人在樓下張開防護氣墊……折騰了半天,可跳樓者仍舊是誰也不理:“我只跟劉伯說!北稽c名的“劉伯”爬上屋頂,苦口婆心的和她聊了半個多小時,神情激動的跳樓者這才被勸了下來。
劉建平管片善交朋友。轄區(qū)某公司陳總讀初中的兒子,整天沉溺網(wǎng)絡游戲、逃學、打架,家長萬般無奈時只有把他引到了“劉伯”的面前。劉伯與他談了三次話,那孩子竟像是突然開了竅,不僅沒逃學了,還遠離了網(wǎng)吧,成績也漸漸趕上來了。后來,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的改變是因為劉伯和他成了朋友。
劉伯在社區(qū)朋友很多,不僅有老人有孩子,有干部有清潔工,還有“沒人敢惹”的“勞改犯”。
轄區(qū)40多歲的李某原來是社區(qū)“街霸”,因其坐牢回來,所以人們都不敢惹他。
“既然你沒人管,那么,我來管!”劉伯自告奮勇,
“你管,哼,你不僅要管我吃管我穿還要管我住……”那人輕蔑的對他說。
言出必行,劉建平立即在他原單位幫他找了間倉庫,自己用板車拖來沙石灰?guī)退薹课,當李某在新居里吃了幾星期劉建平送來的飯菜后,李某縱是鐵石心腸也被感動了,終于忍不住要劉警官幫忙找了份拆遷房屋的工作,幾年下來,昔日的勞改犯,如今已經(jīng)成了小老板,后來在劉建平為困難兒童募捐學費時,他就一口氣捐了xx元。
劉建平管片不搞花架子。南門社區(qū)老南門洞口,由于人口密集,交通不便,一直是案件高發(fā)地段,一是扒手多,二是治安糾紛多,三是車禍事故多。社區(qū)居民后來談起老南門變化時說,“為了改變其治安狀況,劉建平?jīng)]唱高調,也沒拿方案做計劃搞什么花架子,他就是采取他實打實做法,帶著兩名聯(lián)防隊員,在上午8點到10點、下午6點到8點發(fā)案高峰守在那里,一個月下來,秩序徹底改變了。
見一人 幫一人
16年大愛托起106個“兒女”
xx年,在湖北荊州市640萬市民參與的“荊州好人”評選活動中,作為一名年過半百的社區(qū)民警,劉建平以絕對優(yōu)勢的選票獨占鰲頭,榮獲年度最受老百姓歡迎的“荊州好人”稱號。xx年這位“荊州好人”又被荊州市委、市政府表彰為“全市十佳政法干警”,xx年被省公安廳榮記個人二等功。
一名普普通通的社區(qū)民警,從警16年來一直扎根在社區(qū)。讓荊州這座古老的城市和市民最感動的是:16年來,沒添置一套房屋、沒買一部好車、沒添一件像樣的衣服的他,身邊卻增添了106名“兒女”。16年來,他一直默默無聞的幫扶這群“兒女”,幫助他們解決了吃飯問題、穿衣問題、上學問題和就業(yè)問題,同時還幫助其中10余名“兒女”改掉了壞習氣。這些“兒女”都是來自社區(qū)特困家庭的少年兒童,他們有的家庭遭遇天災人禍;有的父母雙雙下崗;有的是被遺棄在馬路邊的棄嬰;有的是留守的困難兒童。
從拾荒老人之舉悟出愛的真諦
截至xx年1,他共收養(yǎng)幫扶了社區(qū)106名困難兒童,現(xiàn)有建檔繼續(xù)幫扶的困難兒童58名。這些困難兒童都親切喊他“大伯”、“伯伯”、“爸爸”,劉建平呢,也把他們當作親生兒女一樣看待。
“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一個人幫助一個困難兒童并不難,難的是幫助10名、20名甚至上百名困難兒童,那就真的不簡單了,可這件別人做不到的事,他這位普普通通的社區(qū)民警卻做到了,而且還做得很好。
劉建平幫扶困難兒童的故事,得從兩個拾荒老人對他的感染說起。熟識劉建平的人都知道,今年15歲喊他“爸爸”的寶寶雖然姓劉,但與他并沒有血緣關系,而是他從一對拾荒的老伴手中“搶”來的。
1994年7月3日,出生才幾天的寶寶被丟棄在新南門的一棵大樹下。荊州監(jiān)獄的6旬老人劉索瑞在拾荒時,發(fā)現(xiàn)了這個已經(jīng)奄奄一息的小生命和寫著她生辰八字的包裹。劉索瑞沒有子女,這個柔弱的生命激起了他的憐愛之心。盡管自己年事已高、且與老伴生活清苦,但他還是決定把這個女嬰抱回家?烧l知,劉老漢的這位“掌上明珠”后來卻被當警察的劉建平“搶”去了。
劉建平第一次見到寶寶是在1995年。那時,還是他剛從部隊轉業(yè)到派出所的第2年。一天,劉索瑞抱著一歲多的寶寶來到轄區(qū)東城派出所,想給孫女上戶口。劉建平早就聽居委會的人說起過轄區(qū)這對特殊的爺孫,便熱心地幫忙安排起來。劉建平有些心疼這個苦命的孩子,望著兩位已不能自食其力的老人,擔心的他半開玩笑地對劉索瑞說:“您孫女這么乖,就把她交給我來撫養(yǎng)吧!边@個提議,遭到了劉索瑞的拒絕,后來劉建平便多次上門送錢送物,看望寶寶。
兩個年屆花甲且衣食毫無著落的拾荒老人,傾其所有幫扶一個棄嬰,這種大愛深深感動了劉建平。他心想:我是一名人民警察,更有責任和能力來幫助她。于是,劉建平就暗地下定決心,一定要替他們照顧好寶寶。后來,當寶寶8歲的時候,爺爺劉索瑞離開了人世,留下她和60多歲的奶奶相依為命。就在這個時候,劉建平擔任了南門社區(qū)的片警,寶寶和她的奶奶就屬他的管轄。從那以后,劉建平對寶寶更加關注了。逢年過節(jié),他都要買些好菜和衣物送給她們。
隨著奶奶年紀越來越大,寶寶的生活和教育都成了問題。見老人一直舍不得將寶寶交給他撫養(yǎng),劉建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其實,那時的劉建平已經(jīng)在資助幫扶著10多名困難兒童,可寶寶的事一直懸著,讓他很是著急。最后無奈之下,他只得委托東城街道辦事處雷鋒互助社的成員上門做工作,最終劉建平才從劉老漢老伴手里把寶寶“搶”過來。兩位老人之前無私幫助困難兒童的大愛之舉一直感染著他,激勵著他,至此,他毫不猶豫地接過了兩位老人的愛心接力棒。
把幫助困難兒童當成自己的責任
軍人出身的劉建平做什么事都講個理,認準了理的事他干起來勁頭十足。在社區(qū)這個大家庭中,只要發(fā)現(xiàn)誰家的兒女有困難,誰家兒女沒錢讀書,他都會管。后來轄區(qū)居民一發(fā)現(xiàn)棄嬰和生活無著落的流浪兒童,都領著找劉建平。劉建平總是把轄區(qū)的困難孩子當成自己的親生孩子一樣看待,他把一腔愛心都傾注在他們身上。
在劉建平辦公室的抽屜里,放著一個透明的文件袋。里面裝著他“兒女”們的花名冊;麅杂涗浀牡8個“女兒”叫瑤瑤,幀幰彩且幻贿z棄的女孩。劉建平夫妻將無家可歸的她帶回家同吃同住了2個多月。
那是1997年一天,某學校老師在校門口發(fā)現(xiàn)了瑤瑤,隨后就把她送到東城派出所找劉建平。劉建平二話沒說,當即就將瑤瑤帶回了家。已習慣了幫丈夫帶“兒女”的妻子不僅給瑤瑤買了新衣服,還給她洗了熱水澡。當天晚上,這個2歲的孩子竟然在劉建平夫婦的枕邊乖乖睡著了。
一天、兩天、三天……
他們天天逗她玩逗她樂,瑤瑤漸漸地開始把劉建平夫婦喊爸爸媽媽了,可她的親生父母還沒露面。本以為可以很快找到瑤瑤的父母,沒想到一連2個多月沒有進展。劉建平工作繁忙,他的妻子只好邊帶瑤瑤邊做生意。一天,跟隨“媽媽”在武德路菜場玩耍的瑤瑤,竟然遠遠看見了自己的母親,轉眼又不見了。劉建平得到消息后,立即借了一輛人力三輪車,馱著“母女”二人往附近的菜場尋找。時值夏季,汗流浹背的劉建平載著焦急的妻子和“女兒”尋遍了賣菜的小攤小販。終于,當他們進入金龍路附近的一個菜場時,一位賣菜的奶奶認出了瑤瑤。在她的指引下,劉建平和妻子終于幫瑤瑤找到了媽媽。
看到“從天而降”的女兒和兩個陌生人時,瑤瑤的母親驚呆了!當?shù)弥败嚪颉笔且幻,女兒還在他們家度過了愉快的2個多月時,瑤瑤的母親痛哭流涕,坦言是自己因家庭原因將孩子丟棄的。劉建平狠狠批評了瑤瑤的母親,臨走時卻又忍不住親了親瑤瑤,掏出500元錢遞給了她們,后來,劉建平對瑤瑤堅持幫扶。
在劉建平“兒女”檔案中,有5個類似瑤瑤一樣撿回的“兒女”他不僅把他們送回了家,而且還一直奔走游說一些企業(yè)對他們進行定向幫扶。
用實際行動詮釋真情大愛
東城派出所南門社區(qū)民警劉建平是個好人,在荊州古城已家喻戶曉。轄區(qū)只要誰家兒女有困難,他都會搭幫上一把手,他用自已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人民警察愛人民”的真情大愛。
劉建平的第1個“女兒”魏姍姍,就是他一直扶持著她走上工作崗位的。那年劉建平在社區(qū)走訪,發(fā)現(xiàn)時年9歲的姍姍和80多歲的爺爺相依為命,擠住在向陽社區(qū)一間破落的平房里,家中唯一的電器,就是一只破舊的電飯煲。因付不起學費,姍姍讀完小學便輟學在家。當即劉建平就提出幫助她,并在社區(qū)居委會的監(jiān)督下與姍姍鑒定了幫扶協(xié)議,隨后劉建平又四處奔波,讓姍姍重返學校直到其初中畢業(yè),畢業(yè)后劉建平又托人幫她找了份工作。姍姍走上了工作崗位卻怎么也不會忘記,不是劉伯伯的幫助,她就沒有今天。
轄區(qū)12個社區(qū)都留下了劉建平的足跡,他對轄區(qū)情況十分了解。在幫助困難兒童的過程中,劉建平對警察這份職業(y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警察不只是除暴安良,更多的是要多為群眾做好事。從此,他把幫助困難兒童作為自己的事業(yè),16年來從未間斷過。現(xiàn)在,東城街道轄區(qū)內現(xiàn)有的58名特困兒童,都是劉建平一一登記在冊的幫扶對象。幫助轄區(qū)特困兒童他是理所當然,幫助外地遭遇困難的青少年他也是義不容辭。今年中秋佳節(jié),劉建平收到了一份寄自貴州的禮物,打開包裹一看,是一包核桃。原來這是兩名貴州“女兒”親手從山上采摘的禮物寄給這位湖北“父親”的。
xx年5月,貴州省貴陽市2名少女被人拐騙到荊州,后在好心人的幫助下逃離魔掌。因身無分文,又擔心遭到壞人報復,2名少女在他人的幫助下向東城派出所求助。民警試圖與女孩的家人取得聯(lián)系,讓她們平安返鄉(xiāng)。然而,2人因對家人心懷愧疚、害怕受到責備,始終不肯透露家庭地址,也不愿說出遭遇,民警們無計可施。最后,大家想到了劉建平,社區(qū)居民信任他,同事也信任他。為了保證2名少女的安全,劉建平自已掏錢立即安排她們在一家賓館住下,同時又一邊以一位長輩的身份對她們加以勸說引導,一邊像朋友一樣和她們吃飯、談心。最后,當兩名少女得知,面前這位一直把她們當女兒看待的警察曾經(jīng)幫助過很多象她們這樣的人時,兩人終于相信了這位警察伯伯,說出了家里的地址。于是,劉建平迅速與她們的家人取得聯(lián)系。
2名女孩的父母趕到東城派出所后,6人齊刷刷地跪在了劉建平面前,連聲說著:“謝謝好人”。后來,劉建平又經(jīng)常為家中比較貧困的她們寄書寄學習費用。每年春節(jié),劉建平便會收到來自貴州的“女兒”的祝福和問候和她們自己從山上采摘的核桃。貴州“女兒”用這種樸實的方式,表達了對荊州這位警察“父親”最崇高的敬意和真心的祝愿。
16年善舉感動一座城市
一個人幫助解決106名困難“兒女”的生活、學習費用,劉建平縱有萬貫家產(chǎn),也是杯水車薪,更何況劉建平一個月工資才xx多元,下崗后幫別人打工的妻子每個月也只近1000元的工資。漸漸地,他已為“兒女”的開銷感到力不從心了。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為了繼續(xù)幫扶困難兒童,劉建平除了自己盡心盡力,他又想到了自己的親朋好友。在派出所和南門居委會的支持下,他籌措成立了荊州南門社區(qū)“建平特困兒童幫扶協(xié)會”。
劉建平幫助特困少年兒童的事跡,經(jīng)中、省、地市等媒體關注后,在荊州引起了一種“好人效應”。有數(shù)千名市民自發(fā)地加入了愛心團隊,其中有28名民警、機關干部、企業(yè)老總已成為“建平特困兒童幫扶協(xié)會”骨干會員,并結對與特困兒童達成了長遠幫扶協(xié)議,在社區(qū)形成一種良好扶貧幫困的風氣,轄區(qū)老百姓稱這叫“建平現(xiàn)象”。
通過歷年來的幫扶,劉建平的106名特困“兒女”已逐漸的解決了溫飽和讀書問題,可隨著歲月更遞,劉建平發(fā)現(xiàn)這群“兒女”雖然溫飽和讀書問題已得到解決,但他們的學習成績和道德思想?yún)s由于家庭環(huán)境以及社會歧視等種種原因也落后于其他學生,于是,“建平特困兒童幫扶協(xié)會”又主動結盟長江大學百名大學生志愿者,對這些“兒女”實施學習成績、心理健康和道德思想的跟蹤輔導,最終讓他們跟上了同齡人的步伐。
這位普通而平凡的社區(qū)民警,一直用他的愛心默默感動著荊州古城。同時,他的“好人”事跡也牽動了所有荊州人的心。
讓他沒想到的是,他的愛心早已影響到了他身邊的人。
xx年劉建平幫扶困難兒童的事跡已傳遍大街小巷,中、省、地市等媒體紛紛報道了劉建平感人事跡,荊州市又將他評為xx年度“荊州好人”。隨后,荊州市公安局又發(fā)文號召全體公安民警向他學習,劉建平成了“名人”,他的身邊也開始流行起“好人效應”。一些企業(yè)老板找到他,表示希望有機會獻上一份愛心。
愛心隊伍中,有劉建平在部隊的兵,F(xiàn)在從事個體經(jīng)營的李老板找到他說,“我們?yōu)橛心@樣的老領導而自豪,以后有機會,一定要讓我也加入你的愛心團隊!眡x年兒童節(jié),他不由分說地贊助了xx元。戰(zhàn)友聚會上,湖北華夏水利水電股份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向劉建平道出了心中的感動。劉建平向其介紹轄區(qū)10多歲的王琳、王芝雙胞胎姐妹家庭經(jīng)濟十分困難的情況后,第二天該負責人就安排專人到居委會了解情況,并簽訂了定點幫扶王家姐妹直到她們高中畢業(yè)的協(xié)議。
愛心隊伍中,還有劉建平的家屬!按笞咴L”中,劉建平了解到轄區(qū)群眾徐某家庭困難,其6歲的女兒面臨上學難題。面對他們一家三代5口人擠在一間46平米平房的困難情況,荊州澳柏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老板、劉建平的舅倌向徐某伸出援助之手,將他特招進自己的公司,并對其子女進行幫扶。
他的愛心行動,影響了很多人。xx年兒童節(jié)前夕,劉建平在轄區(qū)走訪來到成功汽修廠,當老板發(fā)現(xiàn)他對該廠抵現(xiàn)回來撂置在旁邊的上百件童裝感興趣時,老板爽朗的說∶“把這些衣服都拿走吧,算我送給你“孩子們”的節(jié)日禮物”。
……
真是“一花引來百花放”。有數(shù)千名市民捐款捐物加入了他的愛心行列,
劉建平的愛心之舉已帶動了東城轄區(qū)12個居委會愛心助學、愛心幫撫困難的活動。在劉建平倡導下,給不少熱心人都發(fā)了一本“雷鋒互助社愛心儲蓄卡(本)”,誰做了好事,就在小本上記上一筆。而劉建平的愛心儲蓄卡(本)已經(jīng)用完了3本。南門社區(qū)主任南麗萍說,“我們社區(qū)救助困難兒童的工作能夠做得這么好,正是因為有了劉建平這個好心人,他長期無私奉獻著,并且用行為影響更多的人加入到獻愛心行列中來”。
在基層幫扶困難兒童10多年,如今劉建平也有了自己的想法。他認為,要幫助特殊兒童解決問題,讓他們真正健康成長,就必須建立長效幫扶機制,經(jīng)過他的建議指導,東城街辦12個居委會都有了相應的幫扶措施和臺賬。目前,他要以“建平困難兒童幫扶協(xié)會”為平臺,通過開展各種活動,把更多的企業(yè)老總和愛心人士吸引到愛心隊伍中來。“大庇天下兒童盡歡顏”,讓荊州區(qū)乃至荊州市的好人們都來關心幫助困難兒童。
目前,劉建平和他的“建平特困兒童幫扶協(xié)會”幫扶的106名困難少年兒童,已有近一半的對象已脫困,還剩下的58名“兒女”在劉建平的奔波努力下,有40多名也已找到了新的“爸爸媽媽”。在劉建平辦公室的臺帳上,記錄著“兒女”們的家庭狀況、身體狀況、學習成績,他時刻關注著他們的成長,督導新的“爸爸媽媽”們履行簽約的責任和義務。
這些“兒女”的吃飯穿衣讀書的問題,他不用愁了。但這些“兒女”的學習成績和道德思想由于家庭環(huán)境和社會歧視等種種原因也或多或少的落后于其他學生,劉建平便結盟長江大學百名大學生志愿者,對這些“兒女”實施學習成績、心理健康和道德思想的跟蹤“幫扶”。 xx年5月23日,經(jīng)過劉建平兩個月奔波組織,在荊州人民劇院上演了一場名為“弘揚延安精神,幫扶弱勢群體”的義演晚會,吸引了數(shù)千名愛心市民,同時也陶冶了“兒女”們的思想情操,激發(fā)了他們自信、自強的拼搏精神。
從警16年來,劉建平忠實履行人民警察的神圣職責,帶頭踐行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扎根基層、堅持默默奉獻。由于他工作成績顯著,年年被評為分局先進工作者,先后兩次榮立個人三等功,xx年被評為“荊州好人”,xx年被荊州市委、市政府表彰為“全市十佳政法干警。xx年被省公安廳榮記個人二等功。
第五篇:派出所社區(qū)民警先進事跡材料3
派出所社區(qū)民警先進事跡材料3
個人感悟:
“干工作要對得起自己領的工資,當警察不要有損頭頂?shù)膰铡薄?/p>
實實在在當好每天警察,扎扎實實干好每件小事。滿意是相對的,要讓群眾不斷從不滿意到滿意,滿意不是讓人民僅用語言講出來,是讓群眾切身真實感受到。
“不能英雄以自居,也要正直而自豪
”。說著簡單,做來艱難,克己平常心,力行言一致。工作中,時常自省、自問,如果我是:到公安機關辦事的當事人,被盜、被搶、被侵害……的受害人,換位思考,深刻理解群眾所難,增強使命感、責任感。警察,是為社會減少犯罪保平安,絕不能給群眾增添麻煩造混亂。警察,執(zhí)的是國家明典的法,行的是人民賦予的權。自己作為一名人民警察,一言一行代表國家法制的尊嚴,也體現(xiàn)個人赤誠肝膽。
同志、、連續(xù)三年被評為優(yōu)秀公務員;榮獲新城區(qū)執(zhí)法滿意民警;評為新城區(qū)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評為市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評為市優(yōu)秀警務室民警。
同志在社區(qū)民警這個平凡的崗位上始終牢記宗旨。求真務實,情系群眾,心懷責任,履行職責,為黨在群眾中形象增輝,為群眾與政府架起勾通的橋梁。
一、情系群眾,心懷責任
“干工作要對得起自己領的工資,當警察不要有損頭上的國徽”。做到“腿常跑,嘴長說,手常動”。深入到轄區(qū),組織安全防范檢查隱患,了解民情化解矛盾糾分,提出三個不:發(fā)現(xiàn)隱患不整改,不放過;發(fā)現(xiàn)群眾困難,不解決不放過;發(fā)現(xiàn)矛盾,不化解不放過。
家住轄區(qū)115街坊下崗職工。11月被確診患腦瘤,手術后,該馬半身偏癱,言語、行走困難,精神反常,對妻子經(jīng)常打罵,導致夫妻感情破裂,妻子躲回娘家,并向提出離婚。該馬架著雙拐,到妻子娘家砸門,并揚言要報復縱火殺人。
得知情況后,及時對規(guī)勸,多次登門談心,有效地控制了情緒;又多次對王艷及娘家人勸解,防止矛盾激化。雖多次調解無效,但經(jīng)過耐心勸解,坦然地接受了法院最終判他和王艷離婚的事實。此后,民警又和其談心,拉家常,當?shù)弥獮榱松畋憷,想將戶口轉到韓森寨派出所,他拿著的戶口材料,很短時間內讓足不出門就轉了戶口。
常說“救急不救窮”,但讓一個人重樹生活信心,必須先救窮。拉著找辦事處、社區(qū)為其辦理了低保。了解到會修理電器這一特長,又幫其找攤點,掛牌子,讓自食其力中得到快樂。當拄著雙拐將一面寫著:“同舟共濟,警民情深”的錦旗送到派出所。并沒有在階段性成功之后止步,他將建為一幫一關愛、幫扶對象,逢年過節(jié)買米送油,送一絲溫暖,定期登門走訪,道一聲平安。
正是在一個普通民警的點點滴滴關愛下,將一個可能鋌而走險的治安危險人,重拾生活信心,自立、自信、幸福地生活。
二、嚴格執(zhí)法,苦練基本功,細微之處展警風。
社區(qū)民警,不像刑警那樣,風光的攜槍駕車破大案、抓重犯,但同志多年來,對轄區(qū)了解像活地圖,對人口撐握如電腦。正是憑著細致的工作,過硬的作風,在執(zhí)法過程中得到了具體的體現(xiàn)。
在接到轄區(qū)一單位報稱,保安在制止一女青年以找人為由在公司亂竄,該女青年大喊大罵。他快速趕到現(xiàn)場,憑著敏銳和經(jīng)驗,盤問證實該女青年吸毒,并審查出該女青年剛剛在該公司偷了一個職工的錢包。當將這個叫李俠的吸毒盜竊的女青年帶回派出所時,正好又有一家公司前來報案辦公室財物被盜。他又敏銳并案,讓李俠在事實面前認罪。在把李俠關進看守所三天后,同志在家觀看省電視臺播出一段一個可疑女青年出入南郊某公司辦公室盜竊2萬元現(xiàn)金監(jiān)控錄像時,從長像衣著,做案特點,斷定這個女青年就是李俠。次日再次審訊李俠,李俠在交代此案犯罪過程后感嘆地說:“我碰見柏警官,就算是栽到家了!
三、內強素質,不辱使命,平淡之時見黨性。
同志常以“不能英雄自居,要以無私正直自豪”自勉。嚴格律已,平時養(yǎng)成了,在工作中體現(xiàn)了一個政法干警良好的修養(yǎng)。
在對“”執(zhí)迷者王德銀、鄭秀云夫婦感化幫教時,因同志將鄭秀云關進過看守所,把王德銀送到過改造學習班,王德銀、鄭秀云夫婦對他產(chǎn)生敵對心理,登門走訪時常被拒之門外,一次王德云之女并對同志推搡辱罵,吐口水,所領導知道后,組織民警對其王德銀之女傳喚調查,并擬報請對其治安拘留。毅然從工作出發(fā),舍棄屈辱,主動找領導建議,把治安拘留變更只對其警告,從而感化了王德銀、鄭秀云夫婦,使他們兩人態(tài)度轉變,主動配合幫教監(jiān)督。
四、踐行踐言科學發(fā)展觀,以人為本,和諧、平安、滿意。
11月被調入愛民社區(qū)分管韓森寨一村警務工作。韓森寨一村出租房屋多,暫住人口多,撬門、溜門入室盜竊案,電動、摩托車被盜案高發(fā),治安混亂,人員混雜,安全防范不到位,嚴重影響群眾的安全感。
通過走訪、調研,提出只有更新觀念
,解放思想,提高素質。變管理為服務,實現(xiàn)利益、責任、義務互信的警民雙贏。到院落、暫住戶家里去,變生硬、粗暴的清查、整頓為親切走訪、交流,宣傳防范,啟發(fā)自我防范意識,根植責任與義務。
巷不漏戶,廣泛宣傳,耐心說教指導,規(guī)范登記,巡邏檢查,將一個院落看做獨立小區(qū);房東視為一個獨立治安責任人;變繁瑣為快捷的備案身份證復印件
;將院落大門進行24小時出進鎖閉;引導暫住人提高自我防范意識,相互提醒、關照;民警定期檢查、督促。房東、房客、鄰里、民警相互信任、理解、支持、監(jiān)督。推出從院落做起加強城中村治安防范。抓獲網(wǎng)上逃犯兩人,查獲吸毒人員兩名,化解矛盾十余起,使社區(qū)安全狀況和警民關系有了明顯改觀,發(fā)案率大幅下降,受到轄區(qū)群眾的歡迎和認可。
同志用點滴工作,取得了社區(qū)群眾的廣泛好評,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中,為社會穩(wěn)定,人民安居樂業(yè),構建和諧社區(qū),“立警為公,執(zhí)法為民”。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