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并不如煙讀后感(一)
不久前,一位朋友在我家看見書柜里有一本章詒和的《往事并不如煙》,她說這本書要好好珍藏。我問為什么,她說這本書已經(jīng)成了禁書,我很是驚訝。這本書是2004年國慶節(jié)我在杭州文二路博庫書城買的,買來后一口氣閱讀完。當初剛讀完這本書后,掩卷沉思,思緒難平。最近我又從書柜上拿下來放在枕邊,睡覺前再細細翻閱,慢慢品味。
再次閱讀這本書,仍然會被章詒和女士筆觸的細致沉煉、思想的深沉和真情的流露而感動。她這本書不僅僅是記錄家庭和個人在那個時代所遭遇的不幸,而是真真切切地記錄了國之傷痛。她的文字清新質(zhì)樸,感情內(nèi)斂,幾乎沒有任何多余的修飾,用詞如此恬淡,卻能蕩起浩渺如煙般的思念,文中的那些內(nèi)心真實的情感,那些對親情友情的懷念,以及作者心中的悲與憫,辛與酸,讓細心的讀者無不為之共鳴。
《往事并不如煙》是我近年來讀過算得上最喜歡的一本好書。作者是中國民主同盟元老章伯鈞先生的次女章詒和。這本書主要描述了史良、儲安平、張伯駒、聶紺弩、康同璧、羅隆基等的起落沉浮的片段鏡頭,并不是完整的回憶錄。
章詒和女士帶著冷靜的心緒記述了“文革”中這一批特殊的知識分子的命運。這本書,讓我從另一個角度去了解這段歷史,了解在那個瘋狂的年代這一群人的命運與磨難。
在這本書的扉頁上,章詒和女士在自序里寫道:“我這輩子,經(jīng)歷了天堂、地獄、人間三部曲,充其量不過是一場孤單的人生,沒有什么意義和價值。我拿起筆,也是在為自己尋找繼續(xù)生存的理由和力量,拯救我即將枯萎的心。”作為大右派章伯均的女兒,章詒和在少年時期親歷了那個時代,不但和父母一同感知了那個特殊的年代,也理解了父輩的見識、情思與悲痛。章詒和曾有過長達十年的牢獄罹難,禍從天降,家破人亡。但是,她的文章到目前為止還很少談到個人的不幸和怨恨。
盡管回憶是那樣悲痛的事情,但作者已經(jīng)超脫于善惡的評判,肩負的只是還原歷史的使命,她將真真切切一點一滴的個人情感,落筆在一個個具體細微的人身上,她的情感是真實的,也是理智的,那些與她有恩恩怨怨的人在這本書上也寫得非?陀^實在。
我們看看當下,一些所謂的“紀實文學”,我認為大多有兩大通。阂皇遣]掌握多少“實”,卻硬要去“紀”,搔首弄姿,無病呻吟,強作解人。二是了解一些重要的“實”,卻不愿或不敢去“紀”,隔靴搔癢,虛與委蛇,不著要處。所以,造成了很多紀實文學不實的現(xiàn)象。
書中描述了在那種嚴峻的政治形勢下,作者章詒和由多年的感情積淀,借助褒獎張伯駒高尚人品時,淋漓盡致地揮灑了下列一段激昂慷慨的文字:
“獄中十年,我曾一千遍地想:父親凄苦而死,母親悲苦無告。有誰敢到我那屈死的父親跟前看上一眼?有誰敢對我那可憐的母親,說上幾句哪怕是應酬的話?我遍尋于上上下下親親疏疏遠遠近近的親朋友好,萬沒有想到張伯駒是登門吊慰死者與安慰生者的第一人……他怎么能和父親的那些血脈相通的至親相比?他怎能與父親的那些共患難的戰(zhàn)友相比?他怎能同那些曾受父親提拔、關(guān)照與接濟的人相比?人心鄙夷,世情益乖。相親相關(guān)相近相厚的人,似流星墜逝,如浮云飄散。而一個非親非故無干無系之人,在這時卻悄悄叩響你的家門,向遠去的亡靈,送上一片哀思,向持守的生者,遞來撫慰與同情。”
這些文字,可謂聲聲嘆息,字字泣血,刻畫的入木三分,這些文字,力透紙背,把世態(tài)炎涼、仕途險惡,活脫脫地和盤托出,給人以極大的震撼與警醒。
對于像史良、張伯駒、羅隆基、儲安平、康同璧、聶紺弩這樣的歷史人物,我們曾經(jīng)在報刊發(fā)的文史資料和一些作者的回憶錄里看到過,這些人物并不陌生。但是章詒和女士帶著自己的直觀感受,觀察著父親母親與這些人的恩恩怨怨,她筆下呈現(xiàn)出的是常人難以想象的特殊年代的現(xiàn)象,看了真是讓人大開眼界。
這些知識分子,可謂一代風流,他們都是有才、有德、有能的人,個個心比天高,命比紙薄。他們的學術(shù)、思想、見地、談吐、氣質(zhì)、個性、神采是怎樣的呢?如果不是由章詒和女士披露,后人可能就很少會有人知道了。當然,他們是章詒和眼里的文化人,也是有識之士心目中的文化人。書中所描摹人物的年經(jīng)事緯也并不是拿著社會價值的尺度來丈量的。在漫漫的人生長路上,章詒和女士也只能用文字去懷念著一些最初的感動,去祭奠那份早已隨風遠去的記憶。
我敢篤定,喜歡章詒和《往事并不如煙》這本書的讀者,都是上了年紀的讀書人,年齡至少是不惑之年以上,才會有興趣去回望那段歷史,才會深切地體會到茫茫人海間,相遇、相知、別離、淡忘,有的就是這么的容易,有的就是那樣的難。
人這一輩子,當初的一些人和事,讓人刻骨銘心,令人難以釋懷。一路走來,走入了每一段不同的風景,走遠了再回頭看看,很多事早已模糊,只有很少的人與事,值得人們?nèi)ゼ毤毜淖窇洝?/p>
往事并不如煙讀后感(二)
書還沒有看完我就迫不及待的去網(wǎng)上找章詒和的照片,當看到面前呈現(xiàn)的是一個五觀突出、兇相畢露的老太太時,心里一陣失望、又一陣欣慰。失望的是到底跳不出才女必丑的桎梏啊。自打上初中時在學校的雜志里看到題為《才女必丑》的一篇小說時,就此就深深的為其深邃和精準折服了。那篇文章的細節(jié)已然記不清了,但大意還很深刻就忘了許多事情的我來說已經(jīng)頗為不易了。舉個巧妙的例子來說吧,今天在勞當麥里吃早飯的時候說起彩禮來,胖子說在他們家辦事時我送了她媽兩萬塊,后來她媽又按規(guī)矩還我了。我說我咋不記得泥?她一口咬定說有,但我仔細梳理了那些天的帳目確認了送她媽的是我們從她親戚朋友那收來的三萬塊,我的的確確沒有給過兩萬塊,接著她又言之鑿鑿的說有,于是乎我又梳理,越發(fā)肯定的說沒有,兩三個回合后她才動搖了,得出的結(jié)論是我咋這么小氣呢?
以此可見,不單單是我的記性差,大家都一樣。這么重要的事情我記不清,胖子同樣搞錯了。為這個國家地理曾經(jīng)做過一期節(jié)目專門來說明記憶是如何將我們欺騙,各種外來的暗示、我們自己的想象和我們希望事態(tài)發(fā)展的方向以及莫明奇妙的忘記和混亂都給我們編出了完完全全的另一個故事。我們在北京辦事時來了十幾年前銀行的好同事,他跟我說那時候我的口頭語XXX就是個“大尿泡兒,還啪的一下就爆開了。”直到那時他還在用,我奇怪的問他有嗎?這真是我說過的話嗎?他一再宣布“有,就是你說的,你怎么可能忘了呢。”
我的記憶才像捆在螞蟻身上的細線,終于穿過那個有九曲之孔的球,慢慢的回到了十幾年前,再往前推兒時大雜院里積滿了臭尿的小便池,在細尿的沖出下真的鼓起一個個泡兒,很快又一個個像夢想一樣爆開了,是有這么回事,的確是我的說的,我才相信有資本來自豪。再往前推到中的這篇文章我確沒忘了,雖然我沒遇見過才女,哪怕是丑的(如果死鳥子不算的話),但那東西里的宿命論我卻很欣賞,作者說一個才女本來長的很漂亮,但卻因為是火災還是車禍毀了容,終于做平了才女必丑的公式。當時我感嘆,你看,這就是命啊,這就是命啊,F(xiàn)在依然相信這個命題,但目的因變了,并不是女有才是為了丑,而是女為了丑才有的才,顯而易見。
章詒和女士的情況顯然不太一樣,名門之后是個特例,成天在書卷氣的熏蒸之下想不有才都難。就好比林,而不幸碰巧林又漂亮,終于能挑戰(zhàn)真理了。得虧之前讀到了她在書里提到了自己并不漂亮的事實,才沒有被嚇上一跳,真?zhèn)是國家不幸詩家幸,女丑讀者幸吧。
既然如此為何我又覺得慶幸呢?“心中一喜一憂”感覺自古有之,并不矛盾,就算矛盾也是矛盾的統(tǒng)一體,萬物皆然,就像海參為了逃跑要拋腸,木為了過冬要落葉,漢尼拔為了奇襲羅馬要死掉八成的人馬……我呢,為了逃過去比較一個完美的女人而去高興她很丑。這個提法的出發(fā)點是大男子主義,自然的認為女人在才智上比不得男人,為悅已者榮才是她們的目的因,這個概念的形象化就是“才女必丑”吧,背后的推理我就不想一一進行了,俗。
不漂亮的女士卻寫出了漂亮的文字,如果文字也有容貌,她的文字可算的上是讓人一見傾心?础锻虏⒉蝗鐭煛肺冶緛硎潜局鴮W習史實的目的去讀的,想要理清反右的一系列錯綜復雜的人和事,可不知不覺但沉浸在了那秀美、憂郁如秋水的行文當中。尤其是在描寫張伯駒是我終于被深深的吸引住了,那感情,那形象的確并不如煙,那注定是要屹立千年的不配雕像。蘇軾在《凌虛臺記》中說:你看,四周那么多歷朝歷代的輝煌古跡全都煙逝無蹤了……不禁讓人聯(lián)想,啥才會留下來呢?是不是你蘇軾筆下的這座臺,這太守?憑千古絕唱留下過汪倫、董大、萬安等一干普通人等,可荊柯所候之人不是不再傳了嗎?倘若又是毀于一場浩劫,這形象終將如煙。不過此時此刻,在我心里,在一個讀者心里,章女士的一支妙筆讓人光彩重生,讓事花開正艷,不管是真誠的,或是快樂的,再是悲慘的,都是真摯的,熱愛的,美麗的。
看到張伯駒讓潘素買畫,潘素由于囊中羞澀沒有答應,他就躺在地上打滾耍賴時,我真想一拍大腳,用老師的話說:這人寫活了。怎么才能把人寫活,就寫一個大男人撒嬌打滾,小女人恨恨罵娘好了。作者坐牢十年后回到家中隨口罵出“混帳”而被高貴的母親訓斥不就是這么一回事嘛。我希望聽到更難聽的,可那卻出于聶紺弩一個糟老頭子口中。轉(zhuǎn)眼想象,如果一個純色女人隨口而出“媽了個屄”該是怎樣一種風情啊,不過那樣相對于優(yōu)美來說是不是太過粗俗應該很容易就有定論了。
往事并不如煙讀后感(三)
往事如煙,對于像我這種記性不好的人。往事并不如煙,對于這樣刻骨銘心的過往,即使是記性再差的人,都不會輕易從腦海抹去。
從懂事以來,讀書,我最糾結(jié)的一門課就是中國近現(xiàn)代史,最揪心也最想多點了解,畢竟是離我們最近的歷史。近代史,是中華的屈辱史,國家被無情踐踏,中國人的尊嚴被列強肆意蹂躪,那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讀到那些史實的時候,總是覺得好無力,好難受。而現(xiàn)代史,又是讓我覺得很可笑的一段,特別是那十年文革。其實,統(tǒng)治階層總是要有自己的一套來維護社會的安穩(wěn)與發(fā)展,這無可厚非,但是以這么沉痛的代價來維護自己的統(tǒng)治領(lǐng)導地位卻是讓人心寒。
《往事并不如煙》這本書是作者章伯鈞次女章詒和對往事的片斷回憶,但它不是完整的回憶錄。往事如煙,往事又并不如煙。作者把看到的、記得的和想到的記錄下來而已,一共寫了六篇,涉及八個人。“中國頭號大右派”章伯鈞次女章詒和回首往事,并以此書獻給已在天國的父母。書中描述史良、儲安平、張伯駒、聶紺弩、康同璧、羅隆基等的起落沉浮,由諸多片斷入手,組成一個個悲壯的場景,仿佛是一幅壁畫,濃彩重墨間呈現(xiàn)出歷史的真、人生的幻夢……
這本書,讓我從另一個角度去了解這段歷史,了解那個癲狂的年代。
“它不是旁觀,甚至也不是見證,它只是親歷,是曾經(jīng)撕心裂肺的親歷,而今必須要用平靜的筆寫出來,所以更加耗費心神。章詒和在自序中說,“我這輩子,經(jīng)歷了天堂、地獄、人間三部曲,充其量不過是一場孤單的人生,沒有什么意義和價值。我拿起筆,也是在為自己尋找繼續(xù)生存的理由和力量,拯救我即將枯萎的心”,“寂靜的我獨坐在寂靜的夜,那些生活的影子便不期而至,眼窩就會流出淚水,提筆則更是淚流不止,毫無辦法,已成疾。因為,一個平淡的詞語,常包藏著無數(shù)寒夜里的心悸。我想,往事如煙,往事又并不如煙”。作為章伯鈞的次女,盡管回憶是那樣悲痛的事情,作者并沒有被恩怨焚燒,她似乎已經(jīng)超脫于善惡的評判,肩負的只是還原歷史的使命,她將真真切切一點一滴的個人情感,落實在一個個具體而微的人身上,她的情感是真實的,并且,她的情感也是理智的,那些與她有恩或有怨的人們因而顯出無限的光彩。”
讀完這本書,覺得以前從歷史書上,從老師嘴里聽來的、記住的,仿佛都不再那么真實了。()那段遙遠的歷史,到底是怎么樣的,沒人告訴我。我聽到的,永遠只是一面之詞。其實,關(guān)鍵不在于真相到底是什么。現(xiàn)在真正困惑我的是,我沒有辦法通過正常渠道得到解釋。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世界里,我發(fā)現(xiàn),我們普通民眾能觸及到的真實,其實少得可憐。無論是關(guān)于越來越多的暴力拆遷,或是關(guān)乎民生的種種,抑或是國際政治上的觀點看法,我們都只是接受著單方面的引導,都是政府的官方式的回答。就連媒體,也在牽引著我們的思想。近期,大部分中國媒體集中報道沖突和西方是如何攻擊利比亞,對卡扎菲政權(quán)是如何分裂的,利比亞長期以來的政治現(xiàn)狀,以及為什么如此多的民眾對統(tǒng)治者不滿等,這些利比亞的切實問題卻少有分析。
確實,對思想的禁錮是一種最好的統(tǒng)治方法,但也是最危險的一種。如果有一天,被禁錮的人如夢清醒,發(fā)現(xiàn)自己原來連思想都只是被操縱著的,那是何等的悲哀,那時那景,無法想象……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希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洞察力,去正視我們的歷史,以史為鑒,去開創(chuàng)一個大同的未來。歲月飛逝,留給我們的只有記憶,好在我們還有記憶。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