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并快樂著讀后感(一)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已將自己歸于新聞人,或許是因為專業(yè)使然吧,或許只是單純的心理上的慰藉。雖說自己還不稱職,但姑且就這樣叫吧。于是手中就經(jīng)常多了些有關(guān)新聞的東西,久久的也不乏幾本著名新聞人物的自傳。瀏覽著他們的過往,偶爾也開點小差暢想一下自己作為新聞人的未來,這又何樂而不為呢?
最近,頭腦中總盤旋著“痛并快樂著”這5個有點矛盾的字,這是一本書的雅名,也稱得上是一段不錯的人生吧。作者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新聞人,干過4年的報紙,現(xiàn)如今在電視也混得蠻開。趕上了名人出書的熱潮,也便出版了自己的自傳,小小地總結(jié)了自己的前半生。與當下名人出的書相比,可以肯定的是,作者的文筆是很好的,平淡的描述也總能讓人泛起感情的漣漪,這點在出書大軍中是少而又少的,加之他特殊的身份,自己對他的偏愛也達到了一個史無前例的高度。
記得書中曾提到過這樣的話,自己認為挺經(jīng)典的也便記下了。想想等以后老了,也有機會在孫子面前談?wù)勛约耗晟贂r的“豐功偉績”了。話是這樣的:不管是怎樣的日子,不管是不是你主動選擇的日子,只要在你生命中留下痕跡,回憶時便總是夾雜著一種溫情。這是作者回憶自己大學4年生活和剛走上社會那段艱酸日子時寫下的感想,如今在我們的眼里看似平淡,細細地咀嚼也難免有那么一些道理。道理也便是有了,但怎樣理解也便看每個人的造化了。至少那時我是這樣想的:日子還是得過的,不管此時你是正和家人分享著幸福的喜悅,還是躲在陰冷的地下室里盯著發(fā)霉的面包發(fā)抖,日子是不管怎么樣的,人活著也便活著,除非他真的想死,要不然他依舊還是活著,只是活著的方式不同而已,活著也便有了以后的希望,有了個暢想的余地,這也正是“好死不如賴活著”的道理,當你回首活著的路時,感慨也便奪眶而出。有朋友的日子也總是美好的,因為有了聊天的對象總比光吃飯的日子來的有勁,干什么也總有個人罩著,膽子也便大了些。在大學男生不談戀愛是不行的,但談了戀愛而無炫耀的對象又是萬萬不行的,于是溫情一詞也便擺上的餐桌,等著較感情化的人去宰割了。
話是多了,因為當時自己也便這樣想著,話匣子一開也就關(guān)不住了,但這是在遇到有感觸的話題下,沒感觸的也便是強逼著也開不了口的。書中還有過這樣的一段話,自己也是有感觸的。“如果說,被污染破壞的是我們的生存環(huán)境,那人心的被污染,破壞的則是我們生存的理由”淺看之下,這句話只是作者埋怨了中國的環(huán)境污染之后又對人性提出了質(zhì)疑,但仔細考究還是能從中得到些什么的。得到的也正如那句老話“因人而異”吧。但讀后沒有一絲感觸的靈魂可以想象已經(jīng)空虛到了一個什么樣的地步,也便如作者所說的,改革開放這么多年來,天天守著幾畝薄田的老百姓的日子是越過越火了,引用現(xiàn)在一句流行的話也便是家家戶戶都奔小康了,但富了的背后是給人警醒的。當平日里靠山吃山的窮鄉(xiāng)親們?yōu)榱四菐装哑弊,活生生地把一座大山的衣服給扒了,那靠水喝水的父老們正拎著幾只金桶排隊去等水接濟時,這又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啊。想想一個偌大的中國,有那么一天,13億人一同哀悼死掉腥臭的環(huán)境,那場面是多么的宏大啊,想必也能評個吉尼斯記錄吧,也難怪作者發(fā)出這樣的感慨。
扯也便扯到了這,還有很多廢話也沒得說,不過書中是有很多地方是值得人回味的,自己還依稀記得這樣的幾個情節(jié)。作者采訪了一個貧窮的小女孩,女孩是被父母遺棄而被一對盲人夫婦收養(yǎng)的孩子,可憐的身世也便具備了,接下來要發(fā)生的也便如諸多電視劇里演的一樣,女孩很用功,品學兼優(yōu),深受大家的喜愛,作者在一把鼻涕一把淚后就幫了女孩的忙,在電視機前為她呼吁了一把,剩下的便是大把大把的票子從那些所謂的慈善家的口袋里飛來,說到這故事也該完了,但故事的跌宕起伏也便體現(xiàn)在這,女孩在得到眾人的幫助后性子發(fā)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轉(zhuǎn)變,進而離家出走。作者為之發(fā)了很多感慨,譬如作者呼吁社會要加強對弱勢群體的幫助,但幫助又必須是平均的,免得有人得了就得意忘形,沒得的只有等死的份。其次,作者也對人性展開了一大串剖析,雖說數(shù)落了人性的諸多黑暗面,但總體上還是相信人性是光明的。作者還在書中提到了貧窮,或許貧窮這一問題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癥結(jié),過去有,現(xiàn)在也有,雖說該改的也改了,世貿(mào)也入了,那外匯也是大把大把地賺,但在這繁榮的背后,也總有那么幾個衣衫襤褸的身影讓我們記住現(xiàn)實的殘酷。我們只是憑主觀去意想一個完美的世界,或許有人會說“就連美國也可以大喊人權(quán),為什么我們中國就不能構(gòu)造富裕呢?”話是沒錯,現(xiàn)如今的中國算是平步青云,也便有了大國之勢,但輝煌的背后總有沒落,這便是為什么我們能在北京這樣一個繁華的國際大都市看得到“貧民窟”的原因,這樣一個改革開放的先驅(qū)陣地為什么有又那么多雙渴望讀書又走不進校門的眼睛。
這便是我讀完這本書后的感慨,有句話也正如作者說的“痛并快樂著”,人生有很多事都是先經(jīng)歷了苦難,讓你在萬念具灰的情況下又給了你生的希望,很多事讓你在痛中品味著勝利的喜悅,生活中的很多事又何嘗不是這樣。而微小的我們也只能去學會適應(yīng),因為這是現(xiàn)代社會的生存規(guī)則,更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十字路口,走好了,剩下的也便一路風順了,但走錯了,開始的付出也會伴著喜悅轉(zhuǎn)瞬即失,重新再來又有多少人能背負這么大的勇氣,我們能做好的也只有現(xiàn)在了。痛,并快樂著,我們也走著。
痛并快樂著讀后感(二)
已經(jīng)好久沒有在看完一本書后有想寫讀后感的沖動,但在這春光爛漫的季節(jié),讀完中央電視臺節(jié)目主持人白巖松寫的《痛并快樂著》這本書后,一種抑制不住的想要宣泄的激情油然而生。
窗外嫩綠的枝葉,盛開的桃花,生命以最耀眼的顏色將整個春天點綴到極致。一本追憶青春往事長達十年之久的書,正是人生最輝煌歲月烙下的印記:它在凝重與深思中曼延;在回顧與展望中鋪陳,在痛并快樂中流淌。
作者采訪“東方之子”的過程中,每當聽到一段發(fā)人深省的人生經(jīng)歷,就對自己進行一次靈魂的洗禮。他們的事跡既豐富了作者主持生涯中的人生閱歷,又感悟著所有的讀者。
經(jīng)歷了百年風霜的知識分子,北大副校長季羨林,在夫人、女兒相繼去世之后,依然沒有將憂傷寫在臉上,()但他常常在校園內(nèi)未名湖畔幾小時的靜坐,不知是平靜中對87年往事的追溯還是對生命超越的沉思。也許,只有經(jīng)歷了風雨人生,歷經(jīng)了磨難,飽受了艱辛才能體驗其中的酸甜苦辣。
一代書法家啟功,雖已駕鶴西去,但其風趣的人生,卻久久讓人回味。人家問他最近怎樣,他回答:“不好,鳥呼了。”眾人不解,啟老解釋,:“一場大病,差一點嗚呼了,鳥字不是烏字差一點嗎?”喜劇人生的背后,往往是生命的嚴肅,笑看人生則是每一位活著的人都需掌握的生存法則。正如大地中絢麗的油菜花,雖然終將枯萎,但他們依然爭相開放。
一位在1968年寫下《相信未來》這首經(jīng)典詩歌的作者食指卻在現(xiàn)實中無法相信未來,而最終被收容在了精神病患者的福利院中。但一代人卻在《相信未來》中頑強地走了下去。照亮別人心中的阿拉丁神燈卻未能照亮自己,勸誡與人和言傳身教未能合二為一,但理想的信念依然是生活中永恒的追求。面對逆境,我們或許能走出泥沼,或許會身陷泥濘,但奮斗是必需追求的過程,期望將是生存下去的動力。
還有一個又一個的小故事,不僅一一體現(xiàn)了人性的善良、寬容,還體現(xiàn)了人生的追求、奮斗的艱辛。在并不漫長的十年中,作者即經(jīng)營著自我成長的坎坷與追求,又目睹著別人的演繹人生。個中滋味,用“痛并快樂著”概括并不失偏頗。但愿,此書能為自己、大家在今后“痛并快樂著”的人生歲月帶來一些啟迪。
從教二十年,感覺教師真是讓人痛并快樂著的工作。其他行業(yè)的人最喜歡問:“和小孩子打交道很好玩吧小孩子都很可愛。”老師們的回答往往是:“不上課時每個孩子都很可愛,可上起課來呀……”是啊,我想每個老師都有力不從心的時候,為人師的辛苦是不足向外人道的;然而,為人師的快樂與欣慰外人也是不足知的。正是因為在與孩子們相處中他們給我的點點滴滴的感動,讓我越來越熱愛我的工作,喜歡我的學生。有一句話充分說明了老師對學生的巨大影響:“老師不經(jīng)意的一句話,可能會創(chuàng)造一個奇跡;老師不經(jīng)意的一個眼神,也許會扼殺一個人才。”每當我面對心靈純潔也脆弱的孩子們,我時刻提醒著自己:為人師者,要珍惜,更要努力讓每一個孩子的心中充滿陽光,讓每一個孩子在愛的撫慰下快樂成長!
讓我們繼續(xù)在平凡的歲月長河里認真譜寫生命的樂章吧!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