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巴納德的墮落》是英國作家威廉·薩默塞特·毛姆著作的短篇小說全集,相信很多朋友都已經(jīng)看過了,網(wǎng)友們對這本書有怎樣的感受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次知道毛姆,還是看馮唐寫給侄子的信,先是從長篇開始,第一本是《刀鋒》。不得不說,毛姆的小說,真的很吸引人,這種吸引力來自于他講故事的能力,以及妙語連珠的穿插式金句,當然更重要的是他在不斷顛覆我的價值觀,這種價值觀更像是阿城說過的十幾億人形成的統(tǒng)一的知識體系,它扁平、不堪一擊,但卻日復一日通過家庭、學校以及媒介塑造著我,我沒那么幸運,成為其中的一個。它讓我對人、對社會事件抱著那種庸俗、一成不變而又經(jīng)不起推敲看法,而毛姆,刷新了我彼時的價值觀。
就拿他最出名的小說《月亮與六便士》來說,講的是一個畫家為了藝術,放棄了體面的工作、完整的家庭,走上了一條不被人所理解的艱難之路,現(xiàn)在好像很多人都贊同這樣的選擇,甚至會發(fā)個朋友圈,配著追求、欽羨“月亮”的姿態(tài),鄙夷“六便士”。就好像眼前的都是茍且,詩和遠方才是值得追求的,但對于我個人而言,這個我對這個故事的理解卻不止于此。
高二那年,我還在小鎮(zhèn)讀書,有一天,我們被告知語文課老師辭職了,你知道,在我們那個幾萬人的小鎮(zhèn)上,老師算一份體面的工作了,他辭職絕對是很稀奇的事,畢竟如果你打算繼續(xù)在小鎮(zhèn)生活,它其實能給一個人的選擇并不多。沒過多久,一些流言傳了出來,有人說他去了上海,臨走時還和我們一個老師說,他想去闖一闖。這里要交代一下這個老師的個人背景:男,40歲左右,有一個完整的家庭,兒子大學畢業(yè)。所以,當某老師在和我們談到這個老師的事情時,她先是帶著一種難以描述的表情停頓了兩秒,說:“如果這是一個年輕人說這話,我還能理解,但是他……”然后全班哄堂大笑,至于嘲笑的理由是什么,私下沒有談過,大概是認為一個老男人舍家撇業(yè)很可笑吧,這是我當時的價值觀。
后來我再讀毛姆,對過去價值觀幾乎是一個顛覆式體驗,他讓我知道,原來那些價值觀是多么幼稚不經(jīng)推敲,所以,毛姆于我而言,更像是幫助梳理、重塑價值觀的導師。
但隨著閱讀體驗的增多,我雖還喜歡毛姆的刻薄、幽默,但卻不再滿足他的小說,他更多的是讓我明白人性的多樣性,而鮮有觸及、挑戰(zhàn)更深刻的問題。
就像我的那個語文老師,他也許有很多原因促使他離開我們那個凋敝的小鎮(zhèn),且不做道德評價,但隨著年歲的增長,我會思考一些他不曾提及的問題:比如,個人意志與道德之間取舍的點應該是什么?是否追求個人意志就一定要高于社會道德等等。
當然我知道,這些問題是沒有固定的答案的,甚至許多一流作家對此也有不同的看法,從這個意義上,我不苛求毛姆,甚至感激他,是他讓我有所成長而又有所思考。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