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草物語》是一部由日本作家澀澤龍彥著作的小說,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呢?該書劇情豐富,耐人尋味,網(wǎng)友是如何評價這本書的呢?一起來看看吧!
看完《唐草物語》后,不得不感嘆作者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他總是能從很小的點出發(fā),將故事延伸開來,讓歷史的現(xiàn)實和想象的虛幻結合的天衣無縫,讓人讀起來有了一種亦真亦幻、回味無窮之感。他對于人物與人物、人物與事件、事件與事件中的內在聯(lián)系有著很好的鋪陳架構,讓整個故事的敘述顯得立體和多元。這也許也是因為他在敘述視角上的轉變的駕輕就熟吧。
《海市蜃樓》一文中,作者將秦始皇求仙求藥的歷史作為引子,當時神仙道盛行,方士們?yōu)橛懬厥蓟蕷g心,將求仙一事吹噓的天花亂墜。而故事主角徐福也是其中一人,他夸下海口說渤海里有一蓬萊山,是仙人的宮殿。這本是他為得到賞賜胡編亂造的,但當他看到秦始皇的博山爐中的煙幻化成他所形容的蓬萊山的實體后,他便對自己假想的這座山深信不疑。而當他看到海上的海市蜃樓時,他更加有了自信,對于別人的辯駁,他回答蓬萊山“早在誕生之前就已經(jīng)刻印在我腦中了。我只不過是等待它以真實的形態(tài)具現(xiàn)于外部世界而已。所謂發(fā)現(xiàn)一事,大抵不過如此”。對此,物理學家的反駁是他看到的不過是貝類吐出的氣凝聚成形,變成的海市蜃樓。心理學家則說徐福倒錯的話語證明了他是容易被固有觀念框住的人。而當徐福率領船隊啟程尋找蓬萊時,證明了物理學家的推論,并且,徐福卻找到了將海市蜃樓固化為實體的秘法,把會吐氣的貝類當作了自己的宮殿。
這個故事聽起來便是十分有趣的,愚昧的方士徐福對自己想象的事情深信不疑,將嶄新的經(jīng)驗作為自己的經(jīng)歷。同一次的經(jīng)歷,在他看來都曾在過往的時間中多次重復,并且自認為他所注視的便是這世上唯一的本質,并且本質是普遍存在的。這些觀點讓人看來是癡人說夢,但故事的結局又偏偏讓人跌破眼鏡,徐福不但找到了“宮殿”,還住進了這個“宮殿”。
對于相信這件事,作者還在文中插入了幕間劇,將自己小時候的經(jīng)歷說了出來,突然從歷史故事轉向對現(xiàn)實回憶的敘述,讓人有一種時空交錯之感,但卻不覺突兀,反而讓故事的銜接更加生動,也更具有代入感。
而故事中心理學家、物理學家等人的辯論也為故事增添了許多色彩,他們將對這件事的看法上升至理論的論述,十分精彩,也為故事最后的結局作了很好的鋪墊。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