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何苦的作品,主要講述改革開放之初山城棒棒大軍的生活,影片畫面真實,很多網(wǎng)友對此評價很高,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一下吧!
一
今天下班之后去了石灰市菜市場,就是老黃他們買年夜飯的大菜市場,熙熙攘攘,在樓道也看見了十來個棒棒,他們坐在樓
樓梯口等待著搬菜的業(yè)務,市場的菜本身也比超市便宜,給他們的也看得到是比較低的。大多數(shù)都是四五十歲的勞動人民,肩膀上扛著一根棒棒,所有的人就像紀錄片中一樣真實,觸手可及。
他們是山城中最樸實的勞動人民,只有在渝中才能看到人生百態(tài),江北渝北其他區(qū)是看不到如此情景的。
臨江門地下通道也是渝中區(qū)的一個亮點,劇中老金就是住在臨江門地下通道,每天上下班從通道過,十一二點通道里面就鋪滿了地鋪,一層薄薄的被子把頭蒙在里面,鞋子整齊的放在一旁,地下通道彌漫著一些叫臭味兒,冬天七點鐘的時候天還沒亮,他們還沒起床,他們長期駐扎在臨江門地下通道,作為一個每天走通道過的我,也沒有感覺他們的礙事兒,默契的寄生在這里,有時他們聚集在一起打牌,有時候聚在一起吃冒菜,東西都打包整齊的放在入口的樓梯靠墻那一片。
一個臨江門通道就是一個小社會。
說到劇中摳門張麻子,老羅看到的時候說這不是租房子給我們的房東嗎?上一次租房,他作為房東租房給我們,給我們搬來了很多家具,寫的一手好字,我們也就信了他是房東,直到后來給我們打電話說房子賣了才知道張麻子是個二房東,他讓我們繼續(xù)住到房租到期。原來張麻子應該也算是解放碑的江湖了。
山城孕育著很多文化,渝中尤甚,現(xiàn)在,自力巷十八梯已經(jīng)拆了,朝天門批發(fā)市場也變成了來福士,醫(yī)院也要搬去新院區(qū),接下來在解放碑的時間,解放碑,較場口,小十字這片小社會,更多的去做一個見證者吧。
二
前幾天花了幾次空閑時間看了紀錄片《最后的棒棒》,該片記錄了曾為山城重慶立下汗馬功勞的棒棒,而現(xiàn)在這個行業(yè)正在逐漸沒落。這部片子沒有標準的普通話配音,也沒有專業(yè)的拍攝人員,也沒有高大上的人物和事件,導演、演員和配音一肩挑,但是就算是這樣,這部片子在豆瓣的評分達到了驚人的9.7分,應該是中國紀錄片中評分最高的作品。
這部片子同樣感動了我,讓我了解了中國高速發(fā)展后的另一面,讓我看到了人性的善良,讓我看到了夢想的力量。
一、何苦,你何苦呢?
導演叫做何苦,名字很有意思,他拍攝這部紀錄片的過程可能很多人都會想——“何苦,你何苦呢?”
導演叫做何苦,是一名部隊的正團職軍官,有著不錯的前景,39歲的他選擇了自主擇業(yè),他想追逐他的夢想——拍一部屬于自己的紀錄片。
與其他的記錄者不同,何苦用了另外一種方式來拍攝這部紀錄片,他沒有高高在上,而是背起了背囊,揣著1300元初始資金來到了重慶的自力巷53號,開始了為期一年多的“棒棒”生涯。自力巷53號可能是重慶市居住環(huán)境最差的地方,七十年前和七十年后沒有什么多大的區(qū)別,是政府一直想要取締的危房,老鼠、蚊子遍布,惡劣的居住環(huán)境讓我看著都覺得受不了,這里可能是重慶市最貧困的地方。片中的“河南”第一眼看到他就覺得他和其他自力巷的人不同,他不屬于這里,以為他很快就要離去,然而他始終堅持了下來,在師傅老黃的帶領下成為了一名合格的棒棒。挑著100多斤走了兩公里路才獲得了十元錢報酬;連續(xù)多天生意慘淡,只賺了幾十塊,每天靠著老干媽拌飯過活;最后自力巷拆遷,他和師傅老黃流落街頭,他也沒有從家里拿過一分錢,他體驗了最真實的棒棒生活,體驗到他們生活的酸甜苦辣,當然大部分時候是苦的。
我在想這是一種什么樣的力量呢?我覺得就是夢想吧,一個即將步入中年的人還有著這樣的情懷和夢想,我覺得難能可貴,為了夢想而堅持的樣子很可愛?粗慰嘁驗楫敯舭羰艿母鞣N苦和累,我想其實在他的心里也是開心的,雖然他當時并不知道這部片子會引起這么大的反響,但是他的內心是很快樂的。
我的確很敬佩他,再加上他轉業(yè)軍官的身份,我感覺和他的距離又進了一步,何苦是他的名字,也是許多人對他的不理解,但是我看完這部片子以后,發(fā)現(xiàn)我忽然懂他,并不是苦,而是甜。
二、善良感動了我
老黃是何苦的師傅,是一個資深棒棒,這部紀錄片的最大的主角,生活在社會底層的老黃的那份善良深植內心,在無形中給人感動和震撼。
老黃的一生和黃連一般苦澀,小時候因為被定義為地主階級,從小就受人欺負、吃不飽飯,直到40歲才和一個寡婦結了婚,生下一個女兒后,老婆又和別人跑了。好不容易吧女兒拉扯大,想享福了,女兒因為長期沒有受到好的教育,18歲就和網(wǎng)友結了婚,買了套房子,日子也是緊巴巴。老黃迫于無奈,只想給女兒減輕點負擔,又跑到了重慶當了棒棒想著多賺點錢。
雖然老黃的日子無比困苦,但是老黃還是堅持要把屬于何苦的錢分給他一半,老黃習慣于老老實實過日子,不掙昧心的錢,不偷、不搶、不坑、不騙,雖然有時候也顯得小家子氣,但是我覺得那是生活的無奈,從本性來說他很善良,作為何苦的師傅也是盡到了一個師傅的責任。我對老黃記憶最深的莫過于剛開始帶著何苦上街攬活的時候,何苦把棍子拎在手里,老黃制止了他,說棍子背在身上是干活的,拿在手里是乞討的,老黃很看重這點,也許這就是職業(yè)精神吧。
當然劇中還有很多善良的人,他們可能沒有錢,但是他們的內心還是同冰雪一般純潔,大石是自力巷53號的二房東,日子也是緊巴巴的,他貼的小廣告只在小廣告多的地方貼,還有粘的膠水少方便撕下來,在老黃和何苦因為拆遷流落街頭的時候,大石給他們100塊讓他們吃飯,解決了燃眉之急,隨著打擊力度的增加,大石最后也加入了勞動者的隊伍,成了何苦的工地技術總監(jiān),干活盡心盡力。
還有河南,河南是劇中好吃懶做的代表,希望靠打牌發(fā)家致富,但是還是一事無成,還把借何苦的600元輸?shù)靡桓啥䞍簦詈蠛幽细念^換面,把600塊還給了何苦,說不還錢心里始終不好受,相信河南以后肯定能夠過上想要的生活。
三、順應時代的發(fā)展才不會被時代所淘汰
棒棒行業(yè)是一個沒落的行業(yè),無論我們如何同情這些年老的棒棒,但是歷史的大勢就是這樣,等這一批棒棒年齡更大了,以后棒棒就只能存在于老重慶人的記憶中了。
劇中的棒棒是不幸的,老黃、老杭雖然踏實肯干,但是始終只有干活掙錢的原始思維,始終擺脫不了貧困和不幸,雖然羨慕靠裝修掙大錢的“毛土豪”,但也只是羨慕而已。最后在何苦的帶領下,棒棒們才找到了更加掙錢也沒有那么辛苦的辦法,每天150元,在工地上干活,是原先起碼一周的收入。
在這個時代下,不懂得順應大勢和變革的人永遠會被淘汰,靠著現(xiàn)在的慣性思維走,可能一輩子都會禁錮在目前的圈子里。許多人現(xiàn)在擔心以后出去干什么的問題,說自己在體制內浪費了這么多年青春,以后什么都不會了,怎么辦?于是乎對這里所有的東西一片抨擊,但是能走的始終是少數(shù),留下的是多數(shù),而且剛剛開始想走的那批人最后又不想走了,因為那時候確實和社會脫軌很久了,沒有一技之長,害怕在市場中沒有生存的機會。
也許在現(xiàn)在這個時代最不能少的就是學習,不單純的是學習專業(yè)知識,學習的還有一種學習和思考的習慣,不讓自己的腦子生了銹,不讓自己的靈魂一直找不到安放的地方。其實在這里鍛煉的許多東西,回去也能夠用,并不是一無是處,但是前提是自己能夠很好地用上他們,前提是自己能夠保持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能力,改變自己能夠改變的,才是最好的良方吧…….
三
去年就看到朋友圈里有人推薦這部紀錄片,說是在國際上拿獎了,苦于沒有時間看。前兩天哥們又在微信群里強烈安利,恰好我又常年開著愛奇藝的VIP,所以就點開看了。
一開始就被導演兼主人公何苦的誠意和魄力打動,作為一個自拍視角的紀錄片,何苦是真刀真槍上啊,和棒棒們吃住干活兒生活在一起,那叫真心能吃苦啊,殘垣斷壁的危房里居住,穿上破爛衣服和棒棒們在街頭肩挑背抗。正是因為他不是蜻蜓點水式地去演,而是自己成為了一個棒棒,所以才能站在棒棒們的角度去想,去觀察,去體會,鏡頭語言里才能體現(xiàn)對棒棒們的真誠和冷靜,不帶煽情,也不帶刻意的評論,記錄的就是自己作為一個棒棒的生活日常,所見所聞。這才是紀錄片最打動人的力量。
我是從一個貧窮縣城的小縣城里來到大都市的,父母也是從農村里走進小縣城的,我對中國窮人的苦,農村破敗的場景是有一定的切身體會的,但是片子里把生活在自力巷53號里的這幾位底層棒棒們的生活全景展現(xiàn)出來的時候,我還是被震撼到了,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的窮苦和生活的不易,而是那種貧窮背后的無力感。老黃的窮困是因為自己父輩遇到了階層的革命,直接從國民黨的教書知識人被打倒成為社會主義國家的地主,屬于時代犧牲品,從娘胎里繼承過來的貧窮;老甘的貧窮源于命運作弄,幾次存夠錢完成了原始積累,幾次被偷被盜,也一直沒有成立家庭,幾次打擊之后就成了五根的海草,在命運的潮水下飄搖散去;"河南"的貧窮源于被自己親人和家庭的遺棄,年輕時候就成了一條野狗,那索性就在苦難的狂野上隨意吠叫吧,在被人因丑或利益奪食弄成殘廢之后就徹底放逐了,雖然他其實還那么年富力強,也精明利落。這些人的貧困都不是他們懶惰或者作孽的結果,而是時代每一次轉型,他們就差那么一點運氣,一步?jīng)]有踏上,后面的每一步都沒有踏上,而且時代整體平均水平的提升成果他們也沒有享受到,所以就無力地被時代拋棄了。
但是這部紀錄片讓人非常感動的地方就在于記錄了這些被時代拋棄的底層人對生活的熱愛,自強不息,努力向上的那股勁頭。每一個棒棒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他們都有自己的牽掛和依戀,也都有牽掛和依戀著自己的親人朋友,老黃是為了女兒女婿還房貸出來打拼,老杭因老伴拋棄,了不給孩子添精神和輿論上的負擔出來當棒棒,老石是為了讓家庭過得更好而根本閑不下來。因為這種牽掛和依戀,他們在絕境中還能保持一種向上的樂觀和韌性,甚至說,這種樂觀和韌性,其實是中國人骨子里面最可貴的精神和魂魄,也是我們這個民族能夠一直延續(xù)的文化基因,這種東西是深深地打進每一個中國人的基因里的,根本沒那么容易抹去。
經(jīng)濟上變強大的中國,更應該找到我們自己的文化自信,深深地挖掘一下中國人自己文化里的特質,把它展現(xiàn)出來,講中國人自己的故事,讓人們找到這種文化認同,感受到魅力,其實這應該是現(xiàn)在的媒體和文化工作者應該去譜寫的一個主題。但是我們現(xiàn)在的媒體整體就是用一種低智商的、娛樂至死的心態(tài)造了太多的垃圾,看看電影電視里千篇一律的中國城市模樣,用一群中國人外衣講著西方價值觀內核的故事,邏輯和劇情又是狗血的強說愁式的糾結,這種文化上的奴化和弱智化會讓整個國家和民族變得不再自知,更難說的上自信和自愛了。
所以,像《最后的棒棒》這樣的紀錄片作品就顯得太珍貴了,雖然觀影人群還是小眾,在國內也一直沒火起來,但是可以看到所有看過的人對這部作品的欣賞和喜愛,豆瓣9.7的高分,愛奇藝上清一色的好評,甚至好多90后,00后也非常喜歡這部作品。而且這部作品也拿到了國際上的獎項,可以說,在展現(xiàn)人類對于自身命運和困境的掙扎與抗爭方面的題材之上,通過一種真實可信的視角將卑微個體內心的痛苦和矛盾,豁達和樂觀表達出來,讓大家感受到人這種生物偉大的生命力量,這部作品做到了民族性、世界性。
希望這樣的作品能夠越來越多,我們的心靈太需要這樣的大水沖刷和灌溉了!棒棒們的生活給了我們扎心的一棒,有點痛,但更多的是溫暖。
四
棒幫人為什么會存在?
勞動力商品的存在是商品經(jīng)濟的普遍現(xiàn)象。棒幫人和工地工人、工廠工人的本質是一樣的。而棒幫人的不平之處卻在于其工作的辛苦和價格的低廉。勞苦一生卻難以維系正常的溫飽生活。
有一集講述了每一位扛棒人背后的故事,都有一段難言的過往。從教育的角度出發(fā),社會對他們并不公平。缺乏基礎教育,他們缺乏對社會基本的認識,導致后期的社會實踐、社會參與都在憑著自己最原始的方式一步步探索。幾乎每一個成長的扛棒人,都會感嘆:自己懂事太晚!出力賣錢,這或許是他們熟練的唯一生活方式。1,他們懂得珍惜,卻無法正確認識社會虛擬資源。當我們看到老金每個月都用手機給一旁的室友打電話打滿280分鐘的時候,親愛的觀眾們,你又是怎樣的一種又喜又悲的感受呢?2,他們懂事講誠信,卻不懂得社會公平的規(guī)律。跟丟了雇主不敢及時報警。征地補償款更是沒有四處打探的意識。3,他們愛惜生命,卻不懂得用正確的方式為保養(yǎng)自己的身體。小病成大病。病癥變絕癥。
棒幫人的出路也是中國的出路?!
國家精準扶貧的目的就是要為廣大勞苦大眾找出路。不過,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癥結其實在教育。一代人的辛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下一代人一樣地看不到希望。老黃的女兒還是工廠女工,女婿還是修路工人。孫子還是留守兒童,六七歲大了還不知道如何握筆寫字。
貧困地區(qū)的基礎教育,首先在嬰兒的營養(yǎng)改善,為IQ發(fā)展奠定生理基礎。點贊,農村嬰兒營養(yǎng)包政策。其次,貧困地區(qū)更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能夠正確地進行自我思考、自我總結。要讓受過的傷痛把我們變得更加堅強更加理智。增加學生對社會的基本認識,信息社會的基本特點與法則。
最后,職業(yè)技術教育。我一直認為無論是私立還是公立,職業(yè)教育的一定會也一定要蓬勃發(fā)展起來。通過技術的更新,讓中國在失去勞動力市場中的基數(shù)優(yōu)勢時侯,通過提高勞動力的質量來增加競爭力。也借此機會實現(xiàn)工業(yè)轉型后人才與工廠共前進的局面。教育的效果是滯后的,滯后最少15年。倘若現(xiàn)在不更新教育,等經(jīng)濟轉型成功再培養(yǎng)人才就晚了。!
零零后眼中的棒棒也就依然存在。我們吃的泡面加火腿腸,在現(xiàn)在現(xiàn)時的眼中,無異于在餐桌上撿吃別人剩下的串串。
五
一場緣分,看了一部紀錄片《最后的棒棒》,一部描述已經(jīng)快被時代淘汰的一群人民,一群靠著一根棒棒生活的勞動人民。
初次觀看的時候,劇情平淡如水,就如我們的生活,但是我卻感到一絲親切,大概是我經(jīng)歷過也了解這群勞動人民,他們是那么的真實樸素,但又存在一些人性的弱點,愛貪小便宜,自私,可這就是人性啦,他們那么努力地為自己活著,為家人活著,真實而樸實。
想到自己,刨掉自己這身外在的看似華麗的東西,所謂的學歷和體面的工作,跟他們一比,我發(fā)現(xiàn)我沒有他們那么真實,沒他們那么勇敢,他們可以對人很善良,最重要的是,在深處苦難的生活之中,那么認真地活著,他們身上有著人性美好,仿佛讓我掙脫了一些束縛,喚醒了我丟掉的那些真善美的東西……
劇中一個個普通和平凡的人民,他們一年的時間經(jīng)歷了人生種種,有過辛苦勞累,也體驗過白粥燉肉和飯后的白娘子傳奇;曾經(jīng)失業(yè)一無所有,流落街頭,但也有患難見真情,有著奇跡般的重生;一直被病癥折磨,但也感受到子女的真心對待和膝下兒女之歡……
寒冬之后,春天一定會來,這群勞動人民就是堅信著這一點,從而讓他們頂住這無常人生帶來的苦難,從而也迎來了希望;是啦,人生不就是這樣嘛,起起伏伏,高高低低,當你跌落下去的時候,感覺很痛苦難受的時候,悲傷吧,哭吧,我們畢竟是人,然后再去迎接新的生活,未來一定會好的,生活一定會給你饋贈的……
思緒如潮,內心卻如清風拂過,文字只是記錄此刻思想和感受,最后來句雞湯,擁有著今天,期待著明天,人生就是幸福的。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