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部紀錄片書迷你看了嗎?這是一部引起大家巨大反響的片子,下面給大家?guī)淼木褪菚约o錄片觀后感精選,一起來欣賞!
01
這是一部能夠勾起你內(nèi)心深處對書的憧憬的記錄片,也是我今年以來最喜歡的一部。
本片圍繞和書打交道的四個角色出發(fā):作家、店主、淘書人、販書人,構(gòu)造了書籍相關(guān)的體系。我覺得從立意角度,最厲害的是包括了販書人,創(chuàng)作者并沒有忽視這個通?赡軙蝗诉z忘的角色。圍繞每個角色,每集挑了三個典型的人物,講述了他們的故事。
看完最大的感觸就是——里面的人也太可愛了吧!印象最深的是第三集中講述的淘書迷徐鳳文先生,談吐溫文爾雅,很有氣質(zhì),看到有人評論道“眼中有光芒”,深以為然。這大概就是博覽群書的人的魅力所在吧。
第一集:一本書的誕生
第一集一開始就被書籍設(shè)計師、作家朱贏椿匠心獨運的“隨園書坊”和他細細品味的慢的人生哲學(xué)給驚艷到了。原來從事和文字相關(guān)的工作,能夠這么愜意,這么詩意盎然。我之前大概對于書,覺得是內(nèi)容遠遠大于形式,但看完之后,覺得形式能夠錦上添花,一本書的樣式、紙張、設(shè)計相得益彰,想著拿到一本微微泛黃、泛著毛邊的表面的古樸的書本,一頁頁翻動,都成了享受!镀饺缑捞摹,一位九旬老人對于亡妻的思念之情,真令人感動。
第二集:書店風(fēng)景
這一集我個人感覺一般,大概之前也多多少少關(guān)心過書店當(dāng)前的運營環(huán)境了吧。我個人不太喜歡先鋒書局這種網(wǎng)紅書店的運作方式,書店還是應(yīng)該回歸本質(zhì),可以形成主題性的沙龍形式,但是不應(yīng)該變成炒作的工具。而同時,對于品味過于小眾的獨立書店,我也不知道該怎么形容。大概我更傾向于書店經(jīng)營者在符合個人興趣的同時,還是應(yīng)該加入一點客觀性,畢竟書店歸根結(jié)底還是應(yīng)該以賣書、交流為主,大概不好淪為經(jīng)營者個人品味的展示吧。對于書店的經(jīng)營,我感覺很無力。既有味道、又能兼具盈利性的書店太難了。但每個愛書人的心中,都有一個書店夢吧。我還記得小時候總愛去逛書城、也一遍一遍去賣雜質(zhì)的小店,一邊想著如果我是老板要怎樣怎樣。
第三集:淘書人的地圖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集。∫延锌赡苁且驗楹臀覀人的角色更相像吧,不過我沒有這么大的藏書量,也沒有買舊書的習(xí)慣罷了。三個淘書人各有各的特色,討價還價的本事不一樣,但對于書的熱愛倒是都一樣的。他們經(jīng)常很早就出門淘書,一袋一袋往家里背。史航喜歡收藏簽名本,這比只見其文,感覺離作者更進一步。同意他說的這是一種特殊的戀物癖。向上文說的特別喜歡徐鳳文老先生,他說沒有房,但是會一直讓書跟著自己?粗脗}庫改造成的藏書室,有兩三層樓那么高,書籍?dāng)[放的整整齊齊,當(dāng)他爬著梯子上上下下拿書,撫摸著書籍的時候,一定特別愜意特別滿足吧!第三個臺灣的小伙子逃到了張愛玲以范思平為筆名翻譯的老人與海,也是相當(dāng)令人羨慕啦。不過就我個人而言,對于藏書的大而全倒是興趣沒有那么大,但是對于我讀過的好書,確是怎么樣都想買回來的!
第四集:販書記
他們以書為利,可能想要輕視,但是如果沒有他們,會有許許多多的書籍消失。里面有一個人說的好:希望能夠讓每一本書都有尊嚴的賣出去?吹胶脮诘財偵狭鬓D(zhuǎn),總有點暴殄天物的感覺!王漢龍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他對于販書,最開始的想法是很樸素的,也不懂書,但是慢慢的,他通過販書,結(jié)交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他店里篆刻、聊天等等,可以說是書改變了他的人生。而且后來也說到他的糾結(jié),看到好書,賣了又舍不得,但是又不能不賣,也是相當(dāng)糾結(jié)了。販書人,大概是介于書迷和書盲之間的一類人吧,太著迷吧,好書不舍得賣;不懂吧,又完全沒有販書的趣味了。
看完之后,深切覺得作為一個愛書之人,是多么有趣、多值得自豪的一件事情。書本是電子書取代不了的,有時候擁有實體,才有一種踏實的感覺。
愿世間所有的好書都能被善意地對待,愿所有愛書之人能夠一如既往地享受,愿我以后有一個屬于自己的書房和滿滿的好書,愿有才華的著作都能夠找到珍惜的人。
這樣的好的記錄片,希望多多益善!
02
剛剛看完四集,講了做書、淘舊書、賣舊書的故事。
故事里的人物對書都有很深的感情,尤其是那位天津的淘書人說的一段話,特別觸動我,他說十年時間搬了很多次家,就像背著這些書,在這個城市不斷歷險,不斷地尋找下一個棲息的場所,也更加讓自己接受漂泊者的不安全感。
史航也說,讀書不過是活在世上的一種消遣方式而已,不過恰好是自己比較喜歡書。他將書的內(nèi)容理解為作者的自我介紹,扉頁的親筆簽名比作為與作者更進一步的接觸,這是他的讀書觀。
我更喜歡某個二手書店家的觀念,他覺得二手書是一種文化、思想的表達與分享,他希望將好的內(nèi)容分享給他人。
書作為一種媒介,用于傳播知識,同時也用于分享觀點和生活?墒沁@種分享的效率是極低的,很多人能瀏覽閱讀的圖書館藏書,被要求不留痕跡;流于市場的二手書,只有嶄新如初的書才能賣到好價錢?赏悄切┳掷镄虚g流露出的真實性,是最能給人驚喜的。作為電子書盛行的今天,我能留給自己的是什么?而能分享給他人的又是什么呢?
很多人有收藏愛好,年齡稍大的有錢的,多會收藏一些高價值的文物珠寶,年齡稍小沒那么多錢的,喜歡收藏手辦服裝,不論是什么,以什么形式,好像都是對過去一段時間的紀念。就像我現(xiàn)在還藏著自己初高中時期的書本和日記,總需要點東西,去證明那些你曾經(jīng)做過的事情。
所以最近幾年,我沒有收藏下來什么,就總是覺得精神世界沒根。還有從小到大,對那些不再聯(lián)系的朋友,情感上的割斷。因為小時候,沒有任何聯(lián)系方式,也沒有人告訴我,要如何對待那些從身邊離開的人的情感,所以我自然而然的選擇割斷,然后迅速地跟新認識的人建立連接,繼而再次割斷……
如果我重新開始收藏會怎樣呢?收藏想法,收藏書,收藏記錄,收藏……生活會變得稍微豐富有趣一點嗎?會的吧?
這個紀錄片還勾起了我對舊書的好奇,之前只是在書局里瀏覽過一兩冊,覺得以前的書雖然短小,但真的精悍,可是過于專業(yè),讀起來實在生澀的很。
今天去了趟曉風(fēng)書屋,推薦架上多了很多藝術(shù)類的書籍,也多了很多熱點書籍,這讓我想起圓桌里討論的,書店正時刻顯現(xiàn)著這個時代的趨勢。
泡哥搶走我手上的《傻瓜之光》,說我只看一些標題黨和淺顯的書。我不能否認第一眼總?cè)菀妆粯祟}黨吸引,可是這本書的內(nèi)容缺失吸引了我。到底是時代造就了傻瓜,還是傻瓜成全了這個時代?然而我捫心自問,我確實缺乏找到好書的火眼金睛。現(xiàn)在的電子書、書店,鋪滿了各種各樣的書,如果不是有一定閱讀量,或者有自己固定的閱讀偏好,很難找出好書吧。而我,兩者都缺。但他這句話,同時也讓我反思,我經(jīng)常喜歡通過一些很淺顯的現(xiàn)象,企圖分析出深層的結(jié)論,但往往結(jié)論都太片面太輕率了。
希望自己能看多一些好書,希望這個時代的做書人能做多一些好書,希望越來越多的人有自己的坐標系
03
一共是四集,每集半個小時的長度。
一集一個角度,從《一本書的誕生》到《書店風(fēng)景》到《淘書迷的地圖》到《販書記》。有角度有邏輯順序的拍攝下來。
從中感受到書作用在人身上的力量。原來看書,不會特別在意書的排版剪裁封面設(shè)計等等,以為這些都是規(guī)定好的,是設(shè)計感不大的沒有作用的裝飾。但是看了朱贏椿先生設(shè)計的書籍后,突然get到了很多美。對于一些裝幀奇特的書籍,很多人會質(zhì)疑這到底是在賣內(nèi)容還只是買形式?在我看來,書籍凌駕一切之上的當(dāng)然是它的內(nèi)容,但是我們不能束縛和限制對于美的追求。當(dāng)在看一本精彩的書時,它的行距字體排版讓你賞心悅目,難道不能幫助我們更好的欣賞這本書嘛。一些在實體書上的別出心裁在紙張利用率上的確是存在問題的,但是我是覺得,要得到總是要有所犧牲的。畢竟對于木林的保護并不是只靠減少紙張用量就可以解決的。
影片中介紹的一些書店可以說是較“小眾”的品牌,而且個中出售的書籍都是十分有特色的書籍,對于普世大眾來說是有些獵奇了。但是可以說都是十分具有觀賞性的書店,每個書店都是一個故事,里面都有我們想成為的樣子。擁有一面墻的書是大部分青年的夢想,當(dāng)然也有人相較厚重的書本更偏愛電子的輕便。我是兩者共同的喜愛者,把經(jīng)典捧在手上閱讀,即使是隨意翻開任何一頁也可以就著時光讀下去。流行的書籍可以在設(shè)備上嘗鮮,且不需要特意騰出位置擺放,因為他們基本就只是今天的朋友。
后半的兩集一定要分開觀看,若是一下子看完,其實還是會感受到一絲物質(zhì)重于精神的微妙感情。他們其實只是憑著書籍(看似利益沖突較。┻@個借口在販賣著自己的野心。這當(dāng)然不是在全盤否定他們,我也能理解面包的重要性。因此只是做個建議,分開觀看的感受更佳。
04
曾在廈門外圖書城呆過兩年多的我,看到這部紀錄片是熟悉又感動的。里面說的很多書、人、事、地點我是熟悉的,還有那一幀幀書的畫面,看起來非常親切。比如第一集的朱瀛春,我們很熟悉的,他的書和他設(shè)計的書大多都知道有哪些。不過我買了北島的《青燈》,也不知道這么簡單而有質(zhì)感的設(shè)計是他的,哈哈~還有《平如美棠》,讀過好多遍了,送人都送了好幾本了,最愛的書之一,最感動的書之一。第二集講書店,我們廈門外圖是福建規(guī)模最大的書店,也不妨礙我對小書店獨立書店的愛呀~~第三集講喜歡買舊書的人,第四集講喜歡賣舊書的人。我還未涉足舊書世界,還是挺有意思的。
就是太短啦這部紀錄片,短短一集二十幾分鐘還插播好幾分鐘廣告,然后才四集,看不過癮意猶未盡啊啊啊啊!
良心片,雖然央視爸爸的思想痕跡略重,但從制造和意義上來說,真的是良心片。迫不及待地推薦給了我這外圖的小伙伴們,他們肯定也會喜歡的
05
五月紀錄片之一《書迷》
與書賴以生存的人,到底會是怎樣的呢?
直到現(xiàn)在依舊清晰的記得,在那個沒有智能手機的童年,書成了生活的主導(dǎo)之一,每次收到一本新書,就覺得生活被填滿了…
是從什么時候開始,讀一本書從一天到一周到一月,看書變成一種奢侈行為。
依舊有人一天工作8小時,一個月依舊能讀9本書,于是我想,在最可以奢侈的大學(xué)時光,我也要讀書啊…
雖然七七八八的誘惑依舊存在,每天依舊有無數(shù)的借口不讀書,可總算也能靜下心來讀書中的一個一個字,體味除了現(xiàn)實生活中的另一個平行世界,終于體味出了,愛讀書人的心理了。書總會帶來一種,原來我可以身處在好幾個世界里,原來,有一方天地,可以沒有柴米油鹽…
或許我依舊不會變成書迷,但我想,愛書讀書。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免責(zé)聲明:本文僅限學(xué)習(xí)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