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回家》是一部來自韓國的劇情電影,影片首播于2002年,扣人心弦的劇情讓影片成為了很多人心目中的經(jīng)典,下面就跟小編一起去看看網(wǎng)友們是怎么評價的吧!
01
一部好的電影,只要開始時的一個鏡頭就能夠吸引住觀眾。對我而言,這部電影做到了。
故事很簡單,沒有什么大起大落,就是簡簡單單的生活。但就是這簡單的故事,卻使我陷于電影無法自拔。
關(guān)于電影倒不想談太多,經(jīng)典是講不透的,只能自己去看、去琢磨,相信每個人都會有不一樣的看法與聯(lián)想。
關(guān)于電影,我很難想象在外孫來之前,以及外孫離開之后的外婆的生活。一個人孤苦伶仃,而鄰居也都分散在各個角落。每天拄著拐杖走在那么難走的山路上,想著都替她揪心;蛟S沒有外孫的時候,她的生活會更簡單一點,不用一個人靠老邁的雙腳從小城走回村莊;也不用在下雨的時候去走那泥濘不堪的土路;也不用將辛苦種的菜拿出去賣;更不用將賣菜后的錢全部花完;甚至不用為了一件本沒有做錯的事情一個勁兒的說對不起?傊绻麤]有外孫,她的生活會少了太多的麻煩。
但如果沒有外孫,她的生活會不會太孤獨,她是不是就這么孤孤單單的離開這個世界?會不會直到生命的最后也不知道自己在意的是什么?如果沒有外孫,她那滿滿的樸實的愛到底該給誰傾注?每天縫縫補補,花半小時穿一根針,看著日出,看著日落。雖然她沒有文化,但出于人的本性,她也終會察覺到人生的無聊的吧。也許正是也為自己的前半身過這種日子已經(jīng)夠了,所以才會在外孫出現(xiàn)后那么的不厭其煩。即是走長路,即是冒雨去換雞,即是自己的努力不被外孫認可,但她從沒抱怨過什么,她表達出的只有愛,只有耐心,只有希望這種生活能一直持續(xù)下去的愿望。
拋開電影本身,我更關(guān)注外婆的飾演者。她從沒有過任何的表演經(jīng)驗,僅有的一次表演就是這一次的本色出演。拍攝地點也是她生活了一輩子的地方,一個只有八戶人家的村莊。影片中的村民也確確實實是真正生活在那里的村民。
不知道其他地方的情況,更不知道其他國家的情況。但我知道在我所生活的村莊里,像片中外婆一樣的老人正逐漸的增多。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太多太多了,但匯于一點,其實就是收入的差異太大了。這問題得不到解決,相信外婆的村莊會越來越多,出走的人心里,同樣也會越來越孤單,這將是無休止的惡性循環(huán)。
02
看到小孩子不懂事做壞事的時候,就會很生氣,哎呀好氣啊這死小孩子小壞蛋真壞啊?吹诫娪袄锏耐馄挪徽搶O子再怎么折騰,都盡自己所能去滿足自己的小孫子。孫子想要吃炸雞了就去買只雞,帶他去下館子自己只是坐著喝水,孫子想要吃巧克力派就算自己不知道是什么東西也會想到撿了包裝殼去問,還會大半夜地吹著風(fēng)守在門外陪孫子上廁所。慶幸小孫子最后也懂得了外婆的愛,看到他晚上不睡覺給外婆的針全串好了線,教外婆寫“我生病了”“我想你了”的時候,眼睛就沒崩住了。還好啊,外婆沒有白疼他,真是看不得前半段小孩子不懂事那么折騰啊。
邊看的時候就邊想起自己很小的時候,暑假也是經(jīng)常被爸媽送到外公外婆家?墒俏矣质悄欠N特別認生的人,經(jīng)常是老媽一走,我就開始在外公家哭。有一次外公偷偷把我叫到他的小摩托旁邊,他從摩托車后箱里拿出一袋他剛在市場買的果凍,跟我說這些都是我的,咱們不跟別人(我的表兄弟姐妹)說。之后外公就會每天都拿上幾個給我吃。還有有一天一大早,外公說你不是想家了嗎,就開著他那輛小摩托載著我,迎著清晨的海風(fēng),突突地開了半個多小時把我送回了家。
這件事情我一直記著,想起來覺得小時候的自己也是壞,每次去外公家為什么都鬧著回家呢?長大之后也沒有問過外公,現(xiàn)在也沒有機會了,不知道外公會不會煩小時候那樣的我。
小孫子跟外婆分別后,一定會想念外婆的。
03
韓國的,少有的沒有愛情成分的電影。貧寒的山溝里,卻有如此美麗的老人和故事。
7歲的城里孩子,被單身媽媽寄送到只有8戶人家的山溝里,77歲高齡的啞巴外婆家里度過暑假。
故事就發(fā)生在這個多雨的季節(jié),同樣地催人眼淚。沒有悲傷,只有感動和深思,嬌氣變懂事的孩子,只有付出不求回報的佝僂老人,沒有驚天動地的催淚彈,僅僅那一舉手一投足的手勢足以讓人痛斥心扉,老人、好人一生平安長壽!
這部2002年推出的電影,當(dāng)初的“國民弟弟”如今也長成小帥哥了,而那位可歌可泣的老人,如今是否健在我不得而知,只知道,這位一輩子沒看過電影的老人卻主演了自己人生的第一部電影,她不是明星,她僅僅是在演繹自己的生活和對親情的期盼。
04
滿臉的皺紋,花白的頭發(fā),蹣跚的步履,彎曲的背脊,總是不舍得扔掉已經(jīng)破舊不堪的鞋,總是瞇著眼睛把線穿進針孔,怕外孫睡覺著涼替他蓋好被子墊上枕頭,為了買外孫愛吃的雞跑了很遠的路卻弄得自己發(fā)燒,這些畫面和情節(jié)總是讓我想起奶奶。
我記得自己高中的時候曾經(jīng)看過一次,如今重溫更多了幾分感慨,我雖然不像影片中的小男孩那么調(diào)皮搗蛋,小時候卻也經(jīng)常惹奶奶生氣,為了賭氣不吃奶奶準(zhǔn)備的午飯,為了一些瑣碎的小事跟奶奶大聲爭吵,奶奶多說幾句就嫌她啰嗦,這一切都成了我現(xiàn)在對她的萬分愧疚。
而她每天起早貪黑給我準(zhǔn)備一切目送我上學(xué),我生病的時候陪我打吊針,永遠準(zhǔn)備我最愛吃的菜,怕我高考會分心不告訴我生病的事情,這一切都是她對我的愛。
我永遠記得昏黃的落日,她坐在椅子上打盹,有了輕微的鼾聲,我進門:“奶奶你怎么不開燈。”
她睡眼惺忪的抬起頭:“你來了啊,我做晚飯了啊”。
一切都已經(jīng)來不及,終是成了憾事。
05
村口通往外界的路。佝僂的老人,滿是皺紋,膚色干枯。屋前的山路。水稻。放在柜子里塑料袋包起來的糖果。小孩幫老人穿針。夜廁需要大人做伴。老人間的友誼,街頭相見,說的云淡風(fēng)輕,死前再見一面。
倒是第一次見識還有駝背老人專用的背擔(dān)。
高齡獨居的外波,永遠佝僂著背,行動顫顫巍巍,面無悲喜,看透了孤獨寂寞。
為報復(fù)外波不給錢買電子游戲機電池,公然踢碎瓷罐、偷偷扔掉外婆補好的鞋,偷外婆插頭發(fā)的首飾去換電池。想吃時髦的肯德雞,外婆拿東西去換到雞并且殺好、煮好,不滿而任性哭。為了在女生前面子,不與駝背的外婆坐同一趟車。這是一個極度自私、任性、頑劣、虛榮、無教養(yǎng)的小孩。
更可惡的是小孩那17歲私奔出去的單身母親。對上不孝,對下教子無方。
“外婆如果你病了,就來一封空信,我就會知道是你,我就會盡快回來。”扭轉(zhuǎn)一些對這小孩的印象。
落幕之后,佝僂的背影,走回山里的家,讓人心酸。
觀影中想起《金色的池塘》里的外公外婆與外孫,然而細節(jié)已無多少記憶。
06
開片一系列歡脫的外孫視角的轉(zhuǎn)場鏡頭,通過運輸工具的減速(火車-大巴-班車),把節(jié)奏帶到了緩慢寧靜的鄉(xiāng)下。外孫的態(tài)度反倒是逐漸應(yīng)激(旁若無人玩游戲-睡覺-推搡乘客)。這種人對環(huán)境驟變的抵觸情緒,在外孫身上表現(xiàn)的鮮活與敏感。
外婆的角色一出場就是失語的,其形象僅僅通過女兒與外孫的言語與反應(yīng)來投射:“臟”,佝僂,貧窮,視力孱弱,寡居,守家務(wù)農(nóng)。同時外婆的角色也是無表情的,絕大多數(shù)場景里,導(dǎo)演并未給出外婆表情的特寫來填充對白缺失的空白,只有大段的遠景,背影,動作特寫,肢體特寫。甚至外婆這個角色本身在很多場戲里都是失蹤的(下雨天失蹤,搭車時失蹤)。但是影片在編劇階段成功的地方就是:外婆瘦小身軀的每個元素,都成了祖孫倆接下來互動的關(guān)鍵結(jié)點,比如外婆的視力,外婆的鞋,外婆的簪子,外婆走路的動作,外婆的手語與制造聲響來交流的方式。同時在導(dǎo)演層面上來看:外婆的形象被分解到全片里,人物的弧線呈現(xiàn)扁平化,觀察者就是外孫。這種散點式的形象沖擊,遍布外孫的主視角里。
整片里,外婆是以一種導(dǎo)演著力為之的“無語化”的蒼白形象示人,這種聲音的上的留白與形象上的去特點化,讓人反思回憶到底會怎樣改變一個人的面貌,而一個人的存在形式到底該如何確認。外婆到底是如何讓別人明白她簡單手語的?外婆又是怎么表達心意的?外婆又是如何影響了外孫?開放式的問題不再眼高手低,而是把解題的線索布滿了全片。
臺詞本是意蘊豐滿指向明確的,外婆這個角色剔除了臺詞,削減了表情的存在,反倒讓動作與肉身成了明確的存在形式,外婆默默無聲,但是處處關(guān)心他人。這是導(dǎo)演在劇作上的創(chuàng)意與設(shè)計,也是文本在感情上的落腳點。外婆內(nèi)心世界從未被正面展示過,外孫在分別時難舍難分,但是卻一言不發(fā),他前一晚替外婆寫下了收件人為外孫的信:這種代言,看上去是外孫期望失語外婆回應(yīng)自己的感情,但是誰又能說,這不是外婆本要在心底對外孫說得話呢。外孫終究學(xué)會了失語外婆的語言,他選擇以無聲的卡片與手語向外婆告別,這種心照不宣的再見,通過交換珍貴的寶物來建立默契,外孫送給外婆自己最喜歡的機器人卡片,而外婆送給外孫什么呢?無聲的結(jié)尾處,外婆走在回家路上,速度很慢,慢到好像要走回記憶里去。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免責(zé)聲明:本文僅限學(xué)習(xí)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