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河》一書寫了習近平總書記青年時期做知青的日子,這是他對青春的定義,肯吃苦、敢拼搏,今天的我們是否也是這樣?下面小編帶來的是《梁家河》讀后感:與青春有關的日子。
01
梁家河-------“我人生第一步所學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這是有大學問的地方”。
《梁家河》是記錄習近平總書記在陜北插隊知青歲月的紀實文學,展現(xiàn)了習近平那些與青春有關的日子。
15歲到22歲,正是人生的黃金歲月,風華正茂的習近平遇見梁家河,從此與梁家河結下了人生的因緣際遇,也拉開了習近平青春年華奮斗進取的帷幕。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習近平在梁家河迷茫過、彷徨過,也在梁家河沉思過、積淀過,在這里了解了中國最底層的百姓生活,在這里體悟了中國最農(nóng)村的艱難困苦,在這里經(jīng)風雨知疾苦,在這里明事理見真知,接受風風雨雨的洗禮和磨煉。
02
平凡的土地、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日子卻造就了不平凡的人生,開創(chuàng)了不平凡的世界。
梁家河的大學問深藏在與父老鄉(xiāng)親的鄉(xiāng)情里,一個饃饃、一碗小米粥、一個舊窯洞、一句暖心的話語、一起酣暢勞作,都拉近了彼此的距離,讓這片貧瘠的土地有了溫度,有了希冀,溫暖了一顆離鄉(xiāng)背井的心,激發(fā)了習近平想要融入百姓生活、與鄉(xiāng)親們一起改變鄉(xiāng)村貧窮落后面貌、甘愿為這里做一些實事的熱望,習近平也因這片厚重的黃土地這片濃濃的深情而有了力量,有了光芒,有了深深的眷戀。
從此這片黃土地歡騰起來了。
從山頂洞人、北京娃到村里娃,從一臉茫然不會干活到“干活不撒奸兒”、干活游刃有余,從一名少不更事的小青年再到團結大家修渠架橋修沼氣池的大隊支書,滿腔熱忱的帶領鄉(xiāng)親們改變落后的鄉(xiāng)村面貌,在這艱難而火熱的青春歲月中,習近平過了“跳蚤關、飲食關、生活關、勞動關、思想關”,漸漸成為了一個地道的農(nóng)民,他在這里歷練在這里蛻變,在這里一步步走向成熟。接地氣的勞動、工作和生活讓習近平單薄的肩膀更加厚實,腳步更加堅實,擔當實干的作風更加踏實,為人民做實事的信念更加篤定。
03
梁家河教給了他“土”學問,他也教給了梁家河“洋”學問。
習近平到梁家河的兩個行李幾乎都裝滿了沉甸甸的書。擁書自雄,愛讀書的人自帶光芒,愛讀書的人可以讓自己的心越來越寬,可以讓自己的境界越來越高。愛讀書是有傳染的,習近平秉燭夜讀,借書讀,也借書給別人讀,種種行為引來一雙雙渴望改變渴望追求幸福生活的眼睛。
讀書是為了什么?習近平學思踐悟,讀書是把理想與實踐結合起來為人類辦好事辦實事,從種好地當個好農(nóng)民做起。在最艱難最困苦的歲月里,他身體力行的品質(zhì)影響了周圍的人們,隨娃、鐵鎖、能人、黑子-----一批批成長起來了,帶領大家走上致富之路,道路越走越寬。
崢嶸歲月何懼風流?
一個人的影響力有多大?一個地方的影響力有多大?
七年的相濡以沫,怎能不淚別漣漣,七年的朝夕相處,怎能不戀戀不舍,多少年后,往事依然清晰,習近平依然深情的回答:我的根在陜北,那里有我的父老鄉(xiāng)親。我把心留在了這里。
樹高千尺也忘不了根。
青春如何度過?讀書奮斗為了什么?工作為了什么?人生如何發(fā)光?習近平在梁家河的青春歲月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艱苦奮斗,砥礪前行,為人民辦好事,從身邊點滴做起。不負芳華,無問西東。
每個人都能唱出自己最美的歌,只要你愿意。
梁家河------小地方藏著大學問。
《梁家河》一部弘揚正能量,傳播時代奮斗精神的經(jīng)典作品。一部“當你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的啟示錄。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