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傷逆流成河電影由落落導演,由郭敬明當人編劇,講述了一個青春校園故事。下面小編帶來的是電影悲傷逆流成河觀后感1500字,有興趣的小伙伴進來看看吧。
其實這個世界上,并沒有什么是一定可以傷害到你的事情。只要你足夠的冷酷,足夠的漠然,足夠對一切事情都變得不再在乎。只要你慢慢地把自己的心,打磨成一粒光滑堅硬的石子。只要你把自己當作已經(jīng)死了。那么,這個世界上,就再也沒有東西可以傷害到你了。
——郭敬明 《悲傷逆流成河》
確實,一個時代總會留下一些獨特的產(chǎn)物,不管是文學作品也好,還是影視作品也好。現(xiàn)今這個時代,或許文學對于我們來說過于緩慢,不如視覺上的體驗來得真實,因為在大都市的生活匆匆忙忙。對于追求高效率的人來說,“閑適”一詞有些失真,更不要說靜下心來讀一本可細細品味的書,所以視覺直觀體驗更能使人產(chǎn)生共鳴。
這是繼《我不是藥神》之后又一個令我感觸頗深的電影,當然只是因為題材才引起我的關注。它們在一定程度上屬于同一類型,因為他沒有《我不是藥神》那樣紀實,接地氣。想像從小到大學習分析語文的一樣淺析一下,它揭示了社會現(xiàn)象,抨擊了以一些人為代表的那一類人群。片中,易遙的家與齊銘的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但在片尾也顯現(xiàn)出了易遙母親的無奈與母愛的溫柔。顧森西——為易遙帶去光明的天使,顧森湘——校園暴力的犧牲品,易遙——校園暴力的被施暴者,齊銘——完美的“優(yōu)等生”。
悲傷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揮之不去的陰影,但有時候,自己的悲傷卻成了別人的笑柄,被肆意地揮霍悲傷的額度。在這部影視作品中,我們可以清晰的體驗到校園暴力的危害。這樣的現(xiàn)象也存在于大多數(shù)中小學的學校教育中。不管是研究者,還是家長老師,還是社會上的一些愛心人士,這都是一件令人惱火的事情。
記得支教的時候,遇到同樣過校園暴力現(xiàn)象。只是,其中的小孩可沒有文藝的氣息,有的是真真實實的無奈。大多數(shù)的我們都只看到過校園暴力,并沒有成為其中的施暴者,或者被施暴者。沒有真真實實的體驗那樣的痛苦、悲傷;叵胍幌挛覀兊母咧、初中,甚至是小學,當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的時候,在一旁的我們有什么樣的反應——漠視?同情?無奈?亦或是五味雜陳,不知所云?這些反應不能說:同學,你錯了,你應該幫助他,而不能去同情并漠視這樣的現(xiàn)象。當然正確的做法要因人而異,其中奧妙要靠其自身的智慧去解決。當然也要依賴于教育具體實施,與相關教育的普及。這就需要間接旁觀者只能對直接旁觀者提供一些建議或者一些可行的方法。
校園暴力一直是社會對學校的關注熱點之一。據(jù)中國司法大數(shù)據(jù)研究院對外發(fā)布《校園暴力司法大數(shù)據(jù)專題報告》顯示,近三年來我國校園暴力案件呈現(xiàn)出逐年下降的趨勢。2015年,全國各級人民法院一審審結校園暴力案件共計1000余件,2016年案件量同比下降16.51%,2017年案件量再下降13.37%。數(shù)據(jù)顯示,校園暴力案件審理法院主要集中在河南、貴州、山東等地,北京、上海兩地案件遠低于其他地區(qū)。我們只能亟待教育真正的落到實處,真真實實的實現(xiàn)教育本身的目的,不僅僅只是普及教育而已。
整部電影中,出現(xiàn)的每一幀畫面中,有的只是觀戰(zhàn)之人,漠視之人,或者像易遙所說的那樣——“殺人犯”。影片中的易遙,從開始的一步步退讓,到最后的一一反擊,前后的強烈對比,給人一種情緒上的沖擊和發(fā)泄激情的快感,平靜——高潮——平靜的轉換,對畫面的渲染和整部影片想要敘述的感情有著非常大的襯托作用,當然這是理性的解析。我們更多的時候是要在感性的層面去體會整個事件。
可能我關注的點與整部劇的主題有些不符,這也是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原因吧,我是那其中的一個“觀者”。
“輿論”——一個時時刻刻存在與我們身邊的東西。在整部影片中,輿論也是導致易遙最后“自殺”的一個重要的因素。最后,易遙歇斯底里的宣泄的時候讓我想到了之前的甘肅女孩跳樓圍觀者起哄鼓掌的事件。
事件中的女孩在最后一刻還在喊著——放開,我活著很痛苦。很明顯,那時候的她,已經(jīng)承受不住現(xiàn)實的痛苦,想要解決自己的生命去消除自己的痛苦。導致女孩自殺的原因先不去細究。我們要看的是——當這件事情發(fā)生時,我們——與小女孩同種族的我們在干什么?難道是各種跳樓自殺事件的傳出,讓我們不再顯示出我們的憐憫了嗎?難道是我們對這樣的自殺事件免疫了,想要做出不一樣的選擇?
在當時,現(xiàn)場視頻顯示,現(xiàn)場圍觀者中有人起哄有人鼓掌。而一直緊緊拉著她的消防員,在救援失敗后發(fā)出撕心裂肺的大喊。圍觀者不僅看不到營救者的艱苦一面,卻在喊著“怎么還不跳,把驢都慫栽倒了”,有人在社交媒體寫“樓下好熱,快跳啊,你到底跳不跳?”還有人鼓掌起哄。其實表現(xiàn)出對自殺“不滿”的這些人,只是少數(shù)。但是,卻也值得令人深思。
或許說旁觀者為“殺人犯”可能過于強詞奪理,但人心何存?可否有答案呢?
影片中,雖然說披著揭露校園欺凌的現(xiàn)實,卻也投射著青春文藝片的外衣,總體上來說有給人一種情感上的沖擊。郭敬明的筆風也肆意在影屏中出現(xiàn)。劇情的肆意糅合,人物的無限轉換,沒有讀過原著,只是從影片中依稀可以看清,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處境,我們不能用自己的思維去評判別人的好壞,去肆無忌憚的訴說自己的觀點。
國慶到啦!你有看過這部電影嗎?如果有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呢?可否與我們一起分享呢?小編在此祝您國慶快樂!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