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這本書由劉慈欣所著,是講述關于地球的往事,對于喜歡文學,或是對地球感興趣的小伙伴來說不失為一本好書,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讀過這本書?讀完有什么感悟?下面小編帶來的是三體讀后感:從宇宙看世界,大家一起來看看。
2015年8月,《三體》獲科幻小說界最高榮譽雨果獎,第一次將中國長篇科幻小說提升到了世界頂級水平。
《三體》主要講述了地球文明被遠比我們先進的“三體”文明發(fā)現(xiàn),“三體”文明隨即展開長達數(shù)百年的遠征,前來占領地球。最終沖突升級,兩個文明的母星均被更先進的力量毀滅,只能漂泊宇宙的故事。
小說一共分為三部,前兩部描繪了戰(zhàn)爭來臨前的三百年,主角命運和地球文明的變遷。第三部講述了戰(zhàn)爭過后,面臨隨時到來的末日,人類文明的求生過程。
從一個人的命運開始,到宇宙的命運結束,《三體》三部曲用80多萬字,描繪了一幅橫跨數(shù)百萬年時間尺度的宇宙史詩。
要說《三體》留給我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覺得可以用兩個字概括:渺小。
當無數(shù)科幻電影在極力描繪未來世界的美好圖景時,《三體》則殘忍地把幻想置入現(xiàn)實之中,用硬科幻的風格,描繪了宇宙的無情和黑暗。在宇宙的黑色大幕下,人類、文明甚至生命本身,都是渺小而微不足道的。
人類是渺小的。
在著名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游》中有這樣的情節(jié):外星人在遠古的地球上樹立了一塊黑色方碑。隨著文明的發(fā)展,人類無數(shù)次去測量這塊方碑,但無論用多么“先進”的測量手段,這塊方碑的三邊比例,永遠都是精確的9:4:1。外星文明用這樣的方式,彰顯自己的力量,同時嘲笑著人類智慧的微不足道。
《三體》完美致敬了這個“細思恐極”的橋段。在戰(zhàn)爭前夕,“三體”文明向地球送來一個探測器“水滴”。人類馬上發(fā)現(xiàn)即使用人類最精密的顯微鏡觀察,“水滴”的表面依然是完美的鏡面,無法找到一絲瑕疵。“水滴”的存在,已經遠遠超出了人類科學所能理解的范疇。不久之后,這個探測器就只身進入戰(zhàn)場,僅僅利用沖撞的方式,就將人類準備了數(shù)百年的艦隊撕成了碎片。
黑色方碑也好,“水滴”也好,雖然都只存在于科幻小說中,但它們代表的巨大的未知卻是實實在在的?v觀物理學的發(fā)展史,人類已經取得了許多成就,然而同時出現(xiàn)的還有更多超出我們理解的東西,比如黑洞,比如暗物質。在宇宙這個命題面前,人類知道的或許比螞蟻知道的并沒有多多少。
文明是渺小的。
小說中描述了這樣的一個場景:當人類文明的存亡危在旦夕的時候,人類開始為自己的文明建立墳墓,試圖在宇宙中留下我們曾經存在過的痕跡。極具諷刺意義的是,人們突然發(fā)現(xiàn),為了能讓信息保存一億年,窮盡人類所有的知識、技術和創(chuàng)造,最終只有一個可行的辦法——“把字刻在石頭上!”。在漫長的時間面前,人類文明變得一無是處,我們即將消失時所能做的,和數(shù)萬年前我們剛誕生時所能做的沒有任何區(qū)別。
無獨有偶,先進的“三體”文明從誕生開始就被所在的“三星”系統(tǒng)所困擾。三個恒星就像三個死神,它們無法預測的行為隨時可能將三體星球化為灰燼。在恒星的力量面前,“三體”文明沒有能力改變自己星球的宿命,只能選擇逃亡。
無論文明多么發(fā)達,在時間和自然力量面前,都顯得無力和微不足道。
命本身就是渺小的。
在談及環(huán)境污染問題的時候,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丁仲禮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地球不需要被拯救,需要被拯救的是人類自己”。說到底,生命不過是物質的依附,是宇宙中意外的產物。就像水和魚,無論干凈還是骯臟,水永遠是水,死去的只是魚而已。
在《三體》的幻想世界里,智慧生命就是水里的魚,即使他們能宛若天神一般,將宇宙折疊、分裂、肆意改造,然而沒有任何一個文明能離開宇宙本身而生存。當故事的最后,面對千瘡百孔的宇宙,所有生命都面臨同樣的命運,就是走向滅亡。
作為一部硬科幻小說,《三體》給讀者提供了一個完全不一樣的角度去看待這個世界。讓人去思考一些平時從來不會思考的問題。它雖然不是哲學巨作,卻從宇宙的尺度,一次次沖擊著讀者對世界和人類本身的認知。
如果某一刻我們沉迷于“人定勝天”的幻想,那《三體》這樣的小說,則讓人重新想起對這個世界的敬畏。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