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陋的中國人這一本書為我們講訴了中國人自己存在缺點,作者用恨鐵不成鋼的語氣,讓中國人明白自己國傳統(tǒng)文化中存在的一些避短,我們從來都不是完美的,我們也需要不斷的發(fā)展。下面是小編帶來的丑陋的中國人讀后感:中國人自己的缺點。
最先得知這本書,源于一個老師的介紹,當時聽到老師讀完書名《丑陋的中國人》后,我內(nèi)心一下子如噴涌的巖漿一般,涌起一股不知名的火。慣性使然,源于我對老師的喜歡,這團火不知怎地猛的就熄滅了,只剩下,我對它滿滿的好奇心與求知欲。
但由于種種原因,一直未讀,直到我真正感受到閱讀帶給我的快樂,舒適感后,我才慢慢的將之前想讀的一本一本的拾起來。
《丑陋的中國人》是其中之一。
咋一聽這個名字,的確易使人憤怒,可是,當我靜下心來慢慢的逐字逐句翻看時,我才慢慢的感受到它的力量。
由柏楊所著,這篇文章直觀,犀利,直擊弊病,直截了當?shù)膶懗隽?0世紀他對當代中國人的看法,這是一本看了可能會讓你覺得生氣,憤懣的書,可是,它值得你去看。
在文中開始,由于自身知識面不夠廣博,閱歷不足等,所以我不太理解作者的一些觀點或看法,可是看到后面,我恨不得一字一句慢慢的去品味它,仿佛錯過了一個字,就錯過了一個世紀,我舍不得放過一個字。
我偶爾會對社會,生活發(fā)生的事,提出質(zhì)疑,可又沒有一個足以支撐的觀點去解釋它,所以,到最后就不了了之了。
柏楊先生在里面提出的觀點,直擊心頭,和我產(chǎn)生了情感上的相通。對,我有很多疑惑,他用整體而客觀的事實來分析解答,使我愈看愈興奮,愈看愈激動,并且,語句通俗易懂,易于理解,和生活實際接軌,并不是一些大道理,或我看不懂的高深文字,深刻的揭示了人性。
舉幾個例子來說吧!
(一)
我很疑惑,為什么茫茫人群中,全部人都是坐著的,有一個人站著,那他就會不舒服,感覺很突兀;對于老師的一個觀點,大多數(shù)同學(xué)都認可,有少數(shù)同學(xué)不認可,但他不會提出自己的想法;在公交車讓座,從小到大都教導(dǎo)我們尊老愛幼,我內(nèi)心特別想讓座,但是行動限制了自己,我總感覺別人要看我,說我,我想讓但又不敢讓,因為別人都沒讓座;我始終不想成為人群中最突出,最奇怪,最受眾人注視的那個人,我為此感到疑惑,并且深深地鄙視自己。
柏楊先生這樣說過,一個人手里提了兩個袋子,他的孩子不小心跌倒,圍觀人很多,但沒人扶,為什么?中國人缺少應(yīng)變力,他們會呆站在那里,明知道應(yīng)該扶,但是不敢,為什么不敢?因為大家都沒人扶。
他這樣說:
醬缸文化對中國人最大的影響,就是把中國人醬的都一模一樣,當然不是每個人面孔都皺紋滿面的樣,而是,中國人沒有自己的個性,而且還盡量消除個性,假如你要表現(xiàn)自己個性的話,會表現(xiàn)不妥,而且一般人也會批評,甚至鏟除你這種“獨特的”個性,所以你要和一般人一樣。
小時候,每當學(xué)校要打針時,我就問爸爸,爸爸說:“你看你們同學(xué),如果大家都打針,你也打,沒人打,你也別打。”
(二)
我很小就有嫉妒心,例如,一直和我形影不離的朋友獲得獎金或其他殊榮。按理說,我應(yīng)該為她高興啊,可是得知這件事后,我非但沒有替她高興,反而會很生氣,不開心,甚至氣憤,“為什么我天天和她在一起,她獲得了,我沒有,她天天也沒有多認真學(xué)習(xí)呀”。但是我隱藏了情緒,因為我知道那是不對的,隨后,我就自我心理疏導(dǎo),“我不能這樣,他是我朋友,她取得成果是好事”等等,這樣安慰自己,調(diào)節(jié)自己。
不僅如此,還會有很多例子,再次就不做一一舉例。
柏楊先生這樣說:“醬缸文化還有一個特色,中國人普遍的,而且根深蒂固的懷著嫉妒心,對每一個人都嫉妒,但為什么嫉妒不知道,只是看不順眼,見不得人好,不舒服,這就是,沒有開闊的胸襟,也就是人格的不完整,為什么?因為每個人個性不一樣,想突出又不敢,但是有人敢,你就受不了,尤其是它'敢'了之后,有比較好的發(fā)展,你就更受不了”
網(wǎng)絡(luò)上總有些噴子,見不得別人好,這就出于嫉妒心吧,他們進行評論時,不從正面看,反而惡意揣測。
(三)
不平等,沒有做到自尊,平等,所謂的平等,是建立在圈子里的,在一定的人際交往圈中,人們之間友愛,平等,禮尚往來,一旦跨出這個圈子,立馬就變了,陌生人踩了一腳會說:“你沒長眼啊,什么東西?”
我親眼目睹過這樣一幕:在本地市里公交車上,到了一個站點,公交車停了,上來兩個農(nóng)民工,兩個人都背了一個比他們還大鼓鼓囊囊的麻袋,駝著背,弓著身,慢慢的踏上臺階,鞋子是黑色的,老式的手工布鞋,臟兮兮的,還破了幾個洞,頭發(fā)也是毛糟糟的,亂七八糟,像雞窩一樣,衣服顏色是暗色的,但是依舊可以看出并不干凈,穿著很亂,褲子寬松,仿佛就要掉下來一樣,身上有一股不知名的味道。與公交車上的每一個人都有著“不一樣”的存在。
公交售票1元,他們投進去后,又似乎想到什么,問司機,大意是,多少錢,濃濃的外地音撲面而來,隨之,感受到的是“哦,外地農(nóng)民工”,司機回復(fù)了“2元半”。
我看到他們黑乎乎,粗糙,布滿老繭,因為放在外面的時間長,一直提著麻袋,生冷生冷,疼痛而五指蜷縮在一起的手,慢慢的掏出口袋里的零錢,因為錢不夠,而互相轉(zhuǎn)頭說著,我們聽不太懂的話。最后,又不知道從身上哪個口袋,互相湊了湊才一步一步的挪到自動投票箱,投進去零零散散的5角、1角、1元,共五元。
當聽到司機的話時,我當時處于懵的狀態(tài),他為什么要說謊?他們明明那么可憐了,明明我們都是中國人,為什么要對他們“不同”,還非得讓他們掏出不應(yīng)該掏出的錢,我非常生氣,心里有一團熊熊的火焰在不停的燃燒,奔騰,我想質(zhì)問司機“不是,明明是一元”,我想自己掏出一些錢,給他們湊數(shù)……我想做很多舉動。
盡管我不論在當時還是事后,幻想了數(shù)次,我的行動,可是,最終我還是和車上所有人一樣默默的看著,這一場“笑劇”,無動于衷。
我時候,無數(shù)次想過,是什么打消了我的念頭,我為什么想做不敢做,我甚至不知道我這樣的想法對錯與否,是否應(yīng)該說出司機的“謊言”,最終,我以,“這就是常態(tài),每個地方都是這個樣子,如果我說出來,有可能會引起軒然大波,他們打起架來怎么辦,為了和平,為了安全。”這樣的想法來安慰自己,冷眼旁觀,置之度外。
我親耳聽老師和我們談?wù),他去旅游的故事,告訴我們,咋們中國人去那里就便宜,外國人非得狠狠的宰他一把。并且,他說這個故事時,臉上是帶著笑的,那是一種高興,自豪的,仿佛對這件事不以為意。
奇怪的事,接著全班同學(xué)笑了,我也笑了,不知道是老師說話方式有趣,還是這件故事本身就有趣。但是,我腦海里有這么一個疑問“為什么外國人就賣那么貴,就是因為他們是生人,不懂嗎?”但隨之,我就和公交車事件聯(lián)系起來了,哦,原來,這是常態(tài)呀,碰到外地人,都是這個樣子的,很正常,不用出頭,就這樣,我的觀念就這樣形成了。
“你為什么要這樣對外國人,他做了什么對不起你的事了嗎,還是欠你錢,欠你情?”
為什么呢,不知道,人之常情嗎,一種習(xí)慣嗎?
前段時間,眾人皆知的公交車墜江事件,柏楊先生也親歷過一個乘客提著“禮物”,由于坐過站,苦苦哀求司機開門,當他發(fā)現(xiàn)哀求無望時,態(tài)度忽然巨變,像是一頭被激怒的野獸,破口大罵,之后司機馬上將車開到附近警察局,事后不知。
他認為,這是一個典型的中國人,站在事情的兩個極端,一端是自卑(苦苦哀求),一端是自傲(破口大罵),就是沒有自尊——缺少自律能力。
中國人不懂得平等,只懂得自己人平等,圈內(nèi)人平等,外人不平等。因為我是圣,我是賢,我是王,我跟你不是在同一個等級,我為什么要用容忍你呢?權(quán)力你又沒我大。
記得在大概2015年的高考作文中,發(fā)生一起熱點新聞,引起了廣泛爭議,大意是這樣的:在高速公路上,一個女孩因多次勸阻爸爸,不要打電話,之后撥打“110”報警電話投訴自己的爸爸邊開車邊打電話。
有的人說,真真是大義滅親吶,自己的爸爸都下的了手,這孩子教的真是“好”;有的人說,做得對,安全第一,這孩子真懂事;而有的高考生則說,你說好好的,這小女孩打什么電話,這作文怎么寫,老師以前根本沒講過這種題材的作文,如果那個小女孩不打電話,我的分數(shù)也不會這么低了。
各持其詞,這件事恰恰說明,這么小的孩子就知道“平等”意識了,他會說出自己的觀點,并做出行動,并不會因為他是我爸爸,是圈內(nèi)人,自己人,而任其發(fā)展,這難道不是我們中國人平等的趨勢嗎?
事實上,就目前而言,中國人還是有些不太平等。
柏楊先生說:“正因為我是中國人,所以我要把丑陋的中國人說出來”,讓中國人不斷發(fā)展。
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進入21世紀,就我周遭來說,覺得已經(jīng)有很大改善,老師喜歡“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鼓勵大家發(fā)表自己的想法,師生大多數(shù)不是以往的等級關(guān)系,也是亦師亦友,等,都在不斷地發(fā)展變化。
對于柏楊老師所言,時代在不斷發(fā)展,我們的精神文化也要不斷發(fā)展。這是一個很好的現(xiàn)象,說明社會在不斷進步,人的思想也在進步,中國的發(fā)展,離不開每個人的精神努力。
我們在不斷進步,但是也要不停的努力,希望《丑陋的中國人》可以給你一點啟發(fā),這是一本極好的書。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免責(zé)聲明:本文僅限學(xué)習(xí)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