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帶一本書去巴黎這一本書中,我們可以跟隨作者的足跡去看一個國家的發(fā)展歷程,了解從前在現(xiàn)在這個地方發(fā)生過的大事件,會深深的震撼到我們的心靈。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帶一本書去巴黎讀后感:永遠有必須忙碌應付的事情,希望你們喜歡。
不論在什么地方,留下來的往往總是上層的歷史,而蕓蕓眾生常常是被忽略的,越早就越是如此。也許我們不能揭開歷史的謎題,但我們知道要帶著探索的心去看待歷史。每個人的看法都是不一樣的。我們要愛學會從別人的眼里看世界。
對歷史了解得不多,很多時候都靠科普性的囫圇吞棗,當下填鴨式吸收,轉(zhuǎn)身就忘記。和作者一樣“我在沒有認真讀過法國歷史的時候,對法國大革命最深的兩個印象,一個是巴士底獄的攻陷,一個就是斷頭臺和九三年。前者是對舊制度殘暴的摧毀,后者是對新制度殘暴的陳列。這是沒法不讓人徹底絕望的印象。好像瞻前顧后,歷史都是相當沉悶,沒有給人留一點透氣的地方。”當然現(xiàn)在也了解了“實際上法國前前后后大革命了五年,我們所聽到的最多的,恰恰是一頭一尾,中間還有一個大家并不熟悉,非常容易視而不見的君主立憲時期,這一段時間差不多整整三年。”
跟隨作者的筆下去看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發(fā)展是很有意義的。在很早以前我覺得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所以我專心游玩,完全不顧游玩地方的歷史文化和氛圍。直到今年一頭栽進了書本里才明白,啊,原來我去的地方當初是發(fā)生過這樣壯大的事情。
作者不是一本正經(jīng)的在科普歷史,也一直在告訴讀者心路歷程,這點很有趣,因為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人人會這樣。“從決定到今年年初上路,還有長達半年的時間。原來以為,這么長的一段時間,一定可以好好做些準備?墒,永遠有必須忙碌應付的事情。”大概真的如他所說“得到時間的方法,是對占用了時間的事情扭過頭去,眼不見為凈。”
《雙城記》《九三年》讀的時候我們被告知自己正在革命之中,而這兩本談論革命的書,恰使我們從“革命”中醒來。說到醒來,今天我們中間頗有一些人感到自豪,覺得自己悟性比別人更高。我自己都有過這樣的錯覺。后來我看了一個旅美的同齡人的文章,才知道自己和別人的區(qū)別,僅僅是得到了掌握更多“信息資源”的特權(quán)。
有時候,當我們看到自己目睹的一段中國歷史,已經(jīng)在各種文人筆下面目全非的時候,就會想,是不是30年的時間沉淀還嫌不夠?是不是我們還要等到再經(jīng)歷70年的風雨淘洗?加入是這樣的話,希望在我們的下一個70年終,歷史的真實素材能夠被挖掘和完整保存,而不是如已經(jīng)過去的30年那樣,往往是在做相反的事情。
一百年,可以積淀、掙扎、反思而產(chǎn)生雨果。一百年,也足以推陳出新,埋葬一段歷史,因而徹底忘卻,整個民族并不因為經(jīng)歷了什么而有所長進。
人類在進步。這種進步常常是由看不見的思想產(chǎn)生的。思想這樣虛無縹緲無可捉摸的東西,在發(fā)展到一定的時候,竟然會動搖一個強大的實體,這實在是世上最大的奇觀。
古老的苛嚴律令,事實上只能適應古老的時代,即使在新時代中,它在形式上復活,可是這個形式在執(zhí)行之中,卻會被迫拉開很大的距離,使它失去舊日的威懾力。
當時生活優(yōu)裕的法國貴族的心,相當普遍地在被一種超越自身利益的精神所激蕩。
在路易十六時代,貴族對于宮廷的依附是一個方面,可是,這種簡直是親密平等的交往,也反過來使得貴族在影響宮廷。今天人們讀法國歷史,都會對路易十六和王后的許多自掘墳墓一樣的行為難以理解,可是,相信在當時的氣氛下,一切都是“正常”的。
巴黎人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一個孤苦老人,他滿頭白須白發(fā),已經(jīng)在巴士底獄里被關(guān)了35年。他不知道自己被捕的原因,也從來沒有受到審判。他完全被關(guān)糊涂了。
巴士底獄被搗毀,正因為它表達了人們對于社會質(zhì)變的覺醒,才具有不可動搖的歷史意義。
這種久遠依賴沒有機會宣泄的恨意,在失去理性的人群聚集中,濃縮和發(fā)生聚變,產(chǎn)生著巨大的能量,并且被填入炮膛,使得巴黎上空的炮聲,聽上去顯得格外的沉悶和可怕。
在那些集中了成千畢加索作品的地方,我們想看到寥寥一些好東西的代價,就是要穿越大量的、換個畫家簽名就要被人扔進垃圾桶的作品。所以就不打所再進以他為名的專題博物館,重復一次這樣的經(jīng)歷了。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