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迅速發(fā)展,人們的物質水平越來越高,很多人也開始追求精神上的富足。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讀過由林文采 伍娜著作的《心理營養(yǎng)》這本書呢?相信會對大家教育孩子有一定的幫助。小編這里整理了一篇網友的讀后感,一起欣賞吧!
前兩天買了這本書,說的特別好。
人的身體需要水、陽光、空氣等營養(yǎng),心理同樣需要營養(yǎng)。
這本書讀著讀著,給我的感覺,與其說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問題,不如說是父母的問題,或者說父母原生家庭的問題。
比如A,已經為人父母,小時候她的父母經常吵架,打鬧,對他來說,童年的生活是很煎熬的,也是非常不喜歡的。但是,她結婚生子后,生活卻成了父母婚姻的翻版。明明那么不喜歡吵架,卻整天與另一半爭吵不斷。
而面對孩子,他希望孩子大方,積極,可是,孩子卻膽小愛哭。。。
仿佛看到了當年的自己。
看似是惡性循環(huán)。
實際上,一切都可以改變。
育兒的過程就是“愈己”的機會。
如果小時候在原生家庭,需求得不到滿足,在戀愛結婚的時候,會把需求轉移到另一半身上。希望他會無條件的滿足自己。
但是,每個人都是獨立的,時間久了都會累,從最初的無條件付出,慢慢的減少付出,慢慢的需求得不到滿足,開始爭吵不斷。認為最初的那個人變了。。
安全感是自己給的,所以,我們需要看見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在育兒的過程中,慢慢療愈自己。只有自己治愈了,才能更好的愛孩子,才能給予孩子充分的愛與自由。
再來說說,家庭最重要的關系-夫妻關系。
很多人感覺親子關系有問題了,與夫妻關系有啥毛。
而爸爸愛媽媽,媽媽敬爸爸,孩子感受的是爸爸媽媽恩愛有加,對他們自然也會有愛。
而如果爸爸媽媽天天爭吵不斷,家里不和諧,孩子感受到的是親人之間不和諧,沒有愛。
而孩子內心大多缺乏安全感,只是,孩子會隱藏起來,也不會告訴大人,所以,大人也不容易察覺。
對孩子而言,他會尋找最重要的人,一般是父母。其次,還有第二重要的人或物,可能是爺爺奶奶或者毛絨玩具。
我一直不明白為什么我家孩子會喜歡抱著我的睡衣或者毛巾,原來是分離過程中安全感缺失導致的。
如果孩子已經缺失了安全感了,那么這會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多給他關注,多給他愛,多鼓勵他,而不是一味的指責抱怨。
你對孩子是什么樣的,孩子長大以后對你也是什么樣的。所謂的種豆得豆,種瓜得瓜。
給孩子愛,他會給你更多的愛。
給孩子自由,他會給你更多的選擇。
給孩子接納,他會給你更多的驚喜。
育兒路上,學習永無止境。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