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商的人在做事情說話的時候能夠讓你感覺到他非常的有內涵,跟其他低情商的一比較就能很明顯的感覺出來,下面這篇文章大家一起欣賞!
亞里士多德說,“每個人都會發(fā)怒,這很簡單。
但向恰當的人,在恰當的時間,以恰當的動機、恰當的方法,表達恰當程度的憤怒,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易事。”
一個高情商、有教養(yǎng)的人,懂得拿捏發(fā)怒的分寸感。
“會罵人”是種修養(yǎng)
《以弗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也不可給惡魔留機會。
聰明人表達憤怒,不聲張不謾罵,而能在溫和的言語里給予最高明的回擊。
余光中是李敖的宿敵。雖然李敖自稱“不生氣”,但對于余光中,他卻常常“氣急敗壞”。
余光中曾為故去的友人作詩《送別》,李敖聽說后,罵他是“馬屁詩人”,甚至寫了小詩嘲諷他。
而余光中面對李敖的譏諷從不回應。
“天天罵我,說明他生活不能沒有我;而我不搭理,證明我的生活可以沒有他。”
幾句諷刺在余光中眼里算不上什么,計較就更顯得多此一舉。
而有修養(yǎng)的人,不是不能懟,只是覺得不值得。若真反擊,隨隨便便的小技巧就能讓人羞愧于無形。
編劇史航在微博吐槽《小時代》,引來個別網友攻擊。
“你黑小時代有什么得益?真搞不懂現在所謂的影評人”
史航回應:“見到利益才肯出手,本是老年人的雞賊本性,F在卻是年輕人的行為規(guī)范。傷矣哉。”
有人諷刺,“真懷疑誰家的牲口沒拴好”。
史航不急不慢,“看您倒是蠻自由的”。
梁實秋在《罵人的藝術》中寫道:你罵他一句要使他不甚覺得是罵,等到想過一遍才慢慢覺悟這句話不是好話,讓他笑著的面孔由白而紅,由紅而紫,由紫而灰,這才是罵人的上乘。
客氣又娓娓道來地罵起人來,反倒更有力量。
高明的怒火,不僅讓你無從回擊,還要讓億萬觀眾、千萬將士把其中道理看得明白。
有修養(yǎng)的人,表達憤怒早已不是情緒的發(fā)泄,而能以憤怒為己用,一箭雙雕。
高情商有修養(yǎng)不是沒脾氣
當底線被觸犯,饒是再有修養(yǎng)的人,也會直言不諱地表達憤怒。
有人說: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禮讓三分;人再犯我,斬草除根。
電影《心靈捕手》中有這樣一個場景。心理咨詢師羅賓第一次與天才問題少年會面,少年諷刺他:娶了錯誤的女人。
羅賓無法容忍他人侮辱自己已過世的太太,出言警告少年。
然而少年并沒有理會他,而是變本加厲地重申:是的,你的確娶了錯誤的女人。
這一次,羅賓直接用手扼住了少年的脖子:再對我太太無禮就宰了你。
即使他是一名心理咨詢師,即使面對的是求助者,在聽到無稽侮辱時,也必然用最強硬的姿勢讓他閉嘴。
三番兩次被挑戰(zhàn)底線,適度反擊就變得合理。
被認真藝術氛圍籠罩的音樂會上,手機鈴聲不適時地響起,久久不停。
眾人尷尬之際,鋼琴家表達憤怒的方式,引來掌聲雷動。
密集的音符如箭雨一般,犀利諷刺,卻又不失氣節(jié)。
美國著名心理醫(yī)生派克曾言:在這個復雜多變的世界里,要想人生順遂,我們一定要學會生氣。
平日里越是溫文爾雅,發(fā)起火來便越是寸步不讓,威力十足。
如果委婉含蓄無法達到目的,直接回擊也可字字鏗鏘,聲聲有力。
學會正視憤怒
有修養(yǎng)的人,懂得正視憤怒,也就更難發(fā)怒;若一定要發(fā)怒,也更有技巧。
美國心理學家Dan Moshavi說:“真正情商高的人會擁抱憤怒,只要這種情緒在當時情況下,可以幫助他們實現某個目標。”
有修養(yǎng)的人,更懂得表達憤怒,而非憤怒地表達。
讓對方懂得你的立場,知曉他的錯誤,而不是發(fā)泄情緒后沒有人記住你說過什么。
在卓偉曝光江疏影和胡歌的戀情,后又含沙射影地發(fā)微博說他們“愛過,已經分手”的信息,并@了兩個主角。
胡歌轉載這條微博并評論道: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
此話出自馮延巳的《謁金門》,后有南唐皇帝的一句取笑:吹皺一池春水,干卿何事?
干卿何事——跟你有什么關系?
借古詩詞反諷,正應了梁實秋所言,“俗話一覽無遺,不若典雅古文曲折含蓄。”
2015年春節(jié)時,胡歌還送了卓偉新年禮物:一套手機鏡頭,并好好給他“解釋”了一番:
“知您擅用長焦,視野有限,送您廣角,魚眼,微距鏡頭各一枚,換個視角看世界,天地大了,心胸也必定寬廣。”
有修養(yǎng)的人,在乎的不是這一時口舌之快,而是四兩撥千斤地讓其他人甘拜下風。
“他隨時能讓你的脊背一陣哆嗦”,澳洲政治家保羅·約翰·基廷的這句話,恰好概括了有修養(yǎng)的憤怒帶給人的力量。
《肖申克的救贖》里,安迪含冤走進暗無天日的監(jiān)獄。身邊的Fat Ass抓著欄桿哭喊著:我不該來這的!不應該是我!
可是他成了第一個慘死獄中的人。
安迪懂得:現在不是表達憤怒的最好時機。于是他始終平靜地接受監(jiān)獄里的一切,卻在暗地里一步步堅定“離開”的決心。
穿上獄長的皮鞋和西裝,順著自己挖了20年的通道逃出監(jiān)獄,取走獄長的黑錢,告發(fā)獄長貪污的罪狀。
故事的最后,當監(jiān)獄長發(fā)現安迪逃獄的洞口時,這一刻的暴跳如雷,恐怕安迪已在心里想過千百遍。
憤怒會招致沖動,也會帶來平靜。聰明人懂得如何利用它,而非被憤怒牽著鼻子胡亂發(fā)泄。
電影《The Upside of Anger》的最后,有句臺詞:
“我現在知道,憤怒和憎惡讓你裹足不前。不需要耗費任何能量,只有新鮮的空氣和生活才能將它吞噬、浸沒……但它是真實的。
即使總會過去,但它能改變你,塑造你,把你打造成不同于原本的樣子。”
而修養(yǎng),就是讓憤怒改變一個人的魔法神器。
它將人打造成一把凌厲的劍,刀尖劃過水面,“言過無痕”,卻留陣陣漣漪。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