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覺得,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接受你的溝通模式,或者說我們對于不同的人溝通模式是不一樣的,那么我們應該有哪些溝通模式呢,接下來就請大家隨小編一起來看這篇文章吧。
這篇讀后感,是我再次重溫了心理學進階書籍《四大溝通模式》,整理出來的一篇總的心得體會。希望你與我,都能從中有所感悟。
第一章“我好,你不好”模式
游戲一,在職場的溝通中,人力資源管理在企業(yè)經(jīng)營中不可或缺。出問題肯定是管理層和基層員工溝通不暢,彼此多一些真誠,具有團隊精神的企業(yè)更讓員工有歸屬感,營造良好的企業(yè)文化,也有利于促進企業(yè)盈利。
游戲二,這對夫妻的問題可能是比較常見的。對于此類問題,我們要從丈夫的指責背后挖掘潛在的原因。性格,原生家庭,經(jīng)歷,判斷丈夫為什么總是以這種方式來溝通,從深層原因出發(fā)尋找解決的辦法。
游戲三,無論是經(jīng)紀人還是丈夫,他們所做的都是一些比較表面的工作,他們自以為很努力是滿足了對方的需求,但實際上是沒有解決到實際的問題的。所以這種溝通是無效的,雙方其實都是沒有得到滿足。所以才會積累一定的矛盾,可能隨時會爆發(fā)。
游戲四,在這幾個溝通游戲中,一方是有需求得不到滿足,但沒有直接的表達出來。另一方就曲解了對方的意思,所做的其實不是真正能夠滿足對方的一些事情。所以一方的討好換來的只是另一方的,更多的抱怨和指責,這樣惡性循環(huán)。能夠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一方把自己需求真誠的表達出來,讓對方知道自己的真實想法,同時也要理解對方所力所不能及的一些事情。另外一方也要理解對方,做不到的事情也要說明,人無完人,我們都需要接納一個不完美的自己和對方。
游戲五,父女這一個情景相當常見,因為我自己也經(jīng)常會犯這樣的錯誤。雙方在溝通時,更多有自己的一些情緒在里面,其實深入去體會對方不難會發(fā)現(xiàn)背后的原因。所以我們在溝通的時候,就要換一個方式,把自己的真實想法表示出來,語氣可以溫和一些。因為我們的表達,是讓對方明白我們心里是在想什么的,而不是只是發(fā)泄情緒。
游戲六,這個場景可能會常出現(xiàn)于一些年紀稍大的過來人和一些新時代的年輕人身上。由于年齡的代溝,彼此可能會對對方有一定的誤解。而這種情形出現(xiàn)在公司里面的話,我覺得雙方都要更加的去理解對方吧,可能有一些行為,跟自己的理念不是很契合。但可以嘗試去理解,去接受他們這個年紀的人是這樣子想的,多點包容。
游戲七,很多時候,我們都很理所當然的認為,我們的一些行為是對對方好的,其實我們并不知道對方的一個需求點在哪里。我們理所當然的,對對方做一些,以為是對他們有益的事情,可能往往是給他帶來一定的困擾吧。這樣的做法只不過是滿足自己的一個虛榮心罷了。所以多傾聽對方,不要把自己的觀念理所當然的強加在別人的身上。
游戲八,其實很多時候我們細心一點,可以發(fā)現(xiàn),別人對自己的表揚往往是帶有一定的目的的。所以面對別人的表揚,不能太過的飄飄然?梢試L試覺察對方背后其實的一個目的吧。但是也要理解,這種行為其實是社會大眾表常見的一種行為,不必失落。
游戲九,我覺得最重要是認清自己的一個位置是在哪里,然后知道自己的職責是什么。不要因為一些個人的情感而阻礙了自己,應該正確做出的一個選擇。我覺得每個人不僅要對自己負責吧,你要對自己的工作負責,對自己的責任負責。
自我覺察:
“我好,你不好”的模式會偶爾出現(xiàn)在我身上,有時候我會特意去做一些自己并不是很情愿,卻能滿足他人意愿的事情,其實是強迫自己去扮演“拯救者”的角色。又因為自己的付出,心理預期遭遇挫折時,就會向“受害者”的角色轉(zhuǎn)化,導致習慣性去責怪別人。在溝通上,這樣的模式是不對等的。我需要自信一點,學會坦然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允許自己去拒絕,把話說透。相信他人也可以接納我的情緒,沒必要在不情愿的情況下還要求自己一定要去滿足別人的需求,隱藏自己的真實想法而做給別人看。相信也許我的表現(xiàn)并不是對方所期望的,但對方不會因此而不喜歡我。
第二章“我不好,你好”模式
這一章分為兩種類型的溝通游戲。總體讀下來,我覺得玩這種溝通游戲的人,有一種“弱者思維”,給人感覺是“我弱我有理”。
第一種溝通游戲舉了小孩子惡作劇和遲到的例子,他們都是以兒童的位置,渴望得到父母的回應。通過這種方式,他們一來是尋求關(guān)注,獲得控制欲的滿足。另一方面是試探他人的邊界。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漠視了自身的價值,應有著成人的解決問題能力。
第二種溝通游戲舉了不工作的丈夫和殘疾的兒子的例子。他們因為一些客觀的原因,導致心理對現(xiàn)狀憤憤不公,與親人溝通時就會把對自己現(xiàn)狀的不滿和焦慮進行發(fā)泄。在這溝通過程中,他們自身漠視了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溝通對方漠視了心理的創(chuàng)傷。所以,一方面調(diào)節(jié)對雙方的期望值,另一方面嘗試接受自己不好的情緒。
自我覺察:
我自己有時也會有“我不好,你好”的溝通模式出現(xiàn),大多時候是面對權(quán)威,自己沒有辦法控制現(xiàn)狀而采取的情緒發(fā)泄方式。
針對這種情況,我覺得首先要自信,自己無論面對什么情況都是可以解決的,方法總是比困難多。然后對自己負責,不作傷害自己的事情,就已經(jīng)是很好地照顧到身邊人的情緒了。當發(fā)現(xiàn)自己還是忍不住出現(xiàn)這種溝通模式,就要及時停下來,調(diào)整狀態(tài)。
第三章“我不好,你也不好”
?
溝通游戲一比較常見。我想起我的一個朋友經(jīng)常向我吐槽她生活的不順。我開始都會給一些解決方案她,但都被她駁回了,無論我說什么,她都不會改變固有的思維,所以我會覺得很無奈。通過閱讀后,我才發(fā)現(xiàn),她是一種我不好,你也不好的心態(tài)。她傾述目的并不是尋找解決方案,只是想要借此來緩解自己的焦慮。因此,我在以后跟他溝通或者應對相類似的一種溝通游戲的時候,我不會因此沮喪。相信傾聽就是一個非常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多提問,少給建議來關(guān)心理解幫助她。
溝通游戲三,我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屢次感情不順,我會對自己的感情沒有自信?释H密關(guān)系,但也害怕親密關(guān)系。所以會不自覺做出一些破壞親密關(guān)系的行為,來逼迫對方的主動離開。我不好你也不好,我會從中感到快樂。所以我必須要改變,弄清楚自己形成這一種狀態(tài)的原因,當自己無意識做出這樣的行為時需要告訴對方,多點溝通,努力改變,不再循環(huán)這種不健康的親密關(guān)系。
在溝通游戲四中,我覺得充當法官的人漠視了他人是成人,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于是先入為主進行批判。因此應看看對方的訴求是什么,而不是通篇道理,充當法官的角色。
溝通游戲六也是非常常見的。閱讀以后,能夠理解到他人的責怪或者脾氣宣泄,真正的原因可能并不是因為自己做錯了什么,而是因為他本身的一些原因,自己只是恰好成為了他們情緒的一個爆發(fā)點。那我覺得平時不必太過在意他人的責備,嘗試去理解他人。若是自己的話,當自己忍不住怪責別人時,先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在玩這個溝通游戲?從而去調(diào)整情緒,停止責備。
第四章“我好,你也好”
?
這一章的內(nèi)容非常輕松,我認為這種溝通游戲的關(guān)鍵點就在于:對自己要保有充分的自信以及對他人也是非常的尊重的情況下進行這樣的一個溝通模式。
自我覺察:
我一個朋友最近幾乎每天都有來找我傾訴,就是訴說她在生活上遇到的不太愉快的事情。我覺得他是以一個兒童的狀態(tài)來跟我訴說的,那我再跟他溝通的時候,我可能更多地指出他的一些問題和提出一些建議,把自己放在一個父母的狀態(tài)來跟他溝通。以后可以調(diào)整一下吧,就把我們放在一個比較平等的位置,以成人的狀態(tài)進行溝通。否則的話,可能只會讓他更加否定自己。那我也要就是理解對方,他所遇到的一些處境,真誠平等的去跟他進行一個溝通和傾聽。
附錄:
?
溝通游戲中的情景一和情景二的主人公都是處于一個受害者的角色,那我覺得她們那些心理狀態(tài)是比較自卑的,是一個兒童的狀態(tài)。那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可能為了適應,會影響到自己跟他人的一個良好關(guān)系的建立吧。那我覺得可能跟他的一個童年或者一些比較重大事件影響有關(guān),所以還需要尋求專業(yè)的心理咨詢師來做一個系統(tǒng)的治療,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吧。
第三個游戲,我也覺得非常的好。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可能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類似的情景吧,就是面對不同的處境時,我們可以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以一個積極向上和有趣的生活方式來對待。避免去向他人傳遞一些負能量。
第五個游戲的幾個場景,我感覺到會比較熟悉一點。我自己也把那個測評給詳細做了一遍,我才驚奇的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很多方面都跟父母比較相像,所以還是這還是蠻驚訝的,因為自己是不太認同父母的某些方面。沒想到自己也會變成這個樣子。在這個游戲當中,我覺得作為父母的話,要尊重孩子是一個獨立的人吧,另外孩子也是要有自己的一個獨立判斷的意識,不要說事事都聽父母的。
溝通游戲六,主體是老人的這個群體。結(jié)合文本和我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跟老人家的一些相處來看的話,我覺得老人家最缺乏的就是一個子女的關(guān)注還有自己存在的價值感。老人家他們忙碌大半輩子,到了退休可能會一下子會覺得生活空閑起來。然后孩子們都在忙碌,他們沒有得到相應的一些關(guān)注?赡艹斯ぷ魉麄冎安粫趺礃尤蕵,找不到一個生活的方式,擔心失去了一個存在的價值,所以我覺得對于老人家,我們要給予適當?shù)年P(guān)注,還有就是鼓勵他們?nèi)ヘS富自己的生活,讓他們體現(xiàn)自己的一個價值吧。
最后,比較認同結(jié)語的一句話就是,當我們還沒有自我覺察的時候就是游戲在玩我們。當我們有了自我覺察之后,就是我們在玩游戲。所以讀完了這本書,我覺得我自己對溝通模式四大溝通模式有了一個更清晰的框架和深度了解吧。以前跟別人溝通的時候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在玩游戲。那以后的溝通,我就會仔細覺察我現(xiàn)在是否是在玩一個游戲呢,如果是的話,就可以調(diào)整往“我好,你也好”這個方向去溝通。
同樣的,我們無可避免別人會跟我們玩起溝通游戲,通過學習,我們以后可以更好地識別,避免陷入其中。跟我們玩游戲的人,亦或者我們自己玩游戲時,可能是出于不自信,也可能是出于被漠視,或者其他的種種原因,往往是以一個“兒童狀態(tài)”或“父母狀態(tài)”來對待對方,得不到相應的回應時,角色又會改變,最后不歡而散。正確的溝通方式當然是以“成人狀態(tài)”來溝通,這也需要時?桃庥柧毜。
在我們?nèi)粘I钪校c人交流要慢慢開始改變溝通的方式。在四種溝通模式中,我希望自己能做到“我好,你也好”式溝通,向別人傳遞一種正能量。就向開篇所說的,“怎么說”比“說什么”更重要。因為溝通不單純指的是說話,更是一種“潛臺詞”方式的表達。其余的三種溝通模式或多或少都存在不足之處,而這里面,存在著太多本不應存在的誤解。我們可以不斷地實踐,把溝通的戲劇三角形和溝通中的自我心理狀態(tài)運用起來,把“溝通游戲”的干貨運用到實處,來提升交際水平和生活質(zhì)量。另一方面,如果是作為一名心理咨詢師,我們可以探究書中每個典型例子的溝通過程在心理層面的真實情況,以及其背后的潛臺詞是什么。那么我們在接待來訪者的時候,就可以觀察他習慣的溝通模式,一起探究這種溝通模式是否造成他目前存在的困擾。然后如何去調(diào)整,去達到一個更好的生活狀態(tài)。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