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光是為了別人,更多的是為了自己,如果只想著當方面的付出,就能如自己所想的那樣,這只是在白日做夢。古人說的好,物極必反,當你付出過了頭,那么什么都會得不到,人生還需要多選擇一下自己。下面是小編帶來的人生感悟文章:人最怕的就是沉浸式付出。
我家客廳只有一扇窗戶,如果不開窗,客廳會有點悶。于是,這扇窗常年處于開放狀態(tài)。
樓上樓下的鄰居顯然也覺得悶,于是,他們的這扇窗也常年處于開放狀態(tài)。
大家的窗戶一打開,說話聲音大的時候,就會被樓上樓下聽到。9月份之前,我只是偶爾聽到樓上打游戲罵娘的聲音,進入9月份,我開始聽到樓下的聲音……
“題目里寫的是幾個蘋果?你大聲告訴我是幾個!”
“你寫的字太丑了!我都看不下去了!你不能把那個橫寫直么!你明天測試要是敢這么寫,你給我等著。”
“雞一安間!雞,一,安!”
據(jù)我猜測,這家孩子應(yīng)該是剛上小學(xué)。自從開學(xué)之后,這家媽媽兢兢業(yè)業(yè),每天輔導(dǎo)孩子作業(yè)。她不是“孩子不會我來幫”的模式,是“不管孩子會不會反正我要在他身邊看著他做完所有作業(yè)”的模式。
這么一個模式,我想著都煩,她果然也沒能幸免。上面那些就是她煩躁時發(fā)出的怒吼,分貝可能是樓上打游戲罵娘的2倍吧。
我對于這位媽媽的行為,表示充分的理解,因為媽媽都希望孩子能有個好成績,同時,也都希望盡己所能幫助孩子。但理解的同時,我也感到非常疑惑。
我疑惑,她付出這么多,難道不會索要更多的回報么?
每天不間斷地輔導(dǎo)孩子作業(yè),還在這件事上產(chǎn)生這么多情緒,算得上是過度付出了。過度付出的人,往往都會過度索要回報。
社會喜歡渲染母愛的無私和偉大,但母愛終究只是愛的一種,愛終究是人與人產(chǎn)生聯(lián)系的方式之一,而人與人產(chǎn)生聯(lián)系,最重要的就是平衡,沒有人可以忍受不平衡。
“媽媽不要你的報答”,這句話的下文,往往是:“但你考成這樣不覺得對不起我么?”
這種話,怎么聽都是仗勢欺人,怎么聽都是道德綁架。
當然了,能說出這種話,背后必然是一位母親的辛酸付出。辛酸是真的,付出也是真的,自己被自己感動更是真的。
自己感動自己,在很多人身上都會發(fā)生。偷偷辭掉工作,一無所有地跑到戀人所在的城市,計劃給他驚喜的人;低效率工作、高頻率加班,夜深人靜才疲倦回家的人……
我把這種令人又享受又痛苦的付出,起名叫沉浸式付出。之所以用“沉浸”這個詞兒,是因為處在這種付出狀態(tài)的人,沉浸在“為了xxx我才這樣”的心理中,已經(jīng)不記得人是為自己而活了。
人不光應(yīng)該為自己而活,人也只能為自己而活。
妄想著通過自己的單方面付出,就能讓孩子走上自己期望的道路,就能讓別人都為自己感動……自以為是無私奉獻,其實是高看了自己,自以為是罷遼。
世間所有事的奧義,不過平衡二字,月盈則虧,水滿則溢;世間所有關(guān)系的盡頭,都是孤獨終老,父母會離開你,孩子會離開你,戀人也沒法陪你一起去死。
沉浸在某個角色里過了頭,就容易沉浸式付出。人啊,還是要找到自己每個角色的價值,做出一個平衡。理財?shù)脑瓌t是,雞蛋要放在不同的籃子里,人生也是如此。
把輔導(dǎo)孩子作業(yè)的時間,騰出一點,去和伴侶過過二人世界;把戀愛的精力騰出一點,去發(fā)展事業(yè);把工作的熱情騰出一點,去培養(yǎng)自己的興趣愛好……
多給自己找一些角色,別在一棵樹上吊死,你吊死了,樹其實也不舒服。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免責(zé)聲明:本文僅限學(xué)習(xí)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