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免费无码视频在线,亚洲日韩av中文字幕高清一区二区,亚洲人成人77777网站,韩国特黄毛片一级毛片免费,精品国产欧美,成人午夜精选视频在线观看免费,五月情天丁香宗合成人网

薈聚奇文、博采眾長、見賢思齊
當前位置:公文素材庫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2018年改革開放40周年論文范文征文稿精選7篇

2018年改革開放40周年論文范文征文稿精選7篇

網(wǎng)站:公文素材庫 | 時間:2019-05-14 12:35:35 | 移動端:2018年改革開放40周年論文范文征文稿精選7篇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這40年的變化大家有目共睹,相信每個人的內心都是自豪和激動的,我們?yōu)榧o念改革開放40周年獻上了紀錄片,舉辦征文、手抄報活動,你是不是需要寫關于它的論文?下面給大家?guī)淼氖?018年改革開放40周年論文范文征文稿精選7篇。

篇一

1978年,中國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新征程,從鄉(xiāng)村到城市,從農業(yè)到工業(yè),從國內到國際,改革開放的一陣陣春風吹拂大江南北,一波波浪潮奔騰不息。

小崗破冰,深圳興濤,海南弄潮,浦東逐浪,雄安揚波。40年披荊斬棘,風雨兼程,砥礪前行;40年鳳凰涅槃,滄桑巨變,巨龍騰飛。中華兒女以鋼鐵般的意志奮發(fā)圖強,譜寫了歷史新篇章,奏響了時代新樂章,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真大步走向“強起來”。

40年春風化雨,沐浴著改革開放陽光雨露的中華大地,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呈現(xiàn)出經(jīng)濟繁榮、社會和諧的欣欣向榮美景。其中最具標志性的,便是一件件大國重器的誕生,而高鐵建設作為其中的代表更是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厚積薄發(fā)的偉大成果。

認識一座城市,常常從一座火車站開始;認識世界,常常從踏上火車的那一刻開始;疖嚭丸F路,能見證一座城市的榮光,逐漸提升的加速度,見證了城市與鄉(xiāng)村翻天覆地的變化。

憶往昔歲月崢嶸,看今朝風光無限。曾經(jīng)坐在時速僅有40公里的“綠皮車”里面中國人民,想著一日千里;但是今天,坐在讓全中國都引以為傲、時速達到350公里的“復興號”時,才感覺幾千公里也不過近在遲遲。如今,在最頻繁的高鐵站,每84秒就有一列高鐵開出。曾幾何時,一天內在相距幾百公里以外的兩地上下班是個笑話,但是今天的中國鐵路讓這個笑話變成了現(xiàn)實。中國鐵路的運營速度就如同改革開放40年來的中國發(fā)展速度,這個速度讓全世界為之驚嘆。中國高鐵以每小時350公里的運營速度再次刷新了世界商業(yè)運營速度新高度,向世人展示了中國鐵路的決心與信心。風馳電掣的高鐵,讓“雙城記”成為城市化生活常態(tài);星羅棋布的高鐵,讓“一日達”成為物聯(lián)時代的現(xiàn)實愿景。每天早上八點,在中國的版圖上,1700多列高鐵正在穿梭,從四縱四橫到八縱八橫,不斷擴大的高鐵版圖,為我們串連起了“說走就走的旅行”,讓“高鐵幸福”便利了更多民眾。

從北國風光到南國風情,從西部邊疆到東部海岸,高鐵的觸角將這片廣袤的國土之間“距離”日益縮小,切實改變著我們出行生活的點滴日常。乘坐高鐵,是人們現(xiàn)代出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伴隨國家在重大基礎設施工程的投入力度持續(xù)加大,以高鐵為主的鐵路網(wǎng)建設如火如荼。

2009年12月26日,武廣高鐵正式通車,成為世界上當時速度最快、運營里程最長的高速鐵路,成為引領行業(yè)的先行官。

2011年,京滬高鐵圓了幾代鐵路人為中華民族騰飛打造鋼鐵大動脈的夢。6000萬立方米混凝土,500萬噸鋼材,這些數(shù)字已經(jīng)從設計圖紙上躍然而出,化為觸手可及的橋梁和路基,連接起京滬間24座城市。中國高鐵從無到有、由少到多,實現(xiàn)了跨越式大發(fā)展,僅僅花了5年的時間,走完國際上40年高速鐵路發(fā)展歷程,高鐵運營里程高居世界第一。

改革開放40年,中國鐵路完成了“八縱八橫”布局的壯舉。我國的中西部地區(qū)一直被世界其他國家認為是難以通行的天塹,西成鐵路、蘭渝鐵路、渝貴鐵路等鐵路的相繼開通,讓蜀道難成為歷史。中國鐵路路網(wǎng)已從“四縱四橫”向“八縱八橫”發(fā)展和布局,滲透到了20多個省區(qū)市,把全中國緊密地串聯(lián)在一起。

改革開放40年,中國鐵路創(chuàng)造了鐵路建設史的多項奇跡。中國鐵路靠著不斷地鉆研和創(chuàng)新,40年來,克服了一個又一個世界公認的鐵路建設難題,如青藏鐵路建設成功攻克高原凍土、西成高鐵建設解決艱險山區(qū)復雜工程地質問題。這些無一不彰顯著中國鐵路的建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這些都是中國鐵路走在時代前列的有力見證。

不忘初心奔大道,勇立潮頭逐浪行。中國鐵路建設的未來必然不會停步在此。從40年前的追趕者到今天的領跑者,中國鐵路有信心和能力繼續(xù)領跑時代前列,未來也必將引領世界鐵路走向一個更高水平。

改革開放天地寬,砥礪奮進正當時。如今的中國高鐵已經(jīng)走出了國門,速度快、安全性好、舒適方便、能源消耗低、輸送能力大、環(huán)境影響小,一張張“中國高鐵”名片深受世界各國熱捧,讓國人為之振奮和自豪。中國高鐵乘著促進經(jīng)濟社會快速發(fā)展之風,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希冀和向往,駛向海內外,駛向四面八方。

篇二

從1978到2018,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到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轉眼已經(jīng)四十年。四十年前的一個偉大決定,帶領中國人們步入了改革開放的軌道上。四十年的時間,我們經(jīng)歷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四十年間的變化都成為了歷史瞬間,永遠定格在中國人民的記憶力。

那些年,物資缺乏許多東西都要憑票購買,因此最期待的日子就是過年,過年了才能吃上一頓白面餃子,一口新鮮的豬肉,一顆甜入心底的糖果;那些年,銷售商品的地方還叫“供銷社”,一個個的木格子里,承載了對富足生活的渴望;那些年,孩子們的游戲是跳皮筋、扔沙包、滾鐵環(huán)等等簡單的娛樂項目,卻充滿了無限的樂趣,最開心的是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結束后還能去鄰居家蹭飯。

漸漸地在,在街上新潮的喇叭褲取代了千篇一律的布褲子;出現(xiàn)了象征大哥身份的大哥大、BP機;電視由黑白變?yōu)榱瞬噬。改革開放的初期,讓中國人民徹底嘗到了改革帶來的甜頭,而這一改革更讓中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曾經(jīng)荒蕪的空地上,如今卻是高樓林立;曾經(jīng)夜晚降臨,我們恐懼黑夜帶來的壓迫感,如今霓虹裝點,黑夜也有了繽紛的色彩;曾經(jīng)沒有帶錢包我們不敢出門,如今的掃碼支付,讓我們變成不帶手機不敢出門;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使我們的生活更加方便快捷。

從二八自行車到共享單車,從綠皮火車到和諧號、復興號高鐵動車,從進口飛機到國產(chǎn)大飛機,從長江大橋到港珠澳大橋,從GPRS到北斗導航,中國自主研發(fā)的科技正在逐步強大。

40年的時代巨變,讓我們感嘆生活變化的同時獲得感也越來越強,新時代的我們更應該鼓足勇氣,接棒父輩,繼續(xù)前行。為了夢想,加油!

篇三

芒種時節(jié),太陽像一把神奇的畫筆染黃了一望無際的麥海。麥子熟了。一陣風掠過金黃的田野,波瀾陡起,麥浪涌向遙遠的地平線。濃郁的麥香,在鄉(xiāng)村清新的空氣里流淌,沁入了莊稼人的肺腑。外出務工的男人們陸續(xù)回來了,不時有人走向田間的小路,走到自家的地頭,拈一拈田里的麥穗,看一看該不該收割。他們放心不下即將成熟的麥子。

麥收季節(jié),“大煙包”大叔釣起了魚

不經(jīng)意間,馬路上多了晾曬的麥粒,聯(lián)合收割機開始進地收割了。男人們開著農用車在地頭等著接麥粒,收完自己的麥子,處理一下麥稈,就又忙著播種玉米了。現(xiàn)在田里又多了一種新的機械——玉米播種機,幾畝地一會功夫就播完了,而且還播下了一種高效緩釋肥。本來最忙的麥收多了幾分悠閑,婦女們照樣能在棉田里打叉、拔草、噴藥。金堤河畔,人稱“大煙包”的張聚香大叔竟釣起了魚,他嘴里噙著香煙,眼睛直盯著魚鉤,他的小外孫正擺弄著水桶里釣到的幾條魚。問他這時候咋還有這份閑心?他說,女婿開著車在地頭等著呢!用不著那么多的人。唉,這“三夏”大忙季節(jié)越來越顯得平淡了。

經(jīng)歷了幾十次的麥收,看到如今的場面,我反倒覺得不習慣,總覺得這不像麥收季節(jié)。過去,割麥是件很苦的事,在我們這兒,人們將割麥的季節(jié)叫做麥口,像是過一個很大的難關似的。男女老少齊出動。那種熱鬧和緊張,不亞于一場戰(zhàn)斗,F(xiàn)在它變了,就像一個熟悉的人忽然變了模樣,不論怎么說,都是有些不習慣。

作為一個在農村長大又在農村生活的人,麥子幾乎成了生命中的一部分,與麥子有關的一切也常常成為永久的話題。于是,在從繁重的勞動中解脫的同時,我忘不了也經(jīng)常懷念過去的麥收,想起與麥子有關的幾十年歲月里的人和事。    

那年,我村的小麥產(chǎn)量全縣第一……

熬過了漫長的冬春,終于到了夏季,麥子泛黃了。小時候,我看到的麥子總是稀稀的、矮矮的,一到放學,我們總是在麥地邊割草,一看沒人,就揪一把麥子搓麥粒,筐里的草滿了,也不覺餓了。那時,一年到頭吃不上幾頓白饃,孩子們也沒有什么副食,吃上幾回這樣的青麥粒,就覺得非常不錯了。父親是生產(chǎn)隊長,他脾氣很不好,經(jīng)常呵斥我們這些饞嘴的孩子。有時,我們正搓麥子吃,一看到他,就一哄而散了。父親不容忍有人糟蹋隊里的麥子,這麥子是社員們一年的細糧,除了交公糧,留種子,其余的都要分給大伙。

終于盼到割麥了。天還不亮,父親就敲響了村頭那口大鐘。幾十名勞力帶上草帽,手握鐮刀,都到村西頭那棵大椿樹下集合。父親帶領大伙走到早已看好的地塊。每人三行,刷,刷,刷,不一會就割倒了一大片,麥田里揚起陣陣煙塵。那時的麥子長勢不好,麥攏很薄,因而大伙割麥的速度很快。有人趁大伙不注意,故意散落一些小麥穗,這些收割后的麥田是要分給大家的,能拾到幾斤麥子,還要鏟掉麥茬當柴燒。那時的麥收大概持續(xù)二十多天,如果遇到陰雨天,則要持續(xù)更長的時間。青壯勞力收割,婦女捆麥,車把式帶領幾個人專門運送,那時候村里只有兩架馬車,其中一架還是木輪子的,駕車人坐在車的前面,到了下坡,拉下車閘,那“吱吱扭扭”的聲音傳得很遠。打麥場也有專人負責,翻曬,打軋,揚場。夏播,麥收,各司其職。到了垛麥秸跺的那天,隊里就會炸油條,讓勞力們會餐一頓。這一天,就像過節(jié)一樣,打麥場上熱鬧非凡,社員們干勁都很大。但是,吃油條沒有孩子們的份,有的小伙伴在炸油條的地方轉悠,饞得直流口水。在我的記憶里,從來沒吃上過生產(chǎn)隊里炸的油條。

麥收結束,除了交公糧,留麥種,每人能分到幾十斤小麥。上世紀70年代初,糧食的產(chǎn)量是很低的,小麥產(chǎn)量大概是每畝200多斤。一畝地全年產(chǎn)量超過300斤,叫做“過黃河”;到了500斤,叫做“上綱要”;超過800斤,叫做“跨長江”。記得是1973年,我們村的小麥單產(chǎn)達到了310斤,在鄆城縣位居第一,每人分到了70斤麥子,全年產(chǎn)量上了“綱要”,被評為全縣的生產(chǎn)先進單位。縣里和公社一些重大的現(xiàn)場活動,比如民兵打靶、投彈,生產(chǎn)大會戰(zhàn),都會選在我們村。經(jīng)?吹酱遄永镔N滿鮮紅的標語,田野里到處紅旗招展,讓全村人著實風光了一番。也有很落后的村子,比如堿場店,有一年每人僅分到7斤麥子,樊壩村僅分到15斤。細糧平時是絕對不舍得吃的,只有過年過節(jié),或者剛過了麥口改善生活時,才可以吃到。記得母親蒸饃時總是把白面放到最外層,里面全是瓜干面。過年時,用曬干的紅薯葉切碎,加上油鹽和辣椒,包子皮是用瓜干面摻上一些白面做的,這就是了不起的美味了。有幾斤白饃,那是準備走親戚和招待客人用的。那年頭,吃飽飯成了問題,粗糧、細糧加在一起,能吃到多半年,加上“統(tǒng)銷糧”也不夠。父親和鄉(xiāng)親們春天經(jīng)常步行到四十里外的水堡集(這里是宋江的故里)去買紅薯干,還要買有些發(fā)霉的,為的是多買一些。棉種碾碎做的團子,用面粉伴的紅薯葉子,是經(jīng)常吃的,能填飽肚子就行,沒有人講究什么營養(yǎng)。

土地承包,我家分到了十多畝責任田,種了7畝小麥。

改革的春風吹遍了神州大地。伴隨著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農村陸續(xù)發(fā)生了一些變化,后來聽說有個別地方分田到戶了,莊戶人開始激動起來。我們村是1981年春天實行土地承包的。我們家分到了10多畝土地,還和另外三戶一起分到了一頭牛,一個牛槽。那年麥收,沒有了上班的鈴聲,生產(chǎn)隊里的馬車用不上了,大部分家庭買了地排車。割麥的前一天,父親早已磨好了鐮刀,準備好了草帽。天不亮,父親就叫醒了我們。我和哥哥姐姐在父親的帶領下開始割麥。以前在生產(chǎn)隊時,從來沒有割過麥子,放了麥假,也就是抱抱麥撲子,捆捆麥子。真割起麥子來,很費勁。不是抓不住麥稈,就是讓麥芒刺破了胳膊,一早晨下來,弄得滿臉灰土,腰也直不起來了。這樣一直堅持到中午,累得飯也不想吃了。下午,父親、母親領著弟弟妹妹捆麥子,我和哥哥姐姐拉著地排車運麥子。我們村的地隔著大堤,上堤的時候,必須使出全身的力氣,到了打麥場,早已累得氣喘吁吁了。分到的打麥場也很小,牲口也少,幾家只能輪流軋場。那年麥收,我家7畝小麥,收了將近2000多斤,交了七、八百斤公糧,還剩1000多斤,白面再也不那么稀罕了。秋季的棉花也賣到了600多元錢。村里勞力多的,還能到磚瓦廠干活,每天掙到幾塊錢。莊稼人哪見過這么多的錢,有些飄飄然了,紛紛買自行車、手表,新衣服。那時候,走在馬路上,經(jīng)常聽到這樣的對話,“手表上了幾把弦?”,“二十把。你的呢?”。“二十四把。”“您的上衣是的確良的吧?”“是。您的呢?”當時化纖布料剛剛出現(xiàn),人們以穿化纖的衣服為榮,走在路上,人們故意把袖子、褲管卷起,露出縫紉機鎖的白邊,以表示自己穿的是好衣服。

無奈,轉讓責任田每畝還要倒貼150元

90年代,莊稼人基本上解決了溫飽問題。糧食價格不高,各種名目的收費逐漸多起來,什么“三提五統(tǒng)”,教育費附加、水費,義務工款,車船稅,村干部工資,民師工資,還有村里的各種臨時性集資。公糧從過去的100斤左右增到300多斤。記得有一年,小麥白粉病嚴重,畝產(chǎn)不到300斤,除去公糧,所剩無幾,很多人家又吃起了粗糧。人們意識到,光靠種地不行了。紛紛外出打工,田里只剩下老年人和婦女。有的家庭實在種不了,開始把地租出去。密橋村有一個婦女,丈夫去世,兒子外出打工,家里還有90歲的老母,經(jīng)常有病。她一個人實在干不了,地都荒了。無奈,只好把責任田讓轉讓給別人,由別人代替繳納各種款項,還答應每畝補貼人家150元錢,否則沒人種。

好在那時農村逐步實現(xiàn)了機械化,麥收時,田里開始出現(xiàn)了割曬機,也有專門開著拖拉機給別人軋場的。割麥的速度快了起來。我們村有兩部拖拉機,很是搶手。記得一次我家沒找到拖拉機。我到外村找了一部破拖拉機,軋場的時,拖拉機壞了,在我家的打麥場修了一個多小時,收錢時照樣算了時間。當時的拖拉機手很牛,是得罪不起的。離了他們,還真的不行。

后來,我們兄妹五人各自成了家。父母年紀大了,他們的責任田分給了我們兄弟三人。每年的麥收,依然是最難熬的時節(jié)。我家沒有打麥場,只好在金堤的上面平整一下使用。后來有人承包了大堤,我們又挪到別的堤段。每年,我都因為沒有打麥場著急。由于地塊碎小,收割機不給我們收割,只好用鐮刀。我們這里是粘土地,麥子割下來,一個中午,地就會干,那時就刨不動了。所以,必須先種上玉米,再拉麥子。當我們頂著烈日,把小麥捆好,裝上地排車的時候,才發(fā)覺早已筋疲力盡。兩個孩子坐在車桿上,我和妻子使勁地拉車。上了大堤,稍微喘息一下,妻子領著孩子回家做飯,我忙著翻場,曬場,聯(lián)系拖拉機,等候下午軋場。有時遇到陰雨天,更是讓人著急。記得有一年一連下了幾天的雨,沒來得及收割的麥子全發(fā)了芽。交公糧時糧所不要,大伙只好把先收獲的小麥交了公糧,不足的部分用錢補上。發(fā)芽的麥子太難吃了,蒸的饅頭粘牙,只能烙餅。

然而,在莊稼人眼中,麥收季節(jié)是純粹的、神圣的,因而也是壯美的,無論你在何處,走的多遠,都想著回來收麥,也無論收成怎樣。麥子熟了,村子里熱烈而喧鬧。男人、女人,老人、孩子,牲口和農具,一切都因為麥子而忙活起來。因為麥收,男人們受到了尊重,他們拿著鐮刀精神抖擻地走在前面;因為麥收,平時撒嬌撒野的孩子也乖乖地到田間地頭送水端茶;因為麥收,清貧的農家會在這個季節(jié)里吃上幾斤雞蛋,買上一些青菜,蒸上幾鍋白饃,以保證有充足的體力,來迎接麥收。

長期的勞作中,我學會了播種、澆水、開車、軋場、揚場、農作物管理等各種農活,到了農田里,我和農民沒有什么兩樣。

民以食為天。我覺得,麥子就是農民的天。沒有哪一樣東西,能像麥子一樣讓農民覺得親切和信賴。一個農民,無論承載著多少痛苦和不幸,無論他辛勤勞作一年,能收入多少錢,而這些收入能否抵得上他們的付出,他們也不管有沒有新房,不管有沒有新衣服,只要有麥子,有飽滿的糧囤,能吃飽飯,他們心里就踏實了,他們就能或哭或笑地活下來,就能把他們的子孫撫養(yǎng)成人。麥子是帶著神的使命來的,在麥收的季節(jié)里,村莊里彌漫著一種祭祀般的莊嚴,莊稼人在沉甸甸的麥子里掂量著活著的價值和希望,麥子,寄托著他們對生活的全部憧憬和精神依賴。一季的勞作只要有了收獲,有了飯吃,就覺得天理還在。

有時,大伙兒也想,麥子就怎么那么賤呢?每年麥子打下來,扣除機耕費,收割打碾費和買化肥、農藥錢,就所剩無幾。若把人力算進去,那就虧了。但麥子還得種,不種吃什么呢?又拿啥來換化肥,供孩子在城里上學呢?——誰叫咱們是農民。∞r民賣掉麥子,千辛萬苦供孩子上完大學,還難以找到工作……但埋怨歸埋怨,麥子仍然年年種,年年收,杜鵑年年五月都在麥田上空鳴叫,像一個永遠猜不出的謎。

莊戶人的好日子真正開始了

又是一個豐收的季節(jié)。

南風又吹了過來,田野里飄起陣陣的麥香。莊戶人胳膊下夾著鐮刀,又一次站在地頭。我伸手掐下一棵麥穗,放在掌心揉搓,然后低頭輕輕一吹,幾十顆飽滿的麥粒就像兄弟姐妹的一樣,安靜地聚在一起。鳥兒在天空歡快地鳴叫著,一群麻雀從這片麥地竄起,又在另一片麥地落下,村莊隱在綠樹里,天空蔚藍而高遠,幾片透亮的云悠悠地滑落西山……

莊稼人掰著手指盤算著:現(xiàn)在,土地承包政策穩(wěn)定了,也免了農業(yè)稅,不用交公糧了,種麥子還有補貼,小麥產(chǎn)量也高了,好的地塊畝產(chǎn)已達到了千斤。這幾年,農民享受養(yǎng)老保險了,也有了醫(yī)療保險,很多人也像城里人一樣住上了樓房,小學生上學不用交學費,也算是衣事無憂了。莊稼人再也不用貓著腰一鐮一鐮地割,而是采用聯(lián)合收割機。幾個鐘頭,成熟的麥粒就運回了家?磥恚f戶人的好日子真正開始了……

篇四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中國的改革首先在農村拉開序幕。農村實行了土地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又進一步把土地承包到戶,這樣一來,農民長期被束縛的積極性一下子迸發(fā)了出來。農民們下足力氣,加大投入,精心侍奉著土地,每家每年收的糧食比大鍋飯時多了好多倍,家家糧食都是大囤滿小囤流的。吃飽了、喝足了,人們就想著怎樣再過好文化生活。

那時我在一個鄉(xiāng)鎮(zhèn)中學工作,就率先花了500元買了一臺“17”的黑白電視。恰好山東電視臺正在播放電視連續(xù)劇《渴望》。每到開演時間,我家的眾多鄰居就拿著坐位來我家看電視,屋里坐滿了人,后來人數(shù)又增加了,我就索性把電視搬到院子里。農民看電視的心情越來越迫切,在播放完《渴望》不久,這些鄰居們也陸續(xù)的把大小不同的電視買回家來,沒幾年黑白電視就基本上在農村普及了。

又過了幾年,在縣城上班的二閨女突然給我家買來了一臺“21”的彩電,這臺沒工作幾年的黑白電視就下崗了,這是我家第一次換電視。打開電視,熒幕清晰,光彩亮麗,確實比黑白電視更吸引人。雖然我家換了彩電,但是來我家看電視的人反而少了,因為他們家大多數(shù)也有了電視,或黑白或彩電。

不久,在濟南工作的兒子又買了大房子,裝修后換了平板大電視,就把原來用的“24”的彩電送給了我。這時我家又換了較大的彩電,也是我家第二次換電視。

后來我退休賦閑在家,為了讓我老兩口生活得更好,在濟南工作的兒媳執(zhí)意自己出資要在縣城給我們買房子。經(jīng)過挑選,終于在環(huán)境優(yōu)美的地方買了高層樓上的大房子,這套房子隸屬的小區(qū)東臨一條河,緊靠河,有公園,公園里有廣場,有各種健身器材,還有娛樂場所。鄉(xiāng)下人過上城市人的生活,以前做夢也想不到的事實現(xiàn)了。當初這套房子買了后,三閨女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組織人員裝修,并且她還給添置了室內的一些設施。這時,大閨女在大超市經(jīng)過精選,又給我買了一臺“50”平板大電視,這是我家第三次換電視。其實在我家換電視的過程中,鄰居們和其他普通家庭也在不斷更換電視,有的換的電視甚至比我家的還要好。

三換電視,真是電視越換越好,家家越過越富,人人越過越高興。三換電視,只是反映我家改革開放以來生活大變化中的微不足道的一部分,我家的變化也只是千千萬萬個普通家庭生活變化的一個縮影。千千萬萬個普通家庭由衷地贊嘆社會主義好,黨的政策好,改革開放好。

我經(jīng)常贊嘆感謝黨的政策,特別是改革開放給全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經(jīng)濟提升,確確實實使站起來的中國人民逐漸富了起來。因此,在前幾年住上新房后,我曾根據(jù)自己生活的大變化,寫了一首《老來樂》,發(fā)表在《老年教育》上,略加改動,抄在這里,作為這篇小文的結尾。

生活精神兩無憂,知足安樂度金秋。

告別故土辭老屋,喬遷新居位高樓。

公園賞花聽鳥語,河畔散步觀魚游。

兒女膝前爭盡孝,暮年福壽歲月稠。

篇五

1979年我從部隊轉業(yè),回到老家雙橋公社童染坊村,工作安排在丁里長公社任支部教員,下到管區(qū)住在村里,那時還沒實行責任制,工作就是催收催種。

81年我任公社秘書,工作忙起來了,正是這時農村開始實行分田到戶土地承包制,我家也分了五畝多地,公社駐地離我家20多里,那時路全是土路,還有段沙路,騎車需要一個半小時。當時孩子小,家屬在種地顧不過來。我有些發(fā)愁,怎么辦呢?車到山前必有路,我就找車隊鄰居商量。種地首先解決耕牛的問題,一家兌了600元買了一匹耕地的驢,置了犁耙,另外兩家買了一頭牛,成了個互助組。我們用星期天回家種地,農忙時公社放假收割,農活的問題總算解決了。我的地不僅沒有荒,還成了隊里的樣板田,我在鄉(xiāng)里買了優(yōu)良品種,科學種田、合理施肥,小麥長得像刀砌的一樣整齊,揚完場就叫鄰居當眾給“搶”了。

責任制的實行極大地調動了群眾生產(chǎn)積極性,糧食產(chǎn)量成倍地增長,由生產(chǎn)隊時的小麥畝產(chǎn)幾十斤到上百斤,一躍就是4-500斤,7-800斤,糧食產(chǎn)量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再也不用為吃糧食發(fā)愁,主食由以前的黑窩窩變成了大白饃。

1985年根據(jù)黨的政策,家屬農轉非,為了孩子的學習和工作的方便,86年冬天,我們全家由童染坊搬到了鄉(xiāng)政府家屬院,由三間土瓦房變成帶走廊的磚瓦房,由吃自種糧變成了吃商品糧,居住條件和生活條件有了極大的改善。

隨著改革的深入發(fā)展,我家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從部隊轉業(yè)時我的工資只有59元,08年退休時有1800元,以后的工資年年增長,現(xiàn)在已超過5000元,孩子大學畢業(yè)有了工作成了家,沒有供學生的負擔,工資有了結余。2010年師范學院蓋家屬樓,大女兒是師范學院的教師,分了一套三居室的樓房,她已有樓房,我就拿出幾年的存款,又向親戚借了一部分把樓房買了下來,家具、電器、炊具全部換成了新的。2011年春節(jié)前,我由丁長鎮(zhèn)家屬院搬到了鄆城師范嘉苑,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新樓房,這是我以前做夢都不敢想的,現(xiàn)在都實現(xiàn)了。

改革開放不僅工薪層提高了生活水平,農村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79年我在老家時,村里沒有一棟樓房,連紅磚瓦房都沒有,有幾間土墻瓦房就是好房子,F(xiàn)在幾乎家家都有樓房,村里又重新修了水泥路,連胡同都綠化了,村民用上了自來水、清潔爐灶,小汽車滿街跑,過去柴草堆的到處都是,豬羊滿街跑,糞便垃圾隨處見,現(xiàn)在路平街凈,人興樹旺,一片欣欣向榮的氣象。

改革開放給人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為社會創(chuàng)造了巨大的財富,讓我們朝著改革開放的道路繼續(xù)前進吧。

篇六

我的人生命運,可以說改革開放前后兩重天。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我美好的今天,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是毛澤東時代的有為青年,但在成長過程中卻栽了兩個大跟頭

1949年秋天,三叔病故,三嬸改嫁,戶下的十三畝地無人耕種。于是,我做了三叔的繼子,和父親,妹妹重回山東老家,繼承這份遺產(chǎn)。當時,妹妹年幼,父親年老,顧地里顧不了家里,忙不過來。父親就動了給我娶媳婦的念頭,家里好有個照應。我1950年春天結婚時只有13歲,當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也埋下了我鬧離婚犯錯誤的禍根。

娶媳婦沒有耽誤我的學習,我學習很努力,小學沒畢業(yè)就提前一年半于1952年暑假考入了初中。

我初中畢業(yè)那年,毛主席《論中國農業(yè)合作化問題》發(fā)表,又聽說了大雨淋垮了互助組的故事,我深感農民沒有文化之苦。于是,我放棄升學機會,決心回鄉(xiāng)投身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熱潮中去,把文化傳授給農民。

我回鄉(xiāng)務農的選擇和決心,受到團總支和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畢業(yè)典禮后,全校師生列隊,敲鑼打鼓把我送到城北的洙水河邊,鼓勵我好好干,三年后回校報告自己參加新農村建設的成績。我背著書包和希望回到家,途經(jīng)區(qū)政府時,又向區(qū)委書記和區(qū)長表決心,談想法,從而得到領導的鼓勵和支持。

正是在區(qū)鄉(xiāng)村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18歲的我當上了鄉(xiāng)掃盲校長和鄉(xiāng)團委副書記兼掃盲委員,團結帶領全鄉(xiāng)廣大干群,在“文盲眾多的國家不能建設社會主義”的口號下,全鄉(xiāng)8個行政村辦起了120個民校掃盲班,白天搞生產(chǎn),夜晚學文化,生產(chǎn)學習兩不誤。經(jīng)過三年的艱苦努力,全鄉(xiāng)萬余人口中,掃除3200余名青壯年男女文盲,并頒發(fā)了掃除文盲證書,把劉官屯鄉(xiāng)變成了文化鄉(xiāng)。

在此過程中,我不知自己吃了多少苦和累,承受了多大的委屈和困難,但我都沒灰心過,一直向前從不退縮,也因此獲得了不少榮譽。如1957年提拔我當脫產(chǎn)干部,我因沒完成掃盲任務不愿意離開,將名額讓給了別人,但我也知道這對于只掙工分的我及我的前途多么重要。由此,我也更得到廣大干群的擁護和信任,出席了兩屆由省召開的掃盲積極分子大會,并榮獲兩枚由國家頒發(fā)的“掃除文盲獎章”及多次省委省政府的獎勵。1958年7月掃盲報捷,《鄆城大眾》報出了號外,《大眾日報》刊發(fā)了報道我事跡的專版,省教育廳撥?罹幱×藞蟮牢沂论E的連環(huán)畫,我也因此被保送上了大學——菏澤農業(yè)?茖W校,我的人生由此也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我1962年暑假大專畢業(yè)被分配到墾利縣農業(yè)局民豐公社農技站,雖然那里環(huán)境很艱苦,但我總是充滿激情地努力工作。我1964年春天請假回家,這次回家后我才發(fā)現(xiàn)妻子又快臨產(chǎn)了,這無疑又給鬧了十多年的離婚增加了阻力。怎么辦?我把矛頭指向了孩子,以減少阻力又破裂感情。我讀過舊小說,有吞金而死的故事,我不知從哪里弄到一個蠶豆大的小鐵球,趁無人時把它塞到孩子嘴里。結果很快被妻子發(fā)現(xiàn),急送醫(yī)院搶救,孩子沒事了,我被拘留了。經(jīng)縣法院審理,因沒造成惡果免于刑事處分,只開除政績和團籍,回鄉(xiāng)務農。我深刻的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這是我沒有法制觀念造成的,我自作自受。

我雖然被“雙開”,但我是大學生當農民,要有高素質,不能給自己丟人。那時正是生活困難時期,有些社員邀我下夜偷隊里的莊稼,我除勸誡外自己從不參與,我想到要“慎獨”,這是我從劉少奇《論共產(chǎn)黨員的修養(yǎng)》一書中學到的。因為我有技術,隊長叫我當“豬倌”,30多頭豬我喂的又肥又壯,因搞糖化發(fā)酵飼料,全公社在我隊召開上千人現(xiàn)場觀摩會,進行推廣。因為我有技術,隊里150畝棉花管理和病蟲害防治全交給我了,我?guī)ьI一班青壯年婦女全力以赴,因此,產(chǎn)量和效益在全大隊數(shù)第一。

我在家16年,經(jīng)歷了“文革”的全過程。開始時實行大民主,我當選文革主任,但當時我沒意識到“文革”的錯誤,大民主的好意難卻,我只好應承下來,我?guī)ьI一班人抓革命促生產(chǎn),堅持文斗,不能武斗,清算“走次派”的錯誤。可是不到兩年,又冒出“保皇派”,兩派對立,相持幾年,我受到?jīng)_擊,吃盡了苦頭,差一點喪命,我決心退出漩渦,直到文革結束,我這才算又過上了仍然貧困但卻平靜的生活。

鬧離婚和文革中我都栽了跟頭,給社會、家庭和我個人都造成了負面影響,也使我的人生雪上加霜,但人都說,有享不了的福,沒有受不了的罪,我總算熬過來了也沒落下什么大毛病,孩子們也都健康成長,成家立業(yè)了。因此,我感到很欣慰,唯一使我鬧心的是兩口子還是無法和諧生活。

改革開放 使我重獲新生

1980年春天,國家招考閑散科技人員,我幸運地被錄用,并在縣農業(yè)局搞了一年的第二次全國土埌普查后,于1981年8月被分到黃泥崗鎮(zhèn)農技站工作,直到退休。

在整整20年的農技推廣工作中我重點抓好了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大搞噸糧田和噸糧鎮(zhèn)建設。在農業(yè)局專家的具體指導下,在鎮(zhèn)黨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農技站為依托,根據(jù)先示范試種,再大力推廣的原則,我們先后從省農科院和山農大引進一大批小麥、玉米新品種,通過會議、編發(fā)資料、辦培訓班和田間地頭的具體指導等形式,把良種良法配套技術傳授給農民,通過五年的艱苦努力,改變了全鎮(zhèn)糧田畝產(chǎn)只有五六百斤的低產(chǎn)面貌,到1990年先后把2.5萬畝糧田,一麥一玉米,一年兩季,實現(xiàn)了噸糧目標,又通過三年努力,實現(xiàn)了全鎮(zhèn)4.5萬畝糧田,由縣市農技部門專家組織測產(chǎn),實現(xiàn)了噸糧鎮(zhèn)目標。

第二,發(fā)展棉花生產(chǎn)是高效農業(yè)的不二選擇。在改革開放初期,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極大的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但糧價偏低,高產(chǎn)不高效。那時,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還是空白,農民沒地方掙錢,所以還得在調整種植結構上做文章。那時的糧棉比價為1:8,因而多種棉花是人們的不二選擇?h和鄉(xiāng)鎮(zhèn)都成立了棉辦,專抓棉花生產(chǎn),并由我任鎮(zhèn)棉辦主任。恰巧魯棉一號出爐,單產(chǎn)皮棉一下子由三四十斤提高到百斤以上,極大地激發(fā)了農民的植棉積極性,全鎮(zhèn)棉花由5000畝擴大到萬畝以上。但魯棉一號由纖維粗和不抗病兩大致命缺點,要想繼續(xù)發(fā)展棉花生產(chǎn),保持農民的植棉積極性,我們又率先從中棉所引進了抗病、高產(chǎn)、優(yōu)質并獲國家發(fā)明一等獎的中棉所12號替代魯棉一號,并同時推廣麥棉“三、二式”大套行加地膜覆蓋,實現(xiàn)了糧棉雙高產(chǎn)高效。廣大干群歡欣鼓舞,棉花面積由萬畝擴大到2.5萬畝,期間我們又邀請中棉所12號發(fā)明人譚聯(lián)望教授兩次來我鎮(zhèn)做報告并現(xiàn)場指導,極大地提高了廣大棉農的科技植棉水平。

隨著棉田面積的迅速擴大,棉鈴蟲大爆發(fā)成為必然,且抗藥性成倍增強,為此我們繼續(xù)探索更先進的滅蟲技術,菏棉一號(33B)的引進就是這種探索的最新成果。通過試種,發(fā)現(xiàn)菏棉一號抗蟲抗病、高產(chǎn)優(yōu)質,也因此使我鎮(zhèn)棉花生產(chǎn)達到鼎盛時期。1998-2000年全鎮(zhèn)地膜棉達到4.5萬畝,占耕地面積的75%,畝產(chǎn)皮棉200斤以上,小麥單產(chǎn)600斤以上,畝增效600元以上,治蟲成本降低80%,既保障了國家的糧食安全,又使廣大農民棉花發(fā)家。我鎮(zhèn)棉花面積和效益均占全縣38個鄉(xiāng)鎮(zhèn)的十分之一,同時也促進了紡織等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的率先發(fā)展。

第三,辦好中央農廣校,培養(yǎng)新型農民。從1984年開始,我又兼任中央農廣校1-2期輔導員,每期3年,共培養(yǎng)國家承認中專學歷的新型農民48人,同時被評為地區(qū)級先進教學班和優(yōu)秀輔導員。

第四,搞好農技推廣普及。我鎮(zhèn)有6萬畝耕地,3.8萬余人口,35個行政村,村村通廣播。我憑借這個平臺,每逢春耕備播、田間管理和收獲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都寫成大眾化語言的廣播稿,通過廣播站錄音向全鎮(zhèn)播放,每天早晚兩次,每次一個小時左右,持續(xù)一周,深受廣大干群的好評,照著做管用,因此提高了全鎮(zhèn)廣大農民的科技種田水平。

當時我鎮(zhèn)有一套完善的農技推廣網(wǎng)絡,我團結帶領廣大農技人員不分晝夜努力工作,把我鎮(zhèn)農業(yè)生產(chǎn)和農民科技種田水平都提高到一個新水平,也因此我曾多次被鎮(zhèn)機關評選為先進個人,縣、市級農技推廣先進工作者,鎮(zhèn)農技站被評為全省百強站。退休前我也由技術員逐步晉升為副高級農藝師。

我有幾個沒想到

一、沒想到我還能有機會重新參加工作。1965年春天我27歲被“雙開”后就想這一輩子對不起黨和國家對我的教育培養(yǎng),一切希望破滅。于是就想撲下身子老老實實當一輩子農民吧,沒想到16年后我都41歲了,國家又重新為我提供了機會。有人對我說,你最應當感謝的是改革開放,是鄧小平。原想著晉個中級就不錯了,沒想到竟晉了副高,較豐厚的退休金為我晚年的幸福和健康生活提供了保障。

二、沒想到我終于依法與原配離了婚。年輕時我曾因離婚犯錯誤被“雙開”,但終因與原配性格不合感情終難和好,于是在孩子們都長大成人、成家立業(yè)后,離婚重又提上議事日程。我寫了約3萬字的《我對離婚問題的系統(tǒng)思考》一文,得到領導和法官的理解和支持,也得到了親友和孩子們的諒解,我們維持了40年的婚姻終由法官調離成功。現(xiàn)在我與原配已分手27年,原配今年84歲,身體硬朗,什么毛病都沒有,在新村有自己的住房,有兒女們的悉心照顧,有我和孩子們共同提供的生活費,再加上國家給的低保,生活自由自在,安享晚年。我呢,離婚后也終于找到了自己心儀的對象,現(xiàn)在我們一家人相處和諧,重又燃起對生活的希望。

三、沒想到我的身心還這么健康。我的身心健康也與改革開放密不可分,我雖命途多舛、飽受磨難,但那時候我畢竟年輕,身強體壯能經(jīng)受得住艱苦的考驗。在改革開放后,我重獲新生但人也已到中年,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人生目標漸次得以實現(xiàn),我對生活對未來充滿憧憬,因此心情舒暢了、胸懷開闊了,工作起來勁頭十足、不知疲倦、績效顯著、屢獲好評,故而在心理上也得到了極大的滿足,這對自己的身體健康非常有利。平時,我就注重學習中醫(yī)和現(xiàn)代養(yǎng)生知識,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工作再忙,我也不會忘記閱讀自己訂購的健康書刊,并做了大量剪報、筆記,分門別類保存并不斷溫習和踐行之。現(xiàn)在我已80歲了,可以說心腦血管病等老年病與我無緣。我的目標是“度百歲乃去,無疾而終”,當然我還要老有所為,比如與老伴同游,寫作出書,絕不會白活。

篇七

春風楊柳萬千條,十億神州盡舜堯。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了祖國的大地,四十年滄桑巨變,到處鶯歌燕舞,舊貌換顏。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學教師。自1966年鄆城師范畢業(yè)后,就一直從事教育事業(yè)至2007年退休。41年的教育生涯,使我感受頗深,終生難以忘懷。我永遠都不會忘記,那是改革開放前的1972年,我被調到黃集公社比較偏遠的常劉小學任教。”黑屋子,土臺子,泥孩子”在這里特別嚴重。一堂課上完,我的上衣全濕透,學生通身是汗,土臺子上的土在一沾,孩子就真成泥孩子啦。國家經(jīng)過這幾十年的大力投入,黑屋子變成了磚瓦房,現(xiàn)在又變成高大、寬敞、明亮的教學樓,并安裝了空調,冬暖夏涼。學生的課桌由縣教育局統(tǒng)一定做,F(xiàn)在和過去一比,真是天壤之別! 那時候教學儀器少得幾乎等于零,教師上課只能干講,學生只有死記硬背,教與學都是枯燥無味,教學效果差。現(xiàn)在好啦,實驗器材齊全,還有標準的實驗室。什么計算機、電腦等科技產(chǎn)品,學生從小就跟他們打交道,交朋友,視野開闊,思維敏捷,師生互動,教學效果很佳。那時候學生的課外書幾乎沒有一本,只有教科書。現(xiàn)在各類圖書齊全,并有專門閱覽室供學生使用。那時候辦公經(jīng)費極缺,全靠從學生交上來的雜費中提留一小部分作為辦公之用,F(xiàn)在我國實行了九年義務教育,國家專門為學校撥付生用經(jīng)費,并且生用經(jīng)費還逐年提高。現(xiàn)每學年每名小學生的生均公用經(jīng)費已達到700元。每想到以上這些辦學條件的極大改善,我都感慨萬千,還是改革開放好。

四十年改革開放的另一個重大成績是:師資水平的大大提高。改革開放前,我在黃集公社多處學校任過教,共同特點是:教師學歷低,水平差。中師生全公社每年分不了幾人,工作在教學第一線的幾乎全是民辦教師。而在民辦教師中,初中畢業(yè)的就是高學歷啦,絕大多數(shù)都是小學畢業(yè),甚至是小學肄業(yè)。當時民辦教師的待遇又低的可憐,每月只發(fā)幾元錢。如此低的師資水平、如此低的工資待遇和如此簡陋的辦學條件,教育水平低就不以為怪啦!現(xiàn)在好啦,國家經(jīng)過各種各樣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如師資培訓、教師進修、民師轉正,社會招收等,師資水平得到大大提高,大學本科生教小學已是很平常的事情,?粕咽切W任教的基本學歷啦。

四十年的改革開放,使辦學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師資水平大大提高,同時,教師的工作環(huán)境和工資待遇也同樣得到了極大的提高。我清楚地記得,66年剛參加工作時,月工資29.5元。由于工資低,不管你如何精打細算,到頭來還是收不付出,日子過得很緊很緊。我2007年退休時,工資每月是2087 元,細算起來,41年間工資水平增加了七十倍。國家為了改善退休干部職工的生活水平,又實施多種改革措施,特別是最近幾年實現(xiàn)14年連續(xù)增資,大大提高了退休干部職工的養(yǎng)老水平。我現(xiàn)在每月達到5651元。在算算,在退休后的21年間,養(yǎng)老金增加了百分之二百七十。國家現(xiàn)在對小學教師特別重視和關心,多次發(fā)文要求,小學教師的工資不得低于當?shù)貒夜珓諉T的工資水平。還增加了教學獎金,農村生活補貼等。我每想起國家這些優(yōu)惠政策以及由此帶來的滄桑巨變,我都激情滿懷,夜不能寐,便情不自禁的贊頌改革開放的好國策!

我堅信:在習近平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教育事業(yè)一定能夠健康的蓬蓬勃勃向前發(fā)展,各行各業(yè)一定等夠高質量的快速發(fā)展,我們的國家一定等夠振興,華夏神州大地一定能夠繁榮昌盛,人民安居樂業(yè),生活美滿幸福。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2018年改革開放40周年論文范文征文稿精選7篇》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整理提供,轉載分享請保留原作者信息,謝謝!
鏈接地址:http://www.7334dd.com/gongwen/197151.html